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簡單學習>

2016年紀念918事件85週年學習視訊下載

文思屋 人氣:2.41W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日本稱滿洲事變,因中國東北被日本稱作滿洲)指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衝突和政治事件。衝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九一八事件爆發後,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本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後的幾年時間內,東北三省全部被日本關東軍佔領,因此被中國民眾視為國恥,直至今日,9月18日在中國許多非正式場合都被稱為“國恥日”。

2016年紀念918事件85週年學習視訊下載

2016年紀念918事件85週年學習視訊線上觀看

名稱: 九一八事變

地點: 中國東北地區

時間: 1931年9月18日

參戰方: 日本,中國

結果: 日本獲勝

參戰方兵力: 中國:160000人

日本:30000-66000人

主要指揮官: 張學良,馬占山,本莊繁,南次郎

發生時間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沈陽,以武力攻擊東北。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對中國東北的戰爭。

2016年918事件85週年心得體會範文1

眾所周知的“九一八”事變,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爭的開端。早在1930年的冬季,日本的關東軍為策劃其陰謀,選定了柳湖村作為實施武裝侵略事件的起點。並於1931年7月,日本炮製出所謂的《解放滿洲問題政策大綱》,在此祕密性的檔案中也明確的規定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步驟和措施。柳條湖位於瀋陽城北郊的南滿鐵路附近,中國東北軍駐地北大營也與其臨近。在9月18日夜10點20分,日本關東軍就在此實施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在日本侵略軍佔領東北後,為了掩人耳目在長春建立了滿洲國傀儡政權,將已經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扶持為皇帝。從此,日本帝國主義便將東北變成了其獨佔的殖民地,全面的進行政治壓迫、經濟掠奪、文化奴役,以致使東北三千多萬同胞慘遭塗炭,陷於水深火熱當中。

當我們駐足於“九一八”紀念館前,巨大雄渾的石碑宛如攤開的書卷,銘刻著這恥辱性歷史的一天。彷彿是等待我們細細聆聽那歷史的教訓,又彷彿是在激勵人們要為國家的存亡做出貢獻。在“殘歷碑”下,醒目的寫著關於二戰法西思的暴行。在前言中有這樣的寥寥數字:從這一天起,炎黃華胄經受了5000多個只有仇恨沒有眼淚的日日夜夜,從這一天起整個中華大地捲起了5000多年文明史上史無前例的怒濤。誦讀這些文字讓我心懷感慨和憤恨。為什麼像中國這樣一個倡導和平友誼的邦國卻會遭受如此之大的滅頂之災。

在邁進“九一八”紀念館的那一剎,彷彿整個人穿梭了時空來到了那陰暗恐怖,佈滿血腥的年代。各種鮮活的蠟人形象如實還原給了我們歷史上最為逼真的景象。日軍逼迫中國人的各種殘忍手段令我感到異常的憤慨和痛惜。當看著陳列著的烈士屍首,當看見手術檯上日本軍官們喪心病狂的揮刀剝開先烈的面板挖開戰士們的心肝內臟,當看見無數無辜的百姓被囚禁,仍舊用雙手緊抓欄杆,渴望勝利曙光的一幕幕......我的內心久久無法平靜。這時我的腦際也浮現出在戰場上、在我們中國的領土上,無數奮勇向前毫不畏懼的戰士們,那些在中國存亡的危及時刻覺醒的名族英雄們,那些憤慨捍衛自己領土的無數黎民百姓們,正踏著鮮血染紅的道路與敵人進行一場又一場的拼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沒有親身經歷過戰爭的洗禮,沒有置身於屍體遍野流離失所的境遇,沒有飽嘗姦淫掠奪的苦難。但通過那些真實詳盡的圖畫文字、那些鐵證如山的歷史資料和描述、那些殘破不堪的遺址、那些真實的記錄鏡頭、和那些逼真的場景再現,使我們能夠了解這段歷史,感受到關係於名族存亡的生死浩劫。

我們年輕的一代應當受到這樣的革命薰陶,我們的國家也應當多多給予廣大民眾以這樣的機會去了解我們民族所走過的歷程。我們有時習慣了牢記那些輝煌勝利的時刻,習慣去接受冠冕堂皇的讚詞。但是如果作為一個民族不敢正視其挫敗淪陷、不能夠從中吸取經驗教訓,那它就永遠不可能富強起來。

從一個展館到另一個展館,“九一八”紀念館中的一幕幕同時給我們勾勒了全國人名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聲嘶力竭的呼喊紛紛要求反對國某黨政府的不抵抗做法;中國共產黨領導無數人民群眾開展抗日武裝戰爭。所有的這些都讓我們深切感受到黨的偉大精神,和團結廣大群眾的力量。要走出展廳的時候,我看到了一個標語牌這樣寫道:當我們即將走出展廳,大概每個人的心中都在滴血,而且每一滴血都足以凝固成一串問號。

日本帝國主義何以敢對我泱泱大國舉起屠刀?這裡的每一副畫面都是一串串鐵打的實事。但為什麼有的人仍不能夠去正視它?甚至去歪曲它?篡改它?彷彿這裡的每一尊儀容都在吶喊,這吶喊聲又究竟在向我們傳達什麼?是否告訴我們“時刻不要忘記苦難的歲月,不要再讓苦難重扣國門?”是告訴我們“要為祖國的明天貢獻出我們的力量?”是啊,這吶喊聲就像是穿梭進了頭顱的警鐘,長久的迴盪在我的思緒中。

走出紀念館時,看見好多人在留言薄上發表的留言,其中很多都是慷慨激昂勵志報效祖國的`有志青年,但其中也有不少人言辭過於偏激倡導什麼拒絕日貨、斷絕與日來往走出紀念館的時候我看到了有等的話語。我想說有愛國情操固然是好的,但我們應當用理性的思想愛國,堅持我們獨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讓我們每個人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而不是盲目的思潮去感化驅逐一切邪惡力量,讓我們每個人都昂首挺胸為我們祖國獻出我們的應有貢獻。

今天是“九一八”事變85週年,尖利的防空警報又將響徹中國東北,人們的目光將再次聚焦事變始發地遼寧瀋陽。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日子,中國不忘歷史,主動回擊日本右翼勢力挑釁,防止“國恥日”再次發生。

甲午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無法忘懷的紀年,最早的記憶是120年前的甲午中日戰爭,在經歷了兩個輪迴之後,今年的甲午年除卻百年之前的屈辱,還是“國恥日”――九一八事變爆發85週年。經歷過那段歷史的人大多已經遠去,現世的悲鳴祭奠者們以各自的方式警醒著人們勿忘國恥,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紀念? 我們應該以怎樣的方式去愛我們的國家?

85 年前的深夜,柳條湖的一聲槍響劃破了瀋陽的夜空,日軍奇襲東北軍北大營,數萬守軍一槍不發,望風而逃,皆因一句“攘外必先安內”。從此世上多了一首肝腸寸斷的歌謠:“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那裡有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一首《松花江上》,勾起了多少沉重的過往,也勾起了無數的孤魂。一寸山河一寸血,十萬青年十萬軍,歷史從來不會同情弱者。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當年邁的杜甫回到長安,喊出這句話的時候,想必天地也會為之動容,中國文人的愛國情愁貫穿整個中國古代史,家國觀念是中國人的血脈。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福禍避趨之是整個時代的共鳴,但是近代史的奇恥大辱令這種愛國精神變得更加不堪和落寞。割地賠款、喪權辱國比比皆是,**片戰爭打開了國門,卻沒能救贖日漸式微的舊中國。中國遭受的災難太多太多了,文明古國的尊嚴在一百多年的屈辱史當中被毀滅殆盡,作為龍的傳人,應當如何銘記恥辱,讓歷史不再重演?

古人云:以史為鏡,可以明得失。歷史已經遠去,我們無法回到那個時代,只能通過碎片來聊以慰藉。從這場災難中,我們能得到什麼啟示?恩格斯說過:“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時光遠去,現在的中國正在奮力崛起,中華民族巍然也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這不正是歷史的補償嗎?九一八事變也啟示我們:弱國無外交,落後就要捱打,貧窮就會被淘汰。

開展紀念九一八事變教育活動

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1週年、“九·一八”事變爆發85週年來臨之際,信和惠民黨支部及信和商學院特開展“紀念九一八事變,不忘歷史”的愛國主義教育活動。9月13日,信和財富相關領導及員工抵達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緬懷無數為民族解放做出貢獻和英勇犧牲的革命先烈,弘揚愛國主義偉大民族精神。

展紀念九一八事變教育活動

“九·一八”是一段黑暗的歷史,但我們要銘記,更要以史為鑑,居安思危。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小組成員懷著複雜的心情參觀了八個展館,櫥窗裡的一雙雙草鞋、一張張照片、一場場戰役,都象徵著那個硝煙瀰漫的戰爭年代,都是歷史血的見證。參觀過程中,大家瞭解了抗日戰爭時期中華民族所遭受的屈辱和苦難,以及中華民族英雄兒女在抵抗外敵侵入時的英勇事蹟,激勵自己銘記歷史、奮發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