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品】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三篇

文思屋 人氣:2.6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三篇

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1

一、說教材

《美麗的小路》是人教版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一篇童話故事,這一單元的訓練要點是保護環境,通過學習本組課文,讓學生在心中逐漸萌生環保意識,能積極參與環保實踐活動,進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這篇課文共有12個自然段,配有兩幅精美的插圖。課文講了一個有關環境衛生的故事,通過鴨先生屋前小路的變化及居住在附近的動物不同的感受,告訴小朋友要保護環境,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知道不美的行為會破壞美麗的環境。本文情境優美,語言生動、有趣,非常適合分角色朗讀訓練。教學本課我將分為兩課時進行:第一課時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整體感知;第二課時品讀課文,拓展延伸。今天我講的是第二課時。

二、說學情

經過近一年的學習,學生具有一定的識字和朗讀能力,懂得藉助課文注音初讀課文。大部分學生在閱讀方面逐漸產生了興趣,並且求知慾強,思維較活躍,樂於表達交流,樂於表演。但低年級學生注意力極容易分散,對形式單調的課堂教學比較不感興趣。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從學生實際情況出發,結合教材特點及單元訓練要點,我制定瞭如下幾條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藉助動作、實物,理解字詞意思,瞭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反饋資料的能力。

3.激發學生環保意識,讓學生有參加衛生掃除的願望,自覺維護環境衛生。

新課標指出,低年級語文應以識字、寫字、朗讀為主,因此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是:緊扣課文語言文字,抓住關鍵詞,體會第8自然段。

四、說教法與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我準備用以下教學方法:

1.情境教學法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而情境是激發興趣的好途徑。在教學時,我準備運用形象的畫面,優美的音樂再現情境,為學生營造出一個良好的的學習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用多種感官進行體驗。學生便能在心境愉悅的環境中學習,展開想象,從而理解語言文字,使學生迅速進入課文優美的情境中。

2.朗讀感悟法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各個年級的閱讀都要重視朗讀,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把讀的時間還給學生,結合課文的語言特色,以讀代講,以讀代問,以讀促學,讓學生用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競賽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各種形式,在讀中充分感受課文的語言美、意境美,形成良好的語感。

3.想象表演法

低年級的孩子想象力較豐富,不僅具有潛在的表演天賦,而且還有著愛表演的個性特徵。在學習課文的第五~八自然段時,我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一讀,演一演,再評選出最佳學習小組。這樣以表演這一種喜聞樂見的形式,再加上比賽的渲染,呈現出來的是一派生動活潑的景象,學生很容易體會每個動物的不同特點以及說話的語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

蘇霍姆林斯基認為:“教給方法比教給知識更重要。”本課要引導學生學習和運用的學法是朗讀感悟法。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提高初步的閱讀理解能力,加深對美的感受,促進朗讀能力的提高。

五、說教學過程

1.創設情境,激趣匯入。

根據一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情緒易受感染的心理特點,我注重了課題的匯入,首先我用課件出示這幅畫面,(智力火車出發的情景。)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就一起坐上智力火車,到郊外去遊玩遊玩。接著出示美麗的小路圖片,學生欣賞完圖片後,問:現在智力火車把我們帶到了哪兒?學生回答“美麗的小路”,我就板書課題,再引導學生看圖說出:這是一條美麗的小路,清潔的小路。這樣的匯入,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學生引入課文所描述的特定情境當中,情緒飽滿地投入新課的學習。

匯入課題後,我緊接著問:小朋友們,你們想把小路打扮得更美嗎?只要你能準確地叫出這些生字朋友的名字,它呀就會變成一朵朵美麗的鮮花,開在小路的旁邊了。通過課件讓學生在與生字反覆見面的複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牢記了生字,掃清了閱讀障礙。

2.朗讀感悟,品析詞句。

這篇課文按“美——不美——美”的順序,圍繞美麗的小路,向我們展現了“讚美小路、失去小路、找回小路”等幾個情境。於是我按照課文的情感脈絡,分三步進行。

第一步:春色滿園,蜂飛蝶舞。

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兒童是使用形象、色彩、聲音來思維的。”第1自然段介紹了小路的美麗。我通過引導學生看課件中的小路圖,結合學生的理解、想象,指導學生圖文結合,感受課文語言的美,積累句式,並用筆劃出文中的“長長、花花綠綠、五顏六色”這幾個關鍵詞,為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打下基礎,豐富語言。然後我用課件將美麗的小路再現出來,讓學生嘗試與樂曲相融合,親身參與爭當小導遊,介紹小路的美,真正感受小路的美。

在學習第2、3自然段時,我重點指導“輕輕地、慢慢地”這兩個詞的'讀法,理解小路給人們帶來了愉快的心情。再讓女生扮演兔姑娘,男生扮演鹿先生,進行男女生分角色朗讀競賽。當學生的情感之門悄然開啟時,我相機啟發學生想一想,如果是你在這麼美的小路上,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呢?這時,我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創設賞心悅目的情境,學生自然地融入其中,成為文中的角色,用自己鮮活的語言來表述,體驗小路的美。就這樣在充分的感性認識後,學生對2、3自然段的閱讀和感悟就水到渠成了。

第二步:風雲驟起,痛心疾首。

第 4自然段的第一句講朋友們都喜歡在美麗的小路上散散步、說說話,讓學生感受到朋友們對小路的喜愛之情。第二句講美麗的小路不見了。(板書:不見了)這裡要引導學生結合生活經驗,感受堆滿垃圾的小路的醜、臭、髒。為了激發學生讀出失去美麗的小路時惋惜、傷心的感情,(點課件)我又播放了蒼蠅圍著臭哄哄的垃圾嗡嗡叫的畫面,讓學生產生和小路同呼吸,共命運的感受。著力渲染“美麗的小路不見了”,我再指導學生入情入境,讀出感情的起伏變化。

在學習第5~8自然段時,我讓學生將這部分內容演一演。由學生四人為一個小組,先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演一演,然後在全班抽小組進行比賽,評出 “最佳表演組”。再討論:為什麼鴨先生說:“這都怪我!”這樣的設計既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了同學間團結合作的精神。最後讓學生比較課後“我會讀” 中的三句話,通過學生自由讀,個別讀,集體讀來體會帶有句號、問號、感嘆號的句子表達的不同語氣。通過生動活潑的形式開展讀書活動,營造愉悅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快樂。

第三步:雨過天晴,風和日麗。

第 9—12自然段是最後一部分。第9自然段,我結合課件中的圖,組織學生進行情境式表演,抓住文中的幾個動詞“推、掃、提、澆、洗”再現勞動場面。(師板書動詞)最後,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美麗的小路失而復得。這時,我播放輕鬆優美的音樂,讓學生在美好的意境中,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格外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由衷地讚美小路。

這時我用真切的語言小結:孩子們,美麗的小路終於找回來了,讓我們像鴨先生那樣,一起說一句:“讓美麗的小路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吧!”再說說怎樣才能“讓美麗的小路一直和我們在一起。”在深入瞭解鴨先生的心願後,將“保護環境”這個主題滲透到課堂中。

3.總結昇華,拓展延伸。

(1)全班分角色,戴上頭飾演演全文。

(2)看課件說說,智力火車又把我們帶到了哪裡?

(用課件展示校園的圖片),先欣賞乾淨、漂亮的校園圖片,再看有垃圾的圖片,引導學生小組交流:這些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後來又到哪兒去了呢?最後在全班反饋,引發學生做環保小衛士的渴望。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同時也加深了語文與生活之間的聯絡,實現了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結合。

(3)(課件播放圖片)欣賞我們周圍美麗的小路,看完後,讓學生說說你有什麼感受?

(4)小結:學了本課,小朋友們明白了什麼?

(課件出示:保護環境,從我做起)

只要我們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行動起來一起保護環境,我們的學校和家鄉也會變得這麼美的。

4.佈置作業

讓學生課後去調查一下,我們身邊哪裡美,哪裡不美?周圍的垃圾是從哪裡來的?在生活中要用什麼樣的實際行動來保護環境呢?為語文園地四的口語交際做好準備。同時也能培養學生收集、整理、反饋資料的能力。

5.板書設計

這則板書脈絡清晰,簡潔明快,更能加深學生對美麗的小路的美好印象。

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池塘》是國家課程標準蘇教版語文下冊第二單元中的第三篇課文。本組課文都是描繪了無限美好的祖國春光的。主要讓學生在感悟課文內容中,積累語言,陶冶愛美的情趣,激發學生熱愛祖國山河、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小池塘》是一篇形象生動、內容新疑、想象豐富、意境優美的散文。寫的是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景象。全文共3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醒來的小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第二自然段寫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裡的景象。第三自然段概括寫小池塘的美。課文運用擬人化的寫法,展開了豐富的想象,給人一種美的愉悅,賦予靜態的池塘以動感和生命。插圖精美,富有兒童情趣。圖文的協調配置還具有引起想象、啟發思維的作用。

(二)課時安排

本課共用兩課時。第一課時初讀課文,瞭解課文內容,學會7個生字。第二課時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並背誦課文。

(三)教學目標

科學地制定教學目標是教學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根據新的教學大剛對一年級閱讀教學的要求,結合本課的內容及一年級學生的實際情況,我將第二課時的教學

目標定為:

1、圖文結合,理解課文內容。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

3、感受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讓學生在讀中感悟、理解詞語、課文。

(五)教具準備:生字卡片、掛圖

二、說教法

這一課時,我主要採用“直觀教學法”,“以讀代講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方法。

1、直觀教學法

由於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自制力差,注意力不易持久,容易被一些新鮮奇異的東西所吸引。根據孩子的這些年齡特點,這一課我主要利用課文插圖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教學中還適當地運用貼畫的形式進行教學,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一個非常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2、以讀代講法

葉老曾經說過:“好文章是讀出來的,美文尤需美讀。”可見“讀”的重要,讀既是理解語言的有效手段,也是積累語言,培養語感的有效手段。新大綱也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本節課教學我以讀為主,通過比賽讀、男女分讀、師生對讀、表演讀等,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朗讀水平和感悟能力。

3、情境教學法

本節課我注意創設情境,讓學生入情入境,從而更深刻地理解課文內容。我主要是從以下兩方面創設情境的:其一,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啟用學生的思維,讓他們進行補白練習來幫助學習語言。其二,利用掛圖通過老師的表達和指導學生感情朗讀課文,深入體會春天到來時小池塘的明麗,從而使學生受到美好的薰陶,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

三、說學法

根據教材特點和學生實際。本課時主要指導學生借圖朗讀助解的方法理解課文內容,同時在朗讀中也培養了學生“一邊讀一邊想”的良好學習習慣,並且激發了學生的情感,加深了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感悟。

四、說教學程式

(一)、複習匯入

1、認讀生字卡片。

2、讀詞。

這一環節主要是檢查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生字的掌握情況,以便發現錯誤能及時給予糾正。

(二)、誦讀課文,體驗感悟

過渡:上節課,我們初讀了課文,對小池塘有了一些瞭解,課文把小池塘比作什麼?

板書:大眼睛

1、學習第一自然段

①小池塘是一隻什麼樣的大眼睛呢?

指導讀好第一自然段。要求:大家一邊讀,一邊在頭腦中“過電影。”再到插圖中找一找,看看像不像。

利用掛圖形象地理解了“池塘”像“明亮的大眼睛”,“蘆葦”像“長長的睫毛”。進而體會出小池塘的明亮。

②齊演讀。

小朋友真了不起,我的眼前的確出現了一個清清的小池塘,一隻明亮的大眼睛。

通過表演讀,即以演促讀,以讀促演,讓學生體會到小池塘的美。

2、學習第二自然段

小朋友,仔細觀察同桌的眼睛,你能在小朋友的眼睛裡看見誰呀?(我)

你們知道嗎?小池塘這隻大眼睛也會看。不信,趕快讀一讀第二段。

①自由讀。

②貼畫。(白天,小池塘看見了什麼?到了晚上,小池塘又看見了誰?)

貼畫形象地再現了語言文字所指向的事物,激活了學生已有的經驗,與實際事物相聯絡,增加了學生的直觀感受。

③指導朗讀。

這些小池塘的眼睛裡可美啦!分句誦讀,讓學生感受白雲、太陽、月牙、星星倒映在小池塘中的美。

④反覆誦讀表現美。把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教師要讓學生直接面對文字,充分地去讀。這裡通過讓學生多誦讀幾遍自己喜歡的句子,營造一個有利於閱讀情緒化的“場”,讓學生主動地去讀,並在讀中有所感悟。

⑤指導學生看掛圖背誦這一自然段。

小朋友,你們知道還有什麼也會倒映在池塘裡嗎?

⑥句式訓練:( )倒映在池塘裡,像( )。

孩子的想象力是無窮的,讓學生想象還有什麼倒映在池塘裡,像什麼,給學生自由想象的空間,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同時模仿文中句式進行說話訓練,進行了語言的積累。

3、學習第三自然段

能映出這麼多景物,真是 (引讀句子)。

三、總結全文

小朋友,小池塘美在“明亮”,大自然是美的,要靠我們用明亮的眼睛去發現。

四、誦讀課文,積累內化

1、利用插圖指導背誦。

2、閉眼想象背誦。

五、拓展延伸,自主探究

1、讓學生畫一畫小池塘的美景。

2、在晴朗的夜晚和爸爸、媽媽一起去觀察池塘、小河的景色,說給大家聽。

這一設計體現了培養學生跨學科的綜合表達能力,同時也體現了“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理念。

六、說板書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我運用形象的畫面和簡明扼要的文字將課文的主要內容列出來,使學生很容易地理解課文內容,這樣也突出了本課的重點、難點。

國小語文說課稿一年級 篇3

一、說教材

《小小的船》是一首優美的兒童詩,作者以豐富的想象描繪出晴天夜空美麗的景象。這首詩韻律協調,音樂性很強。體現了一個孩子把新月看作小船,聯想自己坐到月亮上去,在藍天中航行,駛過星群,看望星星的喜悅心情。詩中有景,有情,有韻,孩子們讀起來心情愉快,朗朗上口,便於在讀中陶冶兒童美的情操。

二、說教法

從本課兒童詩的特點考慮,從學生實際出發,教學時我主要讓學生自主學習,並採用以情境教學法、激趣引讀法為主,藉助現代化教學手段,用畫面再現情境,用音樂渲染情境,用語言描繪情境。

三、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學習目標和學生實際的學習需求,我安排二課時進行教學。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學習課文中9個生字,會認會讀;初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得到美的薰陶和情感的昇華;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圖文結合,體會詩文意境,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科學的情感。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是:學習田字格內的生字,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四、說教學流程

1、出示謎語,引出課題。

本課一開始,我就出示謎語,讓學生猜一猜,從而有效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培養了他們認真聽的習慣,並能一邊聽一邊想。再出示課文插圖,引導學生用語言描述畫中內容,自然引出課題。

2、指導朗讀,感知課文。

一年級學生的朗讀往往需要教師的指導,因此,朗讀訓練的第一步就是範讀指導,逐步讓學生自己讀課文。在認識了本課的生字後,通過齊讀、男女同學比賽讀、個別讀等方式,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理解。 3、趣味識字

每篇課文的識字教學,我先讓學生自主認字,並當小老師教學生讀,說說是怎麼記住的,接著採用遊戲“開火車”、“猜字謎”的方式讓學生在玩樂的興趣中學會了識字。在識位元組基礎上還讓學生組詞,並進行了說句子的訓練。 4.綜合運用圖畫、語言,理解課文。

在讓學生齊讀課文後,我設計了一些簡單的問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讓學生動手畫月兒,感悟彎彎的、尖尖的意思,目的是為了讓課堂教學更有趣,也能讓學生更深刻、真實地理解月兒的特點。在理解了課文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說說生活中還有什麼東西是彎彎的,如果你坐在月亮上,還可以看見什麼?這樣的設計是為了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及學生的思維能力。

5、鞏固練習。

結合本課的課後練習,我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連線,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接著以送信遊戲來鞏固生字的認讀,為的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也能檢查出個別學生對本課生字的掌握。

讀與背並非語文教學的終止,學生要學會遷移、運用。學生在說一說、讀一讀時融入了情境, “寫”對一年級的學生來說太難了,而在這堂課上,有了一個很好的遷移結尾:組織學生表演唱《小小的船》。使學生激情再次得到了昇華。

在教學中,我始終重視讓“趣”字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讀讀、想想、說說中感受美。總是以鼓勵為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保護學生的求知慾。讓學生樂於學、敢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