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集合八篇

文思屋 人氣:2.52W

演講稿的內容要根據具體情境、具體場合來確定,要求情感真實,尊重觀眾。現如今,我們都可能會用到演講稿,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演講稿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集合八篇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1

自古綠葉配紅花。不管是紅花,還是綠葉,站在這三尺講臺上,我就感到由衷的高興,由衷的自豪,黨和人民給了我們神聖的使命,我們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人。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驕傲我自豪,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人們都說老師是園丁,是工程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最神聖的職業。是啊,教師是神聖的,教師是崇高的。只是我無法用學者那深邃的語言去闡述教師的價值,也無法用詩人那優美的詩句謳歌這崇高的職業。但是,我卻可以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去開拓,去創造,去耕耘,去收穫,因為我是教師!!!“人民教育人民辦,辦好教育為人民”。一句話就概括了黨對人民的關心,對教育的關注和對教師的關愛。在這樣的國度裡,在這樣的社會中,作為一名教師,我又怎能不感到光榮、自豪呢?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初為人師的日子裡,我一直為教師這個冠以"清貧"的職業而迷惑!在出手闊綽的大款群體裡,看不到教師的身影;在豪華氣派的新潮一族中,尋不著教師的足跡……教師,彷彿只是生活的配角!

可是,當我面對那一群群天真爛漫的孩子,那一雙雙求知若渴的眼睛,那一張張綻放如花的笑臉,您說,我們能不動情嗎?於是,慢慢地,心中的迷惑消失了,疑團疏解了,心情舒暢了!慢慢地愛上了這份工作,也慢慢地享受到了其中的快樂。遠離了城市的繁華,卻聆聽了清新美妙的鄉間小曲;遠離了耀眼的霓虹,卻收穫了求知若渴的期盼眼神。

我喜歡,聞到鄉間泥土散發的陣陣清香!我喜歡,看到孩子們甜甜的張張笑臉!我喜歡,聽到學生親熱地聲聲呼喊!我喜歡,見對學生積極努力的滴滴進步!在這三尺講臺,我為學生傳道解惑,給學生噓寒問暖,與學生打成一片……因為我終於有機會能釋放青春的夢想,踐行人生的價值。縱然兩袖清風,縱然一身粉末,縱然清貧如水,縱然浮華散盡……但我知足,我是教師,一位光榮的人民教師!

“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師,她傳播著人類的文明,承載著歷史的更替,撐起的是中華民族的擎天大廈。試想:有多少孩子在我們手裡呀呀學語,蹣跚起步;多少顆潔白的心靈被除數我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青春的熱血在這裡沸騰,生命的凱歌在這裡奏響,人生的童話在這裡也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春有百花秋望月,夏有涼風冬聽雪,待到桃李滿目日,便是我們自豪時。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聽到這些,身為教師的你,難道不感到光榮與自豪嗎?

老師們,同行們,是春蠶,就讓我們抽盡最後一根絲;是蠟燭,就讓我們發出最後一片光;是人梯,就讓我們為學生架起人生成功的橋樑吧!“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選擇這個職業,我矢志不渝,從事這份事業,我無怨無悔!我驕傲,我自豪,我是光榮的人民教師!

《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指出,要“大力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特別要加強師德建設”。高質量的教育,必須有高素質的教師。強化人民教師的師德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奠基工程。教師職業的特殊性,決定了教師的職業道德是一個獨特的體系,有其特有的內涵、規律和作用。我們要造就千千萬萬適應時代需要的人才,其根本保證在於建設一支德才兼備、忠誠於人民教育事業的教師隊伍。振興21世紀的中國教育呼喚高尚師德。

師愛是師德的核心。“愛是教育的基礎”。教師對待學生的態度關係學生性格的形成。一個學生如果生活在鼓勵和認可之中,他就會自信和自強。有學者認為,“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因此,教師對學生的愛“在性質上是一種只講付出不記回報的、無私的、廣泛的且沒有血緣關係的愛,在原則上是一種嚴慈相濟的愛。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教育實現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師愛就是師魂。”

教育是一種以人格來培育人格、以靈魂來塑造靈魂的勞動。徐特立有句名言:“做教育工作的人,一般總是先進分子。”因此,教師必須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而高尚的師德來自於堅定的教育信念,這種信念是教師的精神追求和奮鬥目標,是教師提升素質的關鍵所在。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現是教師對教育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和強烈的事業心,它具有專一性、穩定性、執著性等特點。教育信念一經確定就難以改變,從而造就教師特有的道德人格。一個教師只有當他認識到自己從事的事業對祖國和人民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時,他才會不遺餘力地去幹好它。

在經濟轉型期,人們的世界觀、價值觀受到來自社會多方面的強烈衝擊,呈現多樣化取向。價值觀的多樣性不能不影響到教師,影響到教師的職業道德。在重金錢、輕事業;講實惠、淡理想;求享受、畏艱苦等社會風氣衝來時,師德建設至關重要。職業道德作為一種實踐性的道德,要求廣大教師在教育實踐中堅持以為人民服務作為師德的核心,這就首先要造成一種現實的環境氛圍。在形成這種氛圍的過程中,既需要教育領域的領導者以身作則,又需要在教育體制以及相關政策上的改革和創新。要在目前偏重升學率等“硬性指標”的教育評估體系中,加入“師德”等“軟性指標”,使之成為教師隊伍提高道德素養的指揮棒,成為教師自我評估的重要標準。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通過此次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得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二、加強政治學習,不斷提高政治素養。

本人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檔案,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三、愛心是師德素養的重要表現。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四、孜孜不倦,積極進取。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五、以身作則、率先垂範。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當然,在教育教學中,本人也存在一些缺點和錯誤,如偶爾說髒話、對學生髮火、上班紀律性不強、知識點沒認真落實等,通過這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我深刻認識到我的缺點和錯誤,爭取在以後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努力改進和改正,為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而努力奮鬥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

得法國作家盧梭說過:“沒有榜樣,你永遠不能成功地教給學生以任何東西。”法國作家羅曼,羅蘭也說過:“要撒播陽光到別人心中,總得自己心中有陽光。”我想,我們每個教師的師德就如同這裡的“榜樣”和“陽光”。俗話說,親其師,則信其道;信其道,則循其步。所以說教師是旗幟,學生如影隨形般地追隨;教師是路標,學生毫不遲疑地順著標記前行。 孔子說過:“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我們教師若不是路標,縱然你的理論再高,教育的形式再好,藝術性再強,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每個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一思一想、一情一態,都清晰而準確地印在學生的視網膜裡、心光屏上,這就是無聲路標的示範性,這種示範性將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形成一股排山倒海般的內化力。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範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2

我是一名教師,一說教師,有人就會在心裡隱隱約約地說:“教師,太平凡了。是的,教師人是平凡的,但事業卻是偉大的,因為他們所從事的事業是默默的奉獻和無私的犧牲。我為能從事這樣的事業而自豪!當我登上那講臺,不,應當是舞臺,我似乎覺的兩側的紫色帷幕正緩緩的拉開。最富有生氣的戲劇就要開始了。最令我興奮的是這戲劇擁有一群忠於自己的角色的演員——我的學生們!這戲劇也許是世間最長的了,為此,我願做一名熱情的報幕員,向觀眾宣佈:XX班的戲劇開始了!我想,我還應該是一名合格的導演。我渴望匯出充滿時代氣息的戲劇來:團結,緊張,嚴肅,活潑是它的主調;理解,友愛,開拓,創新應當是它的主要內容;愛著這個集體和被這個集體愛著是它的主要故事。作為導演我將要精心設計出生動的情節,典型的角色,迷人的故事奉獻給所有的演員。我也心甘情願地做一名配角,盡我的力量成為主角服務、效勞。不僅如此,我還要做一名最虔誠的觀眾,為演員們精誠的演出微笑,流淚,鼓掌,吹呼。生活的目的,不在於顯耀和享受,而在於精神上的充實和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戰士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多行多業的分工,就不存在國家和民族。我們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時代在前進,社會在發展,改革在深入,教育要振興。作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我一定會竭盡全力把書叫教好!如果我的學生是蜜蜂,我甘當採蜜的花朵;如果我的學生是花朵呢,我一定做好護花的綠葉;如果我的學生是幼苗,我一定當好稱職的園丁;如果我的學生是衛星,我一定當好把他們送上萬裡征程的火箭;如果我的學生是火箭呢?我一定當好一名火箭兵,用我瘦弱的肩膀,頂著他們踏上輝煌的前程。別為了讓家長認識你,別為了讓老師認識你,最美的發現在孩子們的眼睛裡。當我望著孩子百雙渴求的眼睛,就像置身於燦爛的星空之中,在這片閃爍的星光裡,我將找到清澈如山泉的真、善、美。同學們,為了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讓我們攜手並肩,不回顧,不彷徨,風雨兼程,勇往直前吧!

明天與起點有人說明天是童話,有人說明天是夢幻,有人說明天是神祕的,是今天的海市蜃樓……不,年青的朋友,明天是火,明天是光,明天是振興中華意志中的展現……茫茫黑夜裡,明天是乳白色的晨曦;冰天雪地裡,明麗的杏花、春雨是朦朧的山水畫。明天充滿著光明,但明天的歷程同樣艱辛,工地上,姑娘小夥那流淌汗珠的紅黝的臉上,積蓄了明天的純樸的信念;燈光下老師那疲倦的客顏蘊含對明天的希翼和追求,勝利歡呼的歲末不正是明天新的征途和起點嗎?起點,在人生的道路上會產生無數新的起點,關鍵是你能否把握住這人生的重要時刻。共青團中央評選出的十佳青年,在廣闊的天地裡耕耘他們找來了起點;在茫茫科海中揚帆他們找到了起點;在紅領巾飄揚的隊伍裡,在孩子們閃光瞳仁裡他們找到了起點……正是我們的老師和輔導員精心培育和引導,使千千萬萬名少先隊員象“十佳少年”一樣,從尚不穩健中尋找了屬於他們的起點。親愛的朋友,不要以為起點不重要,“於裡之行始於足下”,“萬事從一開始”。不要因為“起點”構不成畫面而忽略它的位置,正是因為那些起初構不成畫面的起點組合成豐富多采的人生。人生的起點如果常常是模糊不清,人生將會留下一路遺憾。人生的輝煌始於起點;祖國的明天從今天開始。教師,多麼明亮,光輝的名字。我們老師辛勤的耕耘將托起明天的太陽,給景秀河山添輝加彩。我為我們的老師而驕傲,我為祖國的明天而希望滿懷。讓我們從起點開始,展現一個美麗的明天。

還是在兒時,我的老師就在我的心中播下了一顆種子,一顆對“教師”這一職業期望的種子。這顆種子在老師愛的雨露和關懷的陽光下,漸漸地在我心中,生了根,發芽了,長大了。今天,它終於結出了果實——我也成了一位老師。當我還懷著期望看“老師”時,在他的周圍總圍著一圈光環,“春蠶”、“紅燭”、“靈魂的工程師”。

於是,我就帶著這樣的一份崇敬走進了教師的隊伍,當我穿過了它面前的光環,走進了它的核心時,也漸漸地理解了它的內涵,教師也是平凡的,普通的:就如一顆小小的鋪路石,也只是社會中的滄海一慄,大多數的老師,都只是默默地在自己的崗位上,燃燒盡了自身全部的光和熱,再悄悄地退下了,沒有驚人的事蹟,沒有輝煌的成就,猶如一塊黑板,曾經寫滿了神奇,最後擦去的都是功和利。

但在老師的手中,都握著無數的金種子——那便是希望,這就是教師的全部財富,也是教師的神奇之處。

當每個生命來到這世界上,在他們的心中,都有一塊空白的土地。很多的爸爸媽媽細心地給它澆水,施肥,唯獨望了播下種子,於是他們就帶著這塊空白的沃土來到學校。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3

各位領導 老師:大家好!

作為一個新老師,我不敢在各位前輩們面前大肆談論“師德”的內涵和外延。今天所言,只是在職期間我作為一名普通的美術教師的感受。借用《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的作者鄭傑老師的一句話,“我不能保證我所說的每句話都正確,但我能保證我每句話都出自真誠”。不當之處,請老師們指正。

“師德”這個詞,只要在百度搜索欄裡一鍵入,馬上會有成千上萬條資訊鋪滿螢幕,讓你應接不暇,隨手點開幾條連結,總會發現大同小異。這並不奇怪,教育史伴隨著人類文明史不斷向前發展,同時也產生了無數教育家,他們身上的優良傳統都被人們發揚並繼承到了今天。尤其是背稱作“禮儀之邦”的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教育者們都用自己的氣節操守人格教育感染,薰陶了一代代的仁人志士,給後人數起了師德的豐碑。漸漸地,人們自然而然地為“師德”二字帶上了越來越多老師所難承受的光環,貼上了“崇高” “偉大' “神聖”等 標籤。我總覺得,當師德被大張旗鼓地去宣揚,去“學習”時,便在一定程度上喪失了某些本真,似乎讓人覺得教師的職業道德已經要到底線。而實際上,既然選擇作為人師,那麼,我相信每一個老師都在從事這份職業前對它的特殊性已有所瞭解,而且在剛參加工作時,一定也充滿激情與幹勁。我們用自己的青春守著教育事業,這本身就是一種奉獻。我敢說沒有一個老師不想不為孩子好,我們需要的僅僅只是去找到那麼一種最適合孩子們的方式。這並不只是生存的方式而是我們憑一顆良心在做事。其實,我們都只是普通的教師,我們應該把自己的本職工作當作平常,踏踏實實做事,認認真真教書,用心地對學生,這,就是有如“孺子牛”的師德。我們當中每一位老師都是師德的楷模,在這裡,我要向你們學習。

作為一名美術老師,我不能像擔任語文數學的老師們天天去接觸孩子們,我只希望用我一星期2節的美術課時間讓孩子們在畫畫中感受美,並追求美。所以,我認真備課上課。在我周圍,我曾見到很多老師對孩子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和嚴慈相濟的愛,這些,都深深地留在我的腦海裡。師德,不就是這樣簡單嗎?我常把她們的行為當作我自己行為的試金石。

我想,用不著那麼多的條條框框來號召我們老師來學習,有心人自會發現身邊的美好。我有個提議,只用大家每晚在睡前,心靜下來,輕輕地問自己一聲:今天,我對得起孩子們親切的一聲“老師”的呼喚嗎?只這一句,就足以來拷問我們的心靈了,而無需更多的語言。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4

一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這樣說過:“要有良好的社會,必先有良好的個人;要有良好的個人,必先有良好的教育。”推而廣之,要有良好的教育,必先有優秀的教師。

有人把教師比作“托起明天太陽的人”。這個比喻很恰當。“託”,不是像母雞一樣“護”著小雞;也不是像馬戲團那樣“馴”著動物。教育是一門高深的藝術,需要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投入我們全部的愛心來闡釋這“託”的含義。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心就不可能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更不可能使我們成為合格的、優秀的教育工作者。只有有了愛心的依託,我們才能培養出一支高素養的隊伍,一支屬於21世紀的隊伍。

古今中外,無數優秀教育工作者身體力行,無聲地向我們訴說了一個顛撲不破的道理:只有像愛自己的孩子那樣愛每一位學生,我們才能開啟每一位學生心靈的窗戶,才能教育好他們。作為教師,也許大家對魏書生這個名字並不陌生。他任校長、書記,省內外社會兼職達38項之多,他沒改過一篇作文,沒考過一次試,以1988年魏書生所教的兩個畢業班為例:暑假升學考試135名學生都達到了升學分數線;全市14所中學,超過600分的考生共30名,魏書生班佔了10名;全市總分第一、二、三名及語文、政治、數學、化學、英語、生物的學科第一名都是魏書生班的學生。”當我看到這一段文字時,我被深深的震動了,同樣是一名老師,我多麼想像他一樣埃

毋庸質疑,魏書生的教學當然好,可是隻有書教的好是不行的,有很多老師,書教的也不錯,但效果不一定有他好,為什麼?那就是缺少了成績獲得的另一個重要基石,那就是---對學生的愛和尊重。

他的尊重是真尊重,不虛情假意,點到為止。他對學生的尊重,就如成人之間的你我關係。從我自身看,毋庸置疑,我也是愛自己的學生的.課下,我也會對學生摸摸頭,開開玩笑;學生病了,我也會噓寒問暖,帶他們去醫院;每逢過節,我也會把住宿的學生叫到家裡。但是,骨子裡,我還是我,學生還是學生,當他們犯了錯,我還是會站在老師的立場,會批評他們;當他們頂撞了自己,我也會覺得他們冒犯了老師的尊嚴.所以,學生對我只有一時的感動,而不是心甘情願的折服。所以當我從教室裡出來,有些被強迫的學生就不願學習了,這就是根本。

可是朋友不是,朋友託辦的事,一定要辦好,因為你怕辜負他。魏書生的課堂,應該就是這樣,學生是魏老師尊重的朋友,魏老師是學生尊敬的朋友,交換的條件是,老師給學生最好的民主,學生給老師最好的成績。因為魏書生放棄了高大,所以他收穫了親近和成功。

假如每個老師都如魏老師那樣實行民主,真正的從骨子裡去愛學生,把老師的角色扮演的卑微一點,學生的角色強大一點,那麼,不僅有分數的成功,也會有社會道德的成熟。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面對的是一群敢於挑戰,敢於質疑的新生代。他們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見解,不輕信,不盲從,他們更不會迷信老師的權威,這就更加需要我們如嚴父慈母一樣,用我們的全部愛心去感動他們。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1,在座的同行們,在我們的教育生涯中,未來的路還很長很長,但無論我們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我們一如既往地用愛心去澆灌每一位學生的心靈,如同對待我們心愛的孩子一樣,我們沒有理由不成功!我堅信,今天用愛心托起的太陽,必將在明天發出燦爛奪目的光芒!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5

有這樣一位女孩,小的時候,常常望著星空發呆:長大後幹什麼呢?做一個英姿颯爽的女兵,當一個風風光光的明星,還是成為一名事業有成的女企業家?可她長大後,偏偏考進了一所師範——這,就是我。五年前,我帶著對生活的憧憬,帶著教書育人的職業使命,開始,我的心裡有些空落落的,以為自己壯志難酬。直到真正站到了神聖的講臺前,我才發現“區區三尺,學問非凡”,短暫的五年教學使我懂得了許多,也改變了許多。

剛畢業時,我接手了四個班的英語,剛來花小,孩子們的基礎特別差,幾乎等於沒學,加上早讀課,每天最少要上五節英語課,慢慢的,我的嗓子就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整天嘶啞著嗓子去給學生上課,記得有一次我穿了件新衣服。剛走進教室,學生們就圍了上來大呼小叫,我剛張開嘴讓他們安靜下來,突然有個聲音大聲地說:“不要吵了!老師的嗓子啞了!老師的嗓子都啞了!”頓時整個教室安靜了下來,孩子們都在自己的座位上端正地坐好,安靜地看著我。當我張開嘴讓他們跟著我念單詞時又有同學舉手提議:“老師,我們今天學唱英文歌吧!我們能自己跟著磁帶學,那樣你的嗓子會好得快些,媽媽說嗓子啞了要少說話!”多懂事的孩子,只知他們平時愛惹我生氣,不知他們竟也知道關心我!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幾十顆幼小的心靈對我的撫慰,感受到了他們對我的理解和支援,作為一名國小教師我心甘情願了!

還記得當時要忙於迎接期末考試、要為教師文藝匯演緊張地排練、要為元旦節英語晚會準備節目。他們懂的英語實在是太少太少,我沒法將臺詞寫下來讓他們自己去背,緊張的排練和不定時的加班幾乎壓垮了我,我真想甩手不幹了。有一天幾遍排練下來後孩子們已經練得氣喘吁吁了,我說:“你們累了,就早點休息吧!”可是沒有一個孩子離開我,他們圍在我身邊仰著小臉懇切地說:“老師,咱們再練一會兒吧!我們不累!真的,我們不怕累!”看著孩子們汗津津的小臉,我突然感到自己是那麼的軟弱。我說,你們不怕,老師也不怕,咱們一起練。排練結束後,我和孩子們一起笑著鬧著,心裡感受到一種從未有過的輕鬆,我知道是孩子們幫助了我,鼓舞了我。當我在臺下看著他們成功的表演時,淚水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來。

這就是我,一個普通的國小英語老師,我沒有力量去改變什麼,但我希望能把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我會不厭其煩的跟學生強調英語的重要性,只是真心的希望他們能為國中的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我也會花上兩個星期的時間,記住所教班級的將近200個學生的名字,只是希望能更快的瞭解他們;我還會一次次向領導提出建議,用我微弱的.力量來改變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因為這是我——一個平凡的國小英語教師的使命。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6

各位領導、老師:

大家好!

我經常問自己:‘青春的價值是什麼?“生命的意義是什麼,”生命是寶貴的,寶貴的是讓別人過得更好;生命是寶貴的,

人生的價值在於為偉大的祖國做出貢獻。成千上萬的孩子是一個國家的希望。每次想到這些,我都覺得肩上擔子很重。

我不是讀書人,無法用深刻的思想去思考自己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我不能用美麗的詩句來讚美我的職業。但我是一名教師,一名從事基層教育的工作者。

我能深入思考心中最神祕的哲學;我也可以摘花一樣的萬物之理,在心裡築起最美的詩篇——我熱愛這平凡的事業,願青春在這片熱土上綻放光芒。

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有淚水,因為我深愛這片土地?每次讀艾青的詩,我都會不由自主地想:詩人的情感世界有多感動?

而這些情緒又是如何變成澎湃的激情的呢?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雖然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為了堅持自己的信念,實現自己的理想,

你必須不知疲倦地工作。教師的知識只有流暢執行,才能澆灌學生。所以在學習中,要堅持不懈的追求,從上到下的尋找。不斷學習,深刻認識到自己的淺薄無知,不斷鞭策自己。

努力,努力,再努力。去年在鎮教委發起的讀書活動中,看了李希貴先生的《自由呼吸的教育》這本書,受益匪淺。如今,

在鎮教委的統一要求下,全鎮的老師都跟著郭進了學生書,摸到了有聲讀物。然後解放學習能力,建設大學課堂。人走出來的路,無論是寬闊的道路還是狹窄的小路。

平凡仍能孕育偉大,簡單也能創造奇蹟。就像李希貴的經歷一樣,願意平凡,沒有奉獻精神,就不會有偉大的教育神化。

我至今還記得李大釗的一句話:年輕人是生命之王,生命之泉,生命之光。

問哪裡的花那麼鮮豔?只有綠葉襯托著它。老一輩的教育家用青春寫下了最震撼的宣言!今天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寫下青春宣言!

你不能長成參天大樹當柱子,但它可能是一棵為春天提供新綠的小草;

不能成為一座顯示出一種巨集偉的山,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座道路紀念碑,刷走迷失的旅行者的雲彩;你不能像海洋一樣胸懷寬廣地擁抱白川方明。

為什麼不能是一條為旱災之地盛花蜜的小溪?

奉獻就像火炬,無怨無悔的燃燒著,那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奉獻就像一股清泉,是一種常年的流動,不利於名利。

奉獻,更像是一首經久不衰的頌歌,永遠迴響在中國遼闊的土地上。

這是心靈的呼喚,愛的奉獻,世界的春風,生命的源泉。

老師,朋友,三尺平臺是我們永遠完不成的里程;黑板粉筆是我們永恆的責任;我們在講臺上的辛勤勞動,是為了澆灌偉大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用歲月給我們的年輕的臂膀和熱情,伸出你年輕的手!高舉希望的火炬,破風破浪,走向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7

工作快一年了,作為老師,曾經有過歡樂,有過苦痛,有過輝煌,有過失落,也有過仿

徨和無助,但經過快一年的磨練,我深刻感悟到作一名老師難,作一名好老師更難!

首先,教師應具有最起碼的教師職業準則,要愛崗敬業,堅決擁護和支援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另外,教師還應具有較強的專業知識,紮實的教學基本功和豐富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在課堂上靈活,隨機應變的掌握課堂,維持課堂秩序的能力,以上都是作為一名老師應具有的一些最基本的條件,而對於作為一名好老師,這些條件是遠遠不夠的!那麼如何作為一名好老師呢?

經過近多半年來對教師這個職業的感悟,我認為作為一名好老師應該有一顆愛心,金子般的愛心,對所有的學生都應該表現出對他的愛。不管他貧富與貴*,是否好與壞!校長曾經說過,要把學生當作自己的孩子,因為年齡關係,我把我的學生當作我最親的弟弟,妹妹,在邯鄲,他們就是我的親人,和他們在一起,我能感受到身處異地的快樂,我把我全部的熱情都傾注在了那些孩子身上,也因此得到了孩子們的認可。

作為年輕老師,因為知識積累不夠,教學經驗不夠豐富,要想讓學生喜歡自己所帶的課,就必須先讓學生喜歡自己,抓住學生的心理。利用年輕的優勢,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作為老師,還應有很好的耐心和極大的熱情,有很多老師說:教師的職業是一種良心活,我感同身受,因為只有當自己的行為不受到良心的譴責時,你才會感受到作為一名老師的幸福!生病了,學生會在辦公桌上放下治療的藥,過節了,學生會拿出自己精心製作的卡片祝你節日快樂,還會說上一句讓你一生都難以忘記的:老師,您辛苦了!,嗓子幹了,學生會為你端上一杯水……當感受到這一切時,你會感到作為老師的偉大,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另外,作為老師,還應該適時的鼓勵學生。學習好的激勵他們向更高的目標奮進,學習一般的鞭策他們,讓他們不要灰心,告訴他們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辦不到的事情,只有人不想幹的事情。只要想學好,通過努力,肯定會學好的!適時的找心理自卑的學生談心,鼓舞他們的士氣,讓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也許就是因為老師的一句不經意的話,一個眼神,一種表情將會影響到一個孩子的一生!所以,對於學生,應該有博大的愛,無私的愛,更應該去寬容他們,理解他們!

之所以選擇教師這個行業,源於我本身對學生的愛!雖然我將來不會有令人羨慕的財富和權利,不會有顯赫一時的聲名和榮譽,也不會有悠閒自在的舒適和安逸。但我還是堅定的選擇了它,因為我知道,所有的職業都是在改造世界,而唯獨我所從事的職業是在創造世界,我所收穫的是任何數字都無法計算的生命價值和幸福成果。生活的目的,不在於顯耀和享受,而在於精神上的充實和事業上的成功。沒有戰士誰也當不了將軍;沒有水手,誰也當不了船長;沒有教師,就沒有我們人類文明的今天!

青年教師師德演講稿 篇8

尊敬的領導, 老師們:

大家好!

我時常問自己:"青春的價值何在? 生命的意義何在? "生命是可貴的, 可貴在使別人活得更美好;生命是有價值的 , 生命的價值在於對偉大祖國做出貢獻。"千萬個孩子就是一個民族的希望", 每想到此, 我就感覺重擔在肩。

我不是學者, 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價值;我也不是詩人, 不能用優美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但我是教師, 一名從事基層教育事業的工作者, 我可以深深思索心中最奧祕的哲理;我也可以採摘如花的萬物之理, 構築我心中最美麗的詩篇--我愛這平凡的事業, 我願青春在這片熱土中閃光。

"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 因為我對這篇土地愛得深沉。"每一次我讀到艾青的這句詩, 我都禁不住在想:詩人的情感世界裡有著怎樣的感動, 而這些感動又是怎樣化作澎湃的激情?

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 就要堅定不移地走下去。雖然會遇到種種困難, 我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思想準備, 為了堅持信念, 實現理想, 就必須孜孜不倦的努力。教師知識長流水, 才能對學生灌溉。因此, 學習上要執著追求, 上下求索。不斷的學習深刻地認識到自己的淺薄與無知, 故而不斷地自我鞭策, 努力努力再努力。去年, 在鎮教委發起的讀書活動中, 我閱讀了李希貴老師<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書, 受益匪淺, 感同身受!時下, 在鎮教委的統一要求下, 全鎮教師又跟隨郭思樂老師一起走進生本, 感受聲本。繼而解放學習力構建高校課堂。路是人走出來的, 不管是康莊大道, 還是羊腸小道, 平凡中照樣能夠孕育偉大, 樸素中同樣能夠打造奇蹟, 正如李希貴老師的經歷那樣, 甘於平凡的心, 沒有奉獻的精神, 就不會有偉大的教育神化誕生。

還記得李大釗先生的話:青年者, 人生之王, 人生之春, 人生之華也。

問花哪得豔如許? 惟有綠葉襯托之。老一輩教育家們已用他們青春寫下了最撼人的宣言!今天, 我要用自己的行動寫下青春的宣言!

不能長成參天大樹做棟樑之才, 不妨是一顆小草為春天獻上一絲新綠;

不能成為高山昭示一種雄壯, 何不當一塊路碑, 為迷途的旅人拂去心頭的陰雲;不能像海洋用寬闊的胸懷擁抱白川, 又怎麼不可以是一條小溪為入旱的土地捧上甘露。

奉獻像火把, 是無怨無悔的燃燒, 是至死不渝的真情。

奉獻像一泓清泉, 是長年的流淌, 是不濟名利的付出。

奉獻, 更像一首經久不息的頌歌, 永遠迴盪廣袤的神州大地。

這是心的呼喚, 這是愛的奉獻, 這是人間的春風, 這是生命的源泉。。。。。。

老師們, 朋友們, 三尺講臺是我們永遠走不完的里程;黑板粉筆是我們永遠割捨不下的責任;我們在講臺上的耕耘, 就是在灌溉偉大祖國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 憑著歲月賜予我們的年輕臂膀和滿腔熱情, 伸出年輕的雙手吧!擎起希望的火炬, 闢風斬浪, 走向輝煌的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