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就業指導>

從李開復離職看工作中的捨得定理

文思屋 人氣:2.12W

最近鋪天蓋地的媒體報道關於李開復離開谷歌選擇創業,這對於開復本人是一個重大的選擇,也是一個取捨的過程。放棄優厚的待遇,放棄四年辛苦打造的谷歌中國,將熱情投入到幫助中國青年人創業的方向上,他走出了堅定的一步。一個履歷可以說"完美"的人,願意冒風險去選擇創業,需要"捨得"當下"舒服"的環境,去迎接新的挑戰。開復的答案是,跟隨我心。

從李開復離職看工作中的捨得定理

談到"捨得"一詞,《辭源》和《辭海》都未查到,《現代漢語詞典》收入其中,並解釋為"願意割捨;不吝惜".細細品味"捨得"二字:能開能合,能前能後,相反相成,相融相攝,充滿著先人造詞的智慧,凝聚著通古達今的意蘊。

捨得,捨得,不捨何來得呢?道理其實大家都明白,可是一到現實當中做到就感覺很難了,因為很多人不願意放棄現在熟悉、舒服的環境,去面對更多未知的新環境,這是人之常情。所以我們願意等待那個最好的機會來臨再去抓住,卻往往要等很久。

最好的機會是不存在的

就在這舍與得之間,流淌著時間的河流,在徘徊之中,我們丟掉的是寶貴的時間。因此,不論是學生還是工作同志,只要找到了一個方向,就勇敢的去試試,不要去等最好的機會。因為最好的,永遠是不存在的。時間在變,你自己也在變,對應的"最好"也是變化的。

很多時候,我們怕犯錯誤,把錯誤看得很重。不過哪有年輕人不碰釘子的道理呢,每個人都是碰撞中長大的。當我們不知道什麼樣的選擇是對的或錯的時候,就去試試。當覺得是對的時候就堅持,感覺不對了就撤回來。隨著經歷的.增長,我們才能看得更遠,才更有能力去判斷什麼才是自己最好的機會。

 

對與錯其實不是絕對

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其實對和錯之間的界限變得越來越模糊,這就意味著你漸漸"長大"了。時間的磨礪會讓我們越來越懂這個社會,簡單的規律總是隱藏在複雜的表象之後,不能解讀表象也很難做到簡單。化簡入繁易,化繁入簡難啊。

就算你讀懂了,也會有些時候容易找不到真我了,總感覺做選擇和判斷難了,因為你的事不單單是你的事了。你可能肩負更多的角色,更多的責任,面臨更多的問題。這時候舍與得就更難了,最終的對與錯,關乎自己,但候更多的不是自己,而是做的決定帶給周圍人的影響。看清楚利益關係,作出自己的判斷,勇敢的賭上一把,輸贏也就不那麼重要了,其實也沒什麼輸和贏。

捨得是更高的境界

如果說學會選擇,是一個境界,那麼,學會捨得,是更高的一個境界。

當我們沒有的時候,我們在尋覓,尋覓的過程很艱辛,但歷經萬難,當我們找到了,我們卻發現,我們要選擇,我們每每在一個時刻面臨很多機會的選擇,選擇是很痛苦的。選擇後,為了我們的最終目標,我們也要學會放棄,學會捨得。

百年的人生,也不過是一舍一得的重複。因此,我們多麼需要懂得舍與得的機理和尺度。懂得了便等於把握了人生的鑰匙。捨得,是一種精神;捨得,是一種領悟;捨得,是一種成熟;捨得,更是一種智慧,一種人生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