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實習報告>

關於採礦認識的實習報告總結

文思屋 人氣:1.11W

關於採礦認識的實習報告總結

一、實習的目的與任務 :

關於採礦認識的實習報告總結

1、 實習的目的:

本次實習是根據教學計劃的安排,在學生學習了礦山機械、露天採礦工程、爆破工程、地質等有關專業基礎課和露天礦認識實習後,進行的一次露天礦生產實習與現場教學。其目的在於加強實踐環節,使學生對露天礦開採建立感性認識和獲得露天礦生產工藝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知識。為專業課程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必要的基礎。具體任務如下。

2、 實習的任務:

(1 )掌握露天礦開採的生產工藝流程,建立露天開採的基本概念。

(2 )瞭解礦床開拓系統與開拓方法。

(3 )熟悉露天礦的掘溝方法及其發展程式。

(4 )瞭解礦山的採掘機械和礦山機電裝置概況。

(5 )使學生總結已學過的基礎理論與專業基礎知識,並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實習地點、時間等:

1 、地點:

石門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

2 、實習時間(待協調):

1) 整體預計時間十二月份下旬

2) 實習動員及準備工作?? (0.5 天)

3) 實習路程往返(共1 天)

4) 爆破技術、工藝流程(1天)

5) 地質等其他相關報告(1 天)

6) 採礦工業場地、機械參觀(0.5 天)

7) 露天礦爆破參觀(0.5 天)

8) 編寫實習報告(回校)

3 、參加人員:

曹湘林等相關專業教師及採礦1001 班所有學生。

 三、實習內容:

通過全礦參觀,專題報告,現場教學及生產崗位實習。要求學生學習、瞭解及掌握如下內容:

1 、地質部分:

礦床貯存地區概況:礦區的地理位置、交通情況、氣候條件。

區域及礦區地質概況:礦區所屬的大地構造單元、區域地層系統及其分佈,礦區的主要地質構造,各主要岩層在區內的出露情況,礦區的地形特徵,礦產的貯存位置。

礦床地質特徵:礦床的主要地質構造、礦床的成因與圍巖的關係、礦床的數量、規模、形態及其產狀、礦床的勘探型別,勘探程度及工業儲量、礦巖性質及開採技術條件、礦石的型別及品級、平均品位及開採品位、水文地質情況。

2 、採礦部分:

(1 )臺階的組成,露天礦場的構成要素及其尺寸,露天開採步驟及礦山工程發展程式,露天礦生產能力存在年限。

(2 )礦山的總平面佈置概況。

(3 )組織管理系統,主要生產車間及輔助車間的劃分,礦山的工作制度

(4 )礦山採用的開拓運輸方法,礦巖的運輸系統,所用的運輸裝置型別、數量、列車的'用耗時間及實際的生產能力;平均出勤率,每晝夜出動的臺數。

(5 )塹溝掘進的方法及所採用的裝置,掘進速度,瞭解新水平準備的程式方法,新水平準備週期時間。

(6 )礦巖回採採用的穿孔方法和爆破方法,穿孔裝置型別及其效率,使用的穿爆方法,爆破器材的種類及加工方法爆破引數,孔網布置及起爆方法,採掘工作面引數,工作線的推進方式和方向,採裝裝置的型別及其效率,各回採工藝的勞動組織。

(7 )排土場的位置及型別,排土場的修建方法,排土裝置型別及其效率,排土參數。

(8 )收集礦山各方面的先進經驗,發現礦山目前存在的技術問題,並提出改進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