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實習報告>

【精華】教育實習報告範文集合五篇

文思屋 人氣:1.73W

隨著人們自身素質提升,報告十分的重要,報告具有語言陳述性的特點。那麼,報告到底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教育實習報告6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教育實習報告範文集合五篇

教育實習報告 篇1

上週,學校組織我們進行了為期一週的教育見習活動,希望通過見習能讓我們深入中學教學第一線,瞭解中學教育現狀,並進一步提高對教師職業的理解與認識,促進個人教學技能的形成。這次見習的內容包括課堂教學見習,班主任工作見習和見習總結。在這期間我積極努力地工作,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請教,個人有了很多收穫。同時,我以我所見習的中學——海中為主要調查物件,做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工作,是針對語文這門課而言的。在此,我介紹一下自己的實習生教育調查報告的結果,談談對中學語文教與學的一些看法。

首先,在老師教授方法方面。

我所在的中學,雖然是海南最好的中學,語文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套公式化的教法,解題、介紹時代背景、泛讀課文、講解生字生詞、分段、分析課文、歸納中心思想和寫作方法。這種千##第1篇律的教法,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使整個過程單一、枯燥,加上大多數老師並沒有很深厚的文學功底,語文課堂顯得更加沉悶、無趣。老師在講臺上根據固有的模式大談特談,學生在講臺下作自己的事,少數認真聽課的同學看起來也是抱著某種利益的心態——高分。整個課堂完全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不再是教學活動中的積極參與者,而是一個被動的接受教師灌輸知識的客體。這樣不僅束縛著青少年活躍的思想,使學生不動腦筋想問題,同時也浪費了他們的學習時間,影響了他們學習水平的提高。

我認為,現代化的教育應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充分保證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因為學生都是有主觀能動性的,他們根據自己的需要和興趣可以很好地接受教師的教育,也有權利抵制這種教育。教師的教育和教材對於學生的發展來說,只是外固,真正獲取知識、得到發展還要靠學生的內因起作用。學生作為內因主動的學習不存在了,教師和教材再好的外因也將失去意義。

第二,老師在課堂提問方面。

我發現一種很常見的現象:教師在課堂上會連續提問,但這些問題大多是很簡單的是非問,或者選擇問、填空問、甚至是自問自答,雖然大部分學生都能踴躍回答,或者說都能回答得上,但學生的回答顯然都是很倉促,且習慣性地不加以深入思考而快速作答,而這些答案一般都在教師的掌控之中,這樣課堂牢牢地控制在以教師為主體的氛圍中,學生的思維創造性及問題的生成性都大大降低。表面上學生積極參與了課堂,其實整個教學質量並不高。

第三,教師的課堂點評。

在教學進行過程中,有時候有的同學會提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往往採取迴避的態度,而有的同學偶爾會有一些充滿靈氣的回答,袒露出他們不一般的思維痕跡,但通常情況下,老師都不夠敏感,對學生的回答只作簡單的肯定、否定,或者不置可否有的老師點評語言單一、蒼白,不能夠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合適、恰當的評價,讓人感到老師的語言空洞。甚至有的老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後濫用表揚,不管問題價值大小,學生回答的價值量有多大,老師都是一個口吻“對、不錯、太棒了”等等。這種脫口而出的隨意表揚使很多學生在回答問題時隨意應付。看似課堂氣氛活躍,其實是對教學、也是對學生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

第四,教師的講課內容。

聽了一週的語文課,發現老師講課期間常插入諸如此類的話:這個字、詞很重要,考試的時候常會考到;這個句子注意它的翻譯,考試會可能有所涉及;這種閱讀理解題需要同學們好好看看,大學聯考經常會出現類似的題型。

整堂語文課都在語文老師的善意提醒中有條不紊地進行。學生們每次一聽到此類的話,都會條件反射地集中注意力。真的是因為這個知識點的重要性嗎?不是的,很顯然,是為了考試。考試獨立於教育、教學之外,考試內容取代了教學目標,分數成為最終的教學目的。記得課間,我試著跟語文老師交流教學方法,我說:“老師,您看,我們這堂課可不可以再這樣拓展延伸一下,或許課堂的趣味性會有所增加。”老師很乾脆地回答:“沒有必要,考試不考!”我愣了,考試不考,就不講嗎?語文教學難道也純粹是為了考試嗎?

我好疑惑,中學語文課程標準上說:中學語文教學設定的總目標是“是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由此派生的教學目標從四個方面考慮:知識技能、應用能力、人文素養、情感態度。這四個方面的目標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對人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然而,這些理論上的目標在現實的實踐過程中卻存在著極大的反差。老師講課以課本為主,課本上有的,就進行模式化講解,課本上沒有的,老師便敷衍了事甚至根本不會提及。不要說知識技能沒有得到提升,人文素養、情感態度,甚至應用能力更是無從談起。

然後,在做班主任代理過程中,我也注意到一些關於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現象,比如: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律,學習態度端正,積極上進,希望考出好成績,讓生命更充實、更有價值、更有意義。並且絕大多數人都曾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他們對學校生活的評價是累並快樂著,對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

然而,這裡也有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通過對學生作業的批改,我發現,班裡抄襲作業的現象比較普遍,有近90%的同學反映本班同學有抄襲作業的現象。

二、學生的課業負擔較重,心理壓力普遍較大。我所見習的學校學生平均每天早上六點起床,晚上12點休息。除了上課時間,每天課外學習時間在4小時以上,而有些科目每天作業時間都要超過2小時。如果每門課程的作業都如此,學生如何應對?即使只語數外三科每門作業要2小時,學生也不可能完成。其實這麼多的學生抄襲作業也從另一方面說明他們的課業負擔的確過重了。因為過重的課業負擔,加上家長及老師的不間斷督促,他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大。

這便是我這次見習所見所感,也是這周我調查的收穫,在當今新的教育體制下,好的教育方法及教育理論在短時期內根本無法與實際教學實踐相一致,甚至會出現脫節的現象。我們只有期望教師的個人素養能越來越高,素質教育和教育改革能越來越順應實際教學。

教育實習報告 篇2

為了研究網路環境對中學生的影響,進一步加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廈門市教育局專門成立了“網路德育專題調研組”。調研組採用分層隨機取樣的方法,以無記名方式對399名中學生(國中佔34。1%,高中佔65。9%)、222名中學生家長(文化程度為識字不多、國小國中、高中以上的分別佔4。1%、40。3%、55。2%)、257名中學教師進行了抽樣調查。同時,還通過社群走訪、個案訪談等方式進行調查,分別召開了中學生、家長、教師和社會各界4次座談會。

(一)中學生及其家長對網路的態度和相關行為的情況

1.中學生上網率極高,上網時間長,多數家長卻從未上過網,大部分教師上網經驗不夠豐富

網際網路以獨特的魅力吸引著廣大中學生。調查顯示,93.5%的中學生表示對網路感興趣,並有11.4%的中學生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我市中學生的上網率高達92.1%,其中有24.5%的中學生是網際網路上的常客。75.8%的中學生每月上網的總時間在10小時之內,而6.8%的“網蟲”則超過了30小時。週末和節假日是中學生們上網的高峰時段;9%的中學生表示平時每天的課餘時間都能夠上網,21.3%的中學生上網時間並不固定;35.5%的中學生能自我約束在每次1小時內,24%的中學生每次要在網上滯留3小時以上,24.5%的中學生則不固定。

與孩子們相比,家長和教師們則大為遜色。45.2%的家長表示不瞭解網路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26.7%的教師具有3年以上的上網經歷,64.4%的教師則是近一兩年內才融入網路的大潮;在上網的教師中,30%表示經常上網,9.1%每天上網;51.9%每次上網時間不超過一小時。同時,還有55.7%的教師坦陳自己很少上網,有近10%的教師稱從不“觸網”。

2.家裡是中學生上網最主要的場所,網咖的主要客源是中學生

過去,我們對於中學生在上網方面的行為規範教育主要針對學校、網咖等公共場所。調查表明,家裡才是中學生們上網的最主要場所,應當是網路行為規範教育的重點。“按照上網的時間和次數的多少,對學校、網咖、家裡進行排序”一項上,68.2%的中學生首先選擇“在家裡上網”,遠高於首先選擇“在學校上網”(28.2%)和首先選擇“在網咖上網”(5.8%)。

同時,中學生也是網咖的常客。調查顯示,34.4%的中學生到網咖上過網。一些網咖經營者承認,附近學校的中學生是他們的主要客源。78。3%的中學生反映,網咖管理員從不查驗自己的身份,穿著校服,仍能大大方方地進去;有的中學生反映,穿校服的會被安排到較偏僻的角落。去年以來,關於“未成年人不得進入網咖”的新規定實施後,情況已大為改善。

3.多數中學生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籲改善條件

近年來,廈門市教育局在全國率先推出全市統一的教育寬頻網,各校也紛紛加快了校園網的建設。然而,對於課餘時間裡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中學生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其中十分不滿意的佔40.6%)。24.9%的中學生在學校裡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中學生則認為學校並沒有把必要的網路技巧教給他們。17.9%的家長強烈呼籲校方能提供和改善在校上網的條件,43.1%的家長提出學校要在加強中學生網路知識和能力上發揮作用。同時,不少教師對於學校的網路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路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裝置主要用於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於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教育實習報告 篇3

我們5個人到印尼雅加達進行對外漢語實習活動。此次印尼之行是作為實習生到印尼的三所大學進行對外漢語教學,教學物件從大一學生到大四學生不等,教學物件的水平也是參差不齊。這次實習,著實考察了我們對漢語知識的掌握程度,也提高了我們的對外漢語教學水平,並寫下了我的實習報告,更讓我們看到了對外漢語教師的光明前途以及所面臨的任務和巨大挑戰。希望的這篇對外漢語教育實習報告可以供大家作為參考的範例。

23日傍晚,我們走進了印尼——這個美麗的國度。剛出機場就感到一股溼熱的空氣撲面而來,眼前是一片片正生長得鬱鬱蔥蔥的樹木,深深淺淺、高高低低,錯落的極富層次感與色彩感,盛開的鮮花也吐露著芬芳,印尼人民樸實的笑臉讓我們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公路上那些極盡誇張豔麗的公共汽車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4日,實習的第一天。第一站:阿拉扎大學。

阿拉扎大學是一所純伊斯蘭宗教的學校,印尼人居大多數,也是一所貴族學校。當我們走進校門的時候,讓我們為之震撼的是一座巨大、白色的伊斯蘭宗教建築式的教學樓,在白雲和透徹的藍天的襯托下,它顯得如此靜謐與神聖。走進它的教學區,映入眼簾的首先是一個個雙手捧著書本或拿著電腦正坐在教室門外的走廊上查閱資料的學生,他們的表情是那麼的專注。我們本來想靜靜地走過去,儘量不打擾到他們,沒想到,他們卻抬起頭,對我們說:“老師好。”有的不會說中文,便給我們一個燦爛的微笑。這是阿拉扎大學給我們的第一份感動。我們為學生能如此的有禮貌而感動,也為他們的友善而感動。

當我們走進教室的時候,先是驚異了一下。教室不大,一般就容納十來個學生。這與我們想象中的場景有些不同。但緊接著,我們就被學生們純真的笑容給感染了,也就沒有那麼拘束。第一堂課,我們介紹的是中國的新年,包括一些風俗習慣、慶祝活動等內容。他們專注的目光,一本正經的神態,圍著我們問東問西的那股積極勁,又一次讓我們感動。第二堂課,我們與學生進行了一些中文口語的交流,包括日常生活、興趣愛好等話題,期間穿插了唱中文歌,這些學生中文歌的唱功真是令人讚歎,一個個字正腔圓,還可以四重唱。

我們在阿拉扎大學共呆了兩天,他們的上課時間是從上午九點到中午十二點半,再從一點半到三點。每個人差不多上午講兩個小時,下午再講兩個小時。一天下來,我們都疲憊不堪,一點精神氣都沒有了。雖然累,但一想起那些學生的眼神,專注並且充滿著求知慾,心裡也就輕鬆起來。一句話說,便是:苦在我身,樂在我心。

第三天,我們與阿拉扎大學的師生們一同去了縮影公園遊玩。我們像朋友一樣愉快的交流著,雖然他們有時說的中文不標準,讓我們一時間反應不過來,但通過他們的肢體語言以及英語的翻譯,我們最終能理解對方的意思。由於有些學生的漢語水平不高,引發了很多趣事。當我們走到湖邊的時候,一個高個子女生對著我們說:“老師,我們去坐‘烤鴨’吧。”我們莫名其妙,一頭霧水。緊接著順著她手指的方向看去,原來湖裡停著一排遊船,船頭是鴨子的造型。我們明白了,這個學生前天剛學了“北京烤鴨”這個詞,剛好看到湖裡的鴨子造型的船,於是便自創了這句話。我們說,這個學生還真會活學活用啊!大家在嘻嘻哈哈中向前走去。

我們在歡笑聲中結束了實習的第一站。

緊接著,我們到達了第二站——達爾馬柏莎達大學。比起上一個學校,它顯得平民化。這是一所混合型的學校,學生中既有印尼當地人又有華人。這兒的學生很陽光、活潑,對漢語很感興趣,非常喜歡中國的文化並期望到中國進行學習。

第三站是新雅學院,它是一所華人學校,裡面的學生都是華人的子女,漢語水平相當高。他們的聽說能力普遍很強,我們能用正常語速與他們進行非常順利的交流。但在寫作方面的能力就差了很多,主要是近義詞、同義詞的運用以及遣詞造句的能力還有所欠缺。不過,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瞭解比前面兩所大學的學生都要好。

通過這次實習,讓我們認識到作為一名對外漢語教師的無上光榮,同時也看到了這個職業所面臨的挑戰。對於短期對外漢語教學來說,任務相對比較輕。要求對外漢語老師要有良好的素質,快速的應變能力,沉穩的心態。

教育實習報告 篇4

一直沒有寫有關我實習的事情,是想把自己的思路梳理順暢。

一直盼望著實習,期待著實習能給自己一個答案,到底做不做老師,能不能做好這個老師。不過似乎實習已經過去了兩週,答案卻還沒有完全找到。不過,毋庸置疑的是兩週的實習已經讓我對老師的日常工作有了基本的瞭解。其實是十一前的那兩天真的登上講臺,真的開始和學生有了接觸才找到點老師的感覺。剛剛去學校的時候,多多少少有一點點失落。覺得像空氣一樣。進班,沒有人注意到你,沒有人和你打招呼,出班,也如同空氣一樣,沒有人注意你是否離去。不知道我在他們眼中是個什麼樣子。

我試圖回憶著我當年高二的時候來實習老師時的樣子,似乎當年我們也沒有怎麼理人家。只能安慰自己說高二的孩子大了,不會像國中小孩那麼熱情,而且又是好學校的學生,所以這些都很正常。說實話,一開始都覺得怎麼給我分到這麼不熱情的一個班阿。剛開始聽我師傅的課,兩個班,覺得5班孩子上課更積極主動,和老師配合。似乎在5班進了班還有人叫聲老師好。而在我應該帶班主任的4班,上英語課總是很安靜,進出教室也沒有什麼人理我,還有幾個男生看上去就不好管。直到十一前師傅說讓我上上課堂,講了一節習題課,我才發現我們班孩子還是相當的活躍的。那天的場景還是歷歷在目。和師傅一起進的班,與大隋(4班的班主任)問候了一下,大隋問今天是聽課還是講課,我說講課,大隋特可愛的笑笑。底下的同學一看我師傅搬著小凳坐到後面,我站到講臺上就在那裡拍手(主要還是因為他們以為我講就不用默寫了。。。

雖然我讓他們失望了吧)。然後也沒有什麼,因為上午在5班講了同樣的內容,所以也沒有什麼緊張的了。就默寫單詞,講練習,做練習。今天我們孩兒的課堂出乎我意料的熱鬧,往常我師傅上的時候就聽我師傅一個人說,問他們半天都不說話,好麼,今天我問有沒有問題,這題怎麼答他們都七嘴八舌的說。呵呵,覺得不是在唱獨角戲,覺得和他們還是很親的,還是有存在感的。

還被一個小孩問住了,一個題應該填表示伴隨的shaking hands,他就一個勁的說為什麼不是shaked,說人在握手,也可說被握手。實在和他說不通,我說這個問題我們下課繼續討論。雖然被問住了,不過我還是挺高興的。我知道這個孩子就是愛刨根問底,不是在故意拆我的臺。而且他願意討論說明他把我當老師,他要是不把我當回事完全可以不問下課問我師傅。所以還挺好的。 呵呵。然後十一前那天放學,去班裡找大隋,還有兩個同學,後來大隋先撤了,又和他們聊了一會。。發現我真是不擅於聊天。。主要就聽他們說了。呵呵。

不過還是很高興得。兩週了,終於接觸了。。相對於和同學接觸,我們在辦公室的生活還是一直很快樂的。我們幾個就在英語教研組裡,辦公室裡老師基本上都是首師的,不同年齡段都有,大一點的我們尊稱老師,小點的我們就叫師姐了。老師之間關係特別好,教研組裡笑聲就沒有斷過。我們在教研組裡也是可以特別的隨意。有說有笑得,特別開心。每次都覺得一進辦公室就鬆了口氣,一出辦公室就得特別注意,假裝像個老師似的,碰到有學生問句老師好,假裝微微一點頭,裝成熟的說:嗯,你好。呵呵。。心裡覺得可逗了。再講兩句帶我的老師吧。因為帶我實習英語老師的師傅不帶班,所以還有一個老師帶我班主任。帶我英語老師的師傅姓王,是個教了三十多年書的老師,辦公室裡的人有叫他老王的,有叫王叔的,還有叫他王先生的。他是個很有趣的人,講課的內容對於他來說早已爛熟於心,備課就簡單看看就行了。課上課下都能感覺到他的幽默,特別的可愛。

每天看到師傅就覺得特別的踏實,特別的開心。帶我班主任的老師是我剛才提過的大隋,30歲左右的男老師,校友,1.82,有點胖胖的。每次去問他我用不用去班裡,他都說不用了,這個您不用去了。他真的用的是您,讓我覺得我自己真跟個老師是的。這個嘛,十一過後我還是要多提出我要進班,要不怎麼更好的接觸我們班孩兒呢。呵呵,他是個很隨和的人,看樣子脾氣很好,和學生關係自然不用說了。呵呵,我覺得他最可愛的動作是點頭,他特別經常就會點頭表示肯定,一次點好幾下,蓬蓬的頭髮也隨著頭一起上上下下,我覺得超可愛。呵呵。作為一個老師,這麼議論別的老師是不是不太好。

教育實習報告 篇5

根據我院的實習日程安排,我自20xx年xx月xx日至xx日對我校20xx級在河師大附中的教育實習工作做了調查瞭解。現將有關情況彙報如下:

一、基本概況

我對實習學校———河師大附中的20xx級(也包括我本人)教育實習情況進行調研,通過聽實習生講課與實習學校領導、指導教師進行座談及徵求實習生意見等形式,瞭解了有關教育實習的基本情況。

1、在附中實習的20xx級學生共有120(具體人數你自己修改)人。

2、在此期間聽了文學院在高一實習幾位同學的講課,寫出教學實習調查表份。實習成績大都是優,良。基本上如實反映了實習生的實際教學水平。

3、師大附中的校領導對這次實習工作非常重視,由專人負責接待安排,保證了這次實習工作的順利進行。

二、指導教師對實習生的意見和建議

1、附中指導教師普遍認為20xx級實習生實習素質多數好於往屆。主要表現在:虛心學習,工作認真,遵守紀律,對自己要求嚴格,能按照指導教師要求做好各項工作。

2、多數學生熱情積極參予教學工作,認真寫教案,認真備課,認真批改作業,上課時態度也很認真,知識面較廣,個別實習生教學質量高,效果好,受到中學生的歡迎。實習生還積極參加所屬教研室的教學活動,從中吸取老教師的教學經驗、體會。

3、師大實習生普遍生活樸素,謙虛謹慎,講課儀表端莊,能深入班級與中學生打成一片,既提高了實習生社會工作能力,又減輕了任課教師的負擔。至於輔導自習、批改作業、監考等教學輔助工作,更是個個爭先去做。學校領導普遍感到滿意。

4、有的指導教師反映:實習時間太短,應增加實習時間,時間太短許多知識掌握不了,效果也就差了。他們建議實習最好分兩段:第一階段見習,讓實習生多聽多看;第二階段實習,讓學生多參與教學。這樣效果自然會更好指導教師認為,應多培養“一專多能”型的教師,才能適應中學生之需要。

5、少數實習生普通話不過關,地方方言較明顯,有的板書不規範,字跡太潦草,說明“三字一話”的訓練還要認真抓緊抓好。

三、實習生自己的情況

實習生談了前段時間的收穫、體會,也提出了一些改進教育實習工作的意見、建議。

1、所在學校對實習生都很關心,指派專任教師指導他們的教學實習工作和班主任實習工作,而且要求很嚴格。試講、教案等指導教師都嚴格把關,不達標者不能通過,體現了高度的責任心,同學們深受感動,從中也學到了老教師們的治學之道。

2、經過指導教師的辛勤培養,精心指導,多數同學克服了最初的膽怯心理,積極承擔輔導或講課任務,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感到很有收穫,初步嚐到了甜頭,為今後走上工作崗位,適應未來的教學環境打下了初步基礎。

3、實習生反映:在大學所學知識,包括教學方式方法等與中學實際脫節現象較普遍,教學內容不能銜接,教學方法不盡相同,因此一開始感到很吃力,對現在中學生的學習狀況包括心理狀態、學習方法等均不瞭解,增加了實習工作的難度。建議我校今後應加強對中學實際情況的研究(包括教材內容的取捨,教學方法的選用,中學生思想狀態,心理狀況的調查等)做到“有的放矢”,“對症下藥”。這樣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4、有的學生反映,教學實踐活動太少,因為學校對他們不放心,不敢將講主課的任務交給他們,只在最後一週講兩三次課,沒有更多機會展現自己的才能。

5、少數實習生反映:大學所學計算機、化學等實踐性知識太少,動手能力差,適應不了中學“多而雜”,“全能型”人才的需要,希望在這方面能多學些知識,以適應客觀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