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日記作文>

【精品】數學日記作文4篇

文思屋 人氣:1.16W

一天的生活不知不覺間結束了,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經驗,因此我們要寫好日記了。相信許多人會覺得日記很難寫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數學日記作文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數學日記作文4篇

數學日記作文 篇1

今天人們都能用正負數來表示兩種相反意義的量。例如若以冰點的溫度表示0℃,則開水的溫度為+100℃,而零下10℃則記為-10℃。若以海平面為0點,則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約為+8848米,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深約-11034米。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用“+”表示收入,用“-”表示支出。可是在歷史上,負數的引入卻經歷了漫長而曲折的道路。

古人在實踐活動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如兩人相互借用東西,對借出方和借入方來說,同一東西具有不同的意義;再如從同一地點,兩人同時向相反方向行走,離開出發點的距離即使相同,但其表示的意義卻不同。久而久之,古人意識到僅用數量表示一個事物是不全面的,似乎還應加上表示方向的符號。因此為了表示具有相反意義的量和解決被減數小於減數等問題,逐漸產生了負數。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負數概念的國家。《九章算術》中已經開始使用負數,而且明確指出若“賣”是正,則“買”是負;“餘錢”是正,則“不足錢”是負。劉徽注《九章算術》,定義正負數為“兩算得失相反”,同時還規定了有理數的加、減法則,認為“正、負術曰:同名相益,異名相除。”這“同名”、“異名”即現在的“同號”、“異號”、“除”和“益”則是“減”和“加”,這些思想,西方要遲於中國八九百年才出現。

印度在公元7世紀才採用負數,公元628年,印度的《婆羅摩修正體系》一書中,把負數解釋為負債和損失。在西方,直到1484年,法國的舒開才給出了二次方程的一個負根。1544年,德國的史提菲把負數定義為比任何數都小的數。1545年,義大利的卡當著《大法》,成為歐洲第一部論述負數的著作。雖然負數早已出現在人們的計算過程中,但卻遲遲得不到學術界的承認,直到17世紀,數學、力學、天文學獲得廣泛發展,使用負數可以大大簡化計算,所以負數才正式進入了數學。特別是1637年,法國數學家笛卡爾發明瞭解析幾何學,建立了座標點,將平面點與負數、零、正陣列成的實數對應起來,使負數得到了解釋,從而加速了人們對負數的承認。但直到19世紀,德國數學家魏爾斯特拉斯等人為整數奠定了邏輯基礎以後,負數才在現代數學中獲得鞏固的地位。

數學日記作文 篇2

今天晚上吃過晚飯,姥姥帶著我和妹妹到吉之島去買東西。

我們在吉之島買了很多東西,有:阿薩姆奶茶,單價是一拾二元五角。我們買了一盒,應付款一拾二元五角;金城叉燒包一袋,原價三拾五元八角,折扣是七元八角,應付款二十八元整;金城蛋黃流沙包九百六十克,原價三拾五元八角,折扣是六元,應付款二拾九元八角;伊利黑谷穀粒多多穀物牛奶飲品單價二元四角,沒有折扣,應付款二元四角;伊利優酸乳飲料草莓味應付款一元六角;新鮮三黃雞原價二拾元二角,折扣是一拾元一角,應付款一拾元一角;奇異果六個,單價三元三角一個,應付款一拾九元八角。最後,我們買了一個購物袋用了兩角,合計金額一百零五元八角,姥姥付款一百一拾元,找回零錢四元兩角。

我和妹妹幫姥姥拎著買來的東西高高興興地回家!

數學日記作文 篇3

早上舅公約我們到橋中的廣州酒家喝早茶。8:30分時我們就到了酒家的大廳了。哇!大廳裡已經坐滿了人,熱鬧非凡,我們也馬上加入到了這熱鬧的場面。

大人們好像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我們肚子餓了,只能點東西吃了。我們點了排骨、蘿蔔糕、馬蹄糕……我們一邊喝著茶吃著點心,一邊聊著家常開心極了。最後結賬的時候舅婆叫我算數,想考考我的計算能力。我就拿起結賬卡看,我們10個人一共吃了16碟點心。其中小點10元一份,我們要了3份;中點12元一份,我們要了4份;大點14元一份,我們要了2份;特點16元一份,我們要了4份;頂點18元一份,我們要了2份;超點20元一份,我們要了1份;那麼我計算的結果為:小點30元、中點48元、大點28元、特點64元、頂點36元、超點20元,一共是226元。另外加上我們10個人每位5元的茶位,共50元。我就大聲說出了今天早茶總單一共是276元。

後來舅婆結賬了,真的'是一分不少,大家鼓起掌來齊聲稱讚我數學算得好。我開心地笑了。

數學日記作文 篇4

週六下午,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蔓越莓牛軋糖。我在一旁仔細的觀察媽媽,也想親手自己做一次。於是,我就懇求媽媽教我做,媽媽爽快地答應了。

首先,我們要先準備材料。媽媽告訴我,所需要的材料有:黃油,棉花糖,全脂奶粉,還有蔓越莓幹。我一一將它們從冰箱裡拿了出來。接著,我需要用食品秤秤出這些材料分別的用量。首先先在食品秤上放一個玻璃

碗,然後歸零,倒入黃油20克;拿下後放上第二個碗,歸零,稱棉花糖150克;依次,我稱出100克奶粉和70克蔓越莓幹。一切準備就緒,我小心的開啟煤氣灶,向鍋裡放入黃油,待黃油熔化後,放入棉花糖,開小火,攪拌,

等到棉花糖全部溶化,放入奶粉,繼續攪拌,關火,最後放入蔓越莓幹,繼續攪拌至均勻。然後,將它們放入盤中,用圓棍將它們滾平,厚度均勻,放入冷凍箱中凍半小時左右拿出。然後用刀將它們等分切開。由於凍的有些難切,我讓媽媽幫忙。看到她先是將整個平均分成6份,每條就佔整體的1/6,再將每小條平均切成二份,這一小段就是整體的1/12,再將這1/12再平均切成二段,這切成的就是整體的1/24,依次類推,我發現每平均分二段,

分子不變,分母將都X2,我突然間想到數學報上第11週上每日思維操上有一道題,1/2+1/6+1/12+1/20+1/30=(1/ )我想起之前的1/2是由1-1/2得來的,1/2-1/3=1/6,1/3-1/4=1/12,1/4-1/5=1/20,照此類推,我們把這個代入公式中,最後全部抵消了,即1/2+1/6+1/12+1/20+1/30=1-1/2+1/2-1/3+1/3-1/4+1/4-1/5+1/5-1/6=1-1/6=5/6。如果題目還讓我們接下去寫的話,我們仍然可以依次類推。

經過這次,我發現我們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的影子。只要你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就可以將數學和生活完美的結合在一起。

TAGS:數學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