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2017中秋節主題活動總結

文思屋 人氣:1.47W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以下是本站小編收集的中秋節活動總結,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2017中秋節主題活動總結

2017中秋節主題活動總結一

中秋佳節之際,為了讓同學們享受中秋團圓的大家庭氣氛的同時促進新老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讓大一新生對豐富多彩的大學校園生活有更加深刻的體會。我們一起構建了一個新生與老生、新生與新生互相交流,展現自我的平臺,創造一次讓他們提前感受大學生活點點滴滴的機會。為此09級軟體技術1、2班10級軟體程式全體學生於9月14日星期二下午在教學樓F101(乒乓球室)舉行新老生“中秋博餅”活動。

活動的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一、 新老生交流會。在“博狀元”前30分鐘,3個輔導員分別召集新老生在各教室進行一次新老生面對面的交流。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新生還是很積極的發言。

二、 新老生“中秋博餅”。許多不是廈門的同學顯然對博餅充滿好奇和興趣,在各桌負責人的帶領下,大家熱情高漲,不管是新生還是老生,博得不亦樂乎!

經過四十多分鐘的激烈角逐,“中秋博餅”活動圓滿落幕,而彌留在大家臉上的興奮和心裡的激動久久不能散去。通過這次新老生“中秋博餅”活動,不僅促進新老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以及中秋地域文化的瞭解,更讓大一新生對大學學習生活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2017中秋節主題活動總結二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雖然年年都過中秋節,但學生們對這個節日瞭解得並不太深,為了對學生進行中華民族的傳統教育,上級精神《關於組織開展“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活動的通知》有關要求,中秋節前夕,我校開展了“我們的節日——中秋節”主題文化活動,目的在於深度挖掘蘊涵在中秋節中的教育意義,使學生了解民族的風俗,傳承民族的文化,弘揚民族的精神,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傳統節日、認真對待傳統節日、由衷喜愛傳統節日,傳承節日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熱愛民族傳統節日和傳統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切實加強中華優秀文化傳統教育。

一、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各部門通力合作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學校領導對活動開展作出部署、提出要求。

二、節前廣泛宣傳

1、利用國旗下講話、廣播站、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對學生進行廣泛宣傳。

2、在班會上講解傳統節日的來歷、歷史背景、所蘊含的豐富的文化底蘊等,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

三、活動豐富、全員參與、共同體驗、動手實踐、收穫快樂

1、在蒐集有關資料的過程中,我們的同學和老師不但培養了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並通過親自動手製作手抄報、花燈,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瞭解。

2、開展“誦讀中華經典,共度中秋佳節”中華經典誦讀比賽活動。通過對中秋詩歌的朗誦,對中秋的傳說、小故事的表演,不僅激發了同學的濃厚興趣,更使教育內容豐富起來。豐富多彩的活動使空洞的說教變得具體、實際,同學們更容易接受這樣的教育形式。切身的體驗使同學有了真實的感受。同學們在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接受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增強對傳統文化、傳統節日的認同和喜愛,弘揚了民族文化。老師們也在活動中踴躍參與,譜寫一曲“滿幼頌”弘揚民族文化,同時也使得我們的辦學理念得以昇華。

3、開展“和諧校園歡樂中秋”主題各類相關係列活動。由各年級組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進社群護綠、護衛”活動,不僅是我們的.學生,就連居民們的參與熱情也很高。整個系列活動雖緊湊但是充實有意義,相信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的學生對於“民族、文化、節日”會有他們自己更好、更透徹的詮釋。

2017中秋節主題活動總結三

早在《周禮》一書中,已有“中秋”一詞的記載。後來貴族和文人學士也仿效起來,在中秋時節,對著天上又亮又圓一輪皓月,觀賞祭拜,寄託情懷,這種習俗就這樣傳到民間,形成一個傳統的活動,一直到了唐代,這種祭月的風俗更為人們重視,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這個節日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

中秋節的傳說是非常豐富的,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之類的神話故事流傳甚廣。同學們一一瞭解了中秋節各個朝代的傳說:中秋傳說之一――嫦娥奔月;中秋傳說之二――吳剛折桂;中秋傳說之三――朱元璋與月餅起義。學生們還饒有興趣地佈置軟木板,用丟棄的月餅包裝盒製作城市建築模型,既環保又開發了同學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結合時代潮流體現了濃濃的中國情。

通過一系列活動的開展,使同學們不僅瞭解到了更多有關中秋節的知識和故事傳說,讓學生對中國這一傳統佳節及傳統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瞭解和熱愛;而且也使同學們懂得感恩回報,對全體學生進行了很好“感恩”教育,從而激發同學們去努力學習,用以報答父母恩情。

這次班會給同學們留下美好深刻的回憶,這次慶中秋主題班會讓我們今後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更加友好快樂地相處,使中華傳統文化內涵得到更好的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