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辦事指南>事蹟材料>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精選5篇)

文思屋 人氣:6.86K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用到過事蹟材料吧,根據範圍的不同,事蹟材料可分為集體事蹟材料和個人事蹟材料。什麼樣的事蹟材料才是規範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精選5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精選5篇)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1

她以赤誠的愛,喚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點燃了多少青春,催發了多少征帆,她像潺潺溪水般親切,亦如滔滔江河般激越,她是教育的先鋒,教師的楷模,她用愛心和智慧,換得桃李滿天。她就是全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馬克思主義學院王xx老師。

——題記

教師是陽光底下最神聖的職業,"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作為一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27年的教學實踐中,王xx始終以真誠的愛心對待學生,以滿腔的熱忱上好每一節課,以不懈的研究提升教書育人水平,以高度的責任感做好本職工作。

一、教書育人,做大學生成長的"精神導師"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為師之道"不僅是做好"業師",更要成為"人師",能為大學生思想"釋疑解惑".把主流價值觀和正能量傳播到大學生的心田,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特殊使命。為此,課堂上,她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的真情傳播,以人格魅力感染學生,以教學魅力吸引學生,以真情投入激勵學生,以言傳身教培育學生。網路班的一位同學說:"沒有哪一門課,像它一樣,給我如此多的啟迪;沒有哪一門課,能像概論課一樣,給我如此多的思考;沒有哪一門課,能給我如此多的感動。感謝老師,帶我走過這一段讓她終生難忘的學習生活!您的課很有感染力,永遠充滿了激情,永遠澎湃著的是對黨的熱愛與忠誠,每次上課都能激發她們的愛國熱情。老師,現在我真的信了,我信馬克思主義,我信共產黨。"熱能班的一名同學說:"從小到大一直不停地上思想教育課,但是能夠真心去學習並喜歡這門課是在大學,喜歡您的課是因為您總是將課程和現實生活相連,與學生關注的焦點相連,喜歡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講課方式,您講的道理不空洞,總是像春風化雨,滋潤心田。您的課有啟發、激勵、喚醒和點燃,是通過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使學生能夠仰望星空,看到前進的方向。"

二、為人師表,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作為一名教師,她始終恪守"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帶著愛心走上講臺,帶著激情面對學生,用真心真情詮釋教師崇高職業的真諦,處處體現為人師表的人格魅力。她非常注重每一次在為學生解決實際困難中延伸的思想政治教育。計算機專業的一名男同學因戀愛問題,情緒不高,對學習無興趣,甚至與同學關係矛盾重重。她在課堂上發現這名同學心不在焉、總是無精打采,就主動走近他,通過談心,幫助他解決了思想上的問題。她覺得,當教師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也是最能感動學生和影響學生的時候。教室裡、校園中,每一次真情交流,為學生思想解惑,以正價值影響學生的思想和價值觀,甚至影響他的人生,都使她體驗到做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尊嚴和價值。2008年汶川地震時,她教課的自動化班級的蔣友偉同學,家在地震中損失慘重。這對蔣友偉的打擊很大,沒有心思上課,思想負擔很重。王xx就經常給他買生活用品,幫助他,和他交流,鼓勵他只有把自己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才是感恩社會和回報父母最好的方式。她今天依然記得,蔣友偉同學在面對是保研繼續讀書,還是回到地震災區早日工作、減輕家裡負擔的艱難選擇時打給她的那個電話。學生渴望得到老師的指點,渴望得到老師的幫助。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人力資源班的王丹萍每逢節假日都給她發簡訊,她說:"老師,希望我們的感恩能讓您覺得當老師也挺好的。老師,有你真好,你是我們永遠的幸福!"

三、志存高遠,敬業奉獻

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者、研究者、傳播者,更是信仰者和踐行者,她在向學生傳播真理的同時,也實現著自身的追求與價值。作為省青馬工程導師、大學生理論研究會指導教師,十幾年來為外國語學院、電氣學院、計算機學院作專題講座上百次,批閱學習心得幾千份,培養一批又一批青年馬克思主義者。作為校理論宣講團成員,到各學院宣講科學發展觀、十八大報告等;作為校業餘黨校兼職教師,為入黨積極分子作專題講座。寒來暑往,犧牲的是休息時間,收穫的是桃李芬芳。

王xx在教學實踐中探索的一三二一多維立體教學新模式,較好地實現了知識傳授與信仰教育的有機融合,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她主持完成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創新研究》2011年榮獲黑龍江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高校思政課‘五個一’教學法的實踐探索" 2014年1月入選教育部"高校思政課教學方法改革擇優支援計劃"培育專案。

春風化雨潤桃李,一片丹心育後人。教師是一本最好的活教材。言談舉止、道德人格,每時每刻都在影響學生、感染學生。感謝教師這個職業,做一名學生喜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她永遠的幸福。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2

他,嚴謹治學、孜孜以求,勇於開拓、甘當人梯。課堂上的旁徵博引,實驗室裡的厚積薄發,只因他心中銘記教書育人的崇高天職,他用一個個輝煌的印記為人生註腳,用一個個全新的目標為學子領航。他就是全省優秀教師、全省高校師德先進個人,計算機學院謝xx老師。

——題記

有人說,教師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教師不是偉人,但教師的身上卻凝聚著千萬學生滾燙的目光,這中間,有這樣一位教師,他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摸索,怎樣把教師的天職——教書育人做好。在求實、奮進、開拓的教育事業路上,他一路播種,一路付出,讓學生展示出了自己的才華,也鑄就了自己教育之路的輝煌。

他治學嚴謹,為人師表,對學生諄諄教導;他認真負責,精益求精,更有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他注重對主講的省級精品課離散數學的不斷提升,每一份教案都要充實最新資料;為了避免學生應付作業、互相抄襲,課前他讓學生講述自己的思路與方法;為了達到更好的多媒體教學效果,他自費購買了遠距離遙控器,實現了到學生中間的近距離互動教學,學生們反映這樣聽課,老師就在身邊,隨時交流不敢溜號。

通過他的教學培養與鍛鍊,本科生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高,有4名本科生分別在CSCD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發表論文,有5位本科生獲得校優秀畢業設計(論文)獎。

科學事業的成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恆,為此,他十分關注研究生科研水平的提高。為了能夠及時給予學生指導,他幾乎天天在實驗室,以至於有人在通勤車上調侃:謝老師你家這麼遠,怎麼還天天有課呢?他在為研究生修改論文時,為了提高質量,平均每篇論文都要修改二三十次。久而久之,他也發現了研究生之間存在的一些共性問題,為了避免學生少走彎路,他還為學院研究生作了具有針對性的講座。

有付出便會有回報,他指導的20XX-20XX年畢業的12名研究生,畢業論文全部獲得"優秀"成績,其中有4人獲得"優秀研究生"稱號,7人獲得"研究生科技活動先進個人",2人獲得國家研究生獎學金,1人高水平完成省研究生創新專案。他個人也獲得了2011年"省第三屆優秀研究生導師"稱號,這無疑是對他最大的褒獎。

他指導的兩位來自貧困家庭的女生邵俠和常寧寧,在他的鼓勵和幫助下,分別在北京360公司和深圳邁瑞公司找到滿意工作,年薪達10萬,遠遠超出了受重男輕女思想影響、反對她們繼續學習的家人的預期。她們在畢業之際說:"感謝老師教會我們做學問和做人,是您的指導和鼓勵激發了我們的潛能,體現了我們的價值,增強了我們的自信,實現了我們的夢想。"

碩士生孫洪洋在收到他凌晨1點多修改完的論文後寫道:"您的學生可能不太會說話。但是他有一顆感恩的心,一顆善良的心,一顆努力的心。他知道老師有多忙,他知道老師付出了多少,謝謝老師夜半還在幫我審論文,學生感激不盡!"

研究生辛宇入學後一直無法進入研究狀態,謝老師便給他講道理、也曾讓他暫時離開實驗室靜下心來思量,甚至由於恨鐵不成鋼拍手將自己的手指血管拍裂。功夫不負有心人,辛宇在畢業前一年開始研究排程演算法,在他們共同努力下,發表3A1B 、4篇論文。

不僅僅是教書育人,謝老師更是把畢生精力獻給科研事業,把科研創新當作崇高的追求,雖然談起學生們的進步他是滿心喜悅的,但他的科研創新,卻經歷了很多挫折、質疑和長時間的等待。用一句不恰當的話形容,他的科研創新是在"罵聲"中不斷成長的。例如:由於一些新概念、方法起名時與以往的相近,相關研究被認為已有;由於沒有參考,被認為無人研究、沒有意義;由於沒有比較或比較的少,被認為證明不充分;由於引用論文來自國際會議論文集,被認為無參考價值,等等。可是他堅信所研究的內容是有意義的,所以一直在堅持。當他看到研究成果被計算機領域、自動化領域和機械工程領域權威期刊《計算機學報》、《自動化學報》和《機械工程學報》發表時,便更加堅定了要深入研究的決心。

俗話說,十年磨一劍,他堅持排程創新研究10多年,率先實現了第三種排程,目前取得了階段性成果。謝老師說,他將從實際需求出發,從理論上擴充套件研究內容,早日實現研究成果的廣泛應用。

教師職業是崇高的,教師職業是無價的。選擇了教師,也就選擇了艱辛和奉獻、選擇了無怨和無悔。他把一腔熱血都奉獻給學生和心愛的教育事業,堅持迎難而上,契而不捨,以教學科研大局為重。2011年,謝老師家裡的4位老人先後因心臟支架、股動脈支架和糖尿病等原因住院2個多月,他堅持晚上照顧病人,白天上課併兼顧研究室工作。2013年11月,謝老師又患上呼吸道感染,為了不影響上課,他便利用課間在校醫院點滴一週,直到病情嚴重到肺炎併發高血糖,醫生強制要求住院兩週。20XX年4月,謝老師由於踩空樓梯摔倒,引起腹部疼痛。經兩家醫院CT、腸鏡和彩超檢查,確診為腹部靜脈炎。期間,他強忍著疼痛參加了省委組織部和省科技廳聯合組織的工業科技特派員到齊齊哈爾和牡丹江的科技諮詢活動,不僅做大會宣講,還到3家企業進行了技術諮詢,擴大了學校的影響;他還用了20多天組織申報省領軍人才梯隊的材料,為了搶時間,他每天帶飯去、趕最後一班地鐵回家。

一花獨放不是春。多年的教學科研工作使他認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團隊的力量是無窮的。為了讓更多的青年教師發揮重要作用,他為學院青年教師做教學觀摩;還撰寫了教學經驗論文《講好離散數學的第一次課》,由於該論文對青年教師有很好的指導作用,被教育部主管、清華大學主辦的《計算機教育》在封面上重點推薦。

在此前學院"我的中國夢"徵文中,他曾寫了《心懷感恩,超越自己》一文。他說,我要感謝引導我樹立遠大人生目標、啟蒙我研究方向和教我嚴謹治學的老師,感謝支援、關心一線教師成長的校領導,感謝不斷鼓勵我的院、處領導,感謝工作和生活上給予我支援和幫助的同事,感謝住院期間陪護我、與我並肩戰鬥的研究生,感謝時刻擔心我身體的家人!

20XX年獲得省委高校工委表彰時,謝老師曾說過,把獎勵當作鞭策自己前進的動力,再接再厲。同時,要在工作中幫助、關心更多的人,為學校的發展建設多做貢獻!

一隻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風雨。謝xx堅定不移描繪春蠶情愫,傾情奉獻為學生指引前程似錦。他以前這樣,今後還這樣!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3

園丁平凡,卻是大美的播種者;船帆普通,卻是航程的指引者。埋頭奉獻,潤物無聲,乘風破浪,指點迷津。他以崇高的信念和嚴謹的治學,彰顯了當代青年教師的卓越風範。他就是全省優秀教師、高校師德先進個人測通學院劉卓夫老師。

——題記

從2004年第一次登上講臺起,十年時光轉瞬即逝,劉卓夫作為教育的辛勤耕耘者,憑著對教育事業的一片忠誠,憑著對莘莘學子的諄諄教導,描繪出一幅壯麗的教學藍圖。

只有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才不辜負教師這神聖的稱號,這是劉老師教學的信仰;只有傾情付出,對待教學工作契而不捨,才不辜負學生們的深深期待,這是劉老師的教書理念。一次次教學大賽,一尊尊獎盃,使他深刻認識到,獎盃上雖然刻有他的名字,但這份榮譽屬於他深愛的這所學校,屬於團隊中那些不辭辛苦,默默奉獻的每一個人。

艱難困苦 玉汝於成

2012年,經過層層選拔,他有幸代表學校參加了在天津大學舉辦的首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但是天有不測風雲,當他正在全力準備比賽的時候,不幸他的父突然辭世。校工會和學院的領導得知訊息後,幫他安排料理喪事,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比賽中。領導們的關愛讓他從悲痛中解脫出來,也給予了他極大的精神鼓勵,他在心中默默感恩的同時,也堅定用自己的全心努力,回報關愛他的領導和學校的決心。

在歷時5個多月的備賽過程中,在學校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協調組織下,來自不同院系、不同專業的年輕人匯聚到一起,組成了備賽團隊。隊員們都默默地承受了所有青年教師都面對的來自家庭、工作和繼續深造的種種壓力。忘不了年邁體弱的父母為了他們能夠順利比賽替我們照顧年幼的子女;忘不了剛剛安頓好生病的孩子,又要調整狀態上臺演練的苦楚;忘不了多少個徹夜不眠,多少次挑燈夜戰;忘不了各級領導在假期為他們動員鼓勁,激發創作靈感;忘不了指導教師諄諄教誨,悉心指導;忘不了賽前校領導親臨現場,幫他們調整狀態。雖然最終只有他一個人去參加比賽,但是團隊的其他老師將自己積累的教學經驗無私分享於他,藝術學院的多位師生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對多媒體課件進行了藝術加工。正是這些無私的付出,使他能夠有幸走上了全國比賽的領獎臺,

為人師表 傾情奉獻

一支粉筆,三尺講臺。劉卓夫還記得第一次登臺講課時,由於過分緊張,一節課下來,汗水浸透襯衫的`尷尬;更難忘留學回國後,再次走上講臺時,一聲久違的"老師好",讓他感慨萬千。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他也曾有過面對職稱晉升時的迷茫,也曾有過收入微薄、入不敷出時的困窘。但當身在異地他鄉,畢業的學生風塵僕僕地前來接站,教師節收到學生簽名的賀卡或發來的簡訊時,那份滿足和欣慰,使他更加堅定了做一名教師的信念。他認為,如果把每次講課都當成比賽來準備,將學生當成評委,那麼學生的反饋,則是改進和提高的源泉。比如,針對Fourier transform難於理解,一方面從高中的三角函式入手進行講解,進而推廣到基底的概念,為研究生階段的時頻分析做好鋪墊,並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另一方面,從理論的歷史沿襲講起。Fourier transform提出之時,不被當時的學術權威Lagrange所接受,但Joseph Fourier卻能坦然對待,堅持真理,從而鼓勵學生要勇於面對挑戰和困難。再比如,在講授混疊現象的時候,指出事物具有兩面性,一方面,要設計抗混疊濾波器,抑制干擾;另外,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美國麻省理工大學著名的Multimedia Laboratory,反其道而行之,將混疊應用於藝術攝影等方面的例項,從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

難忘恩師 感恩前行

之所以說教師是"陽光下最神聖的職業",是因為,每個人都是在先師的教誨下,選擇了"人類靈魂工程師"這份職業的。曾經指導劉卓夫的兩位先生,不僅學識淵博、治學嚴謹,還在生活上給了他不盡的關懷。在劉卓夫國外求學期間,為了不影響他的休息,先生每次跟他通話時,總是精心地計算時差。當人生迷茫時,先生的一句"不論何時何地,我都支援你",讓電話一端,遠隔重洋的他,泣不成聲!;當系統聯調時,先生身先士卒,飛濺的高壓機油弄髒了雪白的衣衫,先生卻淡然一笑說"你們沒事就好"……先生言傳身教,用自己的成長經歷教誨了他為人和做學問的真諦。所以他在教學的過程中,也是一直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不斷前行。

心懷著對前輩關愛的感激,在他成為大一新生班主任的時候,十分注重與學生溝通和聯絡,主動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採取設立班級QQ群,建立學生資訊卡等方式,將親和力和感染力融入到班主任工作的方方面面。針對"大一"新生初次遠離父母,異地求學的情況,在學生生日的時候,組織全班同學為其慶祝。結合新時代大學生的特點,採取主題班會的形式,幫助學生分析和了解所學課程與未來就業的彼此關聯,邀請優秀畢業生為全班作講座,介紹學習方法,樹立學習典範,培養了良好的班風和學風。所帶測控10-4班中,多人次獲得國家和校級獎學金,在全國電子大賽、數學建模聯賽等國家級、省級學科競賽中獲得優異成績,被評為校優秀班級。

知行統一,博厚悠遠。他覺得,作為一名高校教師,還有什麼能夠超越每一次站在三尺講臺上的光榮與夢想?又有什麼能勝過老師與學生共同成長的那種喜悅與自豪?在教學、科研的雙重使命面前,教師的身份讓他既要真心對待科研,更要用良心投入教學。他相信,每一個擁有一方講臺、面對一群求知若渴學子的教師,只要用心,都能在教研相長中做得更好,也會在日常教學之路上收穫更多。

他雖然沒有驚天動地的事業,但他有壯麗的人生,他用小小粉筆書寫夢想,他言傳身教續寫教育篇章。在教育事業中,他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為學生奉獻的快樂。難忘三尺講臺,難忘四季風雨,他將繼續前行的腳步,為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4

一、嚴謹治學態度,一生不懈追求

1960年7月,年輕的管理資料下載從華東師範大學數學系畢業,來到南氣院工作。根據當時學校制度要求,新教師第一年需要一邊備課一邊擔任輔導教師,一年中,他認真聽課備課,努力為60級學生輔導數學。管理資料下載熱情的工作和嚴謹的作風受到師生的一致好評,不久便正式站上了數學教學的講臺,這一站就是四十餘載,始終不曾懈怠。即使在他生命的最後十年中,病痛纏身的情形下仍積極承擔教學任務和其他各項工作,時刻以飽滿的熱情和認真的態度對待工作,以培養優秀人才為己任。在生命的最後一年,他以頑強的毅力坦然面對病魔,他談論最多的不是病痛,而是他的教學事業和他培養的學生。幾十年來,正是這種對事業和學生的摯愛,獲得了學生至深的尊敬和感激,贏得了同事無限的敬佩與留戀。

明代思想家黃羲曾有云:"道之未聞,業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則非師矣。"古代思想家韓愈說過:"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也。"可見,教書育人是一項職責重大的嚴肅工作,不可有半點虛假、敷衍和馬虎,教師必須具備厚實的業務功底和科學的思維方式,以實事求是、科學嚴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管理資料下載副教授一生就是時刻以這樣的態度對待自己的教學工作的。

二、教學水平精湛,滿懷愛心育人

我校61級校友周軍曾在回憶母校的文章中這樣寫道:"服務樓二樓西頭教室裡,管理資料下載老師在講授高等數學。黑板架在三角木馬上,潘老師穿一件米色學生裝,講講寫寫。精彩而投入之際,忽然北風裹著驟雨灌窗而入,吹散了先生的講稿。原來窗戶尚屬有框而無扇,後勤即派人用油毛氈堵窗擋雨,窗被擋,室內昏暗;開燈,先生照講,學生照聽。這是我在南氣院難忘的第一堂課。"就是在這"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教室裡,潘老師帶領著學生在通往真知殿堂的道路上飛奔著。

管理資料下載老師先後為專科、本科、研究生們講授《高等數學》、《數學分析》、《複變函式》和《數理方程》等專業和公共基礎課程,有時每學期同時承擔三門課的教學任務。儘管每年的教學任務重,備課工作量大,但他要求自己承擔的每一門課程都提前寫好講稿。在具體教學工作中,他嚴把教學環節中的每一關,用端正的態度對待工作。詳盡、細緻、精心設計教案總能讓他在教學過程中恰當地掌握教學節奏,併為年輕教師做出表率。在課堂教學這一最重要的環節,他以知識的傳授為根本,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追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管理資料下載老師有一個習慣,每堂課之前都會深入學生中聽取意見,根據在學生中瞭解的情況反覆修改講稿,努力做到因材施教。無論是重複課還是新開課,他都認真準備每一堂課,不斷充實新的內容,尋求最有效的授課方法,培養學生嚴謹治學作風的同時極大地提高了課堂學習效果。

課間休息時,喧鬧的教室中總能看到管理資料下載老師與學生交流的身影。他抓住每個機會收集學生的意見和心聲,徵求學生對自己教學方面的建議和要求,針對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他耐心解答、正確教育和引導,鼓勵學生珍惜求學時光、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閱讀優秀的書刊文獻等等......這些都對學生成長成材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潘老師的課既使得我們學到了知識,又使得我們學到了許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對此,他教過的學生無不感慨良深。

三、兢兢業業工作,默默無聞奉獻

從1960年承擔繁重的教學任務開始,管理資料下載先後兼任南氣院數學組組長、數學教研室副主任、主任、黨支部書記、基礎部主任等職務,他對自己所承擔的各項工作都認真負責,一絲不苟。兼任領導職務期間,他帶領教師們積極進行課程、教學方法研究,帶頭實施教師工作規程,認真履行職責,注意聽取師生的意見,不斷提高工作水平。

無論面對同事還是學生,謙和的管理資料下載老師總是帶著微笑,熱心周到。無論是自己工作分內的還是分外的,他都積極參與,樂於為教師和學生服務。為了更好地投入工作,管理資料下載老師一直住在校園裡,經常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兢兢業業,毫無怨言。

在艱苦的環境中,管理資料下載老師和同事們一起奮戰在人才培養的戰線上。朱乾根教授就曾在撰文《在毗盧寺的日子裡》中深情回憶了與管理資料下載等建校初期的老教師並肩工作的日子。管理資料下載顧全大局的思想境界、強烈的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讓人敬佩;他紮實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以身作則的榜樣力量深深感動和激勵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四、為人坦誠和善,一生淡泊名利

管理資料下載老師在學校初創時期的艱苦歲月裡來到學校工作,他滿懷一腔的熱血立志讓自己的青春在這片土地上熠熠閃光。國家對人才的需求,學子對知識的渴望,都使他的工作熱情和幹勁與日俱增。1966年秋季,學校也和全國高校一樣開始了停課鬧革命,教師不能正常上課,學生不能正常學習,潘老師的教學工作也被迫中斷。文革結束後,管理資料下載老師又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到教書育人工作中去,沒有去計較個人恩怨,以科學的態度認識文革的起因,以寬巨集大量的心胸對待周圍的人與事。

管理資料下載老師一生嘔心瀝血,甘為人梯,淡泊名利,誨人不倦。文革結束後,許多親戚、朋友和同事找他為他們的子女輔導大學聯考數學,這會佔用他大量時間,但他都欣然應允,並不收取分文報酬。

大學優秀教師的事蹟材料5

xx,女,副教授,文學碩士,2009年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教育系;主要擔任《樂理》與《視唱練耳》、《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以及《微格教學》等課程的教學。工作以來,她注重師德修養,本著“愛護學生、尊重學生,想學生之所想、積極為學生排憂解難”等原則,勤懇工作,踏實做人,認真辦事,較好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並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擔任班主任工作期間,xx不斷提高自身素質,適應新形勢下的班主任工作,注重用人格魅力帶班,用知識魅力帶班。在帶班過程中,她以學生為主體,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及時對學生開展思想教育工作,耐心地引導學生積極面對困難,戰勝困難,併為細心學生排憂解難,深受學生的喜愛。

在教學中,她嚴格要求自己,為人師表,服從組織安排,始終以一絲不苟的工作態度,切實抓好教學工作中的各個環節,受到領導和師生的廣泛好評。她準確把握教學大綱和教材,特別是把握學生的特點,制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把各種教學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她以學生為主體,力求教學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尤其是在教授《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這門課程中,為了豐富教學內容,她常常精心準備好有針對性的教具,採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和掌握,努力通過音樂教育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激發學生對美的愛好與追求,讓學生在愉快的音樂實踐活動中,主動地去發現、去探究,去感受音樂、理解音樂和表現音樂。多年的努力工作和嚴格要求,使她與學生一塊成長。2011年和2014年,她指導學生參加“全省大學生師範教學技能大賽”,均榮獲全省一等獎,個人榮獲“優秀指導教師”榮譽稱號;2012年5月,她參加學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榮獲一等獎;2014年,她代表學校,參加全省首屆高校青年教師教學技能大賽,榮獲一等獎。

為了提高個人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xx經常利用教學工作以外的時間及時充電、提高。她大量閱讀課外書籍,補充知識和業務能量,苦練專業基本功,提高專業技能技巧。她還積極參加教學科研活動,尤其是多年來堅持到贛州市中國小調研、聽課、參與指導一線教師教學,在教中注重學、在學中注意教,“以教促研,以研促教”。現在,她已經在《人民音樂》、《音樂藝術》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12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6篇;主持並完成省級課題2項,參與完成省級課題2項。

xx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多年來的努力和堅持,使她的工作得到了廣大師生的認可:在學院教職工年終考評中,她連續多年獲得“優秀”等次;2012年榮獲學校“優秀班主任”稱號,所帶班級也榮獲學校“優秀班集體”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