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活動總結>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總結

文思屋 人氣:5.14K

親子活動:早鍛活動"有趣的綵帶"反思

關於幼兒園親子活動的總結

早鍛活動反思——有趣好玩的綵帶

一、在材料準備方面,我覺得要是有條件把皺紋紙換成各色綢帶,效果會更好。因為

1、是紙條軟,幼兒在抖動時,很費力。

2、紙條軟,抖動時出現的圖案和形狀較少,不能誘發幼兒積極探索的興趣。

二、目標完成情況:

目標1、探索綵帶的不同玩法。我們看到幼兒探索出了不同的玩法

(1)、邊跑邊讓綵帶飄起來。

(2)、兩兩追逐讓綵帶旋轉起來。

(3)、把綵帶拿在手中繞圈轉。還有許多玩法,幼兒很感興趣。完成了目標一。

目標2、體驗和媽媽一起鍛鍊的樂趣。幼兒和自己母親遊戲時,非常開心。

在玩“我和媽媽捕蝴蝶”的遊戲時,我們看到幼兒在追捉間嬉笑,在與媽媽遊戲時相互默契的配合,“蝴蝶”飛高了小朋友雙腳踮起,“蝴蝶”飛低了小朋友輕輕的捕捉,體驗和母親遊戲的樂趣。

在“捉尾巴”的遊戲中,幼兒和媽媽一起遊戲,靈活的躲閃。有的尾巴長有的尾巴短,增加了遊戲的難度,讓孩子和媽媽都活動起來。

三、設計的思路

圍繞一種材料,設計了幾個小遊戲,運動量由小到大,逐漸減弱,由靜到動再過度到靜。是符合遊戲活動的規律的。

各遊戲之間過度自然,對幼兒情緒的把握較準確。

今天的早鍛要求孩子的母親參加,在動作設計方面比較注意動作的柔韌性和靈活性,比如“秧歌舞”“捉尾巴”等。

四、不足之處,由於場地影響,幼兒不能放開活動。兩個班一起搞聽不到音樂,氣氛不夠濃。還有綵帶的寬度不夠。這些因素也影響了活動的效果。

幼兒園“迎世博”主題系列親子活動

通過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豐富幼兒的世博知識,讓幼兒更好地認識世博、理解世博、參與世博。

親子共繪心願牆

我們幼兒園的“迎世博”主題環境裡有可愛的“海寶”、漂亮的“中國館”和“世博倒計時牌”,每天當幼兒來到幼兒園看到我們精心創設的“迎世博”主題環境都會興奮不已,他們總是樂此不疲地和教師、同伴分享他們關於世博的各種想法:“老師,我的世博心願是……”“老師,我想為世博盡一份小小的力量……”為了滿足每個幼兒盡情表達的願望,我們開展了“親子共繪心願牆”的活動。

我們在“迎世博”的主題環境中又添置了一塊“心願牆”,請幼兒和父母在家裡製作心願卡,用簡短的話語表達幼兒對世博的祝願,並簽上全家人的名字。活動當天,每個幼兒都帶上了和父母一起製作的心願卡,早早來到了幼兒園。有的幼兒搶著把親手製作的卡片貼到心願牆最高的地方,有的幼兒跑到教室裡拉著教師說:“老師,你去看看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心願卡吧。”還有的幼兒在心願牆前和同伴互相介紹彼此的世博心願。

短短一個小時的心願牆活動結束了,幼兒和家長們都意猶未盡,大家都非常喜歡這種“迎世博”的活動形式,幼兒盡情抒發著期盼世博的喜悅心情,這次“迎世博”親子活動一定會成為幼兒成長過程中一次難忘的經歷。

“親子共繪心願牆”是我園一系列“迎世博”主題親子活動的“序曲”,在這樣的`活動中教師雖然沒有直接參與,卻極大地調動了幼兒和家長積極參與“迎世博”活動的積極性。小小心願、寥寥數語、信手幾筆,簡單的心願卡承載著幼兒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憧憬、期盼和夢想。

親子文明清潔日

“成為世博小主人,當好世博小東道主”,這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而是需要我們通過實際行動迎接世博的到來。為了更加直觀地讓幼兒參與世博,我們舉辦了“親子文明清潔日”活動,即選擇一處公共場所進行清掃,讓我們的城市變得更美,用實際行動為世博出一份力。

我們先到附近的社群踩點,決定選擇五角場下沉式廣場,然後馬上和廣場辦公室聯絡。活動當天,幼兒和家長一起拿著抹布,提著水桶,興致勃勃地出發了。到達目的地後,幼兒和家長馬上就忙開了,有的拿著抹布擦樓梯走廊,有的帶著垃圾袋撿垃圾,有的在電梯口提醒大家左行右立,大家忙得不亦樂乎。一位路人好奇地問:“小朋友,你們這是在幹嗎?”孩子不加思索地回答:“我們為迎接世博在打掃衛生呢,我們要把這裡打掃得乾乾淨淨,這樣其他國家的小朋友來這裡玩時會覺得更加開心!”

幼兒質樸的話語和實際行動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大人,很多路人紛紛自願加入到我們的隊伍中。活動結束後,很多幼兒不願離開,還想繼續打掃。於是,我們相約下一個“親子文明清潔日”再來打掃我們的城市。

“為他人服務”“做世博小主人”這些概念對於幼兒來說還是過於抽象,如何幫助幼兒真正理解這些概念背後的涵義呢?通過集思廣益,我們設計了本次活動,讓幼兒在實際行動中瞭解,“世博小主人”就要從自身做起,保護環境整潔,規範行為禮儀,樂於為他人服務,這是作為上海文明小市民應有的形象。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親子活動我們依託幼兒園家委會,充分發揮家長的作用,讓家長自願報名,成為我們的志願者,在活動中家長們一絲不苟地完成清潔任務,為幼兒起到了很好的榜樣作用。

親子傳遞文明卡

經過一系列的集體活動和區域活動,幼兒已經瞭解了很多參與世博的文明禮儀舉止,他們將各種文明行為畫在卡片上,製作成文明卡。這些小小的卡片表達了幼兒對“文明世博”的特殊理解和認識,但幼兒並不滿足於向同伴和家長傳遞這些卡片,他們希望讓更多的人看到卡片,向更多的人宣傳“文明世博,從我做起”。於是,我們又設計了“親子傳遞文明卡”活動。

我們請家長幫助幼兒將這些“文明卡”傳遞給身邊的同事、好友或鄰居,告訴大家“文明卡”上有哪些內容,我們為什麼要傳遞“文明卡”,最後請這些朋友在“文明卡”上籤個名或者和幼兒合個影,讓幼兒感到自己製作的“文明卡”還可以起到傳遞文明理念的作用,並從中感受到成就感。

事實上,在傳遞“文明卡”的過程中,幼兒遇到了各種各樣的情況。有的家長事先和身邊同事說好,過程則十分順利,幼兒還得到了廣泛的鼓勵;有的家長為了考驗自己的孩子,幾乎沒有提供任何幫助,就讓孩子單獨去嘗試,自己在一旁拍照留念;還有的幼兒第一次碰了壁,非常難過,不知所措,家長就鼓勵他再次嘗試,最終獲得成功。當活動結束後,幼兒都順利完成了任務,家長非常驕傲地帶著照片和簽了很多名字的“文明卡”來到幼兒園,和大家一起來分享活動過程中的有趣故事。

經過幾次活動後,家長不僅非常配合我們的活動,而且還知道如何在幼兒完成任務的過程中製造“難題”,讓幼兒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成功的喜悅。

我們希望通過這次活動,讓幼兒在“迎世博”活動中能夠走出幼兒園和家庭,與其他社會成員進行交流,這樣不僅鍛鍊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同時也讓他們體會到作為世博小主人,向他人宣傳文明世博理念所帶來的成就感。

家園同樂運動會——登寶塔山活動方案

長陽縣教工幼兒園 清江雨點

一、指導思想:

以幼兒為本,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開展生動有趣的登山活動。讓每一個幼兒接觸大自然,不怕困難,挑戰自我,體驗運動的樂趣,嘗試成功的快樂,提高環境適應能力,提供父母和孩子情感交流的機會,增進親子感情。

二、活動時間:20xx年6月1日(星期一)上午8:30

三、活動地點:寶塔山頂

四、參加人員:大二全體教師、幼兒和家長

五、活動流程:

為了登山活動順利開展,上午9:00從幼兒園出發。每位幼兒到闖關卡處領取一張通行證,一共二張通行證。得到二張通行證的幼兒到山頂領取一份新年禮物。整個活動誠摯邀請全體家長協同進行參與,家長不準抱、背幼兒,讓幼兒自己以最大的限度完成整個活動。

六、活動準備:

1、活動前發邀請書通知家長做好準備。

2、教師準備好幼兒家長來園簽到表。

3.事先了解路線和周邊環境。

4.引導幼兒瞭解相關登山經驗、鼓勵幼兒大膽參與、挑戰自我。

5.召開家長會,講解登山時的規則和注意事項;明確分工,加強安全教育。

七、安全保障措施:

1、教師對幼兒進行親子登山活動安全教育,增強幼兒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教育幼兒不擁擠、不追跑、不打鬧。

2、每位幼兒都有家長陪同。

八、活動順序:

1、各項工作人員提前到達指定地點。

2、班主任老師致新年賀詞

3、全體幼兒和家長手牽手,排著整齊的隊伍在老師帶領下,從幼兒園出發來到觀音閣上山小路處準備登寶塔山。

4、給幼兒發第一張闖關卡。

5、幼兒在登山途中領取第二張闖關卡。

6、在寶塔山頂給幼兒頒發紀念品。強調注意言行文明,愛護公物,不亂攀折樹枝, 不隨地亂扔垃圾。

7、幼兒與家長一起自由瀏覽鳴鳳塔、自由觀賞山水風景。

8、活動小結。第一,班主任作活動小結。第二,寶塔山頂合影。幼兒和父母在寶塔前與老師一起合影。

9、活動結束。家長帶幼兒回家。提醒家長、幼兒注意返家途中的安全。

“兩人三足”遊戲更簡單了

本次親子運動會,大班有一個專案是兩人三足。因為上個星期孩子來得不是很多,所以今天乘孩子來得挺多的時候,就和孩子一起練習一下。前面兩個專案基本上沒有問題,都是家長和與幼兒獨自完成專案過程,第三個專案需要家長和幼兒一起完成。當我說完“兩人三足”時,孩子們有點驚訝,也有孩子說和家長做過遊戲。我請做過的孩子來說說是怎麼做的,然後在孩子基本有印象的基礎上,我介紹了遊戲的方法:

我請一個孩子和我搭檔,我把我們緊挨的兩條腿綁在一起,可是怎樣走呢?孩子們頓時安靜下來,全神貫注地看起來。不過,一開始,孩子的腳和我總打架,走了兩步,腿亂套了,孩子們不再安靜,紛紛和旁邊的小朋友討論起來。可是,越是著急越是亂套,看我們著急起來,倒是孩子們卻熱情地喊著一二一。突然,我由孩子的喊聲想到了解決兩條腿打架的辦法。

我們重新回到起點,綁好兩條腿,然後和搭檔的孩子說好,綁在一起的腿先走,喊“一”,另一條腿走的時候喊“二”,喊的節奏不快,正好配合走路的時間段,依次重複。沒想到,一個難點居然被我們一下子突破了,我和第一個搭檔繞教室裡走了一圈,配合相當默契,喊的小朋友也能配合我們走路的節奏。孩子們激動起來,紛紛把手舉起來,說要試試。

我又請了兩位小朋友,每回請到小朋友的時候,我請孩子們自己來說說怎樣喊節奏,走的小朋友則和喊的小朋友步調一致。讓我欣慰的是,第二個、第三個、第四個孩子,居然每次都配合得非常好。由此,我相信孩子是掌握了,我適時地讓孩子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這個遊戲,把方法和規則說給家長聽,孩子們快樂的答應了。

在我寫下感想的時候,我的腦海裡也還有孩子們熱情的“一二”的聲音,感謝孩子,讓我們的一個難點突破了,也相信了一句話:集體的智慧是偉大的。想想:輪到大班的親子運動會是在週四,相信我們的孩子會發揮得很好,期待著!

找對數

對家長的說明:

此活動主要是讓孩子感知語言的韻律,瞭解各種動物的主要特徵,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活動準備:

各種動物的圖片

活動建議:

家長和孩子面對面坐著,一邊拍手,一邊說兒歌。

可以有幾種形式:

開始的時候,家長說,孩子對

當孩子對兒歌的內容基本瞭解後,家長與孩子一起說。

當孩子把兒歌的內容都記住了,讓孩子說,家長對。

當這首兒歌熟悉後,可以適當改變內容,如哪個愛在水裡遊,可以回答“鴨子愛在水裡遊”,也可回答“魚兒愛在水裡遊”。 附:兒歌《我說一,誰對一》

我說一,誰對一,哪個最愛把臉洗?你說一,我對一,小貓最愛把臉洗。

我說二,誰對二,哪個尾巴像把扇兒?你說二,我對二,孔雀開屏象把扇兒。

我說三,誰對三,哪個馱著兩座山?你說三,我對三,駱駝馱著兩座山。

我說四,誰對四,哪個滿身都是刺?你說四,我對四,刺蝟滿身都是刺。

我說五,誰對五,哪個頭上長小樹?你說五,我對五,梅花鹿頭上長小樹。

我說六,誰對六,哪個愛在水裡遊?你說六,我對六,鴨子愛在水裡遊。

我說七,誰對七,哪個叫人早早起?你說七,我對七,公雞叫人早早起。

我說八,誰對八,哪個唱歌呱呱呱?你說八,我對八,青蛙唱歌呱呱呱。

我說九,誰對九,哪個用頭會頂球?你說九,我對九,海獅用頭會頂球。

我說十,誰對十,哪個學話又本事?你說十,我對十,鸚鵡學話有本事。

幼兒園大班親子手工大賽活動方案

一、活動時間:20xx年5月22 日

二、活動組織人:王靜

活動小組:大班年級組及大班家長委員會成員

三、活動內容:親子手工大賽

寶寶和家長手拉手結對成家庭組合, 1小時的規定時間裡地利用廢舊材料進行手工製作。

四、活動準備:

1.各班教師發動家長積極參與,幫助家長自由組成參賽隊(三個家庭一組)。

2. 指導家長收集廢舊材料並提前商討如何利用這些廢舊的材料進行設計手工製作(可以做成樣品或繪製成圖樣)。

3.活動小組成員在幼兒園內佈置安排場地,竟可能的提供工具。

4.準備:標籤、選票、籃筐、十張桌子、照相器材等。

五、活動安排:

1.2:00—2:15 入場,宣佈第二屆親子街手工大賽開始。大班幼兒律動表演。

2.2:15—2:30 主持人宣佈比賽規則,介紹評比方法及統計員。

3.2:30—3:30 各家庭組合手工製作。

4.3:30—4:00請中班幼兒入場投票,統計員統計結果。

大班親子游戲表演:老爺爺的蘿蔔

活動目的:培養孩子的想象力和表演能力。

活動準備:可以用來扮演稻草人的物品如一頂草帽、一件大人衣服、一把椅子等,蘿蔔玩具十個(也可以孩子自己畫一些)。

方法:家長給孩子介紹故事線索:老爺爺的菜地種了十個蘿蔔,小白兔太想吃它了,趁老爺爺不在,吃了一個蘿蔔。老爺爺想了個辦法,在稻草人的幫助下捉住了小白兔,並教育它以後想要別人的東西一定要得到別人的同意。然後鼓勵孩子大膽想象,和孩子一起根據故事線索豐富故事內容(包括角色的語言、對話、動作、心理活動等)。最後根據編的故事內容,孩子和家人一起商量、分配角色,準備場地、道具,從中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分段參考內容:

老爺爺的菜地種了十個蘿蔔。一天,老爺爺來到菜地,一邊給蘿蔔澆水(做手拿水壺彎腰澆水的動作),一邊說:“蘿蔔長得真快,都長大了,讓我來數一數——1、2、3、4、5、6、7、8、9、10,不多不少正好十個,哈哈……”(做用手指蘿蔔1、2……表示點數,仰頭摸鬍子大笑等動作),然後回家了。

一隻小白兔邊唱邊跳來到菜地,發現了蘿蔔:“啊,老爺爺種的蘿蔔已經長大了,綠綠的葉子大又壯,紅紅的蘿蔔地下藏,我真想嘗一嘗!”(小兔子可以哼著歌出來,看見蘿蔔高興得拍手,說到嘗一嘗時可以做張嘴吃的動作)。

小白兔叫:“老爺爺,老爺爺”(雙手上舉叫喊),發現老爺爺不在,自言自語說:“老爺爺不在,我可不能吃”(搖搖頭)。接著又說:“我真想嘗一嘗呀,怎麼辦A?”(來回走表示為難的樣子)

老爺爺回來了,數數菜地裡的蘿蔔,1、2、3、……9,“咦,怎麼少了一個?是我數錯了嗎?”老爺爺又數了一遍,還是少了一個,“這會是誰幹的?”(做思考的樣子)老爺爺彎下腰仔細檢視地上的腳印,“嗯,是小兔子乾的。我要想辦法捉住它。”(可以做彎腰看地上,然後一邊摸鬍子,一邊點頭肯定的樣子。)

老爺爺搬來了稻草人,躲在稻草人的後面。小兔子又來了,發現稻草人,邊朝後退邊問:“喂,你是誰?在那幹什麼?”看看沒有動靜,小兔子就壯起膽子走近稻草人,用手摸摸它說:“哈哈,原來是個假人,沒什麼好害怕的,我還想再吃一個蘿蔔,真好吃呀!”

小兔子正要拔地裡的蘿蔔,老爺爺一把抓住了小兔子的耳朵。小兔子叫了起來:“哎呀,老爺爺,放了我吧,我錯了。”老爺爺放了小兔子,說:“錯了要改正,想吃蘿蔔要得到我的同意。”小兔子難為情地低下了頭。

老爺爺對小兔子說:“來,幫我一起拔蘿蔔。”(做拔蘿蔔的動作。)最後老爺爺給了小兔子一個大蘿蔔,小兔子連忙說:“謝謝您,老爺爺。”然後抱著蘿蔔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指導與建議:一開始可以分一小段、一小段來表演,降低難度。等孩子熟悉了以後,可以把整個故事串起來表演,有條件的還可以用攝像機把表演拍下來,讓孩子觀賞、改進,體驗表演帶來的快樂,並鼓勵孩子大膽參加電視臺有關這方面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