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三字經>

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2.19W

當我們對人生或者事物有了新的思考時,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恰當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

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1

經歷了多少滄海桑田,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一直毅力於世界之巔,源遠流長。其中以少兒啟蒙讀物《三字經》為代表的作品最為典型。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含義簡單易懂,還有些人們也把它譜成曲,讓優美的旋律淨化心靈。這本書告訴我們許多關於歷史、天文、地理、道德等許多知識,正所謂古人曰:“熟讀三字經,便可知天下事,通聖人禮。”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這句話在小時候,我通俗地把它理解為:人在以前是善良的。但是讀了這本書之後,我對它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剛生下來時,本性都是善良的。雖然每個人的本性差距並不大,可是,由於以後的薰染,環境的影響,差別會變得越來越大。

從“苟不教,性乃遷。”到“知某數,識某文。”告訴我們許多學習和做人的道理。其中“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告訴我們如果從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會變壞,而學習的方法,貴在專心。“昔孟母,擇鄰處。”裡面蘊含的《孟母三遷》的故事也告訴了我們學習環境的重要。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人就像玉一樣,不打磨雕刻,就不會成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學習,就不懂得禮儀,不能成才。就像方仲永一樣:他家世代都是種田人,但是到了方仲永小時候時,方仲永就已經會作詩,由此父親感到非常高興,因為很多人都用錢財和禮物求仲永寫詩。於是父親就一天到晚帶著方仲永去寫詩、賺錢,不讓方仲永去學習。直到方仲永十二三歲時,寫作才華仍和五歲時的寫詩水平一樣,到了二十多歲時,他的才華已完全消失,跟普通人沒有什麼兩樣了。這不正體現了這句話的意思嗎?

“為人子,方少時。親師友,習禮儀。”又讓我懂得,做兒女的,從小時候就要親近好的老師和朋友。正所謂“故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從“一而十,十而百。”到“此五常,不容紊。”告訴了我們十進位算術方法,什麼叫“三才、三光、三光”,告訴了我們“春夏秋冬”、“東南西北”“金木水火土”等四季、四方和五行。從“地所生,有草木。”到“絲與竹,乃八音。”這句話還告訴了我們“花草樹木”、“蟲魚鳥獸”和“稻樑菽麥黍稷”等許多豐富的知識。

《三字經》的經典語句蘊含著古人的智慧結晶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它就像在人們心中種下一粒思想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

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2

中國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承載著無數的輝煌,同時也沉澱了無盡的文化。在這些經典詩文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三字經》了。

《三字經》內容包括了中國傳統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等,廣泛生動而又言簡意賅。它的行文特點就是三字一句,這種簡短的韻文極易成誦,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三字經》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文化魅力仍然為世人所公認,被歷代中國人奉為經典並世代流傳,是最基本的國學啟蒙讀物之一,可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三字經》的內容分為六個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箇中心。

第一部分: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講述的是教育和學習對兒童成長的重要性,後天教育及時,方法正確,可以使兒童成為有用之材;

第二部分: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並舉了黃香和孔融的例子;

第三部分: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有數字、三才、三光、三綱、四時、四方、五行、五常、六穀、六畜、七情、八音、九族、十義,方方面面,一應俱全,而且簡單明瞭;

第四部分:從“凡訓蒙,須講究”到“文中子,及老莊”,介紹中國古代的重要典籍和兒童讀書的程式,這部分列舉的書籍有四書、六經、三易、四詩、三傳、五子,基本包括了儒家的典籍和部分先秦諸子的著作;

第五部分:從“經子通,讀諸史”到“通古今,若親目”,講述的是從三皇至清代的朝代變革,一部中國史的'基本面貌盡在其中;

第六部分:從“口而誦,心而維”至“戒之哉,宜勉力”,強調學習要勤奮刻苦、孜孜不倦,只有從小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長大才能有所作為。

《三字經》三字一句,兩字一韻,不禁使人讀起來琅琅上口。她深深吸引我的,不止是生動有趣的人物歷史故事,還有它本身豐富的內涵。在生活中,每一個人不可能都做得十全十美,《三字經》卻用她無盡的底蘊指引著我們,她是我們成長路上的良師益友。

每讀一篇,我都會被深深感動。

其中,有一句:“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講的是晉朝人車胤,把螢火蟲放在紗袋裡當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當照明來讀書。他們兩人當時家境都非常貧苦,就連最基本的照明燈光都沒有,卻能在艱苦條件下,沒有絲毫放棄,用自己孜孜不倦的信念,採用看似笨拙的辦法,發奮苦讀,最終都大有作為,分別官至大將軍、左丞相,為國家鎮得一方淨土、為人民謀得無限福祉。古人這種求學的精神是多麼令人欽佩呀!在那樣惡劣的條件下都能克服困難,不受外界環境影響努力學習。而今天我們現在的學習條件要比他們好上幾千倍、幾萬倍,誰家現在還沒有照明燈?如果還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慚愧啊!所以,我們要知足,要懂得珍惜現在的生活,用自己的信念去戰勝學習上出現的各種困難,去努力學習!

另外,有一句:“頭懸樑,錐刺股。彼不教,自勤苦”,也深深的感染著我。講的是晉朝的孫敬讀書時把自己的頭髮用繩子拴在屋樑上,看書時間長了打盹垂頭的時候,頭髮被屋樑揪住自己就會驚醒,不再打瞌睡繼續讀下去。戰國時蘇秦讀書每到疲倦時就用錐子刺自己的大腿,刺激自己保持清醒,他們不用別人督促而自覺勤奮苦讀,最終都成為了大政治家、大宰相。這個故事說明要想成功,必須要自覺,而且還要刻苦的去學習,因為學知識這件事是任何人也替代不了的,更沒有任何捷徑可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才能學到。這故事對我有很深的教育意義:目前因為我學的琴棋書畫等課外課程很多,佔用了很多時間,經常造成時間很不夠,特別是週末沒有一丁點的休息時間。但這些課外課都是自己今後長大了要更好發展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這就要求我自己要比普通同學花上更多的功夫,要發揚“頭懸樑、錐刺股”的精神和毅力,集中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去學習,要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三字經》中還有很多很多、舉不勝舉的典範和事例,有著很深很深的現實意義,我們一定要珍惜,要讀懂她帶給我們的真正含義。

感謝《三字經》,有您一路相伴,我們會越走越精彩!

三字經學習心得體會3

我讀過很多書,有天文書,有歷史書,有童話書,有漫畫書等等。這些書使我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得到了很多啟示,懂得了許多道理。其中,令我感悟最深的就是《三字經》這本書。它不僅是中華文化的經典作品,也是我的好老師。每一次讀它,都能引起我很多的思考,讓我受益匪淺。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是《三字經》的第一句,雖然很簡短,卻說明了一個深刻的道理:人生下來都是很好的,沒好好學習才變得和別人不一樣了。“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更是教育我們:一個人倘若小時候不好好學習,到老的時候一無所知,能有什麼用呢?“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說的是古人在艱苦的環境裡仍堅持讀書,為我們樹立了很好的榜樣。還有“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等通俗易懂的哲理,還有孟母三遷、五子登科、孔融讓梨這些經典故事,甚至還有天文、地理、氣候等自然方面的知識……《三字經》真是知識的寶庫、思想的寶庫!

“香九齡,能溫席。孝於親,所當執”是最令我感動的一句話。它講的是東漢時期,一個叫黃香的人,九歲的時候就非常懂得孝順,每當夏天,總是先把枕蓆扇涼了、蚊子趕跑了再請父母歇息。冬天,則自己先躺下,用體溫幫父母把被窩暖熱!這是一個多麼懂事的孩子啊!爸爸告訴我,這個故事講得不僅僅是孝順,更是愛!是親人之間至真至純的愛!而這個愛,就是關心,就是體貼,就是相互的照顧和無私的奉獻!

每次讀到這裡,我的眼眶都是溼潤的,因為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媽媽對我的愛,也想到了我對爸爸媽媽的一點一滴。為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絞盡腦汁換著花樣給我做好吃的;為了我,爸爸媽媽總是無論下雨下雪都等在學校門口接我回家;為了我,爸爸媽媽總是上了一天班還不知疲倦地陪我學習陪我玩耍……我小時候很黏人,一離開媽媽的懷抱就哭鬧,媽媽整夜整夜地抱著我,困極了,就坐在那裡睡覺!一次我高燒近40度,爸爸一會兒一會兒地給我擦酒精,幫我降溫,竟一夜沒有閤眼!一次突然下大雪,我因為值日,走出教室的時候天都黑了,但是媽媽一直在校門口等。看著雪人一樣的媽媽,捂著媽媽冷得哆嗦的手,我忍不住眼淚啪啪直掉!爸爸媽媽就是這樣很愛很愛我,而我,卻不知道關心爸爸媽媽。好吃的東西我總是搶著吃,很少主動幫爸爸媽媽幹家務活,學習累了還好發脾氣,媽媽總是給我洗腳而我從沒給媽媽洗過一次……想到這些,想到黃香,我覺得好慚愧!真的有太多的事情,需要我去學習、去思考、去努力做好!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讀《三字經》,讓我懂得了什麼是自然,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學習,什麼是愛!我愛這本書,喜歡書裡的智慧和精神。我更會在享受愛的時候,像黃香那樣,真摯地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每一個人!讓《三字經》伴我成長,讓愛與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