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經典名言>名人故事>

名人故事:畢加索

文思屋 人氣:2.01W

畢加索,西班牙畫家、雕塑家。法國共產黨黨員。是現代藝術的創始人,西方現代派繪畫的主要代表。下面本站小編分享幾則關於畢加索的小故事,歡迎閱讀。

名人故事:畢加索

一、始終充滿好奇心的畢加索

畢加索去世的時候是91歲。在90歲高齡時,他拿起顏色和畫筆開始畫一幅新的畫時,對世界上的事物好像還是第一次看到一樣。

一般說來,年輕人總是在探索新鮮事物,探索解決新問題的方法。他們熱心於試驗,歡迎新鮮事物。他們不安於現狀,朝氣蓬勃,從不滿足。老年人總是怕變化,他們知道自己什麼最拿手,寧願把過去的成功之道如法炮製,也不願冒失敗的風險。而畢加索90歲時,仍然像年輕人一樣生活著。不安於現狀,尋找新的思路和用新的表現手法來運用他的藝術材料展現他的藝術風格。

大多數畫家在創造了一種適合自己的繪畫風格後,就不再改變了,特別是當他們的作品得到人們的欣賞時,更是這樣。隨著藝術家年歲的增長,他們的繪畫雖然也在變,可是變化不會很大了。而畢加索卻像一位終生沒有找到他的特殊藝術風格的畫家,千方百計尋找完美的手法來表達他那不平靜的心靈

畢加索作畫,不僅僅用眼睛,而且用思想。畢加索的畫,有些色彩豐富、柔和,非常美麗,有些用黑色勾畫出鮮明的輪廓,顯得難看、凶狠、古怪,但是這些畫啟發著我們的想象力,使我們對世界的看法更深刻。面對這些畫,我們不禁要問,畢加索看到了什麼,因而畫出這樣的畫來?我們開始觀察,在這些畫的背後究竟隱藏著什麼。

畢加索一生創作了成千上萬種不同風格的畫,有時他畫事物的本來面貌,有時他似乎把所面對的事物掰成一塊塊的,並把碎片向你臉上扔來。他追求著一種權力,不僅把眼睛所能看到的東西表現出來,而且把我們的思想所感受到的也表現出來。他一生始終抱著對世界十分好奇的心情,就像年輕時一樣。

二、畢加索的畫——格爾尼卡

1937年4月26日,那本應該是“人間四月天”,德國法西斯空軍恣意轟炸了西班牙歷史名城——風光旖旎的小鎮格爾尼卡,當時恰逢集市,2000名無辜平民喪生,格爾尼卡被夷為平地。這一事件震撼了全世界,也震撼了畢加索。憤怒的畫家畢加索,揮筆創作了大型油畫《格爾尼卡》。七十年過去,這幅傑作已經成為警示戰爭災難的文化符號之一,也使格爾尼卡的悲劇永遠留在了人類傷痕累累的記憶中。

畫面裡沒有飛機,沒有炸彈,卻聚集了殘暴、恐怖、痛苦、絕望、死亡和吶喊。被踐踏的鮮花、斷裂的肢體,號啕大哭的母親、仰天狂叫的求救,斷臂倒地的男子、瀕死長嘶的馬匹……這是對法西斯暴行的無聲控訴,撕裂長空。畫家以半抽象的立體主義手法,以超時空的形象組合,打破了空間界限,蘊含了憤懣的抗議,成就了史詩的悲壯;在支離破碎的'黑白灰色塊中,散發著無盡的陰鬱、恐懼,折射出畫家對人類苦難的強大悲憫。

面對痛徹心扉的人間慘劇,不同的藝術家有不同的反應,格爾尼卡被法西斯空軍轟炸,就是給了藝術家們一道無聲的考題。有沒有慈悲的情懷,就是能不能觸動心靈創作的前提。畢加索說:“我是依我所想來畫物件,而不是依我所見來畫的。”當時僑居巴黎的畢加索,受西班牙政府委託,正準備為參加巴黎國際博覽會的西班牙館創作繪畫作品。德軍轟炸格爾尼卡的訊息傳來,畢加索震怒了,他就以格爾尼卡被轟炸為題材,依他所想來為西班牙館作畫,將法西斯慘無人道的罪行徹底曝光在世人面前。藝術的創作者,是必須悟透藝術真諦的。就像中國漫畫家豐子愷所說的:藝術不是技巧的事業,而是心靈的事業。

《格爾尼卡》問世後,曾在一些國家展出,受到愛好和平者的高度評價,畢加索也因此備受世界人民的尊敬。佛朗哥獨裁統治時期,《格爾尼卡》無法在畫家的祖國展出。直到1981年,《格爾尼卡》才回到西班牙,實現了畢加索的遺願。在巴黎畢加索藝術館,曾發生了一件小事:一天,一些德國軍人來此參觀,畢加索發給他們每人一幅《格爾尼卡》的複製品。一名軍官問畢加索:“這是您的傑作嗎?”畢加索回答:“不,這是你們的傑作!”

三、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

音樂家魯賓斯坦經常到好友畫家畢加索的畫室看他畫畫。一次,魯賓斯坦在好幾個月內看到畢加索不斷地在畫同樣的東西。背景是陽臺的鐵欄杆,近景是一張桌子、一瓶葡萄酒、一把吉他。

當畢加索畫了將近五十幅同樣的作品後,魯賓斯坦不耐煩地問:“每天都描繪同樣的靜物,難道你不厭倦嗎?"

畢加索反問道:“你不覺得自己在說廢話?難道你不知道,每一分鐘都是不同的我,每一個鐘頭都有新的光線,每天雖然看同一瓶酒,但我可以從中看到不同的個性,看到不同的酒瓶,不一樣的桌子,不同的世界裡的不同的生命!在我的眼睛裡,這一切都是不同的。”從此以後,魯賓斯坦在重複彈一首歌時,皆可彈出不同的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