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實習報告>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

文思屋 人氣:2.42W

今天本站小編跟大家分享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希望對你寫實習報告有幫助!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一

xxxx年9月至今,歷經5個月的實習,從無知到有所知,從陌生到逐漸熟悉,從悠閒到忙碌,路越來越清晰,有一種堅強不屈的力量驅使著,成長的代價是付出心血和汗水。不再徘徊,不再迷茫,責任就在腳下,“天不負有心人”,勇敢接受挑戰,接受磨練。不停地勸慰自己,就為了“磨練”二字,不能成為郵政體制改革的弄潮兒,就要成為其精彩變化的一滴小浪花!

在市場部實習,讓我明白了其作為各業務發展的牽頭作用,明白了管理職能中策劃、執行 、監督、控制、改善的現實運轉狀況。

在電子商務局實習卻讓我感受到了服務每一環節的重要作用,明白了和大客戶維護良好關係的重要性,懂得了營銷不僅要策劃,還要付出艱辛的執行!

中秋節後一直在辦公室實習,期間感受頗多。2014年中旬以前,由於辦公室空間狹窄,但的是為了偷懶,每一天都把自己藏在影印機旁邊,我的任務僅僅是交納每個月的水電費,其次就是管理單冊庫房。這兩項不需要多少智慧的工作,常常卻是繁雜和勞累的,對於我不能不說是一次次體力上的挑戰。一次又一次,請小工將一袋又一袋沉甸甸的單冊從分揀室搬運到單冊庫房,然後由自己卸袋,並將每一紮按歸類將之上架,每每工作完畢,滿身沾滿了灰塵。而交納水電費也要在辦公室、計財部、自來水公司、供電局四個點之間來回跑動。一直咬牙堅持著,不停地鼓勵自己這是一種有益的磨練,譚姐都能吃苦都能做好的事情,為什麼自己要軟弱呢?吃點苦或者吃點虧並沒有什麼損失,反而是人生中另一番苦中帶甜的滋味,而且只是一點小小的苦和一點點的磨練而已。

儘管是做簡單的工作,但譚姐也教會了我什麼是新聞工作,特別是參加黔西南日報社培訓後,對於“訊息”、“通訊”“圖片新聞”等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通過耳聞目睹,資訊祕書的工作程式、方法漸漸明朗。在與安群共同摸索學習的期間,他作為一個男生的敏銳、機智也漸漸成為我要學習的閃光點。我也深深明白,如果我能留下承擔新聞宣傳工作,也不是因為他這方面的能力不及我,更不是說我有新聞敏感或者有新聞工作的天賦,其實無論是從性格還是能力上,他都適合做辦公室工作,這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元月中旬後,暫時開始獨自一人承擔資訊祕書工作,壓力和責任接踵而至,我思索著,路上想,睡前想要怎麼樣才能很好地接待這個不可不重視的責任。工作一件接著一件來臨,統計2014年對內對外的新聞稿件並按相關規定一篇一篇地計算稿費然後彙總;串聯2014年重大郵政事蹟;修改xx縣先進材料;做好全州經營服務會議暨工作會議的新聞宣傳;跟蹤報道郵政抗雪凝天氣工作和州局領導春節慰問工作。這期間,不僅僅要做“”捕捉有新聞價值的材料,回辦公室後整理材料寫成新聞稿件,及時編輯釋出在《xxx南郵政資訊》。

在這半個多月以來,通過報紙、網路等新聞媒體,一有空就閱讀別人的新聞作品,學習新聞工作的思維、語言。當《郵政局多種舉措確保贈閱〈人民日報〉及時投遞》發表在《今日興義》時,我瞧見了一道希望的光,接著《貴州安龍縣郵政局代辦業務發展快》又在《中國郵政報》上刊登,再接著《黔西南日報》上又刊登了一篇《郵政啟動航空運送積壓特快郵件》,春節前在《黔西南日報》及《今日興義》先後發表了《黔西南郵政“金州六絕”家鄉特產禮盒投放春節市場》。當看到自己的文章變成鉛字刊登在報刊上時,信心、膽量和勇氣逐漸壯大,我堅信“努力”二字的光和熱,它是成就夢想的重要步驟,一路揮灑汗水只為了“精彩人生”。時常感覺壓力沉重的分量,也會擔心自己是個失敗的“繼承者”,但也慶幸自己有這樣的經歷,新聞工作的路是艱辛的,同時也是精彩的,從小到大,也曾夢想自己能用筆稈子觸碰一些閃耀的思想,現在也正走在路的開端,不管定崗後,自己能否繼續這樣的工作,哪怕是當成業餘職業也會將這種願望延續。

感謝領導的苦心栽培!感謝人力資源部給了我一個良好的學習機會!感謝唐主任的指導!感謝譚姐、黃哥、彭哥、董哥的細心幫助!這一路的成長,凝聚了你們親切的關懷!

路的開端,我瞧見了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謙虛學習是唯一彌補不足的良藥。帶著“創新”的思維和超越的夢想上路,無論身在何方,也要向著陽光、雨露努力生長!貧窮山區也有茁壯的幼苗!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二

一、實習單位

中國**社,簡稱“中*社”,是中國以對外報道為主要新聞業務的國家級通訊社,是以臺港澳同胞、海外華僑華人和與之有聯絡的外國人為主要服務物件的國際性通訊社。

1952年10月1日,中*社由中國新聞界和僑界知名人士發起成立。金仲華擔任第一任社長,前身為範長江、胡愈之1938年成立的國際新聞社。現在員工1000餘人,總社設在北京,在國內設分社或記者站。在北京、紐約、香港設立發稿中心。每天24小時不間斷向世界各地播發文字、圖片、網路、視訊等。

1999年1月1日,中*社總社在北京開辦中國新聞網,簡稱“中新網”。 中新網秉承中*社“國際視角+親和力”的報道風格,新聞資訊內容準確、豐富、時效強、文風輕鬆活潑,受到廣大網友,特別是公務員、新聞界、文化界和商界專業人士的。

中國**社廣西分社主要負責廣西各地新聞、東盟新聞、泛北部灣新聞、大湄公河合作新聞、華商新聞的採寫。寫稿要求,準確、迅速、凝練、稿件要求中新風“國際視角+親和力”。

二、實習主要內容

我在中國**社廣西分社實習主要是負責新聞稿件的採寫和菲律賓《商報》、柬埔寨《華商日報》等外報版面的排版。期間,參加第五屆泛北部灣,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大型活動報道,並多次獨立出差採訪,讓我獲益匪淺。我共發表稿件77篇,其中通訊15篇(獨立作品8篇,合作7篇),訊息62篇(獨立作品33,篇合作29篇),製作外國報紙版面30個(獨立排版8個,合作22個)。單獨完成的任務幾乎佔60%。

大部分稿件被鳳凰、搜狐、網易、騰訊等網站轉載,其中《新聞觀察:“泛北”國家密切合作增進各方互信 》、《廣西“英雄帖”激發世界500強北部灣“淘金欲”》《中國東盟博覽會展位供不應求 臺企近百展位秀農業 》等被外國媒體菲律賓《聯合日報》、泰國《亞洲日報》、柬埔寨《華商日報》等多家中外媒體採用,其中參與現場採寫的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專題稿件獲得中*社總編輯一等獎。按照學院實習分數計算達到400多分(合格要求至少50分),已經超額完成實習任務。

寫稿:

中*社廣西分社是一個管理自由的單位,作為採編記者不必按行政班時間上下班,但是每週星期一開例會交流心得,佈置下週的任務以及大事。也正是這樣的管理給了記者更多的時間去考慮如何發現新聞、分析材料並選擇最佳報道角度。作為實習生我們也有了更多自由,同時也意味著我們除了完成領導和老師佈置的任務外,需要更多的自己去找新聞點,然後寫出報道。

在實習期間,我嚴格遵守學校的紀律和單位的規定,認真完成老師安排的任務,並關注最新的社會動態,自己積極找選題、跑新聞。

最令我記憶猶新的是戴上自己的記者證,參加第五屆泛北部灣,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等大型活動報道,並多次獨立代表中*社廣西分社去來賓、防城港等地出差,並獲得領導、老師的認可。

第五屆泛北部灣。在廣西來說,這應該是東盟博覽會、“兩會”之後的又一大報道內容。而且對於中*社來說,更是一件大事。我成為了唯一參加泛北的實習記者,倍感欣慰。之後與其他的實習生一起參加第七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商務與投資峰會、廣西民歌藝術節“兩會一節”的大型報道以及網路直播活動。

在“兩會一節”前一個月,我就多次與東盟博覽局聯絡,採寫了多次新聞釋出會。在正式活動中,在眾多的國外領導面前,真正見識和深刻體會了什麼叫“國際”視角。其次,新聞的“實效性”也在這些大型活動中集中凸顯,每當其他報紙、電視媒體走了,中*社的老師都要發完稿件再去吃飯。這就是實效,這就叫敬業。我在東盟期間寫的稿件近30篇。我們參與現場採寫的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系列稿件獲得中*社總編輯一等獎。

沒有任務的時候,還是不想停下自己的手,我怕自己的手會生鏽發鈍。於是自己找新聞。《“左撇子”慶祝國際左撇子日 無需刻意糾正》《南方人隆重過中元節 鬼節變成“團圓日”》等完全自己採寫的稿件得到了領導老師的表揚,而且轉載率極高。老師認可了我單獨採訪的能力,並開始單獨派我出差。來賓、防城港、上思、馬山等地的採訪讓我懂得如何與當地領導以及其他媒體的記者打交道。

排版:

除了採寫新聞,我還負責廣西分社對外報紙供版的排版工作(菲律賓《商報》、柬埔寨《華商日報》每週一期,泰國《暹泰日報》等其他國家不定期)。廣西分社給外報供版也是從今年5月份剛開始的,排版老師也還是一個新手,作為一個已經專業學習了一個學期並多次在學校作版的學生,這裡成了我與老師合作交流的一個絕佳舞臺。

因為是給外報供版,所以在排版之前,必須把握外報的特特點。初見外報令我大吃一驚。《商報》古板得出奇,字型字號、排版樣式幾乎都沒有任何變化,有的版面甚至沒有一張圖片,還有豎排訊息。而《華商日報》日報與之相比就像另一個極端,花哨得難以用言語相容,頭版頭條標題都會出現五種顏色,領導照片也有謾罵、橫目的,大弧線、小波浪、閃電等各式各樣的小花樣,讓你眼花繚亂,甚至還刊登“喜結良緣”之類的通版結婚廣告。在國內,要見到這樣的報紙,實屬難事,至少在廣西是沒有的。

但是廣西分社他們供應的版面都是聚焦東盟、自貿區等經濟類的版面,不可能走“黨八股”和“黃色新聞”路線。在我排版之前。老師和領導已經定下了莊重、大氣、典雅的版面風格,我也還算欣賞。但是在按照他們的模板排了幾期之後,我開始想尋找一種變革,來增加版面的活力,正好外報的編輯也在給中*社提意見,我的想法就與之不謀而合了。於是開始慢慢改革,在彩板大膽運用照片,做成專題式的通欄巨幅橫圖,在適當的文字裡面增加簡易的背景和顏色,在黑白版汲取《廣西日報·花山》的黑白灰絕妙搭配,做活了不少版面。“小廖來了,我們的版面就是不一樣了。”得到了領導的認可,我樂在心裡。實習期間,我一共製作外報紙版面30個(獨立排版8個,合作22個),並在老師不在的時候,單獨與外報取得聯絡,把最終的版面發到報社。

三、實習總結與體會

實習工作已經結束,但是在實習中獲得的知識將會引領我在未來的工作中繼續努力,鞭策我繼續在新聞道路上前行。

在寫稿方面要真實、迅速、簡練,注意使用平民化的視角,同時注意結合國際化視野來看問題。這是中*社稿件的要求,也是“中新風”的體現。“真實”是新聞的生命,這是每一個記者必須遵守的,中*社要求、出處、採寫必須真實;新聞講究的就是一個“新”字,“迅速”是必須的,中*社要求活動結束後3小時之內必須發稿,而且拒絕簽發隔夜稿;“簡練”就是要用最短的文字表達最多的資訊,通稿要求訊息不超過800字,通訊不超過1200字。中*社是一個民間媒體,一個國際化單位,“親和力”“國際化”是其與其他媒體的區別。

在為人處世方面,要積極大膽、熱情主動。實習鍛鍊的不僅僅是業務能力更多的是為人處世的能力。記者不僅僅要採寫,還要懂得如何與處理好與人民的關係。積極、熱情,領導、其他記者、老百姓就會覺得你沒有架子,願意跟你交往,並慢慢信任你,這對以後的採訪還是其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工作中,要肯吃苦、有責任感、有敬業精神。記者的生活是最沒有規律的,出差在外經常半夜趕稿,黑白顛倒是常有的事情。這是一種敬業,同時也是記者的責任之一。

其實,要做好一個新聞人,我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用更多知識的積累來武裝自己的頭腦,把自己練成一個“雜家”,學會感恩,不管是領導老師還是其他記者或者一個通訊員。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範文三

這個夏天沒有以往那種幸奮不已的心情了。卻感覺烈日異常的刺眼。都感覺這些炙熱的陽光可以烤熟了著這片土地——山東;這個暑假開始自己人生第一步實習工作論踐行,鴻程彼岸,您我共運——慶運傳媒。來到慶運,開始的說實話,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了。心情可以用忐忑一詞說的`。我自己本身是慢熱型的,自己對於一個陌生的環境,到底是該怎麼去融入,該怎麼去適應?可是,時間久了相處下來,發現這完全不是問題。因為這是一支有著朝氣和活力的年輕團隊。年齡也相差不了多少,該活潑的時候很瘋狂,該嚴肅的時候很認真,這就是他們的風格。在五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很愉快。每一次面對早起,面對那段要走的長長的路,面對擁擠的公交車,這些總是讓我身心疲憊。可是一到公司,愉悅輕鬆的氣氛總是讓心情從多雲硬是轉成了大晴天。所以,在舒適的辦公環境中,一天總是悄悄地就過去了。轉眼,時間已經過了2個多月了。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相當發現在我們公司這個大家庭下班後最有特色的就是大家午餐時間。你想想看,那麼一大群人圍著一直張桌子吃飯,很有那種大家庭的感覺。時不時來點小笑話,開個小玩笑,但笑過之後別忘了夾菜,否則稍不留神,眼前就只剩空盤子了。雖說有點誇張,但是年輕的一代是不拘小節的,自然對於自己喜歡的就竭盡全力去得到,這也是一種個性。實習工作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既能把理論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又能從實踐中學習到的知識。來到鴻運,一開始 左老師就問了,你來這裡想學到什麼?可我不知道該怎麼來回答。見狀,老師語重心長的說道:“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才能跟對自己的老師,才能有確定的方向,學習需要的東西。否則,盲目的在公司裡,只能是混混就過了。”這是老師給我上的第一課。

於是,在這兩個多月裡,我給自己確定了實習工作中的學習目標,相當於我們文案策劃,文字編輯,當然是要先鍛鍊自己的文字功底。其實對於學習新聞專業的人來說,不管以後從事那個行業,最終別人還是會把你當新聞人來看,考驗的也就是文字功底強不強。這一點很確定,因此,來到慶運,首先就是要鍛鍊好我的文字功底。我們當然也學會如何為人處事,體驗職場生活。在每一個新的環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如何和身邊的人相處,如何維繫自己的人際關係。這裡的學問很多,也很重要。慶運給我的最終的印象就是,大家就是一個團隊。正如慶運語錄說的: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英雄般的團隊,而不是團隊中的英雄,團隊裡不需要英雄。也得學習如何思考,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學習,這就考驗著工作的能力。在這個部門裡面,當然也會接觸一些設計軟體,例如ps等軟體。雖然在學校有過接觸,有過初步的學習,但沒有應用到實踐中,學習的也是一些皮毛的東西。在慶運,有優秀的平面設計師,還有號稱“ps神”的劉哥,他們的技術是值得學習的。給自己確定目標之後,就知道自己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走。在工作中學習文案策劃;在相處中學習為人處事;在開會中學習如何進行思考;在培訓課上學習平面設計。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要學的東西很多,但是有了學習目標,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的順利。

這個夏天沒有以往那種幸奮不已的心情了。卻感覺烈日異常的刺眼。都感覺這些炙熱的陽光可以烤熟了著這片土地——山東;這個暑假開始自己人生第一步實習工作論踐行,鴻程彼岸,您我共運——慶運傳媒。來到慶運,開始的說實話,不知道怎麼來形容了。心情可以用忐忑一詞說的。我自己本身是慢熱型的,自己對於一個陌生的環境,到底是該怎麼去融入,該怎麼去適應?可是,時間久了相處下來,發現這完全不是問題。因為這是一支有著朝氣和活力的年輕團隊。年齡也相差不了多少,該活潑的時候很瘋狂,該嚴肅的時候很認真,這就是他們的風格。在五個月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但在一起相處的時間很愉快。每一次面對早起,面對那段要走的長長的路,面對擁擠的公交車,這些總是讓我身心疲憊。可是一到公司,愉悅輕鬆的氣氛總是讓心情從多雲硬是轉成了大晴天。所以,在舒適的辦公環境中,一天總是悄悄地就過去了。轉眼,時間已經過了2個多月了。

在這兩個多月的時間裡,我相當發現在我們公司這個大家庭下班後最有特色的就是大家午餐時間。你想想看,那麼一大群人圍著一直張桌子吃飯,很有那種大家庭的感覺。時不時來點小笑話,開個小玩笑,但笑過之後別忘了夾菜,否則稍不留神,眼前就只剩空盤子了。雖說有點誇張,但是年輕的一代是不拘小節的,自然對於自己喜歡的就竭盡全力去得到,這也是一種個性。實習工作其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既能把理論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又能從實踐中學習到的知識。來到鴻運,一開始 左老師就問了,你來這裡想學到什麼?可我不知道該怎麼來回答。見狀,老師語重心長的說道:“知道自己想學什麼,才能跟對自己的老師,才能有確定的方向,學習需要的東西。。否則,盲目的在公司裡,只能是混混就過了。”這是老師給我上的第一課。

於是,在這兩個多月裡,我給自己確定了實習工作中的學習目標,相當於我們文案策劃,文字編輯,當然是要先鍛鍊自己的文字功底。其實對於學習新聞專業的人來說,不管以後從事那個行業,最終別人還是會把你當新聞人來看,考驗的也就是文字功底強不強。這一點很確定,因此,來到慶運,首先就是要鍛鍊好我的文字功底。我們當然也學會如何為人處事,體驗職場生活。在每一個新的環境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如何和身邊的人相處,如何維繫自己的人際關係。這裡的學問很多,也很重要。慶運給我的最終的印象就是,大家就是一個團隊。正如慶運語錄說的:我們要打造的是一個英雄般的團隊,而不是團隊中的英雄,團隊裡不需要英雄。也得學習如何思考,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思維方式是很重要的,在工作中,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學習,這就考驗著工作的能力。在這個部門裡面,當然也會接觸一些設計軟體,例如ps等軟體。雖然在學校有過接觸,有過初步的學習,但沒有應用到實踐中,學習的也是一些皮毛的東西。在慶運,有優秀的平面設計師,還有號稱“ps神”的劉哥,他們的技術是值得學習的。給自己確定目標之後,就知道自己到底該往哪個方向走。在工作中學習文案策劃;在相處中學習為人處事;在開會中學習如何進行思考;在培訓課上學習平面設計。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個月,要學的東西很多,但是有了學習目標,學習起來也變得更加的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