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節日日記>

中秋節的來歷日記

文思屋 人氣:2.16W

中秋節來了,家家都吃月餅、賞月、賞燈,還有小朋友們提著燈籠在大街上走來走去呢!以下是專門為你收集整理的中秋節的來歷日記,供參考閱讀!

中秋節的來歷日記

中秋節的來歷日記【1】

晚上來到了,月亮圓圓的好像一個玉盤子,你看月亮彷彿在向我們微笑,月亮上還有嫦娥的身影呢!這裡還有動人的傳說呢:

遠古的時候,天上曾有十個太陽,晒得大地冒煙,海水乾枯,老百姓苦得活不下去。有個叫羿的英雄力大無比,他用寶弓神箭,一口氣射下九個太陽。最後那個太陽一看大勢不妙,連忙認罪求饒,羿才息怒收弓,命令這個太陽今後按時起落,好好兒為老百姓造福。羿的妻子名叫嫦娥,美麗賢慧,心地善良,大家都非常喜歡她。一個老道人十分欽佩羿的神力和為人,贈他一包長生不老藥,吃了可以昇天,長生不老。羿捨不得心愛的妻子和鄉親,不願自己一人昇天,就把長生不老藥交給嫦娥收藏起來。羿有個徒弟叫蓬蒙,是個奸詐小人,一心想偷吃羿的長生不老藥,好自己昇天成仙。這一年的八月十五,羿帶著徒弟們出門打獵去了。天近傍晚,找藉口未去打獵的蓬蒙闖進嫦娥的住所,威逼嫦娥交出可以昇天的長生不老藥。

嫦娥迫不得已,倉促間把藥全部吞下肚裡。馬上,她便身輕如燕,飄出視窗,直上雲霄。由於嫦娥深愛自己的丈夫,最後她就在離地球最近的月亮上停了下來。聽到訊息,羿心如刀絞,拼命朝月亮追去。可是,他進月亮也進,他退月亮也退,永遠也追不上。羿思念嫦娥,只能望著月亮出神。此時月亮也格外圓格外亮,就像心愛的妻子在望著自己。第二年八月十五晚上,嫦娥走出月宮,默默地遙望下界,思念丈夫和鄉親們。她那美麗的面孔,使得月亮也變得格外圓格外亮。

羿和鄉親們都在月光下祭月,寄託對嫦娥的思念。月一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平安、吉祥。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便慢慢在民間形成。從此年年如此,代代相傳。由於八月十五正值中秋,就定為中秋節。

中秋節的來歷日記【2】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八月十五日,恰在秋季的中間,故謂之中秋節.我國古曆法把處在秋季中間的八月,稱作"中秋".

關於中秋節,有不少傳說.現在我要說的是大家都十分熟悉的嫦娥奔月.

相傳,遠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出現,晒得莊稼枯死,民不聊生,一個名叫后羿的英雄,力大無窮,他同情受苦的百姓,登上崑崙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太陽,並嚴令最後一個太陽按時起落,為民造福.

后羿因此受到百姓的尊敬和愛戴,后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后羿除了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十分羨慕這對恩愛夫妻.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一次,后羿到崑崙山訪友求道,見到了王母,便向王母要了一包不死藥.后羿把不死藥交給了他的妻子嫦娥.但蓬蒙看見了,一肚子壞水的他決心得到那包不死藥.

在後羿出去打獵時,蓬蒙逼嫦娥交出不死藥,嫦娥沒有辦法,只好自己呑下這包藥,飛上了天,成為月亮仙子,長期守在月宮。

后羿知道了,於是做了妻子最愛的東西,在八月十五那天放到後花園裡,送給最愛的妻子---嫦娥.

因此,中秋節誕生了,這就是中秋節的由來.

中秋節的來歷日記【3】

你們知道中秋節的來歷嗎?不知道那就快點來,我講述給你聽。

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節,也是我國僅此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也稱仲秋節、團圓節、八月節等,也是我國漢族和大部分少數民族的傳統節日,也流行於朝鮮、日本和越南等領國。因為秋季的七、八、九三個月(指農曆),八月居中,而八月的三十天中,又是十五居中,所以稱為中秋節。又因此夜皓月當空,民間多於此夜合家團聚,故又稱團圓節。

中秋節起源於我國古代秋祀、拜月之俗。《禮記》中記載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這裡的“夕月”技術拜月的意思。兩漢時以具雛形,唐時,中秋節賞月之俗始盛行,並定為中秋節。歐陽展(公元七百八十五——約八百二十七年)於《長安玩月詩序》雲:“八月於秋。季始孟終;十五於夜,又月雲中,急於天道,則寒暑均,取於月數,則纏魂園,故曰中秋。”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訊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現在,聽完我所講述的,你該知道中秋節的來歷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