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旅遊>旅遊攻略>

澄邁休閒2日遊攻略指南

文思屋 人氣:5.3K

澄邁縣是海南島一處非常美麗的風景,在這裡,不僅能暢遊佛教聖地,還能觀賞到最美的瀑布,彷彿你穿越了到了其他的時空,細細品味這一切的變化。

澄邁休閒2日遊攻略指南

第一站:永慶寺

永慶寺位於海南省澄邁縣,盈濱半島旅遊區。永慶寺始建於北宋時期,為古代“澄邁八景”之一,是海南歷史上有名的禪林聖地。經後歷朝歷代不斷擴建,形成一定規模。寺院有佛殿三座、東西廂房十多間和山門等建築物。殿宇分別擺設如來佛、觀世音佛及多尊菩薩,為瓊北人民禪林聖地。善男信女常臨祈禱,香火縈繞不斷。其時周圍林木茂盛,遮天蔽日,景色秀麗,環境清幽,為古代澄邁縣著名八景之一。

永慶寺瓊北地區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寺院佔地約80畝,建築面積約9200平方米,按宋代“伽藍七堂”的形制佈局,殿宇高廣,莊嚴瑰麗,包括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觀音殿、文殊殿、藏經閣等諸多建築。大雄寶殿飛簷翹角、氣勢恢巨集,高約23米,建築面積達1200平方米,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與十八羅漢等,其中三尊大佛高約9米,每尊重達30餘噸。大雄寶殿及各殿供奉之四十二尊佛像均採用整塊緬甸白玉精雕細琢而成,法相殊妙,瑩白光潤,乃世所罕見。

在海南南有南山寺北有永慶寺之說,永慶寺有天王殿、鐘樓、觀音殿、大雄寶殿等九大景觀,供你遊玩觀賞。永慶佛教文化苑建成後,將成為集參禪禮佛、學佛修行、弘法教育、禪修養生、旅遊觀光為一體的大型佛教文化苑,為廣大信眾、遊客提供一種內在的、清淨的心靈體驗。你若是在下午去觀賞永慶寺,漫步在夕陽中,呼吸著佛香,內心會變平靜,看著古建築在夕陽下的剪影,反覆自己已經脫離凡世,不再糾結世事,這裡是放空自己,祈福的最佳選擇之地。

第二站:廣德橋瀑布

位於澄邁縣老城鎮裕生糖廠內的廣德橋,也叫裡橋。蘇東坡的《澄邁驛通潮閣二首》中有“眼明飛閣俯長橋”的詩句,其中“長橋”指的就是裡橋。因建在澄江出口內灘地段和北岸舊塔的塔腳下而得名。現橋已荒廢,但結構還牢固,足見其當年雄姿。值得一提的是,如今的裡橋橋身猶在,從上游飛流直下的瀑布巨集偉壯觀,很難想像在喧譁的鬧市裡竟然有這樣一處水花飛濺的美麗瀑布。瀑布下,偌大一個菜園,勤勞的主人正在勞作,好不愜意。

綿長的澄江河道流經此處來了一個近乎90度的華麗轉身,又在這裡出現了一個高達數米的斷崖,典型的火山岩石障峭立其上,儼然是一處巨石遍佈的河灘。原本溫順的上游河水經此折角及落差的突變,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在裸露突兀的巖間撞擊奔湧,聚成一道道的瀑面衝灘入海。只見砥柱江水,懸流急墜,水簾飛掛而下,形成一道水花飛濺的瀑布奇景。雖然沒有“直下三千尺”的'沖天豪氣,但,仍能以“勢歸海壑含千溜,景作蜃樓吐一奇”的壯麗,讓人感受到大自然所帶來的視覺震撼之美。

斷橋瀑布懸流急墜,水簾飛掛而下、形成一道水花飛濺的瀑布奇景,這樣的廣德橋瀑布同樣也能讓人心生懷古之情,矗立在瀑布之上、多少顯得有些落魄孤寂的廣德橋而來。這座早在宋代即已存在的古橋,曾經是瓊北通往瓊西的交通要道,千年來經歷了無數風雨洗禮,見證了幾多世事滄桑。而今,廣德橋只剩下一截三個被綠色藤蔓纏繞的石拱,難見往日榮光。廣德橋的不尋常,除了年代久遠,還因為它曾與蘇東坡結下了一段不解之緣,這就更增加這座瀑布懷古之意。

廣德橋瀑布這裡不僅有著厚重的人文積澱,而且由於大自然的造化,山、海、江、流在此處相互烘托,也誕生了不少奇特的自然景觀,著名古澄邁八景中的四大自然景觀就在老城。其中,廣德橋瀑布無疑是借景懷古的絕佳之地。古老的殘橋、壯觀的瀑布、日新月異的城市,共同構成了一道和諧美麗的風景。急上游河水經此折角及落差的突變,就像一匹脫韁的野馬,流經過廣德橋時與橋墩巨石相激,飛瀉直下墜入深潭,形如湯沸,經久不息,水花如煙似霧,轟聲數裡可聞。水流和瀑布相對較小,但瀑布下游怪石嶙峋。

第三站:美榔雙塔

美榔雙塔,又稱“姐妹塔”,建於元初年代,為佛教舍利石塔,原為輯瑞庵前塔,今庵毀塔存,距今已有800多年曆史。明《正德瓊臺志》記載:“元鄉人陳道敘有二女,長靈照適人,次善長出家居庵。道敘為捐錢一千緡建立此塔,高五丈餘,層簷七級,一座六角,一座四角。石工精巧。” 從中看出生活富足、家道殷實的鄉紳陳道敘為紀念長女靈照出嫁士庶,次女善長出家為尼而捐資“一千緡”為二女興建雙石塔。同時,還額外捐出田地給小女出家為尼的輯瑞庵。此行此為,盡顯老父親憐愛女兒的切切情愫。至今,姐妹塔雙喬並立,婥約依舊。

美榔塔每層有塔簷上連平座,自一層至三層,每層簷下有圓柱12條,並設有斗拱承託著枋。從第四層起,各層只見外壁隱出半圓倚柱,開尖形券門龕內空無佛像,須弦座正中雕有帶冠坐像一尊。另一座平面呈四角形,分七層,外觀結構與上塔相同,每層外壁內龕均雕有佛像,姿態各異須弦座上沿為蓮瓣連續紋飾,四面刻有象、獅、獬豸、虎、馬、麒麟等瑞善和佛教圖紋浮雕,四角還雕有力士頂託,剎為相輪圓珠寶頂。雙塔相距20米,均有高大的臺基立於山池水中,檯面四周設有欄杆。

美榔雙塔整體造型協調美觀,淳古樸拙,最傑出的是其精湛的石雕藝術,石工精緻,風姿綽約。數十尊浮雕刻工精巧細緻,雕像裙帶飄搖,形象栩栩如生,反映了宋末元初的社會世俗生活,堪稱瓊州石塔中傑出的藝術珍品。尤其是雙塔通體的建築材料系採用瓊北火山地區的玄武岩,建築工藝系採用榫眼凹凸相接,條石幹擺疊碼不粘合的獨特方式,堪稱一絕。經過800多年風風雨雨的侵蝕,雖然存在不同程度的風化損害,主體建築卻沒有倒塌毀壞,實屬國內罕見。

美榔雙塔旁的大榕樹下,豎立著一圓首龜趺狀的玄武岩石碑,原有近千字的陰刻碑文,由於800年歲月的無情風化,已無從辨認碑文的內容,成為名副其實的無字碑,從而悄無聲息的為今人留下絲絲懸念。明朝進士唐絹曾生髮懷古慨嘆,賦詩讚頌:“西竺原為舍利天,移來瓊島亦巍然。依稀兩漢爭雄日,彷彿雙喬並立年。”更為浪漫感人的美郎雙塔蒙上一層朦朧玅曼的面紗。 看著美榔塔的今夕變化,有誰不感慨歷史滄桑,但願此塔儲存更好。

第四站:濟公山

公山位於海南省澄邁縣城東南部紅崗農場境內,因一酷似濟公活佛的巨石而得名。進入紅崗農場境內,展現在人們眼前的是一片片橡膠林、胡椒園,每處都是綠得欲滴。當抬頭仰望,於萬綠叢中矗立的一座不怎麼大的石山上,有塊凸凸凹凹巨石,簡直不二於傳說的治惡揚善的半仙活佛濟公的形象。這山便得名“濟公山”。 濟公山風景區25平方公里,除惟妙惟肖、堪稱一絕的濟公石像外,風景區內目前還發現有濟公椅、濟公鞋、濟公腳印等奇石景點50多處,山石奇特,組合巧妙,肖型逼真,植被蔥綠,充滿神奇色彩。

遊覽濟公山,先是觀賞它那天生地造的奇巖怪石。沿小道穿過山腳茂密的樹林,從石板小徑攀登上山。移步山上各處,觀賞遍山石景,更驚奇於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技藝。在一處巨大的石壁上,一道道條紋自上而下,流線自然使得本無水流的石壁,看來卻酷似飛流直下的瀑布;有塊長方形巨石,其大小高低的比例真如一張床,得名"仙人睡床";那分佈於四處的獨成模樣的石塊,有像猴子觀雲的,有像烏龜望天的,每見一石,只要仔細觀賞,便覺得酷似什麼動物或工具。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澄邁的濟公山的發現還是很偶然的。濟公山原來是個採石場,一天工人採石作業時,炸掉一塊大石頭後,一塊形式人臉的巨石突現在人們眼前,工人停下手中的工具細細端詳,那是濟公活佛在悠然小憩,旁邊的榕樹好似他的扇子。當地人放棄採石場,建廟修階。濟公山從此得名,名揚天下。各地遊客信徒慕名而來,求福祈願,門庭若市,在這裡不妨拜一拜濟公,讓自己的運氣更好一點,也不枉此行,遊山玩水中為自己祈福。

沿著蜿蜒的山路上山,觀看四周美景,是不是的拍照留念,這裡一切的神奇都在等在你的發現,。而登頂山峰之後,俯瞰澄邁美景一覽無雲,綠綠蔥蔥的樹木,加上藍天白雲,你一定會喜歡上這裡,愛上這做形似神似的濟公山。濟公山下有一小湖,名叫南湖。湖濱蜿蜓曲折,四周佈滿林帶,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島嶼眾多,島上樹木蔥翠,林間鳥語啁吱。離濟公山不遠處有溫泉,傳說常飲南湖水有延年益壽的功效,當年濟公雲遊至此,曾飲湖水,那些腳印和鞋就是飲水時留下的。

澄邁縣的風景深深把我吸引了,我愛這個既又瀑布,又有佛教聖地的地方,以後我還會再回來這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