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的小故事介紹

文思屋 人氣:2.26W

故事側重於事件發展過程的描述。強調情節的生動性和連貫性,較適於口頭講述。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名人故事,歡迎檢視!

名人的小故事介紹

事例1、1999年的阿里巴巴創辦者馬雲,對夢想從不放棄。他曾經想考重點國小,但卻失敗了;考重點中學也失敗了;考大學更是考了三年才考上;想念哈佛大學也沒有成功。但他有堅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俗話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他通過自已的努力,最終成功了。他說:夢想,要腳踏實地,和眼淚是息息相關的。

事例2、有一次上課時,蘇格拉底佈置了一道作業,讓他的弟子們做一件事,每天把手甩一百下,過一個星期後,他問有多少人現在還堅持做了的,百份之九十的人都堅持做了。一個月後,他又問了,現在只有一半的人了。一年後,他再問了,現在只有一個人堅持下來了,那個人就是柏拉圖。

事例3、愛迪生曾花了整整十年去研製蓄電池,其間不 斷遭受失敗的他一直咬牙堅持,經過了五萬次左右的試驗,終於取得成功,發明了蓄電池, 被人們授與“發明大王”的美稱。

事例4、唐朝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趁老師不在屋,他悄悄溜出門去玩。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到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您磨鐵杵做什麼?”老婆婆說:“我在磨針。”李白吃驚地問:“哎呀!鐵杵這麼粗大,怎麼能磨成針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說: “只要天天磨,鐵杵就能越磨越細,還怕磨不成針嗎?”李白聽後,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發憤讀書,終於成為了一位偉大的詩人,並被稱為“詩仙”。

事例5、梵高的執著的繪畫夢想,雖然很遺憾在他生前,他的作品沒有受到是人的欣賞,但在那種世人漠視、窮困潦倒的環境下,仍堅持著自己的夢想,畫自己想畫的畫,這也著實非常人所能的。

事例6、海倫·凱勒雙目失明、兩耳失聰,卻努力的從一個讓人同情默默無聞的小女孩變成讓全世界尊敬的女強人。如果生活真的不公平,那麼,生活對她的不公平可謂到了極致。她完全可以放棄她的夢想躲在陰暗的角落裡放聲痛哭,沒有人會責怪她,她也完全可以躺在床上或坐在輪椅上,像一個植物人一樣由人服侍。可是這一切,她都沒有做,她只是吃力的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習盲語,觸控著事物,僅僅憑著她永不言棄的信念和堅持不懈的意志。她把她理想的天空塗上了人生最亮的色彩。

事例7、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時很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不管颳風下雨,每天都堅持到街頭去 觀察、諦聽,記下行人的零言碎語,積累了豐富的生活資料。這樣,他才在《大衛·科波菲 爾》中寫下精彩的人物對話描寫,在《雙城記》中留下逼真的社會背景描寫,從而成為英國 一代文豪,取得了他文學事業上的巨大成功。

事例8、我國著名數學家華羅庚家境貧寒,沒有文憑、沒有導師,地處窮鄉僻壤,但他卻成功了。他靠的是什麼?正是鍥而不捨這一精神!他臥床三月翻書不止就可以作證。

事例9、松下剛剛陷入事業的困境,這天他無助地走在路上。一對姐弟的談話,引起了他的注意。 姐姐正在燙衣服,弟弟想讀書,卻無法開燈,因為那時插頭只有一個。 “你能不能快一點開燈,讓我怎麼看書呀?”“好了,好了,就快了。”“老是說好了,都過了30分鐘了。”松下突然想:只有一根電線,的確太不方便了,何不想個可以兩用的插頭呢?他認真地研究這個問題,不久,就想出了兩用插頭的構造。試用品問世後,很快就賣光了,訂貨的人越來越多,簡直供不應求,松下的事業也從此走上軌道,利潤大增。 遭遇任何問題,都是激發創意的好機會。

事例10、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祕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這是老先生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裡聽到人生的一半祕密,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人生在世,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這是經驗的提煉,智慧的濃縮。

事例11、世界無產階級革命運動導師馬克思為著《資本論》化了40多年的時間,在大英博物館翻閱了大量的資料,他所坐的位子下水泥地上竟磨掉了一層水泥。通過他不懈的努力,馬克思終於著成了全世界無產者所需的《資本論》。

事例12、亞歷山大大帝在遠征波斯之前,將他所有的財產分給了臣下。其中一個叫皮爾底加斯的大臣非常驚奇。問道:“陛下,那你帶什麼起程呢?”“希望,我只帶這一種財寶。”亞歷山大回答說。聽到這個回答,皮爾底加斯說:“那麼請讓我們也來分享它吧。”於是,他謝絕了分配給他的財產。 希望是創造人生的路標,在任何時候都別放棄它。

事例13、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從小愛好繪畫。父親送他到當時義大利的名城佛羅倫薩,拜名畫家佛羅基奧為師。老師要他從畫蛋入手。他畫了一個又一個,足足畫了十多天。老師見他有些不耐煩了,便對他說:“不要以為畫蛋容易,要知道,1000個蛋中從來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個蛋,只要變換一下角度去看形狀也就不同了,蛋的橢圓形輪廓就會有差異。所以,要在畫紙上把它完美的表現出來,非得下番苦功不可。”從此,達·芬奇用心學習素描,經過長時期勤奮艱苦的藝術實踐,終於創作出許多不朽的名畫。

事例14、中國的農民科學家吳吉昌為了周總理的囑託搞棉花試驗,他“吃也想棉花,睡也想棉花”,16年浩劫人家不讓他搞試驗他就在自己家裡偷偷搞。終於,培育出棉花新品種,為祖國的農業發展貢獻了力量。

事例15、西漢司馬遷少年時就涉獵群書,立志繼承父業。正當他撰寫的《史記》進展順利的時候,“李陵事件”的牽聯,使他遭受宮刑。面對這奇恥大辱,他不是嘆息、沉淪,而是銳意進取,“幽而發憤”,他含冤蒙垢數十年,終於寫出了“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記》,流芳後世。

事例16、1948年的美國總統換屆選舉在“杜魯門總統註定連任失敗,共和黨必勝”的氛圍下拉開了帷幕。

眾多新聞媒體、政治家、政治評論家之所以會如此認為,是因為共和黨在本次選舉中優勢非常明顯:從1933年開始,民主黨已經連續執政長達13年,美國民眾普遍認為該換由共和黨執政了;在任總統杜魯門個人魅力缺乏,性格過於倔強,難以贏得民主黨同僚以及選民的認可,而民主黨也無法推出其他有強大競爭力的總統候選人;共和黨上下一心,同仇敵愾,競選經費充裕,志在必得,而民主黨內部四分五裂,並且競選經費嚴重不足;1946年,共和黨在國會中期選舉中擊敗民主黨,贏得了參眾兩院的眾多席位,所以來自民主黨的杜魯門總統很難贏得國會的支援。

面對“敗局已定”的局面,很多人勸杜魯門不要再參與下屆總統競選了,而倔強的杜魯門卻認為不戰鬥就認輸是懦夫所為。要競選總統,就要先過“被民主黨選為總統候選人”這關,杜魯門利用黨內的分裂,採取各個擊破的戰略,使自己的親信控制了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又分化拉攏了黨內對手之一華萊士的較多民主黨人。經過艱難的斡旋,杜魯門勉強獲得了總統候選人提名,但幾乎所有其他民主黨人認為杜魯門根本無法贏得大選。

共和黨內角逐總統呼聲最高的是紐約州州長杜威,他出身名門,有名校學歷,溫文爾雅,被新聞媒體普遍認為是“杜魯門的繼任者”。有的報紙甚至報道:“大選其實已經提前結束了,杜威州長無疑是明年的美國總統!”

杜魯門也知道自己連任總統希望渺茫,因為缺乏競選經費,根本無法進行正常的競選活動,他的廣播演說經常因為沒錢而“縮水”。而杜威有大財團的支援,競選經費充足,所以能夠在廣播裡頻繁地發表演說,在許多報紙上刊登競選廣告。

在競選啟動後不久,一家權威的民意測驗機構釋出報告稱,杜威的支援率超杜魯門近20%,杜威勝出幾乎無懸念。

到了9月初,距離大選僅剩2個月,杜魯門的支援率仍遠遠低於杜威。《紐約客》雜誌刊登了杜威乘坐遊艇出遊的照片,標題竟然是《美國當選總統正在出遊》,完全不把杜魯門放在眼裡。

這個時候,杜魯門做了個決定——進行從美國東海岸到西海岸的“大選遠征”,許多人認為杜魯門又是在做無用功,可是,杜魯門不為所動。杜魯門靠在白宮舉行籌款晚宴,才勉強湊夠了“遠征”所需的最低標準經費。而後,杜魯門開始了美國曆史上地域最廣、時間最長、最接近選民、最激動人心的“大選遠征”。

不管城市大小,只要有火車站點的地方,杜魯門都會停下來發表演說。杜魯門發表的多是即興演說,演說前很少準備,他的演說平易近人,其中提出的一些政策措施充分顧及到了農民和低收入選民,關鍵的一點是他是在知道自己“註定失敗”的情況下發表的,所以極富感染力。杜魯門的支援率快速攀升。

可是,兩個月後,那家權威民意測驗機構檢測後發現,杜威的支援率還是超過杜魯門5%。所以,這家機構認為杜威肯定能當選總統。

大選日當晚,《芝加哥論壇報》已搶先印刷了印有“杜威擊敗杜魯門”重磅訊息的號外,等著第二天向全國發行。共和黨人已經把希爾頓飯店佈置一新,準備慶祝杜威當選。而民主黨人認為杜魯門敗局已定,連慶祝地也未預訂。

第二日一大早,廣播裡卻播出了一條令人震驚的訊息:杜魯門以49。5%的支援率超出杜威45。1%的`支援率,擊敗杜威,成功當選下屆美國總統。

最終的投票結果為何與那家權威民意測驗機構最後一次測算的結果相差如此懸殊?原來,這個民意測驗有個致命的弱點——未將農民和低收入選民統計在內,而通過“遠征”,杜魯門在這些選民中的支援率已經獲得壓倒性優勢。

對於杜魯門的當選,第二天發表在《巴爾的摩太陽報》中的一篇社論寫道:“杜魯門之所以能連任,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個國度依然愛戴那些不畏艱難、不屈不撓、敢於戰鬥的人!”

事例17、55歲的烏蘇拉·皮耶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保姆,卻飛上枝頭變成了鳳凰,成為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的老闆娘。

大眾汽車老闆娘:烏雞變鳳凰的傳奇2010年秋天,巴黎天氣漸涼,蔓延的寒意卻被大眾集團的派對拒之門外。烏蘇拉·皮耶希終於對派對失去耐心了,她輕輕地拉了拉丈夫的袖子,然而他正在跟記者大談遺囑和孩子們。她的丈夫已經73歲高齡了,是執掌德國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集團近20年的費迪蘭德·皮耶希。

億萬富翁的妻子

丈夫沒有讓她等得太久。他轉過身來看著烏蘇拉:“我在給他們解釋你的位置,你聽到了嗎?”烏蘇拉可不想聽這個,她說她想去用晚餐了。但這位大眾的掌門人卻回答:“打個賭吧,你離不開我的。”

這對億萬富翁夫婦就跟普通夫妻沒什麼兩樣——深情款款,十指相扣。

烏蘇拉繼續她的小動作,拉著費迪蘭德的袖子。“烏蘇琪。”老人用暱稱喚她,“我只是在解釋,你在基金會中擁有的一些決定權。”

烏蘇拉微笑著說:“那是三四十年後的事情。”

費迪蘭德做出創立基金會的決定,似乎正在給他自己和繼承人之間造成某些隔閡。他將自己的股份轉入了兩個信託基金:費迪蘭德·卡爾·阿爾法和費迪蘭德·卡爾·貝塔。當他活著的時候,兩個基金由他說了算;如果他去世了,必須由管理委員會和諮詢委員會,以及他的12個孩子來共同管理。

費迪蘭德說,建立基金會的目的是為了確保“所有與汽車品牌有關的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在外界的人看來,繼承人對此沒有熱情是肯定的。有德國媒體報道說,一些繼承人在考慮將父親告上法庭,尤其是那些感覺備受冷落的非婚生孩子,他們認為沒有得到與合法的兄弟姐妹一樣的待遇。但費迪蘭德認為自己得到了“大多數繼承人的支援”——至少有7個孩子支援這一決定。

同時,他指定了現任妻子烏蘇拉在基金會中擔任副主席。如果費迪蘭德去世,烏蘇拉不改嫁,她就將成為這兩家基金會的主席。這位億萬富翁還決定,在今年4月19日的大眾集團年度股東大會上,力保妻子加入大眾公司監事會。

看來,這個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女人,極有可能掌管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

給他平靜的生活

在費迪蘭德的生命中出現的時候,烏蘇拉的身份還只是他孩子們的保姆。她可謂是繼《音樂之聲》女主角瑪麗亞之後,第二個飛上枝頭變鳳凰的奧地利保姆。

1956年,烏蘇拉出生在奧地利的布勞瑙,長大後成為一位家庭教師。25歲時,她看到皮耶希家族在招聘家庭教師兼保姆,便拿到了這份工作。

在費迪蘭德眼中,這是一個漂亮樂觀的女孩,她與孩子們相處得很好。

“我被她開朗、自然的氣質吸引,沒多久我倆就擦出了火花。”費迪蘭德說,他喜歡跟烏蘇拉在一起時那種平和的感覺,不像之前那種慌張焦慮的家庭關係——那時,費迪蘭德正與表弟的妻子糾纏不清。

烏蘇拉還是家庭教師時,與費迪蘭德一家人在山上的小屋度過了聖誕節。費迪蘭德喜歡在山上練習四驅車。當費迪蘭德沉浸在對車的“感覺”中時,總興致勃勃地對烏蘇拉講有關車的一切。“他總會不由自主地笑起來。”回憶令烏蘇拉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笑對人生,跟我一樣,是個蠢傢伙。”

兩年後,他們在奧地利的沙爾丁登記結婚,並在1984年9月舉行了簡單低調的婚禮。一向刻板的費迪蘭德還玩了一次浪漫,他把黑色的奧迪用200朵黃玫瑰裝飾了一番。

就這樣,烏蘇拉嫁給了比自己大19歲、有9個孩子的費迪蘭德,搖身一變成為億萬富翁的家庭主婦。

費迪蘭德有一個女兒——只比烏蘇拉稍小一點——對她說:“你怎麼會嫁給我父親呢?你是個這麼快樂的人。”

這正是烏蘇拉讓費迪蘭德著迷的地方:“我的烏蘇拉這麼多年來一直保持著樂觀的性格。在工作允許的情況下,我的情緒也會被她帶動起來。”

只要不出差,費迪蘭德就儘量與妻子在一起。烏蘇拉還幫助費迪蘭德克服了誦讀困難症。費迪蘭德說:“我也能像她那樣讀一些長文章了,還能找準什麼是最重要的。”

費迪蘭德毫不吝嗇地在自傳中提到她,寫他教她開車,寫與她一同去出海航行的生活點滴。

成長為女家長

烏蘇拉在費迪蘭德的生活中,一直是陪伴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費迪蘭德被稱作是“含著汽車模型”出生的“富三代”,他的外公是保時捷的創始人費迪南德·波爾舍,但費迪蘭德不姓保時捷,他退出了家族內部的權利鬥爭,來到大眾開創屬於自己的事業。

1988年,費迪蘭德是奧迪公司主管產品開發的副董事長,但他與當時的奧迪CEO沃爾夫岡·哈貝爾針鋒相對。51歲的費迪蘭德覺得自己已準備好接任奧迪公司董事長的職務,因為他認為事實上也是自己在經營這家公司。可哈貝爾的合同卻延長了一年,這讓他氣得發狂。“我的總裁總不在公司內,他總是隨身帶著高爾夫球包。”

費迪蘭德打算去日本本田汽車公司做工程師,在得知哈貝爾的合同延期的當天,他就寫好了一封給董事會的信,但烏蘇拉偷走了那封信。“如果你想去日本,或是其他任何一家公司,我都會跟你一起。”烏蘇拉說,“但要在孩子出生以後。”當時烏蘇拉已有身孕,孩子5個月後才會出生。烏蘇拉的緩兵之計讓費迪蘭德冷靜下來,他找到董事會,表示自己接下來9個月只管理研發,將其他事務交還給總裁。

3個月後,公司出現了赤字。費迪蘭德最終留了下來,而烏蘇拉的角色也在慢慢改變——她也開始涉足商海,甚至連大眾集團的CEO馬丁·文德恩也認為她是“最有權威的以及最有企業思維的女性之一”。

烏蘇拉陪著丈夫出席各種公眾場合,聚光燈下兩人的手總是緊握在一起。雖然烏蘇拉仍然保持著她樂觀的笑容,但她早已不是當年那個保姆了,她變得更像一位大眾集團的女家長,有著非常好的舉止和社交技巧。

費迪蘭德還在喋喋不休地講著基金會的事情,說他的方法是非常好的選擇,烏蘇拉說道:“孩子們很快就會意識到這一點的。”費迪蘭德看著自己的妻子,告訴旁人說,他的烏蘇拉不像寶馬的女繼承人喬安娜·匡特,有點像弗裡德·斯普林格——最初是阿克塞爾·斯普林格的家庭保姆,後來嫁給了他。在丈夫去世後,弗裡德接管了阿克塞爾·斯普林格出版社,目前年盈利近29億歐元。

烏蘇拉馬上機智地回答道:那是因為你對她們瞭解不多。

11點半後不久,這個汽車帝國的活動接近尾聲,費迪蘭德微笑著讓妻子挽著他的胳膊,她的老花鏡在紅色緞帶上晃來晃去,他們共同走向舞臺前的樓梯,就像一對普通的夫妻那樣,享受著巴黎的秋天。

TAGS: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