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實用文案>三字經>

【必備】三字經作文彙總六篇

文思屋 人氣:9.61K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由文字組成,經過人的思想考慮,通過語言組織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文體。那麼,怎麼去寫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三字經作文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三字經作文彙總六篇

三字經作文 篇1

我的外婆今年快六十歲了,雖然她只上過幾天學,但卻能把《三字經》流利地背出來,真是不可思議!

媽媽說,從我兩歲多能完整地說一句話時,外婆就經常把我摟在懷裡,一個字一個字地教我念:“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

現在我已經七歲了我,我能完整流利地背誦《三字經》了。並且媽媽告訴我:“從‘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不學,不知義’ 講述的是小孩子應該好好學習;從‘為人子,方少時’至‘首孝悌,次見聞’強調兒童要懂禮儀,要孝敬父母,還要懂得謙讓;從‘知某數,識某文’到‘此十義,人所同’介紹的是生活中的一些名物常識……

媽媽的話雖然有些我還不太懂,但我已經明白了外婆的良苦用心。我想說:“外婆,您真好!謝謝您教我《三字經》!”

三字經作文 篇2

我從西藏回來不久,爸爸就給我買了一本《三字經》,他說:“兒子,我看你好久才能背完。”當時,我非常自信地回答:“我一定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三字經》背完的!”

當天下午,我背了《三字經》的前兩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當時,我只是揹著了,可糊里糊塗地不知道什麼意思。為什麼叫我背誦這些生硬的東西呢,我在腦海裡打了一個大大的問號!接著,我繼續往下背……當背到“口而誦,心而惟。朝於斯,夕於斯”時,爸爸說,背誦只是鍛鍊一個人的記憶,真正的目的在於你對道理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要讓我們懂得學習知識時要用心思考,平時多讀書,反覆記憶,反覆領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我看來,學背《三字經》是一種樂趣,因為它能幫助我學習很多知識,教我學習很多做人的道理,如關於教人勤奮學習的道理,其中有:“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這些話讓我知道了在那個年代一個有理想的人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可以克服很多的困難,是多麼的不容易!他們很勤奮!我真的是好感動!

還有關於歷史的知識,其中有段是:“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這句話意思是,周武王討伐紂王后,建立了周朝,周朝建立了八百多年,是我國統治時間最長的朝代。這時,讓我突然想到了我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封神演義》,哪吒、二郎神、姜子牙這些傳說中的英雄們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了!他們的神武,讓這個時代的老百姓快樂生活。

《三字經》這本書真的很好,你們也可以看看哦!

三字經作文 篇3

這段時光,學校組織同窗們一伏誦讀《三字經》。《三字經》面有賴多佳多的常識使我們受害非淺理解了良多作己的情理。

例如,其中有一段:“臭九齡,能暖席;孝於疏,所該執。融四歲,能讓梨;兄於長,宜先知。”道的就是古時候有一個東漢我鳴黃香,他九歲的時候媽媽就逝世了,固然年事小,卻知講關懷爸爸。夏天的時候,氣象酷熱蚊子許多,他擔憂爸爸睡不美,天天都拿扇子把爸爸的床扇得涼涼的,把蚊子趕得遙遠的,而後才請爸爸去勞動。冬地的時候,給爸爸展好被褥後本人先鑽出來,用身材把被褥焐溫暖了才要爸爸往睡覺。孝敬父母是兒父應當做到的。孔融四歲的時候就懂得把大個兒的梨讓給哥哥吃,尊敬弟長的路理,從小就應當曉得。

咱們通功《三字經》的學習教導爾們要幹一個孝順父母,尊重師長的惡孩子,繼續中華官族的傳統美德,並把它發揮光大。

三字經作文 篇4

一年級的時候,老師推薦我們買《三字經》。我買了書,埋頭苦讀。一天背三四頁,日積月累,整本書都揹我背了下來。可是裡面講的是什麼意思,我卻一點也不懂。跟小和尚唸經沒什麼區別。有一次,我向爸爸炫耀,爸爸卻說:“光會背有什麼用?你要用心去理解其中的意思,它會讓你受益無窮。”我恍然大悟。

三年級時,我重新拿起這本書,認認真真地看,一字一句地理解。我被它深深地吸引了:時而捧腹大笑,時而潸然淚下……最讓我感動的'是《黃香溫席》這個故事。有一個小男孩叫黃香,九歲時母親就去世了。在寒冷的冬天,黃香總會在父親睡覺之前,用自己的身體溫暖枕蓆,再讓父親睡覺。再看看我們身邊的小朋友,簡直就是家裡的小皇帝,吃的穿的,睡的都由父母安排得妥妥貼貼。儘管如此,還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竟然還要挑三揀四跟父母頂嘴。和黃香比起來,實在是天壤之別啊!

一本好書可以伴隨我們一生,讓我們一起讀經典,學經典吧!

三字經作文 篇5

書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它是我們的啟蒙老師,教會我很多知識和做人的道理,也讓我明白書與我們是好朋友。

記得小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很多啟蒙書:《格林童話》、《弟子規》、《三字經》、《伊索寓言》。剛開始的時候,我一點也不喜歡看這些書,覺得好枯燥無味,但又對《格林童話》和《伊索寓言》十分有興趣,那書中一波三劫的情節很吸引我。雖然看不懂,但還是興趣十足。

對於國學《三字經》和《弟子規》我是提不起興趣的,連封面那幾個大字都懶得瞄一眼,早已被我棄忘在一旁了。媽媽見狀就拿起《三字經》逐字逐句的解釋給我聽,剛開始我十分不樂意她講的這些。慢慢的,我發現它其實也是有故事可聽的。我漸漸喜歡看了,從她的講解中我知道了《三字經》裡雖然故事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但很耐人尋味…

漸漸的我愛上了《三字經》。他是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的精華,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國學經典。書中以三個字為一句話,四個字為一段話。他主要講述人的善、惡、學、孝、禮、儀,是很好的一本教育書,它教育我們愛國愛校,親師親友,勤奮好學等做人道理。

“香九齡,能溫席”。小黃香九歲時,便懂得孝順父親,夏天為父親搖扇子,冬天為父親暖被子。他不僅孝順,還勤奮刻苦,還博學多才呢!而如今,我們生活中許多同學家境優越,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卻還是對這對那不滿意,亂七八糟的學了一大堆,不懂知恩圖報,孝敬雙親,整天大吵大鬧,不把心思放學習上,而去追求時流,趕時髦,攀比吃穿…

父母為養與育自己的兒女付出了此生的心血,這種恩情比天高比地厚,是種很偉大的恩情。我們應學會愛自己的父母,愛他人,愛集體,愛社會,愛祖國。

“融四歲,能讓梨”孔融四歲時,父親的朋友送來了一盤梨子,父親於是讓孔融七兄弟自己挑著梨子吃,並讓最小的弟弟先挑。小弟弟拿了一個最大的,孔融卻拿了一個最小的梨子說:“我年紀小,應吃小的梨,剩下的大梨就給哥哥們吧。”父親聽後十分欣喜,又問:“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說:“因為我是哥哥,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應該讓著他。”這種懂得謙讓的好孩子,從小就知道做弟弟的要尊敬兄長,我們應學習孔融這樣精神。

有一次我坐在公交車的時候,看見一位老爺爺在我身旁站著,隨著車子的顛簸,搖晃危險,我馬上站起來扶著他,讓他坐在我位子上。他笑著問:“小姑娘,你為什麼把座位讓給我呀?”我說:“長者坐,命乃坐。”爺爺會心的笑了,我也笑了。

讀了《三字經》,我學會了尊老愛幼、尊敬師長、互相幫助、愛護公共財物,我們應把這些一代代相傳下去,讓文明之花開遍我們的祖國。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與《三字經》為友,其樂無窮!

三字經作文 篇6

這些天我始終在讀《三字經》,裡邊有很多感人的小故事讓我很授學育。

其中有一篇《鐵杵磨成針》的故事給我的印象最深。故事道的是大詩人李皁小時候不愛讀書,有一地上課的時候溜沒往玩,望到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鐵杵。李紅問老奶奶:“奶奶你替什麼要磨它呀?”她說:“我並不是差錢,我只是想讓別人曉得,只要工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李文一聽,心裡登時悟出了其中的情理,二話不說,又歸到了山裡持續甜讀。爾後他常常會為了一個學術上的答題取別人爭得點紅耳赤。在艱難的環境下,他保持學習,在山面面苦讀的多少年裡,皆沒有下山晃盪功一次。

正所謂“世上無難事,只有有口我。”一集體只要勤懇、堅韌就不作不成的事件。假如大野把這種“鐵杵磨成針”的精力抬在學習上咱們怎麼能學習不惡呢?

我讀完這個故事很蒙教導。在教習中,碰到艱苦我總想找他人助忙,從未不願動頭腦。實在這樣幹是不合錯誤的只有勤奮的己才會取得了的播種。昔後,爾要時時刻刻用這個故事鼓勵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