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推薦】高中說課稿範文集錦七篇

文思屋 人氣:3.16W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需要編寫說課稿,寫說課稿能有效幫助我們總結和提升講課技巧。怎麼樣才能寫出優秀的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高中說課稿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推薦】高中說課稿範文集錦七篇

高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學目標

1、知識傳授目標:正確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

2、能力培養目標:能準確地應用它們分析和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3、思想教育目標: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說教材分析

1.重點:加法原理,乘法原理。解決方法:利用簡單的舉例得到一般的結論.

2.難點: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的區分。解決方法:運用對比的方法比較它們的異同.

三、說活動設計

1.活動:思考,討論,對比,練習.

2.教具:多媒體課件.

四、說教學過程正

1.新課匯入

隨著社會發展,先進技術,使得各種問題解決方法多樣化,高標準嚴要求,使得商品生產工序複雜化,解決一件事常常有多種方法完成,或幾個過程才能完成。排列組合這一章都是討論簡單的計數問題,而排列、組合的基礎就是基本原理,用好基本原理是排列組合的關鍵.

2.新課

我們先看下面兩個問題.

(l)從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車,也可以乘汽車,還可以乘輪船.一天中,火車有4班,汽車有2班,輪船有3班,問一天中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從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板書:圖

因為一天中乘火車有4種走法,乘汽車有2種走法,乘輪船有3種走法,每一種走法都可以從甲地到達乙地,因此,一天中乘坐這些交通工具從甲地到乙地共有4十2十3=9種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n類辦法,在第一類辦法中有m1種不同的方法,在第二類辦法中有m2種不同的方法,??,

在第n類辦法中有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N=m1十m2十?十mn種不同的方法.

(2)我們再看下面的問題:

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條,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條.從A村經B村去C村,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板書:圖

這裡,從A村到B村有3種不同的走法,按這3種走法中的每一

種走法到達B村後,再從B村到C村又有2種不同的走法.因此,從A村經B村去C村共有3X2=6種不同的走法.

一般地,有如下原理:

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個步驟,做第一步有m1種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種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

mn種不同的方法.那麼完成這件事共有N=m1m2?mn種不同的方法.

例1書架上層放有6本不同的數學書,下層放有5本不同的語文書.

1)從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2)從中任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有多少的取法?

解:(1)從書架上任取一本書,有兩類辦法:第一類辦法是從上層取數學書,可以從6本書中任取一本,有6種方法;第二類辦法是從下層取語文書,可以從5本書中任取一本,有5種方法.根據加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種數是6十5=11.

答:從書架L任取一本書,有11種不同的取法.

(2)從書架上任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可以分成兩個步驟完成:第一步取一本數學書,有6種方法;第二步取一本語文書,有5種方法.根據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的種數是N=6X5=30.

答:從書架上取數學書與語文書各一本,有30種不同的方法.練習:一同學有4枚明朝不同古幣和6枚清朝不同古幣

1)從中任取一枚,有多少種不同取法?2)從中任取明清古幣各一枚,有多少種不同取法?

例2:(1)由數字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允許重複三位數?

(2)由數字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不允許重複三位數?

(3)由數字0,l,2,3,4,5可以組成多少個數字不允許重複三位數?

解:要組成一個三位數可以分成三個步驟完成:第一步確定百位上的數字,從5個數字中任選一個數字,共有5種選法;第二步確定十位上的數字,由於數字允許重複,

這仍有5種選法,第三步確定個位上的數字,同理,它也有5種選法.根據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組成的三位數的個數是N=5X5X5=125.

答:可以組成125個三位數.

練習:

1、從甲地到乙地有2條陸路可走,從乙地到丙地有3條陸路可走,又從甲地不經過乙地到丙地有2條水路可走.

(1)從甲地經乙地到丙地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2)從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2.一名兒童做加法遊戲.在一個紅口袋中裝著2O張分別標有數1、2、?、19、20的紅卡片,從中任抽一張,把上面的數作為被加數;在另一個黃口袋中裝著10張分別標有數1、2、?、9、1O的黃卡片,從中任抽一張,把上面的數作為加數.這名兒童一共可以列出

多少個加法式子?

3.題2的變形

4.由0-9這10個數字可以組成多少個沒有重複數字的三位數?小結:要解決某個此類問題,首先要判斷是分類,還是分步?分類時用加法,分步時用乘法

其次要注意怎樣分類和分步,以後會進一步學習

練習

1.(口答)一件工作可以用兩種方法完成.有5人會用第一種方法完成,另有4人會用第二種方法完成.選出一個人來完成這件工作,共有多少種選法?

2.在讀書活動中,一個學生要從2本科技書、2本政治書、3本文藝書裡任選一本,共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3.乘積(a1+a2+a3)(b1+b2+b3+b4)(c1+c2+c3+c4+c5)展開後共有多少項?

4.從甲地到乙地有2條路可通,從乙地到丙地有3條路可通;從甲地到丁地有4條路可通,從丁地到丙地有2條路可通.從甲地到丙地共有多少種不同的走法?

5.一個口袋內裝有5個小球,另一個口袋內裝有4個小球,所有這些小球的顏色互不相同.

(1)從兩個口袋內任取一個小球,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2)從兩個口袋內各取一個小球,有多少種不同的取法?

高中說課稿 篇2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排列》,選自人教版高中數學選修2—3第一章第二小節第一課時的第一節課。

一、說教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在學習了兩個計數原理的的基礎上進行的。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體彩,足彩等抽獎活動)。處於一個承上啟下的地位。排列數公式的推導過程是分步乘法計數原理的一個重要的應用,同時排列數公式又是推導組合數公式的主要依據。這一部分內容是大學聯考必考的內容。

2、教學目標:

根據上述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我制定如下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利用“分步計數原理”及“樹形圖”寫出簡單問題的所有排列,能夠正確理解理解排列的定義,通過“框圖”掌握排列數推導方法及排列數公式。培養學生的抽象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3、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根據教材特點及教學目標的要求,我將教學重點確定為——排列的定義。用分步計數原理推導排列數公式是這節課的一個難點。同時學生對“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較為陌生,因此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是本節課的又一難點。

4、說教法學法:

1、為了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本節課採用點拔式指導法和講練結合教學法交叉進行,通過例項引出定義,再輔助相應的習題訓練,在教學中把啟發、誘導貫徹於教學的始終。

2、採用多媒體教具,增大教學容量和增強直觀性,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

二、說教學過程

①、複習提問:

1、什麼是分類計數原理, 分步計數原理?

提問:(1)、這兩個原理有什麼異同?

(2)、應用這兩個原理解決問題關鍵在於明確什麼?

(設計意圖:明確問題是分類還是分步)

上節例9的解決方法能否簡化?

②、引入新課:

2、實際問題1 :從甲、乙、丙3名同學中選出2名參加一項活動,其中1名同學參加上午的活動,另1名同學參加下午的活動,有多少種不同的選法?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麼?(設計意圖:為理解排列概念奠定基礎)

怎麼用計數原理解決它?(設計意圖:啟發學生應用分步計數原理分析問題)

“甲上午乙下午”與“乙上午甲下午”一樣嗎?(設計意圖:辨析問題,在計數過程中這是兩種不同的選法)

列出所有選法(設計意圖:驗證計數原理所得結果的正確性,進一步說明用計數原理解題的可靠性)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使用樹形圖列舉結果

捨棄具體背景,如何敘述問題1及其解答?

(設計意圖:將具體問題抽象到一般問題,為引出排列概念做準備)

師生活動:教師給出元素的概念,引導學生使用“元素”“排列”等詞敘述問題

3、實際問題2:從1,2,3,4這4個數字中,每次取出3個排成一個三位數,共可得到多少個不同的三位數?

要完成的“一件事情”是什麼?

仿照問題1的解決過程給詳細解答 (設計意圖:讓學生完整經歷問題1的解答過程,建立理解排列概念的經驗

師生活動:學生獨立完成解題過程,發言,討論,在利用“樹形圖”列舉時適當引導 思考:問題1、2的共同特點是什麼,你能從中概括出一般情形嗎?

排列定義: 一般的說,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m≤n)個元素(只研究被取出的元素各不相同的情況),按照一定的順序排成一列,叫做從n個不同元素中任取m個元素的一個排列。

例1(辨析概念)

掌握定義關鍵理解:① “取出不同元素”; ②“按照一定順序排列”。

歸納一下排列的特徵,滿足什麼條件的兩個排列才相同?

兩個排列相同,若且唯若這兩個排列中的元素完全相同,而且元素的排列順序也完全相同。

給出排列數定義:

辨析排列數與一個排列的區別:(注:排列數是一個數值)

23m觀察問題1、2的排列數答案探究排列數An,An,An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觀察答案,對排列數公式產生一定的感性認識,從具體到一般,降低思維的難度)

師生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框圖分析比較直觀,便於理解

給出排列數公式

排列數公式有什麼特點?

(設計意圖:明確公式的右邊第一個因數是n,後面每個因數都比它前面一個因數少1,最後一個因數是n—m+1,共m個連續的正整數相乘)

給出階乘,零的階乘的概念

264例2 (階乘的計算)A6,A6÷A4

(設計意圖:使學生熟悉排列數的計算,用階乘表示排列數公式)

例3(課本例2)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做應用題是要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而不能只列出算式和答數,從而規範答題步驟,有利於培養學生嚴密思考的習慣)

③小結:學生討論,然後發言,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收穫了什麼?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做一回顧,整體把握課堂,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④、作業佈置: P20 課後練習1, 2。 4

為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滿足多樣化學習的需要,分兩部分來佈置作業,1、2要求學生必做;4是思考題,允許學生根據個人情況來完成。

我說課的最後一部分是板書設計: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能直觀生動的反映問題情境,形象的刻畫事物的變化過程,但教學內容不易持續保留,而板書恰恰可以彌補這些不足。本節課的板書分兩部分設計,一部分為排列的概念、排列數公式,可以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隨時提供資訊支援;另一部分為例題的必要分析,讓學生對解題步驟有明確的認識,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完成。以上是我對本節課的設計,不足之處,敬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

高中說課稿 篇3

一、說教材

1.《指數函式》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特點

今天說課的內容為“指數函式”第一課時。它是在學習指數概念和冪函式的基礎上學習指數函式的概念和性質,通過學習指數函式的定義,影象及性質,可以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函式概念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生得到較系統的函式知識和研究函式的方法,並且為學習對數函式尤其是利用互為反函式的圖象間的關係來研究對數函式的性質打下堅實的概念和圖象基礎。所以指數函式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此外,《指數函式》的知識與我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和科學研究有著緊密的聯絡,尤其體現在細胞分裂、貸款利率的計算、股市的漲跌、服飾的打折和化學中對放射性物質的變化研究等方面,因此學習這部分知識還有著廣泛的現實意義與在專業知識中的應用作用。本節內容的特點之一是概念性強,特點之二是凸顯了數學圖形在研究函式性質時的重要作用。

2.教學目標、重點和難點

通過初中學段的學習和職業高中對集合、函式等知識的系統學習,學生對函式和圖象的關係已經構建了一定的認知結構,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知識維度:國中已經學習了正比例函式、反比例函式和 一次函式,上冊第三章又進一步學習了函式的概念及其通性,並對一次函式、二次函式作了更深入研究,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研究函式的一般方法,能夠從國中運動變化的角度認識函式初步轉化到從集合與對應的觀點來認識函式。

能力維度:學生對採用“描點法”描繪函式圖象的方法已基本掌握,能夠為研究指數函式的性質做好準備。

素質維度:由觀察到抽象的數學活動過程已有一定的體會,已初步瞭解了數形結合的思想。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①瞭解指數函式模型的實際背景,認識數學與現實生活、其他學科的聯絡②掌握指數函式的概念③掌握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能力目標:①滲透數形結合的基本數學思想方法②培養學生觀察、聯想、類比、猜測、歸納的能力;

情感目標:①在學習的過程中體會研究具體函式及其性質的過程和方法,如體驗從特殊到一般的學習規律,認識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絡與相互轉化,培養學生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②通過教學互動促進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抽象、概括、分析、綜合的能力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教學難點:指數函式的圖象性質與底數a的關係。

(3)教學關鍵:

從實際出發,使學生在獲得一定的感性認識和基礎上,通過觀察、比較、歸納提高到理性認識,以形成完整的概念;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充分結合圖象,利用數形結合來掃清障礙。

二、教法與學法指導

1.學法指導

由於職高學生大部分數學基礎較差,理解能力、運算能力、思維能力等方面參差不齊,同時學生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不強,學習積極性不高,厭學情緒嚴重。針對實際情況,考慮到學生非智力因素的影響,我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嘗試:

(1)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學習積極性。從學生感興趣的生活例項著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指導學生積極思維,主動獲取知識。

(2)領會常見數學思想方法。在藉助圖象研究指數函式的性質時會遇到分類討論、數形結合等基本數學思想方法,這些方法將會貫穿整個職業高中的數學學習。

(3)在互相交流和自主探究中獲得發展。在生活例項的課堂匯入、指數函式的性質研究、例題與訓練、課內小節等教學環節中都安排了學生的討論、分組、交流等活動,讓學生變被動的接受和記憶知識為在合作學習的樂趣中主動地建構新知識的框架和體系,從而完成知識的內化過程。

(4)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利用小組合作來幫助後進的學生,不同難度的題目設計將盡可能照顧到課堂學生的個體差異。

2.教法選擇

(1)本節課採用的方法有;啟發發現法、課堂討論法、多媒體教學法

(2)採用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愉快的學習。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從例項出發啟發出指數函式的定義,在概念理解上,用步步設問、課堂討論來加深理解。在指數函式影象的畫法上,藉助電腦,演示作圖過程以及影象變化的動畫過程,新技術、新工具、新模式給了學生以新的感受,從而使學生直接地接受並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很好地突破難點和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增大教學的容量和直觀性、準確性。(有條件的可以安排在機房上課,讓學生也利用函式作圖器作圖)

三、教學設計

在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本著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讓學生去經歷知識的形成與發展過程的原則,我設計瞭如下的教學程式,啟發學生逐步發現和認識指數函式的圖象和性質。

1.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教師活動:①用電腦展示兩個例項,第一個是生物中細胞分裂問題(某種細胞分裂時由1 個分裂成2 個,2個分裂成4個,......,一個這樣的細胞分裂 x 次後,得到的細胞個數y與x有怎樣的函式關係?),第二個是放射性物質變化的例子(一種放射性物質不斷變化為其他物質,每經過一年剩留的質量約是原來的84%,求經過多少年,剩留量是原來的一半,結果保留一位有效數字)。②組織學生思考、分小組討論所提出的問題,注意引導學生從定義出發來解釋兩個問題中變數之間的關係。③引導學生把對應關係概括到形式。

學生活動:分別寫出細胞個數y與分裂次數x的關係式和剩留量y與經過的年數x的關係式;

設計意圖:①通過生活例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探究心理,順利引入課題,也為引出指數函式的概念做準備,掃清由概念不清而造成的知識障礙,培養學生思維的主動性,為突破難點做好準備;②由具體數字抽象概括出指數函式y=ax的模型,為研究指數函式做準備;③兩個例子又恰好為研究指數函式中底數大於1和底數大於0小於1的圖象做好了準備。

2.啟發誘導、探求新知

(1)指數函式概念的引出

教師活動:①引導學生觀察這兩個函式,尋找他們的特徵②請學生思考對於底數a是否需要限制,如不限制會有什麼問題出現③引導學生觀察指數函式與冪函式在概念上的區別。

學生活動:①學生獨立思考並回憶指數的概念;②解釋這兩個問題中變數間的關係為什麼構成函式,從而歸納指數函式的概念;③理清指數函式與冪函式在概念上的區別。

設計意圖:①引導學生結合指數的有關概念來歸納出指數函式的定義,並向學生指出指數函式的形式特點;②注意提示底數的取值範圍,這樣避免了學生對於底數a範圍分類的不清楚,也為研究指數函式的圖象做了“分類討論”的鋪墊。③將指數函式與冪函式在定義上進行區別,加深了對指數函式概念的掌握。

(2)研究指數函式的圖象

教師活動:①給出兩個簡單的指數函式 和 ,並要求學生畫它們的圖象②在準備好的小黑板上利用列表描點法規範地畫出這兩個指數函式的圖象③利用函式作圖器和幾何畫板作圖。

學生活動:①思考畫函式圖象的方法有哪些?②畫出這兩個簡單的指數函式圖象③讓學生利用計算器或計算機來畫。

設計意圖:讓學生動手作簡單的指數函式的圖象對深刻理解本節課的內容有著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學生完成基本作圖之後,教師再利用課前已列表、建立座標系的小黑板展示準確的作圖方法,達到進一步規範學生的作圖習慣的目的,然後藉助“函式作圖器”或“幾何畫板”準確作圖,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使圖象更精確。

四、板書設計

考慮到板書在教學過程中發揮的功能,本節課我設計了由四個板塊構成的板書,

說明;這冊新教材更突出了學生的生活數學,從引入到應用,都圍繞著生活數學,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的培養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這節知識還提到了函式作圖器,相信它比幾何畫板更容易學,學生對它更感興趣。

高中說課稿 篇4

說教材

(一)教材前後聯絡、地位與作用

直線的一般式方程是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高一年級數學必修2第三章第二節中的內容。

本節課是在學習直線的點斜式、斜截式、兩點式、截距式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認識它們的實質,即都是二元一次方程。從而對直線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係進行探究,進而得出直線的一般式方程,這也為下一節學習做好準備。

(二) 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如下:

(1) 知識與技能

掌握直線的一般式方程以及明確它的形式特徵,還有直線方程的各種形式之間的互相轉化。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直線與二元一次方程的關係,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觀察,分析、歸納、進而得出直線的一般式方程,培養了學生勇於探究的精神和學會用分類討論的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課堂活動參與,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讓學生認識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絡與互相轉化。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的確定,並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如下:

重點:直線的一般式方程以及各種形式之間的互相轉化.

難點:理解直線的一般式方程

說教法

我班學生數學基礎一般,但在解題能力特別是抽象思維的能力比較欠缺。本節課對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分類討論能力有一定要求,特別是用分類討論思想來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所以需要老師逐漸的引導。

教法與學法

(一)教法

本節課主要採取“分析法”“討論法”“歸納法”相結合進行教學,同時還利用多媒體進行輔助,增強動感和直觀性。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概括,歸納,使學生思維緊緊圍繞“問題”層層展開。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也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

(二)學法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學會知識,更重要的是由學會變為會學,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自主探究知識,逐步掌握自主獲得知識的學習方法。

高中說課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等差數列》是人教版新課標教材《數學》必修5第二章第二節的內容。數列是高中數學重要內容之一,它不僅有著廣泛的實際應用,而且起著承前啟後的作用。一方面,數列作為一種特殊的函式與函式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學習數列也為進一步學習數列的極限等內容做好準備。而等差數列是在學生學習了數列的有關概念和給出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的基礎上,對數列的知識進一步深入和拓廣。同時等差數列也為今後學習等比數列提供了學習對比的依據。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確定了本次課的教學目標

a知識與技能:理解並掌握等差數列的概念;瞭解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思想;初步引入“數學建模”的思想方法並能運用。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歸納、推理的能力;在領會函式與數列關係的前提下,把研究函式的方法遷移來研究數列,培養學生的知識、方法遷移能力;通過階梯性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b.過程與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我採用討論式、啟發式的方法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不完全歸納法。

c.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等差數列的研究,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勇於發現的求知精神;養成細心觀察、認真分析、善於總結的良好思維習慣。

3、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①等差數列的概念。

②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過程及應用。

難點:①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的推導

②用數學思想解決實際問題

二、學情教法分析:

對於高一學生,知識經驗已較為豐富,具備了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演繹推理能力,所以我本節課我採用啟發式、討論式以及講練結合的教學方法,通過問題激發學生求知慾,使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實踐活動,以獨立思考和相互交流的形式,在教師的指導下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在國中時只是簡單的'接觸過等差數列,具體的公式還不會用,因些在公式應用上加強學生的理解

三、學法分析:

在引導分析時,留出學生的思考空間,讓學生去聯想、探索,同時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圍繞中心各抒己見,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弄清。

四、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 提出問題

首先要學生回憶數列的有關概念,數列的兩種方法——通項公式和遞推公式

高中說課稿 篇6

一、教材分析-----教學內容、地位和作用

本課是蘇教版新課標普通高中數學必修一第二章第1節《函式的簡單性質》的內容,該節中內容包括:函式的單調性、函式的最值、函式的奇偶性。總課時安排為3課時,《函式的單調性》是本節中的第一課時。

函式的單調性是函式眾多性質中的重要性質之一,函式的單調性一節中的知識是今後研究具體函式的單調性理論基礎;在解決函式值域、定義域、不等式、比較兩數大小等具體問題中均有著廣泛的應用;在歷年的大學聯考中對函式的單調性考查每年都有涉及;同時在這一節中利用函式圖象來研究函式性質的數形結合思想將貫穿於我們整個高中數學教學。

按現行教材結構體系,該內容安排在學習了函式的現代定義及函式的三種表示方法之後,瞭解了在生活實踐中函式關係的普遍性,另外學生已在國中學過一次函式、反比例函式、二次函式等初等函式。

在學生現有認知結構中能根據函式的圖象觀察出“隨著自變數的增大函式值增大”等變化趨勢,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好函式圖象的直觀性、發揮好多媒體教學的優勢;

在本節課是以函式的單調性的概念為主線,它始終貫穿於整個課堂教學過程;這是本節課的重點內容。

利用函式的單調性的定義證明具體函式的單調性一個難點,也是對函式單調性概念的深層理解,且在“作差、變形、定號”過程學生不易掌握。

學生剛剛接觸這種證明方法,給出一定的步驟是必要的,有利於學生理解概念,也可以對學生掌握證明方法、形成證明思路有所幫助。另外,這也是以後要學習的不等式證明的比較法的基本思路,現在提出來對今後的教學也有了一定的鋪墊。

二、學情分析

教學目標的制定與實現,主要取決於我們對學習者掌握的程度。只有瞭解學習者原來具有的認知結構,學習者的準備狀態,學習風格,情感態度等,我們才能制定合適的教學目標,安排合適的教學活動與評價標準。

不同的教學環境,不同的學習主體有著不同的學習動機和學習特點。

我所教授的班級的學生具體學情

具體到我們班級學生而言有以下特點:學生多才多藝,個性張揚,但學科成績不很理想,參差不齊;經受不住挫折,需要經常受到鼓勵和安慰,否則就不能堅持不懈的學習;學習習慣不好,小動作較多,學習時注意力抗干擾能力不強,易被外界因素所影響,需要不斷的引導;獨立解決問題能力弱,畏難情緒嚴重,探索精神不足。只有少部分學生學習習慣良好,學風嚴謹,思維縝密。

三、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以及對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 ,制定如下教學目標:

(一)三維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理解函式單調性的概念,能判斷並證明一些簡單函式在給定區間上的單調性。

(2)通過函式單調性的教學,逐步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概括與合作能力;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通過“數與形”之間的轉換,滲透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2)通過探究活動,明白考慮問題要細緻、縝密,說理要嚴密、明確。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平等的教學氛圍中,通過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合作與評價,拉近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情感距離,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二)重點、難點

重點:函式單調性的概念:

為了突出重點,使學生理解該概念,整個過程分為:

作圖象並觀察圖象→討論:函式圖象的變化趨勢是什麼?→

在這種變化趨勢下, x與函式值y是如何相互影響的?→你能從量的角度出一個縝密的,完善的定義來嗎?

每個步驟都是在教師的參與下與引導下,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交流,不斷反省,探索,直到完善結論,最終達到一個嚴密,簡潔的定義。

難點:函式單調性的判斷與推證:

突破該難點的:通過對照、分析定義,引導學生,概括出證明方法及步驟:“取量定大小,作差定符號,判斷得結論”,並注意解題過程的規範性與嚴謹性。

四、教學方法:

合作學習認為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強調多邊互動,共同掌握知識。視教學為師生平等參與和互動的過程,強調教師只是小組中的普通一員,起到一個引導者,管理者角色。在課堂教學中要加強知識發生過程的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的積極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發展學生個性品質,從而達到提高學生整體的數學素養的目的。

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情況我採用合作交流,探究學習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高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學思想

本節課貫徹執行“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學生的傳球技能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領悟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

二、說教材的分析與處理

籃球運動是《全日制高階中學體育教學大綱》規定的選修教材,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專案,主要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籃球傳接球是進攻隊員在場上相互聯絡和組織進攻的紐帶,是比賽中運用最多的基本技術。傳、接球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進攻戰術配合質量,也反映一個隊的進攻戰術水平,因此必須重視傳、接球技術的學習。本節課是高二學生學習籃球傳接球技術的複習和新授課。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並不複雜,但要做到準確、熟練、快速就比較困難。

因此我將本課的重點設計為:跨步接球,邁步將球傳出。難點:上下肢協調配合和手對球的控制支配能力。

耐久跑作為副項內容,能夠發展和提高體能,增強心肺功能:能夠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良好意志品質和堅毅、頑強、永不放棄的拼搏精神。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

三、說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瞭解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9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籃球雙手胸前傳接球中傳球的高度和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7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雙手胸前傳接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

四、說學情分析:

我們知道,學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專案的課,但由於高一年級學生在國中的體育課教學中對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有一定學習,但是技術動作不規範,有些同學持球手型也不正確,因此在進行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教學前,首先要對原地練習進行復習,糾正動作,鞏固技術,再進行行進間的教學。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鍊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週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五、說教法、學法

教法:通過教師的啟發、誘導、直觀演示、講練結合、分層次教學法以及遊戲法等教學方法,讓學生清楚地瞭解行進間的技術結構,同時簡化技術難點、降低技術規範,使全體學生快速掌握該技術動作。

學法:採用模仿法、合作學習法、自我評價法等,發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營造合作探究,團結合作的學習氛圍。

六、說教學過程:(請看教學流程圖幻燈片)

在本次課的開始部分,也就是激發學生活動動機,①集合整隊,宣佈本課內容,②準備活動,調動身心, 通過各種跑和籃球操的方式進行準備活動,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對籃球有長時間的身體接觸,熟悉球性,培養球感,提高對球的控制力,但準備活動的強度不宜過大,以免影響以後的學習技術。時間大約控制在8分鐘左右。

第二部分是發展學生活動能力部分。是由兩個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是複習鞏固原地雙手胸前傳球、接球技術、學習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技術,另一部分是耐久跑。第一部分又有四個環節組成。時間大約在20分鐘內。

1、練習方法:

(1)原地雙手胸前傳接球練習方法包括:

A、兩人對傳

A、兩人對傳

目的:通過練習,複習原地技術動作,糾正錯誤。持球時,兩手五指自然分開,拇指相對成八字形,用指根以上部位握球的側後方,手心空出,兩肘自然彎屈於體側,將球置於胸前。肩、臂、腕肌肉放鬆,兩眼注視傳球目標,身體成基本姿勢。傳球時(圖),後腳蹬地,身體重心前移,同時兩臂前伸,手腕由下向上翻轉,同時拇指用力下壓,食、中指用力彈撥,將球傳出。出球後手心和拇指向下,其餘手指向前。常見錯誤的糾正方法:

(1)手型不對:方法是反覆練習持球動作,並且自己隨時注意糾正

(2)兩肘外張:方法是兩肘加緊垂臂

(3)光兩臂用力:方法是練習全身協呼叫力

動作要點:蹬(地)、伸(臂)、翻(腕)、抖(腕)、撥(指)、動作協調連貫,雙手用力均勻。

B迎面上步接傳球練習

方法:全班分成人數相等的四個隊,參加者排成縱隊,①持球面向縱隊站立相距57m。②上步接①傳來的球,做急停後,再回傳給①,然後跑回原來隊伍的後面。接著③上步接①傳球再回傳給。依次反覆練習。傳一定次數後,輪流替換①。

要求:上步接球手法正確;接球后要平穩,①傳球的力量要柔和。

目的:為行進間的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做鋪墊。

(2)行進間傳接球

A、兩人行進間傳接球(幻燈片)

我將先配合學生做完整的示範,再進行簡明的講解,講解時主要解決三個問題:1、側身跑。

2、重點:跨步接球,邁步將球傳出去。

3、球的落點:在體前一臂距離左右。

目的:通過該練習,使學生初步體會行進間傳接球技術動作,並且注意手型和傳球高度。

B、拓展:兩人行進間傳接球+上籃。

這個練習我將進行分層次教學。首先我將要求學生兩個人推進到籃下後右側的同學進行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也可以直接投籃,或是運球后再投籃。但是前提是不能走步。而對於部分層次較差的學生我對於她們的要求可以不投籃。

在學生練習時,對學生掌握的傳、接球技術動作應及時做出評定,肯定正確動作,對錯誤動作採用預防和糾正錯誤法。還應注意因材施教,普遍的錯誤集體糾正,個別的錯誤單獨糾正。

目的:通過練習,提高學生對技術動作的進一步掌握以及提高學生在移動中對球的判斷和對周圍環境的觀察。

另外耐久跑階段,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鍊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週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所以本次課我的設計是採取遊戲形式的教學方法,這個遊戲跑就是“傳遞火炬”練習,因為今年是奧運年,這段時間各大城市又是在傳遞奧運火炬,所以設計了這個“傳遞火炬”的練習。主要方法是全班分成人數兩等的兩個隊,有①隊排頭手拿火炬開始饒籃球場地的端線、邊線或中線慢跑,②隊排頭饒另一方向慢跑前進,若兩隊交叉,則①隊排頭將手中的火炬交給②隊排頭,①隊排頭交接火炬後則跑到隊伍的尾端,①隊的第二個同學則變成①隊的排頭,②隊排頭與①隊再一次交叉後將火炬交給①隊的新排頭,以次類推,直至所以的同學都交接火炬。

第三部分是課的結束部分,也就是身心調整階段,包括:集合整隊,放鬆練習。主要是調整學生的身心,使心律趨於平緩,採取舞蹈形式的教學方法,就是簡單的街舞,引用典型的句子“踢石頭、砸兩下,推牆門、頂寬上”使課堂氣氛輕鬆活潑,身心也得到了調整。另一方面是師生評議,講解本次課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以及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七、說教學特色

教學特色有四:

1、教師主導,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構建快樂體育的和諧效果。

2、以遊戲“傳遞火炬”的形式,來完成耐久跑的練習,這也是本次課的最大亮點,利用當前的實際情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利用形象的句子來完成街舞的教學,使課堂氣氛輕鬆活躍、身心也得到了發展。

4、由於學生的層次有明顯的差距,所以採用分層次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八、說教學目標達成度與教學效果的預測

教學目標基本實現,學生不論是在生理還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滿足,預計課的平均心率135-150次/分,練習密度40-45%。

九、場地器材:

1、籃球:17個

2、籃球場1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