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關於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文思屋 人氣:1.22W

在平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蹟材料吧,事蹟材料可以起到宣傳典型人物、引導良好風氣的作用。那麼擬定事蹟材料真的很難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關於文明家庭事蹟材料範文(通用5篇)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1

趙xx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向上、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二人相懦以沫、愛崗敬業,兒子心地善良健康向上,老人安享幸福晚年生活,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該同志和他的妻子兒子一家人一起努力,嚴於律己,寬於待人,以德治家,成為建立文明家庭的先進典範。

一、愛崗敬業、工作認真

趙xx不論做如任何工作都能夠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任勞任怨,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履行工作職責,不折不扣的完成上級組織交給的各項任務,遵紀守法,遵守單位各項規章制度,嚴格按照制度開展工作。在裝置科、行政科保管時,工作嚴謹認真一絲不苟,有“監獄好管家”的美稱。妻子在單位其單位也能夠努力工作,圓滿完成自己的生產任務。

二、從自己做起傳承節約持家的好家風

在認真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該同志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的大小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合,和睦相處。合理安排家庭收入、支出,從不鋪張浪費、追求奢華,小到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都要做到充分合理使用,厲行節約,並經常能夠打掃衛生,保持家庭環境乾淨整潔。該同志還經常教育兒子“一絲一縷、來之不易”,愛惜財物,生活要精打細算,用之有度,千萬不能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傳承節儉持家的好家風。

三、孝老愛老敬成親朋鄰里楷模

趙xx的家中將近有百歲的祖父需要奉養,但德銘的父母都已經年過七旬,尤其是其父身體狀況不好,平時全靠其母親的照料,該同志主動將祖父接到接到身邊,和妻子一同盡心照顧老人,對老人的日常起居照顧有加,居住房間收拾的乾淨整潔,老人換下的衣服及時清洗,被褥經常晾晒,合理搭配一日三餐,使得老人安度晚年,幸福長壽。在該同志的影響下,他的兒子也主動幫助照顧老人,孝敬老人,敬老愛老形成家風。左鄰右舍、親朋好友沒有不豎起大拇指稱讚的,並作為教育自己子女的楷模。

四、家有傳統的賢妻良母

妻子李豔紅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女性,在她的身上充分體現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賢妻良母。作為媳婦,她恪守婦道,長期毫無怨言的照顧祖父、孝敬公婆。她說到“人們常說陪伴有老人就是孝敬”,在做到照顧老人起居生活的同時,還經常陪伴老人談心聊天,讓老人不孤獨、不寂寞,身心健康,生活愉快。作為母親,她對兒子慈愛但不溺愛,在照顧兒子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孩子成才的重任,注重對孩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培養出孩子自立自強的性格,在思想上力求上進,在事業上努力拼搏,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做一個熱心助人的人,和鄰里之間和睦相處,有難之時能夠相互幫助的人。

五、夫妻無償獻血熱心公益行動

夫妻二人在工作之餘,還能夠積極加入到無償獻血的隊伍中去,十幾年來堅持獻血,累計達百餘次,獻血量兩萬毫升之多,該同志榮獲國家衛生部頒發的“無償獻血金獎”、“無償獻血銀獎”,並且被監獄評為“道德模範”登上光榮榜。

趙xx一家人能夠幾十年如一日,夫妻恩愛、相濡以沫、孝敬老人,關心孩子,鄰里和睦,熱心助人,並熱心於社會公益事業,點點滴滴的真情詮釋了家作為愛的港灣的真諦。全體家庭成員在趙xx的帶動和影響下,各司其職,共同努力,精心經營著一個洋溢著溫暖、民主、文明、和諧的美好家庭。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2

同志有一個崇尚文明、積極進取、相敬相愛的家庭,夫妻敬業愛崗事業有成,兒女熱情禮貌健康上進,鄰里相處融洽和睦,贏得了周圍人們的讚美。同志及他的妻子、兒女一起,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以德治家,譜寫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動人樂章,成為建立文明家庭的先進典型。

一、愛崗敬業,做好本職工作

同志擔任村支書工作,十幾年來,在工作中總是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幹一行愛一行。擔任支書,他是全鄉支書學習的榜樣,對自己的所學所知從不保留地傳授給他人;群眾誰家有難事,只要找他,保準讓你稱心如意。今年的美好鄉村建設中,勇挑重擔,積極投身到美好鄉村建設。村被列為全省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以來,他全程參與該村的規劃,並多次配合設計專家深入村莊內實地考察村情村貌,充分聽取群眾的意願和建議,結合實際,因地制宜,針對美好鄉村示範點的建設,提出了舊村改造的方式,舊村改造主要指配套設施但近期需要保留村莊有步驟的進行改造,改善村莊的環境和生產、生活條件。建設方案優化了該村的各類資源環境,受到村的百姓們的強烈擁護。同時,他多次參與配合市鄉部門做好宣傳、整治、建設等工作,清理溝渠、塘壩的淤泥,以及房前屋後的垃圾、柴草、家禽畜的進圈工作。汪書記妻子的在平時的生活中也不示弱。她是一名普通的農村婦女,她組織隔壁鄰家的組妹積極開展“十星清潔戶”創評活動,共同營造更清潔、整潔、優美、舒適的美麗家園。她還利用自己會樂於幫助別人,積極關心留守兒童,多次參與志願者慰問村裡留守兒童和留守老人的活動,深受村民的愛戴。

二、夫妻互尊、互敬、互愛、和睦平等

同志任村支書工作任務重,在家時間少,相對照顧家庭的精力就少了。他的妻子總是理解、支援,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體諒丈夫,認為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對全體村民的責任和義務,同時也是對他們諾言的實踐。她是一名家庭主婦,在她身上充分體現了中國婦女的傳統美德,作為媳婦,她恪守婦道,作為母親,她慈愛,但從不溺愛,在照顧好兒女生活的同時,還擔負起教育兒孫成材的重任,兒子已大學畢業,並考取國家公務員。作為妻子,她是“賢內助”的最佳代言人。

為了減輕丈夫的工作壓力,她承擔起家庭的所有事務,把家中的事情管理得井井有條,從不讓丈夫因家事分心而影響工作,為了讓丈夫做清清白白的`村官,不濫用權力,不迷失自己,她建立起比一般家庭更加純樸和節儉的作風,牢固地守護著自己家門。她常吹家庭廉潔風,常念家庭廉潔經,督促丈夫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在外做到“一身正氣上班去,兩袖清風回家來”。對外出學習的丈夫,她每次電話都說家中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學習。她的賢惠和支援,也得到了深情的回報。只要他有空在家,總是修修補補,幹這幹那,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職責,對於孝敬老人、教育孩子、處理鄰里關係,他總是與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二人互敬互愛互商互諒,成為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

三、尊老愛幼,家中模範

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同志還努力做一個“好兒子、好丈夫、好父親”,協調好家庭事務,使整個家庭和諧融洽,和睦相處。他把工作之餘時間都留給了家人,陪伴家人,就算只是一家人在一起聊天,那也是他心中最幸福快樂的時光,身為一家之主,他以寬容和理解善待每一位家庭成員,做到“多一點理解、多一點關懷”。作為丈夫,他愛護妻子,與妻子相互關心,互相扶持,夫妻感情融洽,從不為小事爭吵;作為父親,他以身作則,注重好兒子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培養孩子節儉、謙遜、自強的良好品質,教育他們獨立自重、學會做事、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四、率先垂範,做兒女的楷模

為了使兒女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夫婦一方面潔身自愛,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範,為兒女做出榜樣。1、生活儉樸。與妻子雖然家庭經濟條件並不差,但是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兒女一菜一湯,當思來之不易。在他們的教育下,他的兒女本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藥的好習慣。2、嚴於律己。為了以言行影響兒女,為兒女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3、敬老尊長。自結婚起,夫妻對雙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順。不僅在生活上予以照顧,家中大小事也徵詢他們意見,使他們覺得受尊重,在家裡有地位,因而心情開朗。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他們的兒女禮貌懂事、非常孝順。在村他們一家年年都受到了好評。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3

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家,每個家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家是一個溫馨的港灣,旅途疲乏了可以好好休息,再起航。家是永遠的岸,它帶給人們的感受是“夢魂縈繞和永遠的牽掛”。張xx一家就是這種和諧文明的氛圍中構建出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的團結和睦家庭。

一、家庭和睦 鄰里團結

和諧家庭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夫妻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基礎。“家和萬事興”,一個和睦的家庭之所以和睦,總結出一條經驗就是“真誠待人、和睦相處、互敬互愛”。他們結婚5年來相敬如賓,非常恩愛,孝敬公婆,善待岳父母,在家中能搶挑重擔,任勞任怨搞好鄰里關係,他們一家人能做到在生活中熱心、善良,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生活中,他們崇尚節約,反對浪費,全家人能夠省吃儉用,勤儉持家。但對外,他們全家非常善良熱心,極具同情心,與鄰居都能夠和睦相處,經常幫助鄰居解決家庭中困難。節假日主動走訪鄰里,街坊鄰居關係融洽。

二、夫妻同心 相濡以沫

張xx在五監區工作,由於工作性質任務重,時間長,經常連續兩三天不在家,照顧家庭的精力相對較少。他的妻子總是理解、支援,從無怨言。她十分尊重丈夫,認為丈夫的工作有特別重要的意義,是為挽救一個個失足的靈魂,堅決支援丈夫的工作實際上就是支援社會的安寧。多少的夜晚,年幼的女兒感冒發燒,她堅持著醫院、家庭、單位三處奔忙,而對在外執勤的丈夫,她每次電話都說家中一切都好,讓他安心工作。她的賢惠和支援,也得到了張xx深情的回報。只要他有空在家,總是修一心一意陪在家人身邊,承擔起丈夫在家應承擔的職責。他們夫妻下班後就分工合作做家務,邊做家務邊交流工作情況、商量生活事情,溝通感情,如果誰的工作任務重,對方就主動做好家務,減輕對方的工作負擔。

三、孝老愛親 傳承孝道

孝敬父母是每個人的責任和義務。老人辛勞一生,晚年理應享受生活。他們有時間就去雙方父母那裡問寒問暖,不管是公公婆婆還是岳父岳母都關愛有加,幫忙做一些家務,節假日陪老人聊天,講些單位、社會上發生的一些趣事,對老人也是一種安慰。他們儘自己最大的能力孝敬老人,讓他們能祥和的度過自己的晚年。對親戚朋友們,他們做到以誠相待。同時教育自己的子女們秉承勤儉持家的傳統,不會因為追求時尚而亂花錢。

四、 以身作則,做女兒的楷模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父母要以身作則,言談舉止對孩子產生很大影響,輕說教、重引導,要學會傾聽,關注他們的感受,鍛鍊她思考問題和獨立生活的能力。張xx夫婦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在學習之餘,讓她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使她從小能夠樹立一種健康的意識。並言傳身教,加強孩子的思想道德修養。為了使女兒能夠更加健康的成長,家裡許多不用的東西從不隨便亂扔,壞了修好後繼續使用。他們夫妻二人,有時間就教女兒三字經、百家姓、唐詩宋詞,併為女兒講解其中蘊含的道理,薰陶它女兒的才情。同時,每天收看電視新聞,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 , 開拓自己的視野,努力培養孩子關心國家大事的興趣。

五、勤儉節約 嚴於律己

張xx與妻子物質生活追求淡泊,不慕新潮,不擺闊氣,從不浪費,提倡節約,精打細算,用之有度。他們還經常教育女兒一菜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在她們的教育下,她的女兒衣著樸實大方,從不大手大腳亂花錢,養成了勤儉節約的好習慣。為了以言行影響女兒,為女兒創造良好的成長氛圍,夫妻倆在家討論家務事,總是以公序良俗和法律法規為標準,努力做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不行。他們從不玩牌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作違法亂紀的事情。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4

學無止境。學為立身之本。學習型家庭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建設學習型家庭是適應和滿足家庭的精神需求一個重要環節,是培養教育孩子學習的基石,也是拓展家庭功能的內在要求。幾年以來,我和愛人從多角度思考,多方位入手,對學習型家庭建設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取得了初步成效,使全家人的凝聚力得到了增強。下面就簡單介紹一下我們的事蹟:

我叫趙自軍,中共黨員,在保定師範附屬學校工作,擔任九年級12班班主任和擔任英語A1層和A4層教師。愛人叫耿江莉,中共黨員,在保定市第十七中學工作,擔任九年級英語教師。工作上,我們敬業愛崗,牢記責任;生活中,我們相濡以沫,與陽光同行;學習中,我們勤奮努力、學無止境,而成為舉案齊眉的好伴侶。兒子趙彥澤在保定軍幼上大班。全家人團結和睦,遵紀守法,相信科學,積極進行,樂於助人,深受單位、鄰里和社會的好評。

全家人學習進取、愛崗敬業。

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我們把讀書學習作為傳家寶。作為一名九年級畢業班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我始終幹一行愛一行,勇於吃苦,樂於奉獻,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對工作強烈的責任感。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通過學習,自從2005年參加工作以來,長期擔任班主任工作,具有較深的教育理論和較強的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在做學生的德育工作中,觀念新、方法適當、效果好。能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的非智力品質、培養正確的集體輿論,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付出總有回報,學生們總是在節假日裡送上對老師的關懷和祝福,表達學生對老師的真情。所帶班級成績顯著,所帶的班曾2次獲校級優秀班集體;2008年被評為保定市優秀教師。

我的愛人是同樣是一名人民教師,連續多年擔任九年級畢業班工作,既教書又育人,桃李滿天下。她熱愛黨的教育事業,模範遵守教師職業道德規範,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勤於鑽研,為人師表。她也是一個有極強事業心的人,恪盡職守,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在教學任務非常繁重的情況下,她始終帶頭堅持多花心思在工作上,同時還要照顧好家庭做到兩面兼顧,因此加班加點是家常便飯。但作為丈夫又何嘗不理解妻子的辛勞呢?我深知作為九年級畢業班老師的妻子,為學生操心過度常常導致神經衰弱。為了支援妻子的工作,不讓妻子因家務而分心,我一有時間就主動承擔家中的大事小情,把家庭生活安排的井井有條。

兒子在保定軍幼上大班,聰明活潑的他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孩子每天回到家首先是把在幼兒園一天的發生的事情講給我們聽。晚飯之後就是聽媽媽講故事,練琴,聽英語。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引導孩子學習方面,注重樹立表率,捨得投入,營造氣氛。我喜歡看書、買書,家裡佈置了舒適溫馨的書房。周未帶孩子上書店、書市,把書作為重要禮品送給孩子。引導孩子讀書,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同時把素質教育引進家庭,啟發孩子學習。利用週末、暑假、寒假帶孩子去風景名勝地、去農村等地觀光旅遊、拓展孩子成長過程中需要的各種能力和知識。同天下的父母一樣,我們也非常特愛自己的孩子,視為掌上明珠。然而,我們疼愛孩子,卻從不溺愛孩子。我們用樸實的語言教育孩子,用自己的言行影響著孩子。我們嚴格要求孩子,也充分尊重孩子的個性,給孩子創造了張弛有度,民主自由的學習生活空間,孩子就是在家庭的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成長。為了培養孩子成才,我們始終把對孩子的教育放在第一位,教育她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在學習之餘,我們總是讓孩子看一些有教育意義的書籍,使她從小能夠樹立一種健康的意識。由於工作的繁忙,沒有多少時間來督促管教孩子,有時甚至得把孩子託付到親戚朋友家吃飯,但是我們總是利用工作之外的休息時間,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絡,瞭解、關心孩子的成長狀況,引導孩子用愛心去善待別人,用勤奮紮實對待學習,用勤儉節約對待生活。

全家人已經養成學習習慣。

近年來,全家人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培養濃厚的學習興趣,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培養家庭求知、求進、求新的學習氛圍,激發家庭成員求知進取、創新奉獻的熱情,自覺把學習作為基本需要,形成家庭成員尊重學習的價值取向、熱愛學習的生活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濃厚氛圍。全家積極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來,從滿足家庭成員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強身健體、娛樂身心等多種需求出發,精心設計喜聞樂見、便於參與、寓教於樂、效果顯著的家庭文化特色活動。我會定期向家庭成員推薦優秀家庭讀物,發揮文化活動的作用,組織家庭成員開展讀書演講活動,我們全家都會“每天讀書一小時,每年精讀一本書,人人精一門、會兩門、學三門新技能”,以此來不斷的完善自我、發展個性,培養家庭成員的創新能力、社會適應力和人文素養,帶動了家庭的文明進步。全家進行互動式學習。即:家庭讀書進行互教互幫,取長補短,通過讀書學習、交流學習、網路學習等方式,擴充套件學習渠道,拓寬家庭成員的知識面;通過參觀學習,暢述優秀圖書對家庭及家庭成員的成長進步起到的重要作用,讓藏書“動”起來。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崇尚學習、崇尚文明、追求進步是新時期文明家庭的重要特徵。我將不斷創新,以新的形式教育人,以健康的文化陶冶人,以優美的活動塑造人,以真誠的服務溫暖人,以小家庭的進步促進社會大家庭的進步與發展,使學習型家庭建設再上新臺階。生活因夢想而多彩,生命因學習而絢麗,學習讓家庭充滿溫馨、充滿幸福。

文明家庭事蹟材料5

患難與共三十載 無怨無悔伴永遠

家庭是幸福生活的港灣,是溫馨的愛巢。新壩鎮曙光村的杜發奮家庭他們用心經營愛情,共同克服生活中的坎坷,相互理解包容,杜發奮用他勤勞、善良、耐心和無微不至地關心呵護著生病的妻子,他用堅實的身體為多災多難的家庭撐起了一片溫暖的天。他的大愛和感人事蹟被眾鄰里傳為佳話,並被新壩鎮黨委政府授予“最美丈夫”榮譽稱號。

妻患重病 不離左右顯大愛

1987年,杜發奮與丁玉桂結為夫婦,婚後小兩口的日子過得拮据而清貧,但夫妻兩人恩愛有加,相敬如賓,相互關愛和支援,一起承擔著生活的重壓。但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1996年妻子丁玉桂患上了精神病,這個噩耗對於他們家無疑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妻子終日鬱鬱寡歡以淚洗面,此刻的他心疼著妻子又擔心著家庭未來的生活,但他知道他不能倒下,因為他是這個家唯一的支柱。杜發奮帶著妻子開始了漫漫求醫路,從大醫院到小診所,從西藥到中藥乃至民間偏方,兩年多時間過去了,妻子的病情沒有絲毫轉變,反而欠下了上萬元的債務。從1996年至今,二十載寒暑交替,他對妻子和家庭的付出超越了人們的想象, 他把生活的苦澀留給自己,把歲月的重負悄然擔起。

抗爭命運播撒真情偉丈夫

夫妻本是同林鳥,病苦來時不分離。杜發奮扛起家庭的大梁,肩負起當家作主的責任。二十年如一日照顧妻子和孩子,每天重複著給妻子洗漱、穿衣服、按摩、做飯、喂藥這些瑣碎事情,有好吃的先讓妻子和女兒吃,買新衣也先顧著她們。因為精神問題,妻子脾氣古怪,有時會莫名其妙的大喊大叫和扔東西,但他從來不衝妻子發脾氣,心裡更多的是對妻子的心疼,每到這個時候他會耐心的抱著妻子讓她慢慢平靜下來。妻子丁玉桂雖然智力如兒童那般,但是每當有人問她,“你丈夫杜發奮好嗎”,她便會呵呵的傻笑,口齒很不清晰的唸叨著,“好好.....” 家中15畝土地耕田打耙全由杜發奮一人承擔,從春播到秋收,他的脊背已有些彎曲,雙手粗糙滿是老繭。多年來從沒聽他在別人面前抱怨過生活的苦累,他常說:“我不覺得苦,打心眼裡感激妻子為我生了可愛的女兒,給我一個溫暖的家,照顧她們就是我的責任。”

言傳身教良好家風育春苗

光陰荏苒,時光如梭。眨眼間,女兒杜愛萍一天天長大了,現在是一名高三的學生,學習成績也一直在全班名列前茅。杜發奮既當爹又當媽,既是丈夫又是“保姆”。他在學習和生活上無微不至的關懷著女兒,有時女兒回不了家,他就託人為女兒送去衣物和家裡做的好吃的。在培養女兒方面,他要求女兒不僅要有良好的品質,還要學會農民家庭的吃苦耐勞。在家中,他提倡“講愛”,用“愛”來維繫家庭成員之間的關係;對鄰里講的是“禮”,凡事禮讓三分。如果他家的孩子與外面的孩子發生了口角和矛盾,可別指望家庭中的人為其“出氣”和“幫忙”,因為他們首先是找自己家中孩子的不足。因為有了良好的家庭教育,才使得女兒德才兼備,村民鄰里都誇杜發奮的女兒有教養。

熱心公益 勤勤勉勉好乾部

杜發奮之前擔任曙光村村委會文書,因為手勤、腿勤、腦勤,工作認真負責,被村民選為村委會主任。擔任村委會主任後,他覺得身上的擔子更重了,每天早早處理完家裡的瑣事,安頓好妻子後,準時去村上上班。作為一名基層黨員,他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抓思想、做實事,積極為村裡爭取一事一議專案建設,修渠鋪路,架設路燈,建文化廣場,豐富老百姓的物質文化生活,在村幹部們的帶領和群眾的積極配合下,現在村裡的居住環境明顯改變,村民素質顯著提高,幹群關係進一步密切。杜發奮謙虛好學,平時特別愛看書,博聞多識,村民們都特別喜歡和他聊天。而且他為人熱心善良,無論誰家有困難還是矛盾糾紛,他都會盡力去幫忙解決。曙光村的村民們對杜發奮紛紛伸出了大拇指,說他是個好丈夫、好男人、好乾部。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才是愛的真諦,三十年光陰,從青春小夥到半百老人,從最初的守護到現在的始終不渝,青絲變白髮,他用真情讓這個小家安然無恙,用一雙堅強的臂膀,為所愛的人撐起了一片晴空。幸福是什麼,幸福是一起走過艱難困苦的從容,是一種透析人生苦短的姿態,是默默無語相伴一生的美麗。幸福不是在別人的眼裡,而是在我們自己的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