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幼兒園大班一週工作反思

文思屋 人氣:1.6W

篇一

幼兒園大班一週工作反思

本週上課發現了許多的問題,上託班課程的時候都會以課本為內容,將課本內容變為小故事呈現在小朋友面前,剛開始大家都聽得認真,幾分鐘之後有些小朋友開始注意力不集中,只玩自己手裡的玩物或者開啟書看書,不再聽老師講課,直到回答問題時什麼都不知道,回答的也只是和本節課無關的,像其他課老師都會用光碟、課件、實物展示課程內容,會立馬集中幼兒的注意力,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小朋友都喜歡看動畫片,所以看到課件就會抓住幼兒的心理,以達到上課的效果。由於大班幼兒入園才兩個多月,一些習慣的培養不到位,再加上孩子的自控能力較差,注意力很容易轉移。還是我們在教學方面有欠缺,小大班幼兒生活經驗還不豐富,參與活動時注意力很容易分散遊戲是他們最感興趣的一種活動形式,符合幼兒好動的特點,所以今後我會以遊戲為形式上好託班課程,通過幼兒自身的參與、表演、感受與同伴、老師一起玩的快樂,學習知識,不再坐著聽課而是親身參與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學習中。

篇二

今天是開學以來的第一次正式上課,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幼兒們還不習慣,很多小朋友的注意力都不是很集中。更有一些新來的幼兒甚至在上課時候講空話,還帶動了一些比較乖巧的'小朋友,課後,我也找了一些原因:第一,新生的常規和上課要注意的一些東西還是不熟悉,第二可能是我在上課的時候不夠生動,沒有引起他們的興趣愛好,所以注意力沒有集中上來。所以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我會認真的對待每一節課,盡力讓每個小朋友都喜歡聽我講課。

篇三

對於即將進入國小的大班幼兒來說,非常需要能夠正確地認識自我,評價自我,從而充滿自信地去迎接以學習為主要活動的人生新階段。為此本週的主題是《不一樣的我》。

在課前一週,我發給每個幼兒一張彩紙,讓家長寫上當時為自己取名字時的含義,認識自己的名字,瞭解自己名字的含義和名字背後的故事,體會家長對自己的期望,增強自信心。

在上主題課時,為了能使幼兒引起本週主題的興趣,我們選擇了幾節符合幼兒的課程。如《我的標記牌》,引導幼兒表現出自己的審美眼光和個人風格,鼓勵和尊重其與眾不同的想法和喜好,培養幼兒的自我意識。在《我是誰》的兒歌中,明白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使幼兒瞭解自己在家庭中、學校中、生活中的角色,讓幼兒感受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並促使幼兒用一種積極的態度來看待自己。

篇四

本週在教學過程中小朋友的表現整體還可以,通過大學誦讀培養幼兒愛惜別人的勞動成果,能幫爸爸媽媽幹一點力所能及的事,讓孩子從中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培養幼兒自理能力。我在上課前做了充分的準備,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幼兒很快能觀察出圖片中小朋友做的對與錯。教材是教學內容的重要載體,但是教材的開發和利用不能僅僅侷限於課本中的知識,應引導幼兒主動探索課本以外的經驗有利於培養幼兒實踐能力。

對於幼兒的表揚方面,我覺得在幼兒做對某件事的時候應該合理表揚,表揚是一種正面的強化方法,恰當使用能增加幼兒自信,促進幼兒進步,然而我們在進行表揚時,卻常常用的不合理,表揚方式固定誇張,如:“你真棒、很好、表現真好”等,這樣一成不變的表揚沒有發揮出評價的應有作用,因此,如果將幼兒的注意引向學習過程、作出的努力,幼兒既不會自傲也不會自負,而會對自己擁有信心抱有希望。因此教育者的表揚應重點指向為取得成績作出的努力。比如:“你的進步真快、答的不錯加油、你動了腦筋,這個回答與別人的不一樣”使幼兒認識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肯定和讚揚,幼兒今後才會有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