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社會實踐報告>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和心得

文思屋 人氣:2.59W

哲人說:“實踐是檢驗真理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理論要回到社會實踐中去運用,想事情辦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使主觀符合客觀。認識客觀事物,要實現兩次飛躍,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是認識事物的第一次飛躍,而從理性回到實踐是第二次飛躍。所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當今的大學生,社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而參加社會實踐更顯得重要,實踐的能力強弱,決定著日後工作的好壞。同時社會時間又是我們學校的一門修課,在校學生只有有半月以上的社會實踐經歷,並寫出合格社會時間論文,才有資格畢業。

大學生社會實踐報告和心得

鑑於此,今年暑假,我走出了象牙塔,走進了社會這個大熔爐,在此摔打,鍛鍊,以便將來能夠從容的融入這個社會。

求職

對於找工作,我懷著一份忐忑的心情做了不少心理準備:

由於對於社會中求職的一些事情有所耳聞:有些用人單位,要先收取一定的押金以保證其利益的時候,往往是想騙取你的錢而不是想僱傭你。黑中介最喜歡“拖”,拖來拖去。浪費的知道是我們的是時間;找藉口解僱,剋扣工資:最可恥的就是這些黑心的老闆,我們辛辛苦苦的幹活,卻換來的只是他們的奸詐;高回扣誘惑你搞傳銷,很多商家利用大學生求職心切的心理,利用高額的回扣,引誘大學生作傳銷工作,並說這些都是沒有風險的;娛樂場所高薪,另有企圖,去娛樂場所的待遇很高,那是因為老闆招引你來並不是為了讓你安心的工作,而是另有所圖,尤其是女孩子更應該加倍小心!聲稱找家教,專騙女學生,這樣的事情在這些年已經屢見不鮮了,有些換人以招家教為名義,實質上是為了侵犯女學生。

工作:

這份工作來的不是那麼容易,況且我暗下決心,要作出點樣子來,以為以後的人生贏得主動。為此,我作足了思想準備,為自己規定了幾大原則:

一,決不破壞公司的規矩。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自然,作為一個單位也有相應的規定了。我們公司制定了很多的規定,比如:不可以串崗、不可以閒談等。我要求自己努力工作,不遲到、早退,嚴格遵守單位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完成領導交辦的工作

二,不管是誰,隨喊隨到。不管有多累的活,我都會很積極很主動地去幫忙——只要自己能忙的過來。於是乎,我在同事眼裡我是個積極的,在幹部面前我也給他們留下了好的映像!

三,如果閒著的話就找點事情做。畢竟是私企老闆,不會養一些閒人的。老闆僱傭你,是要你為他創造財富的,不是白養你的。

給公司的建議:

在公司一個月,不僅學到了不少東西,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也看到公司一些有待改進或可以改進的地方,為此,提出了一下一些建議:

1、統一規劃市場行銷策略,樹立起自己的品牌營銷略。營銷策略的正確性和促銷手段的完善是產品成功的保證。產品再好,如果沒有正確的營銷戰略、營銷手段,沒有精良的營銷隊伍去組織實施,就根本無從實現市場佔有率第一的目標,更無從實現第一民族品牌和獲取最大創業利潤的目標。產品品牌的樹立,在質地優良的情況下,除藉助宣傳工具外,最終還將依靠我們營銷人員的自身高素質,豐富的知識和閱歷,新穎的營銷手段和技巧、良好的口才及應變能力,讓消費者去感受我們的員工、感覺我們的產品、感覺我們的服務,確實讓他們從中受益。

2、加強公司內部團隊精神的建設,形成創業的集體凝聚力,形成企業發展與個人價值實現同步發展的激勵模式。有計劃的引入股權認購期權獎勵的企業激勵模式為團隊精神的.營造服務。甚至可以試探企業實現MBO來改變企業的法人治理體系和絕對控制權。團隊精神和創新思維是公司實現可持續性發展的最根本的保證。團隊精神的精髓是追求組織的有效性和員工對組織的最大貢獻率,它既是一種精神境界的要求,但更重要的是一種思維、一種方法,它強調一種實戰技巧,強調一個組織如何協作,充分發揮每個人的才能和潛力,通過協調和規劃,最終促成目標的達成。

總結 :

短期的社會實踐,一晃而過,卻讓我從中領悟到了很多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將讓我終生受用。社會實踐加深了我與社會各階層人的感情,拉近了我與社會的距離,也讓自己在社會實踐中開拓了視野,增長了才幹,進一步明確了我們青年學生的成材之路與肩負的歷史使命。社會才是學習和受教育的大課堂,在那片廣闊的天地裡,我們的人生價值得到了體現,為將來更加激烈的競爭打下了更為堅實的基礎。希望以後還有這樣的機會,讓我從實踐中得到鍛鍊。

紙上覺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暫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裡,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麼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最後證明,對於在實踐地的工作——不管是與客戶交流,還是酒的運輸與交貨自己都能在邊學邊做中完成。所以我的感謝大學母校淡化本科專業意識、注重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教育方式和實踐單位老師、前輩們的耐心指導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