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國小語文《語言的魅力》教學片段及反思

文思屋 人氣:1.02W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我在執教《語言的魅力》一課時,在課堂上設定了一些語言實踐,力求引導學生通過品味語言文字型會文章情感,並在閱讀過程中高效調動積累,主動構建知識,同時將語文視野投向廣闊的生活世界,體現語文學習的價值。回味課堂上的點點滴滴,有得有失,有喜有憂。

國小語文《語言的魅力》教學片段及反思

片斷一

在學生朗讀了文中描寫春天的那段話:“春天是美好的……怎麼不叫人陶醉呢?”之後,我問學生:你看見了什麼?聽到了什麼?又體會到什麼?

生:春天到了,我看見了湛藍的天空,潔白的雲朵。

生:春天到了,我看見了茂盛的綠樹,耀眼的紅花。

生:春天到了,我看見了藍盈盈的湖水,綠油油的稻田。

生:春天到了,我聽到了鶯歌燕語聲。

……

師:春天多美啊!(課件打出春光圖。)(此時學生對春天的喜愛之情已經被調動起來,他們用優美的語句描述著在閱讀之後,想象之後,頭腦中出現的美麗春天的景象。學生的想象力,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鍛鍊。學生對自然的喜愛、對美好春天的喜愛之情得到了陶冶。)緊接著,畫面一片漆黑,盲老人靜坐一旁,響起了哀婉的《江河水》。同學們,這時的你想說些什麼?

生:盲老人太可憐了。我們在享受春天的樂趣,盲老人卻在黑夜裡忍飢挨餓。

生:我為老人心酸,盲老人的生活太悲慘了。

生::“春天到了,可是……”這六個字添得太好了,突出了盲老人的'不幸,觸動了那些無動於衷的人們內心美好的一面,喚醒了人們藏在內心深處的同情之心,憐憫之情。

師:好一幅讓人心馳神往的春天美景圖!然而,良辰美景對於這位盲老人來說卻只是一片漆黑,這怎麼不讓人對他產生同情之心呢?千言萬語,盡化作了一句話——(引讀)“春天到了,可是我什麼也看不見!”

反思:語文教學,“厚積”還須“厚發”

一直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本著“厚積才能薄發”的宗旨,在閱讀課上注重學生的讀,重視語言的吸收和內化,卻較少關注學生在課堂上運用語言的實踐。《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教學的重點是培養學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這就意味著閱讀教學的任務不只是理解、品味、吸收、接納、積累語言,還應該創設適宜的情境引導學生傾吐、表達、活用語言,以達到“厚積並厚發”的效果。

在上述片斷中,我根據課文故事的特定情境,在學生品讀感悟的基礎上,適時的點撥指導,使學生的情感和文中的情感產生了共鳴,理解了“春天到了,可是……”這句話的魅力之所在。當時,我很為自己這一創意而得意。課後,我想,當時為什麼不充分、高效地調動學生的古詩詞積累,將古詩詞中描寫的春天美景與實際生活相印證,使學生在頭腦中迅速建立表象,進一步促進對“春天來了,可是……”這幾個字的魅力的感悟。平時,老師們常常苦於學生古詩詞積累的機械和呆板,以致出現“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困境。我完全可以提供“春天到了,我們正常人可以看到(),可以看到(),還可以看到();然而對於這位盲老人來說,()”這個句式的訓練。這種訓練不僅可以給學生搭建一個展示才能的舞臺,還可以使學生在語言訓練中感受到春光的美妙及古詩詞言約意豐的特點,使學生頭腦中建立的春天美景表象與盲老人眼前一片漆黑的表象形成鮮明對比,讓學生在體會到盲老人痛苦的同時,同情、憐憫之心油然而生,語言訓練和情感發展也將同時得到和諧共構。

後來,我在另一個班上這節課時,我先讓學生蒐集有關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詞,我將這一環節改為了:

同學們,咱們平時不是背過許多古詩嗎?你能靈活地把描寫春天美景的古詩詞用進去嗎?沒想到,學生紛紛舉手。

生:春天到了,我們正常人可以看到“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可以看到“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還可以看到“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然而,對於這位盲老人來說,眼前只是一片漆黑。

……

課後的反思與再次實踐告訴我,在閱讀課中,教師若有強烈的語言訓練意識,創設適宜的情境,調動學生的語言庫存,並加以恰到好處的點撥,那麼學生的思維和語言也會如泉水般汩汩流淌,課堂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美妙境界。這比起一味地以播放錄影或展示圖片替代學生的語言實踐,來得更紮實更有效。

片斷二

師:語言的魅力是無窮的。現在我們生活的城市正在建立省示範文明城市,咱們學校也在同學中徵集文明行為警示語,你們想不想發揮語言的能力,參與這項活動?

課件出示:請任選以下一種情況寫一則警示語:(1)不隨意踩踏草坪;(2)節約用水。也可以選擇其它情況設計一則警示語。

(三分鐘後,陸續有學生舉手)

生:你丟下的是美德,我撿起的是垃圾。

生:美味在口中,細菌在肚中。

生:腳下繞一繞,小草對你笑。

生:水龍頭正在哭泣,請趕快幫它擦乾眼淚。

生:給我勤洗澡,學習步步高。

生:天空不能沒有白雲,樹林不能沒有小鳥,自貢不能沒有綠色。

……

師:詩人讓·彼浩勒用富有許意的語言幫助了一個盲老人,大家也用語言的魅力為校園的美好出謀劃策。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學好語文,讓自己的語言也有魅力。

反思:語言實踐,充分體現價值

“語文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新課程理念下的語文教學應該溝通課堂內外,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語文實踐的機會。要讓學生體驗到語文學習是有趣的、有意義的,就應該徹底摒棄那些單純枯燥的語言訓練,應該讓訓練凸顯生活氣息,富有情趣,體現語文學習的價值。

上述片斷,我緊扣牽一髮而動全身的文眼——魅力,緊密聯絡生活實際,以寫文明行為警示語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具體語境中運用語言,盡情展現語言的魅力。這樣的訓練,既有利於加深學生對課文思想內涵的領悟,又提高了他們的語言表達技能,同時還在語言實踐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在練筆中,學生的情智均得到充分的發展,語文學習的價值也自然而然在其中得到體現。

我國語文教育專家呂叔湘先生曾說:“語文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覆的實踐才能養成。”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只有遵循語文知識的建構規律和兒童的認知規律,充分重視語言實踐,巧妙引導語言實踐,才能使語文課更具“語文味”,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