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手抄報>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文思屋 人氣:1.76W

關於中秋節

中秋節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中秋節,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曆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中秋節的來源:

1、嫦娥奔月

據說遠在四千多年前,有窮國的國王后羿,勇武善射,但生性暴戾,不體恤民間疾苦,弄得民不聊生。后羿想長生不老,從崑崙山找來長生之藥,準備擇日吞藥,此事為嫦娥得知,為體恤子民,免於后羿長期殘暴統治,乃先將此藥吃下,突然身輕如燕,飄飄然向月宮騰空飛去,后羿發現,以箭射嫦娥,嫦娥進入廣寒宮,成了月神,稱為“明月之神”或“太陰娘娘”。

2、推翻元朝

相傳,元末,中原人民不甘受其元的殘暴統治,愛國之士紛紛奮起抗元,朱洪武的'軍師劉伯溫要屬下扮道士到各縣賣符,並稱:今年天將降災,要避災者可於八月十五日懸掛日月旗,旗將藏於大月餅中。到了這天,各地民眾都切大月餅,將其中所藏的旗掛起來,起義聲勢大振,元人大為吃驚,朱洪武就一擊成功,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來,這種日月旗就是“明”旗。

中秋節的習俗:

1、賞月:

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與圓滿,具有象徵團圓的意義。古代就有許多人想看月亮裡的玉兔和吳剛伐木,現代人是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

2、吃月餅:

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是始於明代,傳說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並賦予愛國的意義。中秋應景的是“月餅”,與端午節吃粽子一樣。月餅是慶團圓或是紀念反抗異族的統治。

3、團圓:

大家吃月餅、賞月、酬謝土地公等習俗,都在祈求人生圓滿光輝,家庭團圓幸福,社群平安,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中秋祭月

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據史書記載,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習俗。其祭祀的場所稱為日壇、地壇、月壇、天壇。分設在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北京的月壇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禮記》記載:“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這裡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這種風俗不僅為宮廷及上層貴族所奉行,隨著社會的發展,也逐漸影響到民間。

兔兒爺

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

【1】中天一輪滿,秋野萬里香。

【2】人逢喜事尤其樂,月到中秋分外明。

【3】幾處笙歌留朗月,萬家蕭管樂中秋。

【4】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圓。

【5】半夜人更半,中秋八月中。(歷史上稱為“生題死對”)

【6】天上月圓,人間月半,月月月圓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頭,年年年尾接年頭。

【7】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8】中秋賞月,天月圓,地月缺;遊子思鄉,他鄉苦,本鄉甜。

【9】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

【10】千江有水千江月,萬里無雲萬里星。

【11】樓高但任雲飛過,池小能將月送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