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求職故事>

"窮忙族" 比月光族可憐

文思屋 人氣:3.27W

    窮忙族,近年來,國內各大論壇上,“working poor”一詞開始流行。“working poor”在英文中是個專有名詞,被翻譯成“窮忙族”或“在職窮人”,是指拼命工作卻得不到回報、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人。
75%的人自認是“窮忙族”
   
“我身邊的‘窮忙族’很多,他們大多兼了好幾份差事,不僅每天過得忙碌,更是迷茫,永遠覺得自己只是在過‘日子’,而不是在‘生活’。”“不知道是不是有人像我一樣,同時執行多份Case……Working Poor——犧牲假日,當個賺錢機器……”如今,越來越多的網友在抱怨自己是“窮忙族”,其中不乏一些中等收入的工薪階層,甚至是拿著每月近萬元收入的辦公室白領。
“窮忙”是事業發展的必經階段?
   
“我們‘窮忙族’比‘月光族’可憐多了。”北京市某私企白領黃燕華很坦率地承認,自己就是徹頭徹尾的“窮忙族”。調查顯示,和黃燕華一樣,75%的人自認為是“窮忙族”,12.7%的人表示“不清楚”自己是否為“窮忙族”,也有12.3%的人明確表示自己不是“窮忙族”。“月光族”也許多少有些“自得其樂”在其中,而“窮忙族”更多的是“越忙越窮,越窮越忙”。
    由於工作的關係,黃燕華經常要出入高檔寫字樓。“人總得穿得體面精神些,才能見客戶;有客戶,效益才會好。”為此,今年26歲、正值妙齡的黃燕華不得不將每月開銷的大頭安排在穿衣打扮上。“我身邊的‘窮忙族’很多,他們大多兼了好幾份差事,不僅每天過得忙碌,更是迷茫,永遠覺得自己只是在過‘日子’,而不是在‘生活’。”不過黃燕華確信,“窮忙”是事業發展的必經階段,但是論及前途,她仍然一籌莫展。此外,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人(57.6%)認同“窮忙族”多為“80後”,16.7%的人認為多為“70後”,也有13.2%的人認為“哪個年齡的'都有,但人數都不多”。
“窮忙族”產生原因是慾望膨脹?
   
歐美國家通過客觀指標發現,在他們的社會裡存在著龐大的“working poor”族群。此外,隨著日本和臺灣地區近年來全球化發展愈趨明顯,也出現愈來愈多的“窮忙族”。美國都市社會學家卡斯塔爾斯(M.Castells)通過對過去二三十年已開發國家發展過程的觀察,提出全球化及勞動市場彈性化發展,導致除了高技術、核心人員的大量增長之外,非典型、邊陲性工作者也愈來愈多,後者在勞動權益與社會安全保障上遠遠不如前者。“窮忙族”的出現,成為後工業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調查顯示,60.9%的人認為“窮忙族”拼命工作卻得不到回報、看不到太多希望的主要原因,是社會壓力過大,競爭激烈;48.9%的人認為原因是“窮忙族”缺少合理的人生和職業規劃;39.5%的人認為是由於起點太低機會太少;26%的人認為是太急於求成、反而容易受挫;24.5%的人認為是盲從、隨大流造成的;18.8%的人認為是由於耐心不夠。此外,此次調查中,88.1%的人因為競爭激烈而感到過壓力,11.9%的人表示沒有感到過壓力。
    窮忙族”感到壓力很大,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價值觀的問題。“感覺自我價值得不到認可,這主要還是從金錢角度衡量的。年輕人應該從整個工作職業生涯來看長遠的目標。”

"窮忙族" 比月光族可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