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節日日記>

今年除夕過年走親戚日記

文思屋 人氣:1.13W

拜年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習俗,是人們辭舊迎新、相互表達美好祝願的一種方式。小編為你整理了關於過年走親戚的日記,希望對你有所參考幫助。

今年除夕過年走親戚日記

篇一:今年除夕過年走親戚日記

大年八年級是女婿節,也是各家各戶嫁出去的閨女回孃家的日子,我和村裡的幾位鄰居在路邊閒聊,遠遠看到一個衣著很時尚的姑娘帶著孩子和丈夫向我們這邊走來,鄰居大嫂說:“這是誰呀?怎麼看著不是我們村的呢?”等他們越走越近,一位大嫂說:“原來是前面那家的寧寧,帶著蒸饃籃子去看她奶奶。”她走到我們身邊,和我們熱情地打著招呼。

這時候一位大嫂說:“寧寧還真不錯,還給她奶奶掂兩個籃子四箱禮物呢!”“還別說,寧寧奶奶還真是有福,四個閨女都很孝順,特別是大閨女最孝順。她家也不是很富有,但是她就是孝順。她娘自己也說,如果香芝有一毛錢,也會買一毛錢的東西給我送來。她娘說的不假,這不,前段時間,香芝家的大閨女定媒了,男方家給他們送一個羊,她一點都不捨得吃,都給她娘送過來了。她娘經常說,其他三個姑娘加在一起給她買的東西還沒有這一個大姑娘買的多。其實閨女嫁出門之後,養家養兒之後都知道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了,都懂得孝敬爹孃了。”

“你們看,她家最小的一個姑娘來了!”只見他們一家開著車帶著兩個孩子來看父母,從車上搬來很多東西,心細的大嫂還認真數一數,發現他們帶了六箱禮物,還帶了蘋果和果子,還有一箱酒。這時候嫂子說:“他們家姑娘多,拿得少一點也沒關係,其他家拿得多也一樣,但是如果只有一個閨女的家庭就不一樣,只有自己給娘拿禮物,就要拿得更多一些,要不然做孃的該多失落呀!”真是不知道農村還有這樣的規矩。走親戚不僅比誰家的女婿有本事,還要比誰家的女婿長得好,還要比誰家女兒給自己娘帶的禮物最多。

其實做孃的真的在乎女兒給自己帶來多少禮物嗎?其實不是這樣的,作為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平平安安,心裡裝著所有的兒女,總是誰家最窮,最牽掛誰家?如果女兒家很窮,還要拿出很多錢給自己買很多禮物,做父母的一定會心疼的。只要一家人能夠和和睦睦聚在一起就會很開心的,怎麼能夠比較禮物多少,難道禮物拿的少了,父母就會難過嗎?

現在生活條件好多了,各個村莊裡都通上了柏油馬路,而且家庭富裕的都開上了自己家的私家車,開著車帶著孩子回孃家看父母,真是讓人感到溫馨又幸福,條件不好的,也能開著電動三輪車,或者騎著電動車、摩托車去看父母,再也不用過去騎著自行車,走著泥濘的土路走親戚了。

生活好了,路也好了,各家各戶看父母走親戚就變得方便多了,這麼便利的條件,多回家看看父母,多陪陪父母聊聊天,說說知心話,替年邁的`父母乾點力所能及的體力活,讓年邁的父母能夠心裡溫暖一點,晚年能夠幸福一點,這才是做兒女的最大孝心,不要只顧忙碌自己的孩子而忽略了自己的父母,讓父母在大年夜獨守孤院傷心落淚。

你看,除夕之夜,多少父母都盼望自己的兒子能夠帶著孫子來陪著自己吃年夜飯,過一個團圓年,大年八年級,有閨女的父母總會早早起床,然後梳洗乾淨,打掃院子,收拾好之後就在村頭翹首企盼,總是盼望自己的女兒能夠早點來到自己身邊。現在條件好了,有手機了,可以互相先通個電話。父母也不用大老遠去村頭遠遠地望眼欲穿了,只要接到女兒要來電話,就會急急忙忙殺雞宰魚,準備一桌豐盛的飯菜等待女兒一家的到來。過年走親戚真是快樂又幸福!

篇二:今年除夕過年走親戚日記

這是近四十年前的事,過年走親戚是孩子們最樂於乾的事情,穿上期盼已久的新衣服或者一雙新棉鞋,那是格外的有精神。禮物很簡單,一般化的親戚就是兩包草糖果子、羊角蜜、三刀子、口酥餅之類,如果是四包的話那必須是近親貴客了。

在所有親戚裡面,孩子們最喜歡去的地方當屬姥姥家。如果說原因確實能擺出許多條:姥姥稀罕外孫子,姥姥家好吃的東西可以隨便吃,姥姥家有魚有肉肯定拿出來燉……最有誘惑力的是給姥姥、姥爺磕個頭,姥姥會偷偷的塞給兩毛錢的代歲錢。你可別小看這兩毛錢,那時完全可以買到至少兩本孩子們頂喜歡看的小人書。當然,去姥姥家一趟也夠辛苦的,因為拿去的禮物“多而沉重”,兩包果子之外,還有大約兩斤豬肉,兩三條白鰱魚,兩三碗炸丸子,十多個白饅頭或者白麵菜包,裝在一個不算很小的竹籃子裡,上面蓋一塊花布……這可不是一個人能幹的事了,必須至少兩人。好在那時孩子多,誰家沒有七郎八虎、八姐九妹的?找個竹竿或者木棍兩個抬了就走,咯咯吱吱,晃晃悠悠,累了,就地稍息,撒泡尿,呵呵手,抬了再走。十里八里的路用不了太久就到了。所以,兩毛錢的代歲錢最終還要一分為二,但即使這樣,過年去姥姥家仍然算得上是趟美差、肥差,巴結爹孃慢了還真的排不上號。

過年去姥姥家我和哥哥是用不著巴結爹孃的,爹孃的孩子儘管也有七八個,但男孩子只有我和哥哥兩個,去姥姥家送點東西那是非我和哥哥兩個去不可的,更何況姥姥每年都是點名要我們哥倆去的。到姥姥家去要過一條河,要坐渡船,船錢每人五分,很小的孩子免費,這可是個不小的開銷,好的是坐船的錢爹孃給報銷。我記憶中第一次與哥哥合夥過年去姥姥家走親戚我至多七八歲,過河我可以不交錢。那天颳著西北風,娘怕凍著我,給我頭上頂了一條花毛巾,再扣上棉帽子,確實很暖和。爹將送給姥姥的禮物分別裝在兩個竹籃子裡,讓我和哥哥每人挎一個。哥哥比我大四歲,個頭比我高許多,爹的意思很明顯,如果兩個抬著我明擺著要吃很大的虧。我的籃子當然比哥哥的小,爹孃送我們一段路,一再安排哥哥路上多歇幾次,千萬不要累著,過河要往船中心坐,要抓緊弟弟的手等。

哥哥一路很照辦,看我跟不上就歇下等我,甚至幫我挎籃子。我幾乎一路小跑,滿身是汗,棉帽子戴不住就摘下來,過會子還熱,要往下解毛巾,哥哥說什麼不讓。堅持到了姥姥的村頭,有認的哥哥的,我聽見他們在誇獎我們哥倆多麼多麼了不起,能獨立的來給姥姥送年禮了。我還留意到有幾個看著我笑,過去了,哥哥拿棉帽子扣到我頭上:“戴好,頂著個花毛巾,破娘們兒似的,人家笑話你呢!”我就很害羞,不敢抬頭走,到了姥姥家,白髮蒼蒼的姥姥一把拉我到她懷裡,大聲的喊著舅舅:“快抱柴禾來,點火給孩子烤烤,看把孩子給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