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師德演講稿>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

文思屋 人氣:2.84W

演講稿的格式由稱謂、開場白、主幹、結尾等幾部分組成。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相信寫演講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精讀一本好書,點亮一盞心燈”。好書猶如一泓清泉,不僅清澈明淨,可當鏡子映照自己,而且清爽甘洌,沁人心脾。蘇霍姆林斯基的學術著作《給教師的建議》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導教育理論和實踐的書籍。讀著此書,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誘,給你排憂解難,給你指點迷津,又猶如一位和藹可親而又博學的老人,在你遇到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讓你有著自信。很難想像幾十年前的教育理論,在二十世紀的今天,在這個日新月異的年代,還有如此深刻的教育實用意義。難怪他要成為廣大教師心中追尋的偶像,成為心中的指明燈。書中談到100條教育理論。每一條談一個問題,有生動的實際事例,也有精闢的理論分析,很多都是蘇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學中的例項,娓娓道來。真讓我感觸頗深,受益匪淺。書中眾多理論對我影響深遠,尤其是《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蘇赫姆林斯基在學校裡工作了35年,工作了20年後,他明白了,課堂上老師必須做兩件事情:一、要交給學生一定的知識。二、要使學生變得越來越聰明。很多老師認為,教給孩子很多知識就會讓孩子變得聰明,於是把主要的力量用到記憶知識上去了。這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學會思考,真正的學校應當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這話說得很有道理。我們在教學中發現,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怕思考了,學習很被動,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其實學習應該是一種樂趣,但凡學習好的孩子,都把做對一道題目當作一種樂趣,把思考所得當作一種發現,於是從中得到很多常人得不到的樂趣,最終成功了,問及他們的學習經歷,無一不說學習過程是一種快樂。

可是為什麼現在很多的孩子還是會把學習當作一種負擔呢?原因也很簡單,孩子沒有體驗到學習的樂趣。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依賴思想嚴重,稍有不會的題目就問家長,或者等待老師的講解,怕動腦筋,即使題目做對了,他也不引以為自豪,因為那是父母或者老師講解的結果,他沒有體驗到思考的樂趣。愛因斯坦說過:“我們體驗到的一種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奧祕的感覺;誰缺少這種情感,他就喪失了在心靈的神聖的顫慄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認為是死人。”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才是應當在學生面前展示的生活中最美好的事務。把學習當成一種思考、認識、發現和好奇的需要,這樣的學生才會成為會思考的勞動者。只有把學生培養成一個思考者時,學生才能體驗學習是一種快樂和幸福,而這種快樂反過來促進學生的思考。

沒有問題意味著沒有思考,沒有思考怎麼能提出問題?較多的學生早已不會思考了,忘記了思考的概念,更不知思考的線路,要思考做啥?

那麼,怎樣才能使思考的活動在學校生的頭腦裡佔據統治地位,怎樣才能使思考、認識、發現、理解和求知的需要,成為一個人的最主要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需要使用教師的智慧。

教師本身應該是個思想者,用思想去點燃思想,用智慧去碰撞智慧,力求轉變自己的一味填鴨式的教學方式。 蘇赫姆林斯基說:“在每一個年輕的心靈裡,都存放著求知好學、渴望知識的火藥,只有教師的思想才有可能去點燃它。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這就是教師點燃起來的勤學好問、渴求知識的火焰。只有教師才有可能向兒童揭示出:思考,這是多麼美好、誘人而富有趣味的事。只有當教師給學生帶來思考,在思考中表現自己,用思考來指揮學生,用思考來使學生折服和欽佩的時候,他才成為年輕的心靈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導者。那種熱愛自己的事業而又善於思考的教師,才有力量使教室裡保持肅靜,使兒童特別是少年和青年用心地傾聽他的每一句話,才有力量激發學生的良心和羞恥心,這種力量才是一種無可爭議的威信。而那些沒有什麼東西好講,學生也感覺出他沒有什麼豐富的思想寶藏的教師,確實是很可憐的。我們依靠思考,也只有依靠思考,才能駕馭年輕的心靈。我們的思考能點燃學生的學習願望。我們的思考能激發學生對書籍的不可遏止的嚮往”。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2

各位老師,同志們:

大家下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默默耕耘,無私奉獻”。

有人說教師很虛偽,因陋就因為他們言行不一致。嘴邊常嘮叨:現在的學生越來越難教了,當老師越來越辛苦,太難當了。可實際在行動上,老師們卻又是那樣愛崗敬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

今天我不想,我也不會用漂亮的詞句來謳歌我們的職業是如何的偉大與崇高。因為在我的心裡,教師只不過是世上最平凡、最艱辛的職業。正如教師節一位網友給我發簡訊祝福的那樣“老師是表面風光,內心彷徨,容顏未老,心已滄桑;似乎有才,實為江郎;比騾子累,比螞蟻忙,比雞起得早,比狗睡得晚。”是的,老師就是這樣,是位低,待遇低,壓力大責任大。這並不意會著對教師偏低,也不意會著對現實不滿與厭倦工作,這只不過是對教師職業的真實寫照。有人把老師比作“老黃牛”,我覺得很恰當,因為他勤勤懇懇,默默無聞;有人把教師比作蜜蜂,“採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因為他辛勤勞動,無私奉獻;有人把教師比作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等等,這都是前人對教師的謳歌。說實話,我的思想目前是還沒有達到前人那樣崇高的境界,從教十幾年,讓我體會到教師的工作是壓力巨大,工作艱辛。既然如此,那又是什麼精神支撐著我們教師,讓我們老師如此熱愛自己的工作,寧願為教育事業謳心瀝血?我想那就是崇高的師德。

說實話,當一名老師,我苦惱過,迷惘過,曾經想放棄自己的工作。是身邊的老師給我樹立榜樣,感化了我,給我工作的信心與力量,讓我去熱愛自己的工作。

曾記得那是20xx年,與山桂華老師共年級組,她雖然年近退休,但依然對工作充滿激情,像慈母一樣關愛自己的學生,課堂上還能給學生唱民歌,伴舞。炎熱的夏天,頭帶一頂太陽帽,坐在窗邊堅持給學生批改作業。現在所在年級組的老師的敬業精神更讓我感動,尤其是年級組長韋旭珊老師,多年來每天都是來到學生之前,走在學生之後。這學期,因教學人員緊缺,她一個人負責自己班學生早餐的分發工作,卻豪無怨言;還韋美京老師,已是一位臨近退休的教師,依然忘我工作,常是放學了還在教室裡批改作業,輔導個別學困生。在前段學校進行的師德師風問卷調查中,卻因個別學生寫道“有時拖堂現象“。為此事她還兩天坐立不安,自責自己的過錯。下課了還在教室冒著違紀的風險來輔導自己的學生,這是為了誰?還不是為讓學生多獲得點知識,難道這也是過錯?有時想來老師是多麼!在我們學校,在我們身邊這樣感人的事例還有很多很多。許多老師為工作小病忍著、頂著,帶病工作;有的大病未完全康復,為了不影響教學和不讓同事代課太累,都是提前來校上課。我們的許多教師都是每天早早來到學校,下班後遲遲才離開學校,常常是帶著試卷或作業回家批改,帶著教案回家備課。這就是我們縣一小的老師,他們用自己平凡的工作鑄就了閃光的師魂,他們永遠是我學習的榜樣。

教師是讓人感動的職業,讓我們攜手並肩,共同走好平凡的每一天,去創造不平凡的明天。

謝謝!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3

尊敬的各位領導、同事們。

大家好!今天我有幸站在這裡,是要向大家講述我從教八年來的兩段重要經歷,這兩段經歷令我終生難忘。

1996年教師節,西安市未央區迎來了一支省優秀教師報告團,報告團中一位來自藍田縣的民辦教師引起了人們極大的關注。藍田,西安市所屬的一個縣,昔日的輞川,在王維筆下,它既有“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美景,又有“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的喧鬧。但在今天,它卻是一個國家級的貧困縣。那位民辦教師年盡50,在一個偏僻的小山村已有盡30年的教齡,由於種種原因卻一直沒有轉正,他的妻子因病失去了勞動能力。他僅靠微薄的民辦教師工資,支撐著一個五口人的家庭,生活極端貧困。他在報告中講了這樣一件事:大女兒在西安上大學,母親去看她。在大學校園裡,母親一眼就認出了女兒,因為在花枝招展的女大學生中,他女兒的衣服破舊得很顯眼,腳上穿的鞋還是手工做的,沒穿襪子。看著女兒被凍得通紅的雙手雙腳,母親狠了狠心,從給自己看病的錢中拿出了100元,讓女兒上街買衣服鞋襪。幾天後,女兒回家了,穿著一件花30元錢買來的衣服,依然光著腳穿著布鞋,卻將剩下的錢全部交還了母親。這位民辦教師講到這裡,哽咽著說:“看著女兒簡樸的衣著,看著老伴瘦弱的身體,看著孩子們用完正面用反面的本子,我心裡有愧呀!”然而就是這位愧對家人的民辦教師,卻讓他的學生會考升學率年年全縣第一。西安有些條件好的學校高薪聘請他,他卻拒絕了。他幽默地說:“他們又不能給我轉正。”但接著又說:“咱窮地方的孩子們可憐,他們也需要好老師。”在報告中,這位令人敬重的老師操著鄉音說:“咱乾的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大事,咱的價值,咋能用金錢來衡量呢?”在淚眼朦朧中,這句話永遠刻在了我的記憶中。從這句話中,我讀出了這位生活貧困卻精神富有的鄉村教師的信念——為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奉獻一切!

這是我的第一段經歷。

20xx年,我調入深圳特區的中學任教,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我的眼前。這裡的老師們穿的是高檔的名牌服裝,許多人開著私家車上下班,那個貧困小鄉村的民辦教師的形象離這裡太遙遠了。這裡的老師,雖比不上高階白領和經理老闆那麼富有,但卻絕對與“清貧”無緣。這是初來深圳時,這裡的老師留給我的印象。

在特區工作了一年多之後,我對特區教師的形象又有了新的認識,那就是,在生活上,他們也許比內地教師要優越,但在工作勁頭和奉獻精神上,他們一點也不亞於內地教師,而且他們所追求的,是更科技化、更現代化、更人文化的教學方式以及更高質量的教學成果。在這裡,老師們都能熟練操作電腦,能製作精美的課件,能自如地運用電腦平臺。在這裡,不懂電腦就是落伍的表現。許多老師都參與各種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為提高課堂效率,實施素質教育而思考、研究,並做出了一定的成績。然而更讓我感動的,還是老師們無私奉獻的工作精神。去年,我很幸運地與一個團結拼搏的優秀年級組共同度過了會考前的一年,品嚐到了特區畢業班教師的酸甜苦辣。這就是我的第二段難忘的經歷。

在我們那個年級組裡,每個老師就像是奮力奔跑著的運動員,不到終點永不停歇。在這一年裡,許多老師的事蹟令人感動:有30多年教齡的林喬良老師因病聲音嘶啞,卻從未耽誤過一節課;詹敏儀老師懷揣著醫院的住院通知,堅持上課;吳偉紅老師闌尾炎發作,卻拒絕了醫院手術治療的建議,堅持保守治療……他們都不願影響緊張的會考複習。餘萍老師臨危受命,在會考前的`最後一學期接手亂班,竟顧不上同樣要參加會考的女兒;張中倉老師的女兒體弱多病,他卻仍然一心撲在工作上;陳榮老師放學後自覺批改作業、輔導學生,總是很晚才回家。還有些借聘教師甚至置決定自己命運的招調考試於不顧,說:“孩子們的會考更重要。”犧牲自己的複習時間,為學生補課……與這樣的老師們在一起工作,我的感覺是“辛苦並快樂著”。雖然,我校20xx年的會考成績進步還不夠明顯,但這絲毫掩蓋不了老師們辛勤的汗水,掩蓋不了老師們無私的奉獻,這一切,將永遠留在經歷過那段時光的老師和學生們的記憶裡。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好!

每當提起這個話題,我都會感到既沉重又欣慰,因為下面要提到的一些轉變,意味的太多,下面我從兩個方面講一下我的轉變歷程:

1、教育觀念的轉變,增加了一份責任

當歲月悄然轉動不息的年輪,當太陽的熱情點燃生命的火焰,當7920多個日日夜夜已經成為昨天的時候,回憶走過的道路,一份坦然,一份收穫。

我的學生時代是在應試教育中度過的。初為人師的我,是在“一俊遮百醜”“寧可教出一個市長,也不教十個優秀工人”等思潮的影響下走上講臺的。能教出幾個好學生成了我為師的標準,開始兩年,憑著一腔熱情和勤奮的付出,我取得了令領導滿意,同行羨慕的成績。正當我陶醉其中時,會考的一幕卻讓我再也不敢為自己的一點點成績而沾沾自喜。因為在發榜那天,我不僅看到了考上重點中學的幾個學生的歡呼雀躍,更看到了三分之二的落榜學生的淚水。“不憤不啟,不悱不發”我的心被震撼了,殘酷的事實向我揭示了一個道理:所謂的“精英教育”實際上是一種失敗的教育,理智也告誡我,中國不是靠幾個人建設的,中國的未來也並不能只寄希望在幾個人身上,更何況建設中國需要的不僅僅有市長、科學家,更需要各行各業的合格的建設者。痛定思痛,我告誡自己,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良好的教育,是我的職責,轉變了教育觀念,為了能更快更好地實現自己的育人目標,我翻閱了《卡耐基的教育之路》,拿破崙希爾的《成功學教程》,孫雲曉的《成功父母必讀》等教育理論書籍,把握了教育的最新動態。尤其是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我越來越清醒地認識到:教育的終極目標是培養具備良好的人格特徵,同時具備生存能力且有創造性的人。認準了目標,於是我面向全體學生,用全新的理念愛我的每一個學生,培養每一個學生。做到不但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更要把生存本領,工作技能,做人的道理教給學生。工作中我注重挖掘每個人的潛能,張揚每個人的優勢,培植每個人的特長。走出應試教育“一俊遮百醜”的陰霾的我,不僅達到了“一俊”,還贏得了“百俏”。學生德智體美學全面發展,校的藝術節、體育節成

為學生展示的平臺,精彩不斷,我班的舞蹈《快樂節日》獲全國美育表演一等獎、《快樂的人請鼓掌》《不得了》獲省級表演一等獎,龍澤、李琪琪獲省級演講一等獎;會考成績歷屆優異,就拿今年的會考來說:584.5分(一中的正式生的錄取線)的45人,590分17人,市前10名3人,王褘夫同學一舉奪得會考狀元。我自己收穫很多,先後獲得了評為市“全天候”優秀任課教師、省骨幹教師、省學科帶頭人。

2、師德觀念的轉變,淨化了一顆心靈

教育是用生命影響生命的事業。一個向善的思想引領出一個向善的靈魂,一個偉大的人格塑造一個不朽的生命。所以教師只有“身正為範”,才能使學生“親其師,信其道”,並在耳濡目染的教育中,形成健全的人格。

下面我講述兩個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9月10日,我像往常一樣來到班級,發現講桌上放著一個精美的禮物,我驚喜地問:“誰這麼好,還想著給老師過節?”也許是說者無意而聽者有心,中午回到班級,鮮花鋪滿了講臺,琳琅的禮物堆滿了講臺,一時間,我被愛包圍著,更感受到了被人尊敬的幸福!

可事情並沒有結束,半個月過去了,一次大掃除後,我表揚了一些表現好的學生,可就在這時,王天瑩同學卻突然哭了起來,她的同桌告訴我:“老師,她今天特別能幹,你卻沒有表揚她。”我馬上道歉:“對不起,是老師疏忽!”沒想到我的道歉不但沒有給她慰藉,反而激怒了她“教師節沒給你送禮,你當然看不著”我被震驚了,沒想到一件已經時過半個月的小事,一件曾讓我感到驕傲和幸福的小事,卻給學生的心靈造成了如此巨大的傷害!於是,我換位思考,檢省自己,反思中我感受到了“廉潔從教”才是為人師表的關鍵。

可是市場經濟的衝擊,人們越來越崇尚金錢,金錢也成了家長向老師表達心意的方式。記得有一次,課間來了一位家長,跟我寒喧了幾句,把一個信封塞給我便匆匆走了。待下課後,我開啟信封見裡面有一千元錢,看著10張百元新鈔,想想這幾乎是我一個月的收入,又想到這個學生在我的幫助下有了很大的進步,真有點動心,可下午自習,我坐在講桌前卻怎麼也幹不下去活,而且眼睛自覺不自覺地總往她身上落,就這樣我被折磨了近一節課,看來收下它,我真不知該如何面對家長,面對學生?因這一千元錢而使自己不安,更失去了自己在學生、家長心目中的形象、威望,真是得不償失!於是,我把錢又放回了信封,並附言:你的心意我領了,你的目的我已明白,但我為了今後能坦然地面對你和孩子,現將此退還,請放心,孩子我會盡我所能培養他!你對我的感激也已感動了我,謝謝!“這樣的事,也許許多老師早已做過,並比我做得更好,可這一次的經歷對我來說卻是刻骨銘心的。因為從這一抽一放簡單的動作中,標誌著我對為 師之道的又一次選擇,更是我師德修養的又一次提升。

兩件事給我的感觸太大了,於是我做出決定,在班級鄭重宣佈,我們師生之間的感情是聖潔的、高尚的,我不希望任何人再用金錢來玷汙它。從此,節日裡少了家長的拜訪,卻多了一份讚許,少了鮮花和禮物,卻多了一份真摯的祝福。而且通過師德方面的自我約束,不僅提升了自己的素質,還讓學生懂得了真情無價,真情永恆,學生們更加擁護我,愛戴我,拉近了心與心的距離。再此我並不是在標榜自己,而是要說明一個觀點:師德是為師之本,它有如一輪金赤朗耀的圓月,惟有與高處的皎潔對峙,才能沉澱出對事業的執著追求;師德更是一枚凝重的砝碼,放上它,生命不再搖擺;師德更是高口之巔的清泉,擁有它就能洗盡浮華,洗盡躁動,洗盡虛詐,留下啟悟學生心靈的真諦。

優秀的教師師德演講稿5

尊敬的領導、老師:

大家好!

有人說快樂的時間過得特別快,是啊,在中心幼兒園這塊樂土上我快樂地成長著,轉眼已有近1個年頭了幼兒園是一塊樂土,你播種了愛,收穫的不僅是愛,更多的是快樂是感動。其實幼兒園的老師很普通,沒有驕人的業績;其實幼兒園的老師很平凡,沒有顯耀的事蹟,但我很慶幸我有幸成為中心幼兒園的一員,和在座的教師們一起平凡而偉大著、奉獻而快樂著、成熟而年輕著。和她們一起把全身心的愛播灑在每一位幼兒的心田,讓孩子們在愛的沃土裡茁壯的成長。印度大詩人泰戈爾說過的:花的事業是甜蜜的,果的事業是珍貴的,讓我幹葉的事業吧,因為葉總是謙遜地垂著她的綠蔭的。我園的老師就是那一片片綠葉,默默地垂著濃蔭,把自己濃烈的愛獻給了為之自豪的幼教事業。

最讓我感動的是剛開學的日子,迎來的是一個個焦慮不安的家長和一張張淚流滿面的小臉,園長、老師、左手抱一個,右手摟一個;鬨笑這個,逗樂那個,臉上分不清是孩子的淚水還是汗水,渴了也顧不上喝口水,她們是有八隻手的章魚,是有三隻眼的神仙,是有無窮法力的魔法師,瞧,不出三天,老師們已經能叫上所有寶寶的名字;小不點們一個跟著一個洗手、上樓梯,秩序井然;吃飯、睡覺甚至穿脫衣服自己動手,讓擔心不已的爺爺奶奶驚訝不已。頭暈耳鳴、嗓子沙啞、渾身痠痛又算得了什麼,一聲稚嫩的老師,再見!家長送來的一個微笑是最好的藥方。

幼兒教師就是一大群孩子的保姆,給他們喂藥、穿衣,教他們排隊、做操,照顧他們吃飯、睡覺,教他們識字、繪畫、唱歌跳舞、做手工,甚至在他們大小便時還得幫忙提褲子、擦屁股、沖廁所``````從事了幼教的我,才真正體驗到幼教工作的艱辛,才真正體味到當一名幼兒教師的酸甜苦辣。

其實這些都難不到我,我最遺憾的是自己的幼教專業知識太欠缺了,與在座的專業幼兒教師相比實在太差了。我和其他老師比,存在的一個嚴重的問題就是缺缺少理論知識,缺少實踐經驗,缺少教學藝術,但是我一定要下決心做一名好的幼兒教師,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們喜歡的老師,面對工作中的許多接鍾而來事情,真的讓我有點眼花繚亂,面對這種壓力就要用實際行動來改變壓力。改變自己就應該抓緊現在不能等待,為了創造新的自我,我先從轉變角色開始。首先,我很快的認識到對待工作要有責任心,對待孩子要有愛心,對自己要有信心,一個人只要有了責任心,熱愛自己的事業,就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同樣對自己有了信心,才會認識和了解自己,充分的發揮自己的特長。因此我用自己積極的心態去對待我所從事的事業,並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要做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我相信通過我的努力我會成為一名好的幼兒教師,讓領導放心,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們喜歡的老師。

起始於辛勞,收結於平淡。這就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人生寫照。是的,甘為人梯,吃也清淡,穿也素雅,面對大千世界,我們心懷淡泊,像春蠶,像蠟燭,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用青春和生命譜寫無怨無悔的人生。雖然平凡,我們卻揹負著祖國未來的希望;雖然清貧,我們卻託舉著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