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3.01W

數學教學是一種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力求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閱讀,希望大家喜歡。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1】

本節課是三年級下冊的教學內容——面積的認識,這一節課主要是幫助學生初步建立面積的概念。而面積概念比較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為了讓學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積”的含義,我從生活入手,讓學生觀察黑板面和數學書的封面,說說哪個的面比較大?哪個的面比較小?感知物體的面有大有小,接著讓學生找身邊物體的面並比較它們的大小,通過物體面的大小比較揭示物體表面的面積。我出示了面積大小差不多的兩個長方形讓學生觀察,說說哪個平面圖形的面積大?哪個平面圖形的面積小?僅憑直觀有的學生說是正方形面積大?有的說長方形的面積大?有的說相等?我說有的時候不能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想辦法驗證自己的猜測。

一節課在看一看,摸一摸,比一比,擺一擺的活動中不知不覺結束了。在這節課中教師提供給學生充足的時間和空間放手讓學生去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讓學生經歷了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加深了學生對面積含義的理解。

教學過程中的不足和一些感受:

一、學生學習過程中老師要注重學生的課堂操作活動的過程中的生成問題。

針對課堂生成問題老師要採取適當的教育措施,進一步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進行。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中自己也能意識到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還有待提高,老師的課堂上的正確引導和隨機應變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過程,因此在以後的關於學習過程的研究中我要多預設課堂上出現的問題,尤其在處理生成問題時要採取適當的措施。

二、對學生的有個性的或創造性的回答給予肯定與鼓勵。

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與表現欲,老師對學生的有個性的或創造性的回答給予肯定與鼓勵。比如,在《面積與面積單位》課當中當學生比較兩個長方形的面積的大小時有個同學說,用一種圖形做面積單位來測量他們的大小,這時老師應該及時抓住孩子有價值的回答讓他充分發表自己的想法,也可以讓學生上前面去演示,這樣也能對接下來的動手操作做了一次示範。在拼擺過程中有的學生沒有全鋪滿,而是橫著擺一行,豎著擺一行然後用乘法口訣算出了一共有多少塊圖形,像這樣的'思維敏捷,活躍的同學老師應該給予充分的認可,在以後的教學當中要多發掘思維活躍的孩子,鼓勵他們繼續發揚這種學習精神。

三、功在課前——精心設計問題,提高問題的層次性。

教師必須把握教材的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把握教材的難點和疑點。在備課過程中仔細推敲,設計的問題要緊靠教學目標,要突出課堂知識的重點、難點,使提出的問題問在知識的關鍵處。問題要少而精,具有思考的價值。但真正在課堂上實施的時候還是不怎麼順利。由於老師的問題提的不精導致學生不知道下一步要幹什麼,目標不明確。在以後的教學和學習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提問的有效性,這樣我們的數學學習活動會進行的順利些。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2】

數學教學是一種數學活動的教學,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力求做到以學生髮展為本。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不是依賴教師的講解獲得知識,而是通過自己觀察、操作、思考和討論交流,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獲得面積的概念。認識面積單位,並建立它們的實際大小的空間觀念。課堂上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動手拼擺等一系列活動,充分經歷面積和麵積單位概念的形成過程,親身體驗引進統一的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並進一步探索用正方形表示面積單位的合理性。

1 、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學數學、做數學。

從匯入看新房子開始,讓學生感到數學離我們並不遙遠,它們就在我們身邊。接著課堂中摸一摸書封面、桌面、黑板面……,感受“物體的面”隨處可見,初步建立面的表象。使學習成為一種自然生髮與日常生活點點滴滴的親歷經驗的積累,從而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內驅力。

2 、強化數學的體驗學習

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知過程,又是一個探索過程,為了使學生體驗統一面積單位的必要性,使數學知識成為學生看得見、摸得著、聽得到的現實,真正感受到數學的真諦與價值。在比較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時,將學生引入重重矛盾之中,使他們經歷了從觀察——重疊——拼剪——拼擺——用統一的標準來擺——面積單位的建立這一過程,學生始終在興奮中思考、探索,知識的學習成為了自我需要,學習不再枯燥乏味,而是充滿了挑戰和樂趣。

3 、在實踐活動中提升數學素養

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注重引導學生關心身邊的數學,善於用數學的眼光審視客觀世界中豐富多彩的現象,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數學學習的實用性和應用性。為孩子們提供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徵與生活經驗,具有一定趣味性和挑戰性的活動,讓學生經歷應用數學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成功的樂趣。

不足之處

1 、新課程標準下的新課堂,釋放了學生,考驗著老師。這節課的小組活動,出現了一些“混亂”場面,有的學生不知所措,有的學生參與感不強,有的學生在交流時沒有認真聽別人發言……,這方面的組織與調控我還要繼續努力。

2 、在評價方面也很值得反思,評價語言單調,缺乏數學思想、方法等實質性評價,在各個小組選用不同的方法比較餐廳和廚房平面圖大小的時候,但老師只評價“這種方法不錯”,到底不錯在哪兒,沒有抓住滲透數學思想和方法的機會。對小組合作的評價也不夠到位。小組合作的成果只由個別學生參與了彙報,忽視了其他成員的參與,只注重對彙報的同學評價,卻將其他同學的功勞一筆勾銷,勢必使小組活動演變成為個人展示,這些都值得我去反思、努力。

結合新課標,如何上好數學課,當中還有許多值得自己思考的問題。通過這個課例,感覺要上“活”概念課,就要適時給概念下定義。定義下得過早,等於是索然無味的簡單灌輸;下得太遲,則又怕學生的思維呈現零亂狀態,不能及時地整理和總結。

面積的認識教學反思【3】

1、本課是學生第一次接觸面積這個概念,我是從“面”的概念入手,通過塗色比賽後動,製造衝突,發現樹葉表面大小不同,結識什麼是“面”,面的大小的比較:結合例項讓學生通過摸一摸、觀察,使學生明白了物體表面的大小就是物體表面的面積,通過身邊例項認識面積的含義。

2、本單元屬於圖形與幾何的範疇,我注重了滲透了學習圖形與幾何的方法,就是轉化思想和守恆的經驗,如,我在結合典型事例牙膏盒讓學生知道它有六個面,每個面的大小就是每個面的面積,六個面的面積合起來就是整個牙膏盒的面積,於是我把這個牙膏盒拆開,讓它轉化為一個平面,同學們會感受到原來這個牙膏盒的面積原來是這樣的。又如,我選擇橘子這個實物的目的,一方面是讓學生感知面積不一定都是平面的,橘子的面積是一個球面的面積,另一方面我讓學生想象如果我們剝開橘子皮,分成一片一片的,它又轉化為在一個平面上,這時候我提問所有橘子片兒的面積合起來,和原來整個橘子的面積,大小有沒有改變?這樣潛移默化的滲透了面積守恆的原理。轉化思想,和守恆原理,是學習數學的重要的思想和方法。

3、動手操做和和合作探究是本單元重要的學習方式,所以,我將本班課桌擺放成小組形式,在研究用什麼圖形作面積單位時,為同學們準備了人手一份的學具,在動手拼擺的過程中,同學們發現了用正方形作面積單位的合理性。這些都是很好的學習方法。

4、在整個教學活動中也有許多小失誤,比如第一個塗色比賽本來預測著,面積小的組應該先塗完,結果有一個同學塗的太慢了,另一組面積大的都塗完了。還是應該選一個同學到到黑板前板演,給他單獨一個小圖形,這樣學生們會發現自己的圖畫面大,這樣的比賽不合理,從而引出“面”的概念。還有教學過程中,有的同學精神不集中,不積極思考,我反思自己的語言是否缺乏趣味性,沒能吸引住孩子們。還有用完的教具應提醒學生及時收起來。所以還有許都需要完善的細節,下次有待改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