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培訓總結>

校長培訓總結(通用6篇)

文思屋 人氣:2.09W

總結是在一段時間內對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加以總結和概括的一種書面材料,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不如我們來制定一份總結吧。我們該怎麼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校長培訓總結(通用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校長培訓總結(通用6篇)

校長培訓總結1

20xx年10月15日至24日,攀枝花市外國語學校李建偉副書記參加了四川省“國培計劃——農村國中校長提高培訓班培訓專案”的培訓,經考核合格,順利結業。此次培訓由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教師培訓學院承辦,來自全省120多名國中校長、書記們參加了培訓。

此次培訓雖然只有僅僅的十天,但培訓內容豐富充實。培訓學員聆聽了許多省內外知名專家、教授和校長的講座,如四川師範大學教師教育學院院長郭英教授的《管理者的溝通藝術》、四川師範大學張靂教授的《學校德育的理解與思考》、四川師範大學張皓教授的《校長的壓力應對與情緒管理》、西南大學博導廖其發教授的《我國教育方針的變遷》、西南大學博導王德清教授的《關於提高管理藝術水平的問題》、四川師範大學博導吳定初教授的《“錢學森之問”與創新能力培養》。

培訓中,學員們感到幾位專家教授們的講座,為參培的校長書記們送上了豐盛的精神盛宴,使大家學到了許多新的理念和方法,開闊了自己的視野,提升了自身的綜合素養和專業水平。同時,學員們還與來自成都重慶一流國中學校的名校長,如成都七中育才中學的張軍校長、成都七中國中李笑非副校長、重慶育才中學譚佐龍校長、成都外國語學校鄭軍副校長等進行交流討論學習。名校長們精彩的展示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深刻感受到名校長們的人格魅力和學術造詣,感受到名校長們的風采與管理藝術,感到名校長們的每次講授都是對自己的一次啟發,點燃了自己更多的智慧火花。培訓期間,學院組織者還組織大家一起實地考察了四川師範大學附屬一中、成都七中育才三聖分校,對這些學校的優美環境、先進的裝置設施、教育教學管理、校園文化建設及特色辦學等有了更直觀、更深入的瞭解。培訓之餘,學員們一道進行自主學習研修,認真完成研修作業與心得體會的撰寫。

培訓雖已結束,但大家表示要學以致用,將此次培訓所學、所悟運用到自己今後的教育教學和管理工作中去,與時俱進,不斷開拓創新,回到自己學校中引領全校教師提升專業化發展水平,運用所學知識為學校工作添磚加瓦,為攀枝花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校長培訓總結2

為期兩年的“校長崗位培訓班”將要結束了,很慶幸自己作為一個年輕的副園長參加了這樣一個培訓班的活動。在這兩年中,我邊接受培訓、邊學習、邊工作,對“校長”有了更深刻地認識。

一、明確定位,盡好職責

校長是一個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高階管理者,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校長的工作是對學校全域性起指導、組織、協調和統攬作用。作為幼兒園副園長的我就是要協助園長工作,協調好各部門,具體落實工作,跟進工作進度,把握工作質量。

園長的道德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師的職業道德,教師的職業道德直接影響幼兒的思想行為。所以,園長應該在人格上是一面旗幟,一杆風向標,以德範人,以人格魅力贏得師生的尊敬和效仿。同時要本著一切為師生的發展、學校的發展的思想,跟上時代的發展的步伐,不斷地提高、積澱自身。

二、提高意識,獻身事業

作為一校之長,要具有學習意識、服務意識、質量意識、創新意識。社會的發展寄託於教育,教育發展的關鍵看學校,學校看校長。校長要善於學習,有獨特的辦學理念,學校才有生機和活力。為了學校的發展,服務意識是校長必備的一個意識,當好師生的公僕,站起來能當傘,俯下去能做牛,耐得住清貧,忍得住寂寞,樂於奉獻,還要正確處理好班子間的工作、生活關係,當好主管而不主觀,處事果斷而不武斷。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是學校的立足之本。一所學校質量的高低,是否有競爭力,關鍵在於校長的品質意識。校長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樹立現代課程觀、人才觀、價值觀,樹立現代教學觀、學生觀,教師改革創新出效益,以“質量立校”,以“科研強校”,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才能使學校得到社會的認可,保證學校的可持續發展。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說過:“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所以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現實。作為一名幼兒園教師、幼兒園副園長,我對孩子滿懷著摯愛、對幼教事業滿懷著熱情,所以,我有源源不竭的動力,我將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孜孜潛行,幸福歌唱!

校長培訓總結3

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決策者和管理者,是學校領導集體的帶頭人,有什麼樣的校長就有什麼樣的學校。做為一校之長,要領導好一所學校,就必須具有時代的眼光、社會的良知、正確的理念、獨到的見解、堅韌的品格和廣闊的胸懷。

自從明德國小建校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學習並深入領會明德學校的辦學宗旨,瞭解全人教育思想,樹立全人教育理念。這次參加明德國小校長培訓活動,使自己對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又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

全人教育的理念是強調教育的範疇應該是整體性的、全面性的,並考慮到孩子的發育跟發育所帶來的學習需要與順序,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童才能在心理上、智慧上及體魄上等各方面達到健全均衡的發展。換句話說,也就是要讓學童不僅是學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道德與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並且啟發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學以致用,幫助他們不但具備相關知識可以因應現實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擁有一個“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有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並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願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

首先,全人教育強調“勤勞樸實”。因為唯有勤勞以赴才能求得良好成就。在勤勞的服務精神下,才能體會樸素的重要性,進而養成親切、踏實與服務人群的文化。要落實勤勞樸實這個理念,需要通過綠化美化公園化和勞動服務等各種各樣的活動。

另一個全人教育的重點是啟發、帶動大腦的均衡發展。所以特別強調一些藝術、文學等具有啟發性的活動,用輕鬆、整體競賽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興趣。在藝術方面要採用繪畫、書法及手工作品的製作,在文學方面要強調朗誦古典與聖賢所留下來的珍貴經典,同時以和道德有關的題目作為作文的主題。

全人教育,這雖是最傳統,但同時也是最科學、最先進的系統。它是通過融合古人數千年留傳下來的教育方法與教材,及融入國家指定的基礎教育,來完成獨特的明德國小教育理念。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提高了對全人教育理念的認識,也更加明確了自己的職責。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必將全力以赴地落實全人教育的辦學理念,以不負王老先生對我們的關心和厚愛!

校長培訓總結4

在北師大培訓聽到田教授引用這段話時,我已是第三次看到這段文字了。從事二十多年的教育,十來年的領導工作,對這句話有更深層面的理解,教育的成功和失敗,我是決定因素,“我”採取的方法和情緒,是造成學習氣氛和情境的主因。作為一名校長,自身的成長決定了學校的發展,要想改變學校、教師、學生,首先要改變自己,你自己的所作所為,決定你期待的結果,校長的思想高度,決定學校的高度。經過幾天的培訓,收穫頗豐,感想如下:

首先要做一個有智慧的校長,有智慧的校長不是“管”老師。而是為老師成長搭建平臺,讓每一位老師享受職業的幸福:有智慧的校長有親和力,較好的溝通技能,揚人之長,念人之功,幫人之過,以智慧啟迪智慧,用人格塑造人格,以魅力感染教師。三位有智慧的校長,“煉”出名師趙謙翔。可敬的趙老師說:“校長就是教師的“天”,國家是“大天”,校長是“小天”,是教師頭頂的一方天。國逢盛世,晴空萬里,小天的作用就顯得更加重要。一個校長即可能是製造出風雨交加的小氣候,也可以製作出溫暖如春的小氣候,作為一個有幸成名的教師,切身的成長經歷告訴我,教師的成敗榮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頭頂的這方天哪!讓我感悟,讓我百思,只要有學校、老師、學生,任何一位校長就有較好的成長必備的條件,條件已備,就看你怎樣做了。

感悟二,作為一個校長要有大愛無疆的情懷,包容一切的胸懷。愛是一種享受與奉獻,有愛,一切就有希望,愛的前提是尊重,“愛”包括,教育的事業,愛教師,愛學生,教育是以愛於育愛,用人格培養人格的'事業,當教師在愛與尊重的氛圍中快樂的工作的,個人的價值得以實現,自身的潛能得以發揮,他把快樂帶給學生,學生才能健康幸福的成長。

李烈校長的“校長聊天室”“即興論壇”“新年聯歡會”“燭光晚宴”等,使教師在尊重的前提下工作,實現自身的成長,成功的愉悅,生命的價值,人生的快樂。

感悟三,作為一名校長要讓自己充滿書香氣息,有位詩人說:“在書香裡跳躍的人生,一定是智慧的人生,在書香裡浸潤的生活,一定是美麗的生活,能擁書入懷,應是一件愜意之事。”讀書能提升校長的魅力,並從閱讀中得到快樂,只有校長內心世界充實了,才能啟用教師幸福人生,營造學生詩意童年。

當我培訓歸來,拜讀了趙老師的《趙謙翔與綠色語文》這本富有詩意與激情的書時,內心感慨萬千,萬語千言匯成一句話:為自己的選擇無悔!

校長培訓總結5

這次培訓在寧波教育學院的安排下,聆聽了嘉興教育學院陶李剛教授的引領講座,參觀了兩所嘉興名校(嘉興實驗國小、嘉善實驗國小),這幾天的培訓學習,是一次觀念更新的學習,是一次工作反思的學習,更是一次友誼交流的學習。學習是快樂的,收穫是快樂的,交友更是快樂的。近100位同仁聚在一起,既有朋友般的同窗情誼,也有師生之間的真誠友誼。相互間不僅是心得和經驗的交流,更是知識和智慧的交流。非常感謝寧波教育學院提供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能夠坐在一起交流探討,陶教授的講座既不失風趣與幽默,也不乏睿智與大氣,兩所實驗國小豐厚的文化積澱,他們的行動,他們的成功,都值得我們去學習和借鑑。藉此機會,我想與各位談談我的兩個感受:

一、“讓每個孩子都健康、快樂、成功”

嘉興實驗國小的培養目標是“會玩(玩中樂,樂中學,學中得,得有為)、樂學(愛閱讀,善思考,會探究,重實踐)、向善(有自信,懂感恩,樂助人,重責任)、揚特(懷夢想,有特長,樂表現,揚個性)”、嘉善實驗國小則是在六面旗幟(國旗、黨旗、團旗、軍旗、隊旗、校旗)的引領下秉持道義,在活動中傳承智慧,讓學生在“德的昇華、智的發展,能的培養,體的強健,情的薰陶,美的滋養”這六個方面受益,讓學生享受成長之美。我認為“以人為本”的理念在這兩所學校得到了充分體現。以學生的成長為本,學生的身心是否能健康成長,學習生活是否愉快,如何制定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目標,都是學校值得思考的問題。只有“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育理念落實了,每個學生就能得到全面和充分的發展,才能為每一個學生健康、快樂、成功的人生奠定紮實的基礎!

二、“讓每個教師都博學、善教、樂業”

嘉興實驗國小倡導的“主動、創新、精緻、合作”的“家”文化,帶給大家的是一股清新風,通過觀點分享、智慧碰撞,平等溝通,相互協作,“咖啡論壇”文化綻放的是教師創意思維,“戶外拓展培訓”激發教師的潛能,熔鍊教師團隊的協作精神,使教師找到“家”的感覺,有這樣一個生長點和著力點,調動的是教師的工作激情,提高的是教師的自身素養,強化的是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煥發的則是勃勃的生機。

培訓,開闊了我的眼界,反思,理清了我的思路。真的是學有所獲,面對未來,真是任重而道遠:昨天的已微不足道,今天的必努力爭取,明天的將奮力拼搏!

校長培訓總結6

我有幸參加了教育部中國小校長遠端培訓。真的好高興,這首先應該感謝教育局對中國小校長的關心和支援,給我提供了這次很好的學習機會,在一個多月的時間,通過中國教育幹部網這個平臺,讓我聆聽了很多著名專家的講座。通過培訓學習,讓我學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新的理念,受益匪淺,感受頗深,特別是在學校規範化管理、教育理念有了很深刻的認識。學習後,我將把學習到的理論知識繼續深化、理解,學以致用,為我校教科研特色強校貢獻出我的微薄之力。

在一個多月的學習研修中,本人收穫頗豐,特別是在學校規範化管理、教育理念及辦學思想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認識,為我校促進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模式規範化提供了科學的理論指導,這次的培訓,是我從事教育事業以來學習教育管理理念的最佳充電器、加油站。

我通過學習教育部袁貴仁部長的《新時期我國教育改革發展的形式和任務》和教育部副部長陳小婭的《基礎教育科學發展的基本政策與重點工作》專題講座後,感受很深,收益匪淺。袁部長從世情、國情、社情、教情四個方面分析了當前我國教育改革發展面臨的新形勢和新挑戰,深刻闡述了推動教育事業進一步科學發展和深化教育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他指出今後十年我國教育改革的總體任務是:育人為本、促進公平、提高質量、優先發展、改革創新,努力在2020年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基本形成學習型社會,進入人力資源的基本途徑。袁部長強調,促進教育事業科學發展,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教育體系,必須注意處理好八大關係。作為學校管理人員,就必須要深刻理解掌握黨的教育方針、政策以及教育法律、法規。對工作認真負責,當教師表率,為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搭設平臺。鼓勵教師積極工作,拓寬辦學思想,加強科學規範化管理,為了每一個學生髮展抓好學校教育管理工作。

通過學習國家總督學顧問、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陶西平講座的《大家不同,大家都好——關於學校特色發展的思考》專題。可以看出陶先生從辦學目標到教育理念,從改革策略到具體措施,“辦學雷同”使學校之間缺少差異、個性日益模糊。“社會的未來呼喚學校的特色辦學,學生的未來呼喚學校的特色辦學。”又從“三個矛盾”中解讀目前基礎教育所面臨的困惑,分析了基礎教育“千校一面”的同質化問題:一是人才類別的多樣化與培養模式趨同化的矛盾,二是人的發展的個性化與學校發展同質化的矛盾,三是學校競爭的激烈化與辦學人員慣性化的矛盾。陶先生分析,由於長期形成的辦學模式是在陳舊教育觀念支配下形成的融課程、教學、評價、選拔為一體的完善體系,這種體系的慣性,使教育工作者容易墨守成規,產生守舊的惰性。只有突破原有的單一模式,形成學校特色,方可“激發學校的活力,促進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的特色發展,就是要努力創造一個領域的卓越。”並指出,學校的卓越領域集中反映學校的價值觀體系,並將其融入學校的生活方式、教學方式以及其他行為方式之中,從而成為學校師生成長的良好的具有個性特徵的生態環境。“學校特色發展的途徑”,在講座中,陶先生以三百多張國內外著名的特色學校圖片為支點,展示了大量多彩學校特色發展的實踐和成果,並對學校辦學理念建設、學校制度建設、傳統活動建設、行為規範建設、校園環境建設作了著重闡述。 聽了陶先生的講座,可以感受陶先生講座的內容前沿性強,資訊量大,內容豐富,思想開放,視野廣闊,將教育政策、教育理論和教育實踐高度融合渾然一體,讓我感受到制度工作在學校教育中的重要,我們一定要把“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貫穿學校教育的始終,根據實際努力建立特色學校。

學習了北京師範大學錢志亮教授的《有效課堂哪兒來?兼論怎樣上好一節課》。他從多個角度引領人們對有效課堂進行科學理解。對有效課堂的特徵、要求見地深刻。他講到有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時,旁徵博引細緻深刻,發人深省。讓人明確領會到“教育是心靈的對話,是思想的啟迪,是靈魂的滌盪,是人性的沐浴,是人格的喚醒,是希望的激發……”作為校長要深入課堂第一線,積極參與聽課、評課,瞭解師生情況,幫助教師提升教學水平。

學習了袁振國的《素質教育的理論思考和制度創新》,如何理解素質教育和推進素質教育,袁振國重點分析了八個“結合”:

一、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均衡發展結合起來;

二、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高中教育的特色辦學結合起來;

三、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職業高中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結合起來;

四、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結合起來;

五、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規範辦學的行為結合起來;

六、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廣泛開展各種活動結合起來;

七、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教師的整體水平提升結合起來;

八、要把實施素質教育與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的融合結合起來。當前如何更好推進學校素質教育是每位校長研究的課題,聽了專家的講座,我對素質教育的內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開展素質教育的工作中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

學習了關鴻羽教授的《中國小生養成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他指出養成教育既包括正確行為的指導,也包括良好習慣的訓練,即行為習慣的訓練、語言習慣的訓練和思維習慣的訓練。重智育輕德育,只抓孩子的學習,完全忽略了習慣的培養;

抓學習也只抓知識,不注意學習習慣的訓練等等,這些做法都會影響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養成教育應該從訓練著手,訓練的方法有很多,要因人而異,因材施教,要根據孩子的不同年齡,不同性格氣質採取不同的訓練方法。可以採取的訓練方式有:激趣式、分解式、評比式、制約式、疏導式、漸進式、體驗式、切斷式、協議式、積分式、負強化法(批評、懲罰),實踐鍛鍊法,指導自我教育法等。好孩子不是誇出來的,無原則的表揚,過多、過分的表揚不利於孩子成長。要讓孩子有是非觀,能正確地評價自己,正確地對待自己的問題,不能在虛偽中生活。“失敗不是成功之母,有反思才是成功之母。”“嚴愛結合,剛柔相劑。”“表揚為主,批評為輔。” 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應加強言語上的說服教育,突出語言的情感性、科學性。要以理服人,切忌諷刺、挖苦;要簡練、深刻,切忌嘮嘮叨叨;要有情感性,切忌空話、大話;做到“事先備課”,切忌盲目性,切忌脫離實際,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在以身立教上,應以行導行、以德育德、以才培才、以趣激趣、以美求美、以情動情、以性養性等。在講座中,關鴻羽教授以理論為線,以生動鮮活的例項為點,把養成教育這一大主題講得十分形象活潑。

在聽龔雄飛(海口市教育研究培訓院副院長)《決勝課堂:中國小新課程有效教學的課堂重建和評價創新——有效教學與校長課程領導力培養》(選修)的專題中,龔院長在課程講到當課程處於穩定的非變革狀態,原有規範秩序在相當程度上能夠替代中國小校長的作用。學校一旦進行課程改革,以常規為特徵的穩定狀態被打破,教師們就會迅速、強烈地需要校長的指導。因為,在這種狀態下,觀念目標、行為指向、操作程式不明朗,教師們只有看校長、等領導來部署和示範。特別是新課程改革將課程決策權下移了,校長課程領導者的角色身份更加凸顯出來。所以,新課程背景下中國小校長要打造課程領導力,這是中國小校長職業角色變化的需要,是實施課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校長課程領導力很大程度上體現在對新課程有效教學的創造力上。什麼是有效教學?新課程有效教學的關注點在哪?新課程有效教學的評價標準是什麼?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如何重建有效教學的課堂?如何創新新課程的教學評價?龔雄飛副院長從中國小課堂教學中所常遇到的實際問題和案例出發,凝練出四個“點”來解答這些問題,這四個點是“啟用課堂——新課程有效教學的興奮點、優化問題——新課程教學設計的著力點、有效評課——新課程校本教研的引爆點、突出思維——新課程學業評價的關鍵點”。

還有很多很多很好的講座我都認真的聽了,這裡就不一一的列舉了。真的非常感謝能有這樣的學習機會,現在的校長太需要這方面的知識薰陶了。

總之,經過這次網路培訓,我深刻地感到:要把學校的工作抓好,把學生教育好,提高學校教育教學質量,首先是校長要提高自身綜合素質:校長要有前瞻思維,要具備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校長要有高超靈活的管理手段,校長要有高尚的靈魂……校長要有不斷學習進取的習慣,有淵博的知識,獨到的制校方略。校長應該是一所學校的靈魂,是學校思維和發展的引領者。其次要把教師隊伍建設好、培養好,要通過多種形式,關心、支援我們的老師,開展校本等各種培訓,樹立教師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真正讓我們教師熱情幹工作,無怨無悔為祖國和人民的教育事業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