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必修3教學反思

文思屋 人氣:1.6W

數學教學反思是指數學教師對數學教學活動的反思,通過反思可以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激發教師的責任心,把教學實踐提高到新的高度,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以下小編蒐集了關於高中數學必修3教學反思,歡迎檢視參考。

高中數學必修3教學反思

高中數學必修3教學反思【1】

我本身不是學數學專業的,對高中數學的整體知識結構不太瞭解,第一次接觸新教材內容,又是第一次接觸教材新增加的內容,的確有些茫然。必修3中,將演算法列為高中數學內容的第一部分,在“演算法初步”這一章導言中也講到“演算法不僅是數學及其應用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電腦科學的重要基礎”。幸好在大學的時候學過C 語言,但是沒有實際的教學經驗。我只能依靠與同行彼此學習體會和相互的交流來教學,同時通過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來進行教法調整。隨著教學程序的不斷向前推進,我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也有自己的一些做法和感受.

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的問題

(1)相關背景知識缺乏難予找到恰當的演算法。如秦九韶演算法,由於學生對秦九韶演算法中反覆執行的步驟不理解,因此,在尋找這個問題的演算法上束手無策。

(2)將實際問題模型化是學生學習演算法的一個難點,多數學生無法將實際問題的解題過程轉化為演算法。

(3)不能恰當地使用迴圈變數(計數變數、累加(累乘)變數)或其他條件終止迴圈,學生在模仿例題設計法的過程中,在迴圈變數的處理上,往往只考慮前幾次迴圈的情況,對隨後變數變化情況不再考慮或者不能想象在條件即將滿足時迴圈變數的情況,即使他們學完了迴圈的相關知識,但仍不能正確地處理迴圈變數接近臨界點的情況。

(4)學生能夠做出正確的迴圈結構的程式框圖,但是不能將程式框圖用恰當的迴圈語句表述出來,由於有些學生所畫的程式框圖沒有遵循教材上的“直到型”或“當型”迴圈的畫法,因此,在將程式框圖轉換成程式語言時,他們不能處理其中的變化。

 二、教學感受

(1)注意在其他課程內容的學習中不斷滲透演算法的思想,特別是用自然語言或程式框圖表述演算法。從對演算法教學過程來看,學生對用自然語言描述一個演算法還是容易理解的.。

(2)在演算法的學習中,不要一開始就讓學生追求演算法的通用性,學生學習的過程表明:學生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演算法時,往往是尋找能夠解決問題的特殊演算法,當特定的問題被解決後,他們才去考慮更一般的演算法。

(3)重視迴圈結構的教學,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學生在迴圈結構的處理上存在的問題最大,主要表現在對迴圈結構的初始狀態和終止狀態的處理上,以及終止迴圈結構的條件設計上。

(4)有條件的學校要讓學生上機實踐演算法,無論學生用自然語言、用程式框圖或是程式語言描述演算法,都難以從中發現自己設計過程中的錯誤,尤其在初學階段。因此,給學生提供上機驗證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檢驗自己演算法設計的正確與否,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演算法的興趣和積極性。

高中數學必修3教學反思【2】

通過必修3檢測的來看,平均分達到了85.3分,效果不錯,認真反思整個教學過程,成績歸功於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培養。

一、課後思考

⑴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需要佔用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尤其是剛開始嘗試自主學習時更需要大量的時間去適應和探索。二節課的時間能學習一節課的內容就算不錯。這樣的訓練必然影響數學教學進度。這就要求教師要更新教育思想,從學生的長遠考慮,為孩子的未來著想。為學生提供足夠的自學時間,讓學生有完整的自學過程,在自學過程中豐富經驗、積累方法、獲得啟發。

⑵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教師要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創設各種機會。對129頁問題2的探究,學生自己準備乒乓球,每四人一組進行分工,每組重複試驗20次,記錄結果,然後將全班的結果彙總分析,學生情緒很高漲,主動參與,積極討論,大膽發言,使學生真正體驗到了學習數學的樂趣,體會到了數學的實用價值,激發了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

⑶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學生的自主學習離不開教師的指導。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的訓練學生的觀察、表達、質疑、遷移、類推、對比、實驗、分析、歸納、綜合等學習能力,為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自學效率奠定基礎。自主不是放縱。脫離教師的指導,讓學生完全自主學習是不現實的也是無意義的。教師要把握好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和自己主導作用的體現。為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創造條件。

總之,新課程的實施處在實驗階段,難免出現問題,就好比新生事物在開始會遇到阻力,但最終能戰勝舊事物。我們必然經過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反覆過程。我們只有在反思的過程中不斷地提高認識、提升自我,才能更好地為新課程的實施服務。

 二、對高中數學新課程必修3教學的幾點看法

上學期的教學進度已經過半,完成必修1與必修2的教學之後,下學期要完成哪個模組的教學已經擺上議事日程:必修4和必修5,三選二!

2.1、先上必修3的幾點優勢.

幾年的教學下來,發現大部分老師對必修3的看法驚人的相識:把必修3放到最後,先上必修4再上必修5。其理由主要是:必修3的教學比較陌生而必修4三角函式內容在大綱教材體系中比較提前,且內容重要。其實,內容陌生只是老師單方面的原因,對於學生來說,必修3和必修4的內容都是新知識,我們的教學不能因為教師的原因而打亂實驗順序,一切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考慮。因此我認為先上必修3有以下幾點優勢:

⑴遵循了課程標準實驗的原則,不以主觀意識隨意打亂模組實驗的順序。

⑵必修3中演算法、統計、概率的教學,大約7周的時間就可以完成,本模組的內容在這7周內都可以得到強化訓練,而不是放在必修4或者必修5之後,然後走馬觀花過一遍。認真學好必修3的內容,可以把演算法、統計、概率思想融入今後的學習中。

⑶高效率地完成必修3的教學之後,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必修4中重點內容的訓練。必修4三角函式的內容是大綱教材體系中的一個重點,突出了三角函式的函式特徵,應從實際背景、解析式、性質、影象、應用等方面進行研究,特別在三角函式的應用方面要求學生對三角函式的誘導公式、半形公式、倍角公式等知識點在記憶的基礎上要有深刻的理解。這必然要花費比較多的時間,而必修3則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完成教學,可以與必修4形成互補。而必修5的解三角形、數列、不等式等知識內容充實,在教學時間上不如必修3有優勢。

⑷學生學習必修3的效果強於必修4。大部分學生感覺必修3的學習較為容易,原因是題型的變化不太多。相反,必修4題型變化較為靈活,學生感覺比較棘手。另一方面必修3中的知識可以與資訊科技的知識聯絡在一起。現在的學生對計算機普遍比較感興趣,愛屋及烏,自然對與之相關的知識也會比較感情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⑸在學期結束前的期末複習中,由於必修4的內容剛剛結束,學生印象深刻,複習重點可以放在必修4的強化訓練及必修3的重點題型歸類上,從而可以用較短的時間組織好期末複習。

2.2、演算法教學中的幾點建議.

新課標中演算法內容的引入,是適應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需要,演算法體現了通用化、機械化、程式化等特點,在演算法教學中的幾點建議如下:

⑴同時走好演算法表示的三條路,即自然語言、程式框圖、演算法語句。在教學中,可以結合具體的演算法例項,分析用自然語言表示演算法的步驟,繪製相應演算法的程式框圖,並編寫相應框圖的演算法程式。注意三條途徑的目的都是體會其中的演算法思想。

⑵剖析清楚教材中的幾個典型的演算法例項。例如解一元二次方程、按大小順序輸出三個數、1~100的累加、二分法求方程近似解、分段函式的求值等。

⑶學習程式框圖時,可以結合一個流程圖的例項,認知基本的程式框及功能,並分析出其中的邏輯結構。各種邏輯結構(順序結構、條件結構、當型迴圈結構、直到型迴圈結構)的學習,都應當配合一個具體的例子來逐步分析,特別是迴圈結構,應該對每一次的迴圈都進行分析,讓學生徹底理解框圖的功能,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⑷典型演算法案例(輾轉相除法與更相減損術、秦久韶演算法、進位制)的學習,必須奠基在其歷史背景之上,講清楚具體的解題步驟,剖析如此解題的原理,在熟練解題的基礎上,再結合框圖或語句,從演算法思維的角度進行分析。

⑸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安排適當的上機訓練,通過適當的上機訓練,讓學生對演算法有一種真切感,激發學生學習演算法的興趣,鞏固演算法中所學習的內容,也可以提高學生操作計算機的能力(演算法程式設計訓練的平臺可以選用windows下執行dos程式qbasic,訓練的重點是在qbasic下輸入教材上例題與習題的相關程式,並除錯其正確性)。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中,雖然教材中新增加了一些比較陌生的知識,需要我們重新認識,這說明有很多新知識都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以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