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留學經驗>

SAT寫作考試的三大"紅燈區"

文思屋 人氣:2.19W

SAT寫作是怎麼樣的呢?SAT寫作又有哪些誤區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收集的關於SAT寫作考試的三大"紅燈區",僅供大家參考。

SAT寫作考試的三大"紅燈區"

誤區一:SAT作文不重要。

SAT整個考試共分三個部分:閱讀填空(Critical thinking),數學(Math)和語法寫作(Writing)。其中語法寫作部分是由一篇essay和49道語法題組成,整個部分分值為800.有些心細的同學在研究了評分標準後會發現一個現象:當某個考生語法全對,得49分時,即便他或她的寫作是0分(滿分為12分),最後該項的總分依然高達670-680分。因此也可以推斷出,這篇essay寫作其實只佔了整場考試2400分的130-200分,所以也就有了“SAT作文不重要”這一誤解。

關於作文所佔的分值,筆者並不想做任何駁斥,甚至從功利的得分角度來講,筆者在上課時也會對複習時間小於2個月的學生強調語法的重要性。但事實上,SAT作文分數是衡量一個學生的寫作能力的非常重要的依據之一,在考生申請大學時就會體現出來。很多學校在審查學生遞交的申請文書時會結合寫作成績來判斷所交的材料是否為申請者親自所寫,而非是他人代筆。此外,寫作能力也是各位考生在出國後的學習生活中所必須掌握的一項重要技能,因此也希望大家能通過複習準備考試的這個過程紮實地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以為將來的順利留學打下基礎。

 誤區二:SAT作文太難了,簡直是“mission impossible”。

初次接觸SAT寫作的學生往往容易被其一些表象所迷惑,從而感覺無望。其難點在於以下四點:1 考試時間短:考生(往往是高中生)被要求在25 分鐘時間內手寫完成一篇350-400字的英文作文。(而國內大學生的四六級考試寫作字數才150-200字左右)2 出題範圍廣:考題涉及文學、藝術、體育、政治、科技、科學、歷史、時事等。3 寫作無正確答案、無公式、無規律可尋。4 評分要求嚴格:它不是一個單純的語言水平測試,因此在評分時會考查考生觀點是否深刻、論據支援是否有效、結構是否連貫、語言使用是否準確地道等等方面。

的確,如果是一個沒有經過任何培訓,任何準備的考生,在進入考場時面對這樣一個寫作任務的確是有點難以招架。但是事實上,當我們經過詳細的課堂分析,將題目進行嚴格分類後針對不同的問題有的放矢地準備好各自的論據庫,加以強大寫作技巧的學習和語言能力的提高,最後合理安排時間積極模考,大家就會發現其實寫作部分將會是你走進考場時心裡最有把握的一項測試了。因此它其實只是一隻紙老虎。

誤區三:SAT寫作的論證方法就是舉兩個例子而已。

持這種觀點的學生很明顯對寫作的認識並不深刻,屬於“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個說法的不合理之處在於首先論證方法不僅僅侷限於舉例子那麼簡單,其次即便是舉例,也不是非“二”不可的。

單從寫作角度講,論證方法,也就是常說的論據主要有以下幾類:

一 例證法。(包括名人偉人、歷史事件、文學作品、無名人物、親身經歷等)

二 引用法。(包括名人名言、引經據典、引用資料等)

三 類比法。

四 讓步法。

五 假設法。

六 求異法。

毫無疑問,其中最常用的就是例證法,舉例子支援自己的觀點。但在官方給出的滿分評分標準中明確有一條:……, using clearly appropriate examples, reasons, and other evidence to support its position. (使用清晰的合適的例子,理由及其他證據支援觀點。)因此如果考生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希望拿到一個滿分或接近滿分的成績,顯然僅僅通過舉例子這個方法是不夠的,也請大家在上課的時候重視除了例證法之外的其他方法。

至於第二個問題,是否SAT寫作一定要寫兩個例子,答案顯然也是否定的。關於這點,我們可以參照官方指南第123頁上的滿分作文。題目是” Is there always another explanation or another point of view?”。(是否總是有另一種解釋或觀點?)作者通過描述一個具體的歷史事件1929年10月4日美國股市崩盤引出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所帶來的災難性的影響,和由此所引發的羅斯福FDR改革新政對美國經濟的巨大利處來證明自己的觀點”There is always a however.”(萬事皆有但是。)整篇文章一氣呵成,行文老練,絲絲入理,語言精妙建議各位考生仔細研讀並學習。

其實除了具體而詳細的例子之外,我們也可以用排比句將小而短的例子串起來,形成有氣勢的論證。比如官方指南第699頁的題目:Can success be disastrous?(成功可以是災難性的?)在滿分範文中就有這樣的一段論證非常漂亮。

Throughout history, we have seen success used wrongfully in the hands of the unworthy. Powerful leaders of nations, kingdoms, and empires, having succeeded in gaining leadership, have then used their influence wrongfully in achieving their own selfish (and sometimes twisted) goals. Nero, the Roman emperor who beat his pregnant wife to death and has been suspected of instigating the great fire of Rome in an attempt to boost his own political influence; Henry VIII of England, for whom women were beheaded for not bearing him a son, and who is rumored to have eaten eight chickens a night while English peasants starved; The notorious Ferdinand and Isabella of Spain, who carried out the Spanish Inquisition… The list is endless. Even in literature, we see the corruption and downfall of society and mankind as a whole as a result of the abuse of success in the possession of those who do not deserve it, as seen in William Shakespeare’s tragedy of King Lear. In the story, societal order is replaced with chaos when there is a power shift from Lear to his evil daughters, Regan and Goneril. This order only returns to a slight degree when virtue (in the form of Lear’s good daughter, Cordelia) returns to England. Success is hazardous when awarded to the unvirtuous.

(縱觀歷史,可見不肖之徒妄用手中的成功。那些強大的帝王領袖成功獲取了領導權,又妄用其影響力以實現自己自私的(有時是變態的)目的。羅馬皇帝尼祿(Nero)將懷孕的妻子鞭打致死,有人懷疑,他曾為了擢升自己的政治影響力而點燃羅馬大火;英國國王亨利八世(Henry VIII of England)因為女人沒能為他生下王子而將其送上斷頭臺,據傳,在英國農民忍飢挨餓的時候,他卻能一晚上吃掉8只雞;還有西班牙臭名昭著的費迪南德和伊莎貝拉(Ferdinand and Isabella of Spain),他們在西班牙設立起進行異端審判的宗教法庭。名單無窮無盡。即使在文學作品裡,我們也能看見因為本不配得到成功的人濫用成功而對整個社會和人類造成的腐敗和衰落,正如我們在威廉·莎士比亞的悲劇《李爾王》(King Lear)中所見的那樣。故事中,當李爾王將權力移交給邪惡的女兒瑞根和高納里爾後,混亂取代了社會秩序,只有當美德(以李爾王的好女兒考蒂利亞偉化身)迴歸英國之後,秩序才稍稍恢復。當成功落入無德之人手中時,成功是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