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經典名言>人生感悟>

人這一輩子就是做做加減法的人生感悟

文思屋 人氣:3.11W

人這一輩子就是做做加減法的人生感悟

當每個人呱呱墜地的時候,人生就好像是一片空白,然後開始做加法,把空白一一填充上去。

先是有了名字,隨之而來的是附加於身的親緣關係,這個嬰兒就不再是孤立的個體,而是生活在親人的關係網裡。

等到嬰兒日漸長大,有了記憶,就繼續在被新增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與此同時還進行著種種學習。

再後來,國小畢業,中學畢業,大學畢業,在生活中還會有長輩陸續離自己而去,還會有熟悉的人不時各奔東西,人生在做加法的同時,就又有了減法。

長大的人,就一直在做加減法的混合運算。此後,人生既有所得又有所失去,會繼續結識新的人,也會與一些人逐漸疏離。

再往前走,一個人就擁有了足夠多的回憶,所經歷的人和事都會轉化成情感印記,佈滿心靈空間。

人生在世的幸福快樂總如曇花一現,似乎來不及儲存,很難留下深刻的烙印,而那些不愉快的人和事,卻因其有所沉重而把更多空間佔據。

作為成年人,如果仍在繼續被動地做加法,不斷地新增各種東西,就會揹負著更多垃圾,例如不良社交關係,例如各種負面情緒,等等。

與此同時,減法做得也是身不由己。例如,每建立一個不良的社交關係,就會失去一些真誠美好的信念;例如,每遭遇一次或大或小的打擊,就會失去一些積極建設人生的勇氣。

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被動地承受人生的加減法,即使自己並不願意。

總有人不甘心如此被動地過一輩子,喜歡去探求活著的規律,於是有了事在人為的道理。

事在人為,就是有所取捨,主動去掌握人生的部分加減定律。

例如,多交一個益友,會充實自己的.生命,而多交一個損友,則會給自己帶來麻煩不斷。

例如,少一些無關緊要的社交,會把生命的質量提高,而多一些不必要的應酬,則會讓自己失之於淺薄。

原來,許多時候,人都可以有所選擇。例如與誰交往,例如何處居住,例如做啥工作;例如人生伴侶,例如生活方式,例如價值觀念……

能夠主動取捨的人,就可以自如地運用加減原則,對自己的生活有所把握。

古人云:“盡人事,聽天命。”非常有道理。

所謂天命的部分,是人力難以把握的地方。人生的加減法,有一部分非人力所能企及,例如人生的機遇,例如年齡的增長,例如生命的終結。

不過,聽天命的前提是盡人事,也就是說,在盡人事的基礎上才能聽天命,如此方不枉一生。

那些過早認命而寧願隨波逐流的人們,大概是出於懶惰罷了。畢竟,盡人事,就要有所努力,有所堅持,有所選擇,遠不如認命輕鬆得多。

可是,假如只是一味被動地接受所有世事,人就真的如草木一般,辜負了這高等生物的美名。

本來,人完全可以在一定範圍內,決定自己人生加減的具體演算法。

人生的加與減,好壞不可一概而論,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多一個人愛你好不好呢?貌似很好,可放在男女情愛裡,多一個人愛你,就意味著多了份痛苦糾葛;少一個人搭理你好不好呢?貌似不好,可理性地想一想,少一個人與你產生聯絡,就意味著你少了份人際負擔。

多少煩憂困擾,來自於人云亦云,來自於道聽途說,來自於是非口舌。在這方面,能減則減。而有些加法,必須做,例如主動去學習,活到老學到老是真理;例如能夠接受新事物,不斷集思廣益;例如珍藏真誠的情誼,不讓世態炎涼侵襲。

懂得人生加減法的人,不會隨意闖入別人的生活,也不允許別人隨便來擾亂自己的生活。那節約出來的時間和精力,可以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生活充滿美好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