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5篇

文思屋 人氣:8.53K

作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教學,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優秀的教學反思都具備一些什麼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5篇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

作為一名教師,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上出一節好課,一節大家都認可的成功課。而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面對內涵豐富、可操作性極強的語文教材,渴望成功的心理會更強烈一些。面對講完的《山中訪友》一課,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這一點。現將自己教完這篇課文後的反思如下:

一、課堂構建了良好的師生交流平臺

課堂上我靠自己洋溢位來的激情,親切到位的鼓勵性語言,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願意、樂意與老師交流。在我的積極引導下,學生通過聽、說、讀、寫各種方式,對課文的理解逐步深入,而且閱讀理解能力、想像能力、思維能力等也不同程度地得到了提升。這充分體現了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學習主體的新課改教學理念。

二、感悟語言,注重寫作方法的傳授

本課作者通過豐富的想象與聯想,運用了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將靜態的事物寫活了。在講課的過程中,我便注重了這種寫作方法的傳授。如:分析“你好,飛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渾的男高音多麼有氣勢。”學生知道這句話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方法,體現了瀑布流水所產生的聲音渾厚、響亮的特點。我以這句為例,我讓學生明白了,描寫事物不管運用什麼修辭都要抓住事物的特點,同時使用修辭也可以讓文章生動、形象、有韻味。

教學這篇課文,學生們較有收穫,他們是快樂的。但課堂還有很多不盡完美之處,比如,有些環節間的過渡不自然,課堂評價激勵性不強,沒能很好地照顧到學困生。

總之,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會繼續取長補短,讓自己不斷的成長。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2

成功之處:

《金色的腳印》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師本著讓學生多讀,在讀中體會的思想出發,在教學中多出設計了讓學生自主讀文,自主探究,以完成學習任務的目的。

不足之處:

在教學進行中,學生初讀課文時對課文理解的並不好,教師指導讀文不夠到位,也應該是教師備課尤其是備學生這一環節上不夠,致使教師提出“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這個問題的時候,很多學生只是低頭沉思,而不能主動回答問題。

再教設計

利用教材資源,通過自己的想象進行補白,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一個有效的途徑。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3

《彩色的翅膀》是一篇略讀課文。全文語言樸實,以小昆蟲為線索,先寫“我”發現小高探親回島時帶回了一隻裝了蝴蝶之類小昆蟲的紙箱,暈船時他把紙箱緊緊地抱在懷裡。接著寫“我”參加戰士們的嘗瓜會,聽到了關於西瓜的不平凡的經歷,看到了戰士們嘗瓜時的喜悅。最後寫第二天天亮時,“我”看見一隻小蝴蝶正對著朝陽,扇動著它那對彩色的翅膀。文章篇末點題。文中還巧妙地運用插敘的敘述方法,交代了西瓜的不平常的來歷,使得故事更加生動,讓戰士們建島愛島的深情躍然紙上。

教學本文時,在多讀多思、重感悟的理念指導下,我採用層層剝筍的方法,一步一步把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引向深處,這不僅是閱讀課文的需要,更是培養學生語文思維品質的需要。只有培養了學生能思、深思、善思的好習慣,我們的語文教學才算是成功的,學生的語文能力才能卓有成效地得到提高,略讀教學才真正將閱讀方法與人文內涵有效的遷移。最後,我將閱讀和寫作相結合,展彩色翅,抒心中情,讓學生放飛想像如今寶石島情景,深刻感悟邊防戰士們愛島建島、熱愛祖國的情感。讓學生領悟課題“彩色翅膀”的雙重涵義,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4

本學期最後一個單元的教材是“藝術的魅力”的主題。鍾子期善聽俞伯牙彈奏,講述了千古流傳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貝多芬因同情窮鞋匠兄妹倆而為他們彈琴,有感於盲姑娘對音樂的痴迷而即興創作《月光曲》的傳奇故事,告訴我們美好樂曲的產生不僅要依靠豐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摯的情感;《蒙娜麗莎之約》這一傑出的畫作更是讓我們感受到神祕而永恆的美。

課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前排隊等候欣賞,從不同的角度折射出藝術的魅力。接著介紹了《蒙娜麗莎》畫像,具體介紹了畫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別詳細描寫了蒙娜麗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祕的微笑,以及她優雅的坐姿、交疊的雙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後告訴大家,蒙娜麗莎給人帶來心靈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5

《花邊餃子裡的愛》是國小語文s版教材六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課文講了小時候媽媽給我包“花邊餃子”和長大後,“我”給媽媽包“花邊餃子”的故事,表達了母子之間相互關愛的深情。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漢姆雷特,同樣每一位學生閱讀文章時,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他們的理解也會有所不同。教本文時,除了考慮這是一篇略讀課文,想讓學生上一課,有一得,還想到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歷更深一步感悟作品中蘊含的深情,更想讓學生真正走進作者內心,真切體會到這人間深情。

回顧這節課,自己感到比較滿意的是:1、教學中目標明確,板塊清晰——“發現愛,尋找愛,分享愛”,且層層遞進。2、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課堂上放手讓學生自讀、自學、自品、自悟,同時鼓勵學生小組合作——同桌交流、四人小組交流。把更多的課堂時間還給孩子,注重學生的個人體驗。第二個板塊是全文的重點,在這一環節中,我主要引導學生把握文章重點字詞,通過比較進一步感悟作品深情。這也為學生寫作練習埋下伏筆,引導學生學會在自己的文中中運用“重點字詞”來表達個人情感。課堂上,有些學生的回答讓我感到震驚,他不但學會體會重點詞語,還自己找出與原文中相近的字詞,進行更換作比較,以加深對比,突出原文字詞的好。3、引導學生走進文字後,還要學著將學生“拉”出來,從另一個角度觀察文字——站在制高點,縱觀全文,找感受、收穫。最後學以致用——學習課文的寫法,抓住關鍵自己體會;學會作者體驗生活中的愛,並嘗試彙報這愛。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6

執教《我的伯父魯迅先生》一文時,我遇到了以下問題:

1.教學應當是“預設與生成相益得彰”的:

但在教學中,我只顧著講教學設計步步為營地進行實施,對教學現場學生提出的一些疑問,以及產生的認識和感悟,沒有做到及時捕捉,只是輕描淡寫、蜻蜓點水地點到,甚至忽略不計,沒有使之成為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基礎,更沒有被用作新的生成資源。

2.“魯迅先生是一個怎樣的人”這個問題,由於學生基礎的差異,知識水平和思考角度不同,對於這個問題的感悟也就處在不同的層次上,但是,我拘泥於尋求惟一的答案——魯迅先生是一個為自己想得少為別人想得多的人,缺乏敏銳的洞察和不失時機地充分利用,沒有真正把“以學生為本”的理念落實到教學行動中去。

因為上述原因,本課的教學顯得教條而不靈動。

其實,課堂上即時呈現的動態生成資源是格外可貴的,因為它反映了學生學習的需要。在以上的生成資源面前,倘若能及時調整教學預設,根據學生的不同感悟,組織教學,學生不才能不但讀懂、悟透,而且更有興趣,課堂也會更有活力,更具生命氣息。

教學是一門藝術,它永遠需要教師不斷提高應變能力,鍛鍊教學智慧,增強教學技藝和魅力。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7

新課標實施以來已經過了幾個年頭了,我在國小語文的教學與反思的過程中,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長的軌跡,真切地感受到了一顆顆充滿活力的教學弄潮兒,一個個充滿生命張力的國小語文課堂。教學民主衣袂飄飄,楚楚動人,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態度、價值觀款款地向我們起來。我們的一批老師已經開始理性地看待新課標,在語文教學過程中,開始用批評與反思賦予銅陵教研以新的生機,構建教學真的精彩。

新課標要給國小的孩子一個什麼樣的語文課堂?記得在新課程改革開始的一次調查中,有位家長這樣說:“新課程改革雖是一個實驗的過程,但它卻關係著千千萬萬個孩子一生的命運!”美國教育家杜威先生:“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教育,就意味著給孩子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通過研究新課標的教學理念和反思多年的國小語文教學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四個“語文課堂”,與各位語文教師共同探討。

(一)給國小生一個“對話的課堂”

傳統的國小語文課堂,學生只是可憐的傾聽者,談不上和誰去“對話”。我們要還給學生一個“對話”的課堂,實現“文字對話”、“師生對話”和“生生對話”。

(二)給國小生一個“情感的課堂”

1、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過多種方式在教學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或直觀演示、或旁徵博引、或巧設懸念……激發他們的閱讀慾望和動機,創造“我要學”“我想學”的積極教學氣氛。“激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過程也就“變苦為樂”。

2、展現給國小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

在國小語文課堂中,如何體現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其基點就在於“情感”。一個沒有激情的教師,如何能調動學生的情感,能讓學生充滿熱情地學習?展現給學生一個“充滿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過每一段“激情燃燒的歲月”!

3、國小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教學當中的“情”猶如教與學雙邊活動的“催化劑”,有了它,學生才會在教師的點撥下進入課文佳境。

(三)給國小生一個“開放的課堂”

1、引領孩子去讀書

葉聖陶先生曾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那麼,利用好例子教給學生學習方法之後,接下來的應該是大量的實踐,只有在實踐中,學生的能力才能不斷鞏固、提高。基於這個思想,我經常蒐集課外閱讀材料,推薦給學生閱讀。在教學《車的世界》後,引領學生閱讀背誦了《小小交通警》、《灑水車》、《讓車》等十餘首兒歌,使學生們瞭解到了更多有關於車、交通規則方面的知識,而且無形中又認識了許多生字。另外,將《安徒生童話》、《唐詩三百首》、《格林童話》等書籍推薦給他們閱讀,使其領悟書中的精妙所在!總之,教師要做一個牧羊人,把可愛的孩子們引領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盡情享受!

2、讓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學不僅僅是一種告訴,更多的是學生的一種體驗、探究和感悟。”孩子的創造力有時簡直是我們難以想象的:教學《烏鴉喝水》時,我們接觸到了兩組形近字,“鳥”和“烏”,“喝”和“渴”。這一直以來都是教學的難點,孩子們自己思考,竟得出了這樣的答案:

對於“烏”的理解:“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對於“喝、渴”的區別,學生這樣說:“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須把嘴張大(形象說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為口渴了特別想喝水,而想喝水並不一定要張大嘴巴,所以是三點水旁。

3、在生活中學語文

“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一直以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孩子們深切地感受到:語文離他們很近很近。這樣,孩子們便會更加自信、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在生活中識字”的教學實驗就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大街上、電視上、車廂裡……到處都成了孩子們識字的地方。抓住生活的點點滴滴,眼裡有資源,心裡有教育,課程資源就無處不在。

(四)給國小生一個“感悟的課堂”

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槓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的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既是一種心理活動,又是一種感情經歷,還是一種審美的體驗。

1、把人家的情感變成自己的情感

國小語文二年級第三冊的《水鄉歌》中描寫的是“南國風光”,如何讓北方的學生去體驗作者熱愛自己家鄉的情感呢?通過錄影展示美麗的水鄉,而後,引導學生把自己美麗的家鄉介紹給大家。孩子們充滿著自豪感,飽含著對家鄉無比的熱愛之情讚美著……這樣,孩子們自然就感悟到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將自己深深地感動。

2、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每一篇文章都有值得我們和學生共同去感悟的地方,而每一個人的所得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引導學生在學習、感悟他人的美妙篇章時,不忘時時聯絡自己,感悟自己,感悟人生,“把別人的文章當註解,把自己的人生當正文”!

真誠地希望: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下,我們的每一節國小語文課都能陪伴孩子們度過一段幸福快樂的時光!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8

教學《各具特色的民居》,老師先引導學生學習《客家民居》,瞭解課文運用了哪些方法來表達客家民居的特點。接著讓學生運用這種學習方法自主學習《傣家竹樓》,看看課文是運用了哪些方法來寫出傣家竹樓的特點,再二者對比,加深對二種民居特點的瞭解,從而學生體會到不同地方民居的鮮明特色。順勢拓展讓學生說一說你知道的地方民居的特色,學生在資料、圖片的幫助下,能說出皖南民居,北京四合院,蒙古包,吊腳樓的大致特點來。

在引導學生學習《客家民居》時,學生在默讀熟課文的基礎上找到客家民居的特點,是營壘式住宅,敘述中運用列數字法寫出了客家民居的傳統魅力,崇尚圓形,八卦佈局這一特點,學生在讀一讀,拓展議一議中真切感受到其中特色,文化特徵在民居中的體現。學生在讀一讀中進一步體會到客家民居的特色,並深受其感染。

在教師地導引下學生有方向性學習,並形成一定的學習方法。運用到《傣家竹樓》的學習中,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中展示了傣家竹樓的特色。

一導一放,對比中學習,學生形成能力中運用能力學習。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9

看著這搖搖晃晃的索橋,腦海中不禁開始想象關於索橋的故事……

《索橋的故事》講述了幾個和索橋有關的小故事,但是作者主要通過講述故事,來表現人物的精神特點,即“比故事更美、更好的東西”,也就是文中所說的“那樣的心,那種想幫助多數人,想跟多數人的心貼近,為了多數人甚至犧牲自己的偉大的心”。

作者的寫作順序是介紹索橋、站在橋上、走下索橋、點明主旨。全文脈絡清晰,所以在教學本課時,在學生充分讀課文的基礎上,抓住重點去自讀自悟。

本節課我感觸最深的是在解決“寫索橋為什麼還要寫都江堰”這個問題時,張碩說“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和何公何母修建索橋都是為後人造福,都勇於克服困難。”看似沒認真聽的他,回答得非常到位。這樣的驚喜比什麼都好。

但是本課的設計上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雖然我的目的是啟發孩子,培養閱讀能力,但是並沒有給孩子一個太大的想象空間,比如“當同學們站在這樣的橋上會想到什麼?”“索橋給你什麼樣的啟示?”等等,當同學們把書中的故事和自己的感受聯絡起來的時候,對文章的理解會更深刻。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0

《北京的春節》是著名的語言大師老舍先生的作品,他用那如椽的大筆、“俗白”的風格、京味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幅北京春節的民風、民俗的畫卷,展示了中國節日習俗的溫馨美好。

課文按時間順序來寫,而且有詳有略、主次分明,其中臘八、除夕、七年級與元宵的部分作者是詳寫的。在教學除夕這一節時,我引導學生一步一步走進文字,在指導閱讀教學的同時教給學生寫作的方法。首先,我讓學生說說這一段是圍繞哪句話寫的,然後讓學生再讀讀這段話,看看作者通過哪些活動體現了除夕的熱鬧,再看看作者是按照怎樣的順序描寫這些活動的,最後引導學生進行背誦、積累。

在教學“元宵節”這部分內容時,我讓學生自讀這段話,說說元宵的熱鬧和除夕的熱鬧有什麼不同。緊接著,我創設了一個情境:假如你是一個導演,你會準備用哪些道具拍攝老北京的元宵節?你準備拍攝成一個怎樣的元宵節?問題一出,同學們的興致來了,紛紛舉手發言,而且能抓住關鍵詞句,如燈的數量多、種類多、人多等佈景,營造出一個張燈結綵的節日氣氛。

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將課堂交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孩子們的舞臺,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1

在學文結束的時候,我引導孩子們分析這篇課文的寫作方法。雖然小松鼠在我家做的幾乎全是荒唐的“壞事”,但是,文章的字裡行間卻沒有流露出半點對松鼠的討厭。這也就說明了作者他們一家人非常喜歡這隻小松鼠。這篇文章作者是懷著深深的喜歡之情寫的,因此寫出了作者的真情實感。然後我指導孩子們,習作的時候一定要帶著自己的感情,真實的感情去寫,這樣的習作才能打動人。本來打算讓孩子們寫寫自己的喜歡的小動物的,但是,他們已經寫了關於小動物的週記。於是在這裡我安排學生寫喜歡的一個同學,抓住他的一個特點來寫,也許這個特點並不是優點,而是讓人覺得可笑或者他人都覺得是缺點的特點來寫,寫的時候注意寫出自己的喜歡之情。

由於習作的時間充裕,於是我對孩子們說:“今天老師陪你們一起寫,我們比比速度賽賽質量。”孩子們都喜形於色。於是,孩子們在下面開始埋頭沉思,我已經站在講臺上刷刷地寫了起來:

我很喜歡班上的一個個子小小的男孩子,他的最大特點就是——哭鼻子。雖然男孩子哭鼻子有點影響男子漢的形象,但是我還是特別喜歡他。

記得那個星期天晚上一到校,他急衝衝跑到了辦公室,見了我就一把鼻涕一把淚的,我頓時也著急了,不知道他怎了?於是我關切地問:“你怎麼了?”雖然他哭的厲害,但是依然口齒清楚,“***諷刺我了!”我聽了,心裡覺得很好笑的。接著我又開始詢問究竟怎麼諷刺的,結果是孩子之間鬧矛盾的時候常有的事情。

於是我問他:“他諷刺你的語言可以認為就是事實嗎?”“不是!”他毫不猶豫地回答。“那你哭那麼厲害值得嗎?他諷刺他的,你大度點不什麼事情都沒有了嗎?”沒想到我這麼一說他哭得更厲害了:“老師,我就是生氣啊!”看著他“極端痛苦”的樣子,我只好對他說:“坐會,坐會,消消氣我們再說話好嗎?”

他雖然愛哭,但是特別乖巧,順從地坐在了我給他安排的座位上。大概十分鐘後我問他:“你還生氣嗎?”“還有點生氣,但是不那麼厲害了!”多可愛的孩子,真實,在老師面前也絲毫不隱瞞!

我耐心地給他說,我們一個班的同學在一起生活學習,就好比兄弟姐妹,我們應該友好地對待任何同學。當別人侮辱或者諷刺我們的時候,我們大度一點,我們要學會寬容別人。記得拿別人的錯誤生氣的人是用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最後,他終於擦乾了眼淚,告訴我他沒事了可以回教室了。看著他小小的身影消失在辦公室的轉角處,我心裡也不由得百般滋味在心頭啊!事後我嚴厲批評了那個諷刺他的男孩子。

孩子,老師雖然喜歡你,但是老師並不喜歡你動不動就哭鼻子哦!請記住:男兒有淚不輕彈!在我們成長的道路上,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我們會面臨著許多的困難、失敗甚至是挫折,但是,我們不論面臨著什麼,淚水都無法幫我們解決問題,我們要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愛心去解決我們面臨的一切!孩子,寬容點大度點,堅強起來,成長起來!

孩子,老師希望你每天都開開心心!孩子,擦乾你的淚水,讓我們一起進步!

我用12分鐘完成了這個片段,然後我朗讀給全班同學聽,讓他們猜猜我寫的是誰,結果全班同學異口同聲地叫著一個同學的名字。

這次的寫作片段,孩子們的興趣高漲,有的孩子課堂上還沒有完成,但是利用課餘時間不折不扣完成了這個小練筆。我從這次的小練筆中更深懂得了孩子們需要課堂中的真正平等,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實實在在地做到師生平等,這樣,教學效果會更明顯。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2

《山谷中的謎底》是第五單元最後一篇文章。這篇散文展現了加拿大魁北克省的一條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西坡長滿雜樹,而東坡只有雪松的奇怪現象,成為人們難解的謎,兩個旅行者在漫天飛舞的大雪中終於揭開了這一謎底,揭示了以退為進的人生哲理。

在教學時,我按照“謎——謎底——悟理”的順序展開,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說說山谷中的謎底謎面是什麼?根據學生的回答,我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這樣一來學生對謎面就很清楚了。接著,再請學生走進文字,找到山谷中的謎底,並用﹏﹏畫出,然後我們合作完成了簡筆畫剩餘的內容。為了讓學生對雪松的特殊本領有個感性的認識,我讓同學們反覆研讀,再到用實物演示,這一活動既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又見識了雪松的本領。為了讓學生對雪松以退為進的人生哲理有更深刻的認識,我讓學生聯絡《臥薪嚐膽》《盧溝橋的烽火》以及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徵來理解適當的退讓不是屈服和毀滅。從教學效果看,這樣處理教材還是不錯的。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3

對於情感濃的文章,如果學生學完了,沒有動情,那恐怕不能說很好地體現了人文性。情從哪來?情從文字來。教師除了懷著滿腔的情來教學,還要找準生情點,恰當地喚醒它,點燃它,讓它在學生的心中燃燒。

《賣火柴的小女孩》是安徒生童話中的名篇,它打動了無數人的心,《你別問,這是為什麼》一首詩就是最好的說明。無論是“寫幾句話送給賣火柴的小女孩”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家”的寫話設計,都給了學生運用語言宣洩情感的很好的平臺。但宣洩是需要情感的積蘊的,閱讀中怎樣找準“生情點”,點燃學生的情感呢?

師:賣火柴的小女孩每一次擦燃火柴,看到了怎樣美妙的情景?誰來讀一讀?

生:(讀四次幻覺)

師:你們注意到這些句子了嗎?請讀一讀,這些句子在暗示什麼呢?

出示: 1、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手裡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2、這時候,火柴滅了,她面前只有一堵又厚又冷的牆。

3、這時候,火柴又滅了。只見聖誕樹上的燭光越升越高,最後成了在天空閃爍的星星。

4、第二天清晨,這個小女孩坐在牆角里,兩腮通紅,嘴上帶著微笑。她死了,在舊年的大年夜凍死了。新年的太陽升起來了,照在她小小的屍體上。小女孩坐在那兒,手裡還捏著一把燒過了的火柴梗。 生:它其實告訴我們,小女孩看到的一切不管有多麼美妙,它們只是一個夢幻,短暫的夢幻而已。

師:是啊,多麼美妙的夢啊!可惜它太短暫了,短暫到只有火柴燃燒的幾秒鐘。小女孩何嘗不知道呢?大年夜她擁有的,只有賣不出去的火柴,只有冰冷的牆角,只有在漆黑的夜空閃爍的遙遠的星星。可她還是不斷地擦燃火柴,陶醉在短暫的滿足和快樂中。那麼從小女孩這些幻覺中,你讀懂了什麼?

生:我讀懂了,小女孩之所以想到火爐,是她太冷了。

生:小女孩想到烤鵝,是她太餓了,並且因為是大年夜,應該吃烤鵝的。

師:從哪裡看出她太餓了?

生:從“這隻鵝從盤子裡跳下來……一直向這個窮苦的小女孩走來”看出她餓的程度,她想馬上吃到烤鵝。

生:我還看出她嚮往聖誕節的快樂,想念疼愛她的祖母的溫暖的懷抱。她沒有一點歡樂,也沒有親人的疼愛。

師:溫飽、快樂、親情,擁有它們的時候,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它們的珍貴,又有多少人感覺不到其間的幸福!對於這個可憐的小女孩來說,一個火爐,一隻烤鵝,一棵聖誕樹、奶奶的懷抱,就是“幸福”的全部啊!就是小小的她夢寐以求的全部啊!

讀了這個故事,有個孩子寫了一首詩──《你別問,這是為什麼》,請同學們來讀一讀吧。(生讀)你讀了這個故事,不想寫點什麼嗎? “幸福是什麼”已經從一個最基本的角度得到了詮釋!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4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應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本組課文在表達上有一個共同點:作者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從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無窮的魅力。因此,在本組課文中學習時,我從整體上把握本組教材的特點,採用以讀為主的學習方式,在讀中質疑,在讀中解疑,在讀中感悟,體會重點句子的思想感情。

課文中運用各種修辭方式,如擬人、比喻、排比、反問等使文章更生動、形象,表達意思更為準確、鮮明、生動。引導把握這些句子,通過體會、歸納理解句子含著的意思的方法,使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掌握這些句子的描寫方法,並在實際上運用。如《山中訪友》文中有一句:“啊,老橋,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這澗水上站了幾百年了吧!”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這句話不但生動形象的說明了老橋的無私奉獻的精神,更表現了作者對老橋的敬佩和愛戴,從這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便表露無遺。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很重要,並且讓學生能課堂上練習說一說這種句式,從而提高學生用詞造句的能力。

在本組課文中,我沒有大段的分析、講解,而是鼓勵學生自主練讀,讀中自悟。在前文句子品析方法的指導上,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句子,有感情的練習朗讀,並說說為什麼選擇這部分讀?以此延續學生對句子的品悟能力的訓練,並讓學生進行平等、輕鬆的,既給了學生個性化閱讀的展示機會,又使學生帶著個人的感受、體驗,從不同的角度進行閱讀交流和賞析,這對學生是很有益的。

總之,這組課文不僅作者寫得美,學生讀得更美。

國小六年級語文的教學反思15

《一夜的工作》是一篇略讀文章,講的是作者在陪同周總理審閱一篇稿子的時候,親眼目睹了總理一夜的工作情況。歌頌了周總理為國家為人民不辭勞苦的工作精神和簡樸的生活作風,抒發了作者對周總理的無限熱愛和敬仰之情。全文內容淺顯,理解上並無多大困難。

回憶自己以前的閱讀教學,往往是過於注重對詞語的感悟、積累,而忽視了滲透習作的方法指導,學生沒能通過閱讀認真感悟文章的語言、寫作方法,沒有及時地吸收內化。這篇略讀課文,最明顯的一個寫法是作者採用以小見大的寫法,詳略得當的安排材料。

課文無非是個例子,語文課堂就應該是教師以課文為範例,在品悟中獲得知識,習得能力。本課教學,我決定在引導寫法上下點兒功夫。

課堂上,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抓住周總理“生活簡樸”進行感悟,在反覆誦讀中感受語言的凝鍊優美,在賞析交流中領悟寫法的獨特奇妙。最後經過通俗易懂的文字小結昇華,告訴學生:作者描寫也及其簡單,沒有華麗的詞語,僅僅是通過寫“陳設簡單”這樣的小事,就讓我們感受到了總理偉大的一面,就讓收穫我們這樣的感動。選取生活中的小事情,彰顯人物的大品格,這種寫法就叫以小見大。作者這種寫法值得我們學習。接著引導“文章中像是這樣看起來描寫的是小事情,是簡單的事情,其實及其不簡單的句子還有很多,誰願意再讀讀?”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到品悟寫法上來。學生的思維打開了,不再僅僅注意一個字、一個詞,而是站在全文的角度思考,理解了作者的情感,更理解了“以小見大”、“以點帶面”的寫法。

課下作業我佈置了運用本課學習的“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描寫的方法來寫一些你熟悉的人”。第二天作業收上來,絕大多數同學的小練筆都出乎我的意料的好。徐文浩同學寫到“我在魏老師的辦公室訂正做錯的作業,不時有人來找老師談學習工作上的事情,老師右手邊的座機也不斷響起,但老師並沒有因為工作的繁忙而忽視我的作業,在我訂正完了錯誤以後,老師一字一句的批改,耐心的給我講解……”柳殷寫到“數學老師批改作業那麼認真,每一本作業後面都有評語,甚至連句子中的語法錯誤都批改過來,是那麼認真……”裴珺秀寫到“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看天氣預報,為的是要準備我第二天上學要穿的衣服,不讓我凍著、熱著……”

這些小練筆讓我們看到學生模仿性很強,經過老師有效地指導,便能嘗試寫出與範文相類似的習作,這種習作的指導降低了習作的難度,讓學生的習作言之有物,且有了參照、借鑑,使學生樂於表達。僅僅就寫作指導方面,我覺得這堂課是較為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