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手抄報>

三年級防災減災手抄報

文思屋 人氣:1.48W

2016年年5月12日是國家第八個防災減災日。今天(12日)上午,由江蘇省海洋與漁業局、江蘇省氣象局、江蘇省氣象學會、南京資訊工程大學海洋科學學院聯合舉辦的“科學減災 依法應對”主題公益宣傳活動在南京玄武湖舉行。本次公益活動通過張貼橫幅、展板宣傳、專家現場諮詢、發放宣傳冊、有獎知識競答等形式,向廣大市民普及防災減災知識,增強全社會防災減災意識,推廣全面避災自救能力。

三年級防災減災手抄報

活動現場不少市民駐足關注,紛紛停下腳步觀看宣傳展板、向專家諮詢瞭解防災減災的相關知識。市民楊女士對展板前的“濱海旅遊小知識”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原來吃海鮮也有那麼多講究。”楊女士告訴龍虎網記者,“吃海鮮的時候少喝或者不喝飲料,可以防止破壞和沖淡殺菌屏障——胃酸,這是她頭一次知道,不能和部分水果同食這也是她平時生活中沒有注意到的。”楊女士說,這次的公益活動對市民來說很有意義,她會將今天所學到的知識告訴家人和朋友,讓他們在日常飲食中注意食用安全。

目前,大眾最關心的要數環境問題了。江蘇省氣象臺副臺長魏建蘇向龍虎網記者介紹;“大部分汙染源是恆定的,但並不是每天的空氣質量都很差,究其原因,就與氣象有很大的關係,在特定的氣象條件下,某些局地就會發生重汙染。比如今天在玄武湖,風很大天氣很好,能見度很高,基本沒有霧霾的影響,這是因為在大氣不穩定或風比較大的情況下,汙染集聚的條件不具備,不太容易產生汙染。”

“4月28日,受強對流天氣影響,南京等地出現了冰雹,這種天氣一般在春季和夏季比較多見,除了冰雹之外,還會有雷電、短時強降水等氣象發生,對交通造成一定的影響,甚至會造成人員傷亡。”魏臺長說,一般在6月18日以後入梅,梅雨季節強降水比較多,這種災害性天氣對市民的生產、生活都有很大的影響。作為氣象部門,將加強天氣預報,除了一天三次的對外廣播與電視對外發布以外,在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體平臺也在不斷地滾動釋出天氣資訊。魏臺長提醒,廣大市民朋友應當經常關注天氣變化,及時得到相關資訊,利用天氣預報來趨利避害。

防震減災 共創未來

防震減災 共創未來防震減災共創未來地球——我們共同的家園,這個充滿生機的星球,它養育了我們人類以及各種各樣的生命。然而,在這充滿昂然生機的自然界,我們的實際生活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麼安全,存在著種種危機和災難,甚至威脅著自然界的所有生命:地震、洪水、大風、火山噴發……這些東西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辦法,我們不能等著它們的侵犯。我們要防震減災,保護好自然環境,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的地球母親少受到傷害,這是我們人類所能夠做的最大的貢獻!如果有一天自然災害真的來臨,我想我們以我們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是不能完全抵擋的,但我們可以充分發揮我們人類的智慧,群策群力,將災害的損失降低到最小。2008年5月12日,我想作為任何一名華夏兒女都不會忘記這一天,八級地震呀!多麼恐怖的資料,一時間噩耗施虐在中華大地上,霎那間,無數間房屋灰飛煙滅,奪走了無數中華兒女的寶貴生命。可是,我們中國人並沒有被這麼大的災難而嚇到,□總理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用最親切的話語鼓勵災區人民,振作起來,不要被災難嚇到,災難很快就會過去,國家會盡全力做好地震中生存的搶救工作。全國各條戰線上的救援隊伍紛紛抵達了汶川地震現場,譜寫了一曲曲抗震救災運動可歌可泣的動人新篇章。由此而見,我們的地球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模樣,人類的“貢獻”可少不了。隨著現在的科技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提高。人類為了自己眼前的一點利益就對生態環境產生了破壞。日益積累,就算地球再了不起,也抵擋不住這樣的攻擊。像那些泥石流、山體滑坡、一些因為砍伐樹木過多而導致的洪水以及大面積土地沙漠化等等一系列的自然災害,人類是完全有這個能力預防的。在此我衷心地向生存在我們這個可愛地球上的人類提出幾點意見:一是人人心中要有環保意識,要正確認識環保的重要性。二是少砍伐樹木,多植樹造林(是有益的植物都行)。三是儘可能的'少製造對大自然有危害的垃圾。除了以上天災以外,還有一些自我原因的災害。比如火災就是其中的一種,2008年2月1日烏魯木齊市德匯發生火災,那就是一個很大的教訓。所以,我們更要加強防火的預防知識。災難並不可怕,試想一下,中國億萬人民一起抗災,再大的災難除以十三億,已是寥寥無幾。讓我們再看看現在的地球,災難危機四伏,我們的生活處處受到它的襲擊,但這又能怪誰呢?只不過是人類自己在吃自己種下的惡果。好好的保護自然環境,這便就是保護了我們人類自己啊。 防震減災,環保意識;科學發展,共創未來!

防災減災小知識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引。 圖示以彩虹、傘、人為基本構圖元素。其中,雨後天晴的彩虹韻意著美好、未來和希望;傘是人們防雨的最常用工具,其弧形形象代表著保護、呵護之意;兩個人代表著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大家攜手,共同防災減災。整個標識體現出積極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之意。2009年3月2日,國家減災委、民政部發布訊息,經國務院批准,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為全國“防災減災日”。

防災減災日由來

中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災害種類多、分佈地域廣、發生頻率高、造成損失重。在全球氣候變化和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中國面臨的自然災害形勢嚴峻複雜、災害風險進一步加劇、災害損失日趨嚴重。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里氏8.0級特大地震。這場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的大地震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難、17912人失蹤。這場大地震給全國人民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難以癒合的心靈創傷,堪稱國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災難。 災害發生後,全國人民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眾志成城、抗震救災,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堅強。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協委員提議,為表達對災害遇難者的追思,增強全民憂患意識,提高防災減災能力,有必要設立“防災減災日”或“中國賑災日”,藉此表達對地震遇難者的紀念,弘揚團結抗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