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培訓心得體會>

【實用】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合集6篇

文思屋 人氣:2.4W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1

全縣國小語文教材培訓活動。從鎮中心國小到縣實驗中學發言教師和藹可親的面孔、全場愉快學習的氛圍、周局長精湛的演講。各學校教材分析、可行的教學建議、與同仁面對面交流和諧與溫馨……久久不能忘懷。通過這幾天培訓學習,我對新教材有了較為清晰的認識,加深了對新課程改革的理解與體會,對具體實施有了一定的思考。

【實用】暑期培訓心得體會合集6篇

一、對新課程的思考:

在本次培訓中,與會教師根據不同型別的教材分析和精彩點評,並從識字與寫字教學、閱讀教學、習作教學等幾方面的教學建議中,使我對國小《語文課程標準》有了新的詮釋,對教材有了新的理解和把握。作為一名一線教師,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統,致力於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高,促進語文課程的呈現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確立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給學生創造一個有利於健康持久發展的空間。

二、對教師角色的思考:

1.教師應該是課程改革的推動者、課程的實施者及課程的解釋者,通過教師的實施和解釋,課程才能更好地為學生所接受和理解。

2.教師將應為課程研究的設計者。教師在推行新課程的過程中必然會發現許許多多這樣哪樣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不斷的思考和改進,提出看法,提煉方法,不斷的拓展和完善我們的教育教學。

三、對課堂教學的思考:

“以人為本”是中華文化的精華。一切為了學生的成長,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力爭一切活動都以富有情感的學生作為主體。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情感的激發,關注人文精神的培養。在近幾天的培訓中,不同學校的教師從全面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理念出發,明確把“加強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放在首位,把促進學生的發展作為一種義不容辭的責任。教學永遠是一門存有遺憾的藝術,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去反省、深思、實踐——也唯有此,才能使遺憾不再是遺憾,我們的教育教學才會永葆青春。

四、對教材編排的思考:

教材是作為一個整體來安排的,每一組是按照一個專題來編排的。每一組的結構和一下是一致的。每個單元,從導語到識字課,從課文到語文園地,乃至語文園地中的閱讀短文、口語交際、實踐活動,都是圍繞本單元的專題合理安排的。專題的選擇可以反映教材對語文字質的理解與體現。本冊教材設計了八個專題,分別是:美麗的秋天,豐富多彩的學校生活,熱愛祖國,怎樣看問題想問題,友好相處團結合作,關愛他人,保護環境愛護動物,熱愛科學。我們可以發現這些專題指向學生髮展的終極和精神的底子,是基於“語文首先是一種文化”的理解的。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努力體現這種編寫意圖,首先要從文化傳承、發展精神的角度整體設計一組教材的教學目標;其次,教材中的閱讀理解、口語交際、語言訓練等內容要圍繞專題目標而展開過程;再次,一組教材的教學要從感性上浸潤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才可能使學生在理性的角度上有所感悟。

編寫角度的創新和突破。由過去關注教師的教,轉向既關注老師的教,也關注老師的學。無論是單元前的導語、課後的練習,還是語文園地中安排的學習活動,都不是那樣的佈置式的,而是以學生自讀自悟的形式,或是以學習夥伴的口吻提出,學生感到親切自然。同時安排學習夥伴互相啟發,體現合作精神。像練習中的“我會認”“我會讀”“我會連”,像小孩吐的泡泡裡的話,它們不是裝飾或點綴,實際上是在啟發學生自讀自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與小夥伴互相交流,互相討論,比如在《我選我》文後(21),學習夥伴引導學生思考:“為什麼王寧的話剛說完教室裡就想起了一片掌聲?在《識字5》之後,學習夥伴建議:“我們也去收集一些諺語吧!”從一下開始,有我的發現,展示臺,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我的發現”這一欄目,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字、詞的規律,主動識字、學詞,積累語言。“展示臺”為學生提供了展示與交流學習成果的機會。老師們已經使用了一年級上、下兩冊,對教材的這一方面的變化,感受一定是比較深的。這樣的教材呈現方式,充分體現了人與文字之間的對話關係。我們相信,只有平等、和諧、

民主的師生關係才能使學生形成一種自由的、獨立的、主動的探索心態,才能使學生處於最佳的學習狀態。只有學生與文字之間是一種對話關係,而不是被動接受的關係,才真正有可能培養出能獨立思考的人,有創新精神的人。

以後的教學中我要做到:

關於識字寫字教學:

1.引導學生藉助拼音,結合觀察字形,初步認讀生字,建立形、音聯絡。然後連詞認讀,展開聯想,也可以結合看圖,聯絡生活經驗,初步瞭解字義,建立形、音、義的聯絡。

2.在正確認讀的基礎上,讓學生按照自己對詞義的理解去觀察課文插圖,從圖中找出詞語所指稱的事物,幫助學生建立語言符號與事物表象的聯絡。

3.觀察字形,分析生字偏旁部首和部件組成,捕捉各部件極其相互組合所透露的會意資訊(如不正即歪)。

4.藉助拼音準確認讀生字,建立形、音、義的內在聯絡。

5:注重提高寫字質量f:注意展示、交流、探討。

關於閱讀教學

1、要把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放到“閱讀教學”的首位。

2、要切實過好“認讀”關。教學的注意力應放在指導讀正確,讀連貫,形成順暢的語流上,應放在培養學生認真的閱讀態度和優良的注意品質上要給足時間,放手讓學生充分地讀。

3、指導朗讀課文應堅持以培養學生的語感為主。

4、要將朗讀指導與字詞句的訓練結合在一起。

5、採取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好讀樂背,增加語言積累。如配樂讀、看圖讀、分角色演誦、表演課本劇、背誦比賽等。

關於口語交際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努力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話題,不必照搬教材的規定內容,但要注意兩者之間在內在要求上保持一致;不必完全按照教材編排的順序教學,可以根據實際需要作適當調整。

2、精心創設交際情境,如陳設相關的實物、繪製有關情景的圖畫、製作必要的道具,展播錄象節目,播放錄音來渲染氣氛,師生的語言描述和表演等。

3、努力實現口語交際的多回合雙向互動。對那些看上去並不是能雙向互動的交際話題,要精心設計實施策略,讓學生在交際時互動起來。

4、多為學生創造口語交際的實踐機會和條件,不必過多地傳授交際知識

關於寫話教學

1、注重激發寫話興趣,培養自信心。

2、減少束縛,鼓勵自由寫話,由感而寫,使學生真正做到“我筆寫我心”。

3、與閱讀、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結合起來。

4、注重培養學生先想後寫,想清楚了再寫的習慣。

5、評價時對待錯別字、標點符號等語病要以學生的實際水平為標準,要採取寬容的態度,不能要求完全正確。

在以後的幾天培訓中,我更應該以此為契機,認真研讀教材,積極交流發言,聆聽加強反思,反思中總結經驗。這也是自己教育教學再上新臺階的助長靈,要很好的把握。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2

新教材主要調整和變化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重新整合原來有聯絡的小單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如三年級上冊重新整合乘、除數是一位數的乘、除法。第一單元是兩、三位數乘一位數,例題是筆算兩位數乘一位數,試一試三位數乘一位數,這樣通過對比促進計算方法的主要遷移,引導學生依據已有計算經驗適當總結計算方法。第四單元教學兩三位數除以一位數,整個單元內容豐富、龐雜,由淺入深,層層遞進,合理組織教學內容,促進計算方法的自主遷移。四年級上冊合理整合除數是兩位數除法計算的教學內容。五年級上冊整合小數乘除法,適當加強小數四則混合運算,更加強調聯絡整數四則計算的方法、探索相應的小數計算方法

二、解決問題策略方面作了調整和變化,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年級上冊增設了“從條件出發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策略。

其中教材大幅度降低了例題習題的難度,突出瞭解決問題的步驟和方法,增設“從條件或問題出發分析思考”的策略,清楚地呈現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理解、分析、列式、回顧反思。四年級上冊解決問題策略主要編排特點: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歸納瞭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即理解題意、分析數量關係、列式解答、檢驗反思。或者列表整理條件和問題、從條件和問題出發分析數量關係、列式計算、檢驗反思。創設富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引發學生整理條件和問題的願望,改變問題的呈現方式,經歷把現實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過程。五年級上冊降低用列舉策略解決問題的難度,突出有序思考的意義和價值,不涉及分類列舉。

三、從三年級上冊開始逐冊安排“探索規律”專題活動。

讓學生經歷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過程。但應用規律不作要求沒有習題,不作為考試要求。三上安排了《間隔排列》,四上安排《簡單的週期》,五上安排《釘子板上的多邊形》,六上《表面塗色的正方體》。

四、其它調整和變化。

提前在三上安排“平移、旋轉和軸對稱”適當降低教學要求,注重現象。

後移“24時計時法”“觀察物體”和“可能性”等內容。

第二學段四年上冊可能性不要求用分數表示,只要學生定性把握可能性大小。

更加重視組合圖形和不規則圖形面積的計算。

用字母表示數從四下移至五上。

總之,教材的重新修訂更加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學生的活動過程,重視學生的學習需求,重視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得:人人都能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根據新課程標準,用好新教材,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為以後社會生產和日常生活的廣泛的應用提供保證,為今後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3

短暫的暑期培訓使我受益匪淺,感觸頗多。通過這次學習使我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下面就談談我對暑期培訓的心得體會:

1、發展的教師教學觀。

處於這種職業境界的教師認為,教師是一種發展學生、完善自我的職業,能以服務社會為自己的職業理想,並從服務社會的高度賦予自己發展、完善的實踐意義,明確自身發展與學生髮展的互動關係,在發展學生中發展自己,在發展自己中服務社會。他是以一種高度的責任感從專業角度來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情感,淨化自己的品德,完善自己的智慧。他能夠自覺地注重教育行為的科學和教育情感的理性,並不斷地追求著學生髮展和自我發展的更高效益。

2、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過去的教學實踐活動中,很多教師只滿足於在其中扮演“教材的執行者”的角色,這和教師本身的教學觀有關,也和課改以前我國的大教育體制環境以及其對教師的相應要求有關。但在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下,再走老路,在教學中按照課程的嚴格規定亦步亦趨地進行操作,而很少發揮教師的自主性,那就很難再適應新課改的要求了。那麼新課程對教師新的要求是什麼呢?通過魏書生老師的講座我認為新課程要求教師努力和學生建立平等互動的師生關係,教學過程首先是師生交往互動的過程,這種交往主要表現為以語言為中介進行溝通,教師與學生憑藉自己已有的經驗,用各自獨特的精神表現方式,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心靈的對話、意見的交換、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討,實現知識的共同擁有與個性的全面發展。它要求教師不僅有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的改變,而且要有角色的轉化。從傳授者、管理者變為引導者和促進者,同時還有個性的自我完善—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風、寬容的態度、真摯的愛心和悅納學生的情懷。此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也會受到很多啟發,對學生有更多的瞭解,這些無疑對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

3、學生地位的轉變。

變過去傳統的被動學習狀態的客體地位為主動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我愛學”、“我會學”,真正讓學生成為主宰學習的主人,學習活動參與者、探索者與研究者。學生是共同管理學習過程中的參與者,這個觀點必須牢固地札根於教師的頭腦中,切實貫徹於課堂教學的實踐中,這是培養學生主體的必然要求。因為只認識到這一點,教師傳統的一些做法才會相應地改變,才不會像以往那樣強迫。在學習新教師法、義務教育法的過程中,我不僅更新了自己對法律的認識,更是清楚的瞭解到自己的法律地位,每個人都享有一定的權利,“平等”的口號不應是嘴上說說而已,落實到實處才擁有意義,否則有法也等於無法了。同時我也認識到作為一名教育前線的教師所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總之,這次學習是我收益很大,我一定要加強學習,努力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4

一、教師應轉換角色,成為學生數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

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展。教師要轉變思想,更新教育觀念,由居高臨下的權威轉向與學生平等對話,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教師要走出演講者的角色,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激勵者、引導者、協調者和合作者。教師在學生的學習討論交流過程中,只給予學生恰當的引導與幫助。要讓學生通過親身經歷、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和應用過程來獲取知識,發展能力。

二、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教師應提供學生合作、探究、交流的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與探索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將學生教會,而且還要教學生會學。因此,課堂上,教師既要注重培養學生動腦、動手、自主探究與合作的習慣,在課堂上還要留一定的空間和時間給學生思考、心得體會合作與交流,讓學生有表現自已才幹的機會。

另外,通過這次學習,讓我學會了如何講評試卷,首先要對試卷進行分析,找出出錯的問題,第二步學生自我改錯,第三是教師訂正答案後,學生進一步修改錯誤,第四步是錯題與重點題的講解,第五步是解題方法和答題方法的技巧講解,第六步是解決學生的疑問,第七步學生能夠總結整理,教師總結解題方法。

這次學習的重點是命題的培訓問題:

(1)降低難度,瞄準知識點。

(2)溫故知新。

(3)抓住“大餐”,把握“大餐”與“味精”的關係。

(4)做解答題,教師要做一遍,抓住解答題的框架。

(5)當堂達標測試,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進行評價。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5

一、上好語文需要有愛生之心

語文,學的首先是一種情感,一種感悟,然後才是技法是形式。那些真正在學生心靈深處有觸動的,大多是感動和流淌的情緒,是字裡行間掩不住的心靈的聲音。作為語文老師,就應該是豐富的情感和積極外化情感的方式,一個自己都很難觸動和激動的人,又怎麼可以將自己的學生帶進情感的海洋去自由馳騁、自如體悟呢?而老師情感外化的首要表現,我覺得就應該是對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愛,象愛自己的孩子一樣,也象愛自己的姊妹兄弟一樣,也象愛自己的朋友一樣。老師愛學生是一種職業的道德要求,對於語文老師,又不僅僅是如此,它也是語文的文化內涵以及學科特點和教學的終極目標決定的,所以說,上好語文尤其需要有愛生之心!

二、上好語文需要有堅守之心

語文,是我們的母語,其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它直接干係到我們民族的文化傳承以及道德構件,是關乎民族素質的重要學科。當我們還在為增加一節閱讀課而苦苦哀求時,我們的學生早已習慣了將讀的作業安排到所有學科之後。面對如此的形式,我們很多老師氣餒過,也想過放棄。但那些關心語文教學前途的專家、教授們卻一遍一遍讓我們堅定堅守的決心和勇氣。越是艱難時候的堅守越顯得彌足珍貴啊!經過這次培訓,我也想了很多,語文老師身上承擔的不僅是教書的責任,還有育人的責任,而我們育的是地地道道的中國人啊,那關乎愛國、關乎振興、關乎前途和命運,我們怎能就此放棄,為了一個分數,就急功近利的放棄一種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的責任呢?所以說,上好語文,需要有堅守之心啊!

三、上好語文需要有創新之心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對於語文教學也是如此。沒有創新的教學,只會是走向死亡的教學,沒有生機、沒有活力,自然也不會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和發自內心的震撼的。文字的解讀,是語文教學的基本方式和基本內容,文字的理解有其不變的一面,也有隨時代的發展變化的一面,讀者的理解也會受時代的影響。在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還是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的創新。本次培訓,真是獲益良多。只有擁有了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理論,新的教育方法,新的教學手段,才能有進步的可能。這些也要與自己已有的思想發生直接的對撞,產生出明亮的火花,形成嶄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關鍵還在於,用活了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有活力,不僅能當好良師,還能當好益友。所以說,創新可以讓我們和學生縮短代溝,變得更加親密無間!

四、上好語文需要有探究之心

上好語文,需要有探究之心,這是我在本次培訓中最大的感悟和收穫。聆聽了那麼多報告,我深深感到自己知識、理論的儲備的不足。有經驗的老師常常告誡我們這樣的年輕老師,沒有研究就不可能有發展和進步。如果不研究心理學,我們將被越來越寬的鴻溝擋在學生的生活、心靈之外;如果不研究教材,我們將很快被自己粗淺的理解所矇蔽,不可能越來越深入的走進作者的心靈以及作者所表達的世界,甚至還會倒退到照資料宣讀的時候,全然沒有了自己的理解;如果不研究教法,以不變應萬變,面對不斷變化的學生群體以及社會,我們很難得到學生以及社會的認同,只能被遺棄和遺忘。通過本次培訓,我也深深感受到了探究之美,因為探究而豁然開朗,因為探究而撥雲見日,更因為探究而自信滿滿!

培訓,讓我從理論上收穫多多,在教學方法上收穫多多,更重要的是讓我自信心上收穫多多;暑期培訓,猶如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撥雲見日,使我豁然開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古人寥寥數語就將學習的重要性高度地概括出來了。活動雖然即將結束了,但我還在思考著,今後,我將在實際教學中不斷反思、不斷積累,摸索出一條有利於孩子們長遠發展的路。讓孩子們和自己一樣“一路歡歌,一路收穫”!

暑期培訓心得體會 篇6

20xx年7月13日我參加了咸陽市教育局組織的幼兒教師培訓班,這次培訓聽取了專家深入淺出的講座,參觀渭城實驗幼兒園和秦都區陽光幼兒園,微課評比,學員親自創設個區域活動,通過天的學習,我受益匪淺,使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和差距,要當好幼兒教師必須撐握很多技能,用淵博的知識去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引導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孩子的動手能力。

我是來自農村幼兒教師,農村幼兒園和市級示範幼兒園在園區設施,教師配置,及業務水平等方面相差甚遠,農村正規幼兒教師極為短缺,既是保育員又是一名帶課老師,管了學習管生活,教室太小,無法安排區域間,孩子的玩具極其有限,教學氣氛生硬呆板。

在觀摩秦都區陽光幼兒園時,聽了兩節示範課,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的教學有很多不足,很值得我學習。天王幼兒園的陳娟老師《對號入座》匯入新課很自如,與孩子互動多,整節課動而不亂,孩子很輕鬆的掌握了本節課所要學習的知識,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還有潘麗老師的科學活動課《量的守恆》,這節課孩子充滿了好奇感,每次探險孩子迫切想知道老師下個任務是什麼,並想很快做出答案,成為一個勇敢者,這就充分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

我對照自己平時的教學經歷,我們在設計一個教學活動的時候先確定領域,再製定相關的環節,這似乎成了約定俗成的教學模式了,沒有真正做到遊戲化教學,孩子接受知識比較吃力,我真正體會到要上好每節課不容易。這就要求教師在瞭解孩子已知和未知之間搭建橋樑,確定幼兒目標和環節,充分發揮玩中學,學中玩的教學理念。

在參觀兩所幼兒園時,我看到每個教室創設有很多區域活動,如圖書角,美術活動區,彩泥活動區,動手操作區,美髮區,美甲區等等,很多活動區域都採用了小孩過“家家”的形式,讓小孩去模仿實實在在的生活。在操作區,有的小孩在用廢紙箱蓋高樓,有的小孩用夾子夾豆子,給寫有數字的小方框放③顆豆子,給寫有數字⑤的小方框裡就放⑤顆豆子,這既培養了孩子的動手能力,又讓孩子瞭解數。很多區域間的創設值得我借鑑學習。

這次培訓我學到了很多,同時我建議今後培訓,多培訓一些幼兒舞蹈,手工製作,彩泥製作,教室的區域創設等環節。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把這次培訓學到知識以及教學方法運用教學實踐當中,爭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