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小班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文思屋 人氣:2.92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優秀的說課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說課稿8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精華】小班說課稿模板彙編8篇

小班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

孩子對小動物天生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無論什麼時候什麼地方,都會對它們表現出莫大的關心與好奇。《數一數》這首兒歌正是以幼兒最感興趣的動物作為題材,能夠深深地吸引幼兒,而且兒歌中還蘊含了數字、方位這一科學方面的資訊,有著很大的教育價值。此外,它還是一首帶有繞口令色彩的兒歌,包含了韻腳相同的5種動物,能夠矯正發音部位,對提高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幼兒進行語言美的薰陶有著很大的作用。新《綱要》在語言領域也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和體驗。於是我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

2幼兒情況分析

本活動選擇在小班下學期進行。3、4歲的幼兒正是處於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讓幼兒進行一些繞口令等語言的訓練更有助於他們能正確的發音。但小班幼兒思維具體形象、注意時間短,興趣穩定差,新異、強烈以及活動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所以我根據小班幼兒的特點製作了PPT,生動的課件能為孩子們創造一種遊戲化的情境,運用聲音、圖象、動畫,生動形象地展示了認知物件,調動了幼兒的視覺、聽覺、各種器官,如同和動物們在森林裡玩捉迷藏一樣,讓幼兒在看看、找找、說說、聽聽、念念中自由地去學習,在活動中保持較高的興趣。

3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本次活動的目標定位於:

(1)感知理解兒歌內容,讀準“虎、鹿、豬、兔、鼠”的音。

(2)藉助PPT課件,初步學習運用方位詞。

(3)體驗兒歌中詼諧的情感、情緒,愉快、積極地參與活動。

4說重點難點。

本次的活動的重點是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讀準兒歌中五個小動物的發音。難點在於第二個目標,初步學習運用方位詞。

 二、說活動過程

(一)匯入(出示PPT中背景圖與小動物畫面)

師:小朋友看一看,這裡有哪些動物朋友啊?我們跟他們打個招呼吧。(幼:小老虎,你好!……)

(以開門見山的方式引出了兒歌的主角:5個小動物。形象生動、色彩鮮明,激發了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跟小動物問好,不僅是一種禮貌,也在無形之中讓幼兒練習了虎、鹿、豬、兔、鼠的發音,為目標一做鋪墊)

(二)分句播放PPT課件,感知理解兒歌內容,學說兒歌。

1、師:動物朋友跟小朋友玩起了捉迷藏的遊戲,現在我們去把他們找出來好嗎?老虎會藏在哪裡?(幼兒自由猜測)我們一起來看看,這隻老虎到底藏在哪裡?(按老虎按鈕鍵,出示背景為山的圖片)原來啊,這隻老虎藏在哪裡啊?(幼:山上)我們把它叫出來吧:小老虎、小老虎,出來吧。(播放老虎從山裡跑出來的動畫)有一句好聽的話也說了這件事情,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聲音“山上一隻虎”及文字動畫)我們也來學一學吧。

2、在討論第二、三個動物的時候,也用此方法,先猜測動物可能會隱藏的地方,然後教師利用動物按鈕鍵驗證幼兒的猜測是否正確,集體把小動物喊出來,學說兒歌中的短句。

3、在討論第4個小動物的時候,待幼兒將小動物喊出來後,提出要求:請小朋友用一句好聽的話來說一說:“哪裡一隻X”,可以先與旁邊的好朋友一起說說。最後再個別回答,播放課件,集體學說。

4、最後一個小動物小老鼠被喊出來後,直接請幼兒一起來用相應句式的話說一說。

5、整理,引出兒歌最後兩句。(出示相應的動畫)師:一共有幾位朋友來和我們玩了捉迷藏的遊戲?我們一起來數數看。它們是誰呀?這一次,請小朋友用一個字來說說看。

(這一環節是活動的中心部分,運用了PPT課件,幼兒能夠主動地去猜測動物藏的地方,初步地運用一些方位詞,為目標二服務。另外,生動有趣的動畫、多樣的形式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語言教學變得有生趣了,吸引了幼兒能夠主動地學說兒歌中的短句,更好地促進目標一的達成。兒歌的最後一句“虎、鹿、豬、兔、鼠”這幾個的發音,是本首兒歌中最難的一句,我提出了“用一個字來說一說”的要求,進行了重點強調與練習)

(三)完整播放兒歌

1、完整欣賞兒歌。師:剛才我們看到的漂亮的圖畫裡面其實還隱藏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聽看。(播放PPT最後一張)

2、師:現在我們也來說一說這首兒歌吧。

(幼兒學說兒歌,教師播放課件,運用課件中的動畫幫助幼兒記憶兒歌內容)

3、接龍遊戲:

老師說:山上——幼兒接:一隻虎……(利用動物按鈕鍵點選到相應的動畫中提醒幼兒。那麼這裡就不僅是幫助幼兒利用遊戲進行兒歌的複習鞏固,也充分突出了多媒體課件中按鈕的便捷性)

(四)遊戲“捉迷藏”。

1、師:剛才動物朋友跟我們玩了捉迷藏的遊戲,他們藏在了不同的地方,你們想不想也來玩一玩,把自己藏起來?

2、幼兒自由藏在活動室裡的某一個地方。

3、交流:剛才你藏在哪裡?(窗簾後面、桌子下面……)

(捉迷藏遊戲的加入,使得活動動靜結合,保持了幼兒的興趣;另外,交流的環節也是非常重要的,為幼兒提供了運用簡單的方位詞的機會,更好地將本活動的難點處理落到了實處)

小班說課稿 篇2

背景說明:因為這一活動每個字都是自己設計的,完全是原生態的自創,本活動經過一研二研到最後成熟呈現,得到了同事和領導們的一致好評,現將活動教案和說課與大家分享,期待老師和各位學員提出寶貴意見!謝謝!

說設計意圖:繪本《好餓的毛毛蟲》說的是一顆蟲卵經過太陽照射孵化成一條毛毛蟲,毛毛蟲吃了很多的水果和另外食物變成了一條很大的毛毛蟲,再做成繭,最終變成蝴蝶的故事,故事除了讓孩子們瞭解毛毛蟲變蝴蝶的生長曆程,更重要的寓意是告訴我們吃什麼東西都應該適量,不可貪婪,適合自己的才是最舒服的,教育意義深遠。

我們小班組成員一起挖掘了繪本中的美術元素(那條可愛的毛毛蟲),以吃毛毛蟲吃了各種各樣水果逐漸長大這一情景片段匯入教學,進行了繪本美術原生態的教案設計,我用瓶蓋印畫的方式選用四種與常見水果匹配的顏料(紅、黃、橘黃、紫)進行毛毛蟲身體的表現,結合繪本情節,操作時我是這樣引入的,如:第一天毛毛蟲吃了2個蘋果,就用瓶蓋蘸紅色印畫身體,第二天毛毛蟲吃了3個梨,就用瓶蓋蘸黃色印畫身體,毛毛蟲吃了這麼多水果,發生了什麼變化,鼓勵孩子自由發揮想象。活動的重點是獨立正確的拓印和添畫完成作品,並能介紹自己印畫的毛毛蟲吃了什麼水果?與身體印畫的顏色相匹配。活動的難點是圓與圓之間要緊密銜接不分離,為此我在匯入環節觀察毛毛蟲身體特徵重點引導觀察,在教師示範環節進行了問題設疑“為什麼圓與圓之間要緊密相連?”,在個別幼兒嘗試操作環節著重分析強調,在幼兒分組操作環節巡迴指導提示身體不能分離,諸多的環節化難為易。並嘗試讓幼兒用圓、彎線、直線對毛毛蟲眼睛、嘴巴、觸角、腳進行簡單的添畫,通過孩子們自己的印畫和添畫,一條逼真形象的毛毛蟲浮現在眼前,此時是孩子們享受成功喜悅的美妙時刻,情感目標在此體現。

最後的評價環節“你的毛毛蟲吃了什麼水果?”,“你這條毛毛蟲在幹什麼?”與開始部分的問題首尾呼應,孩子們相互交流自己的作品,除了發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力之外,更能在此環節中充分體驗自己操作成功的快樂與自豪。

活動目標:

1.嘗試選擇多種顏色拓印毛毛蟲的身體,並能進行簡單添畫。

2.體驗瓶蓋印畫和操作成功的快樂。

說活動重點選用多種顏色印畫,獨立印畫和添畫完成操作

說活動難點:身體的圓與圓之間緊緊銜接,將瓶蓋放固定的顏料盤內不混色

說活動準備課前已與幼兒閱讀過繪本、PPT中部分圖片、毛毛蟲範畫、幼兒操作用紙、(紅、黃、橘黃、紫)顏色每組一盤、黑色勾線筆每人一支。

說活動過程:

一、欣賞繪本,引題激趣

1.師:故事中的毛毛蟲吃了哪些水果?

2.這條毛毛蟲長得怎麼樣?(身體、眼睛、嘴巴、觸角、腳)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身體是銜接在一起不脫離。

二、出示範畫,講解示範

1.觀察範畫中幾條毛毛蟲的身體顏色,猜想原因所在?

2.出示作畫主要工具(瓶蓋和顏料),討論怎麼變出毛毛蟲?

3.教師示範毛毛蟲作畫步驟

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顏色用瓶蓋蘸色印畫→圓與圓之間不能脫離→將瓶蓋放於原來的位置→再選擇另外盤裡的顏色蘸色印畫→畫上圓圓的眼睛、彎彎的嘴巴→再畫長長的觸角許多的腳腳

情景匯入語:毛毛蟲好好餓,第一天吃了紅紅的蘋果,第二天吃了桔黃的橘子,第三天吃了黃黃的梨,第四天吃了紫紫的葡萄、哈哈,毛毛蟲不餓了,長得胖又大!

設疑:為什麼毛毛蟲的身體上的圓要緊緊的挨在一起?

4.個別幼兒嘗試操作,糾誤分析難點

三、分組操作,巡迴指導

1.時刻提醒幼兒印畫毛毛蟲身上的圓要緊緊挨在一起

2.鼓勵幼兒使用多種顏色操作

3.提醒幼兒瓶蓋放於固定盤內再另取瓶蓋

4.從固定圓位置大的這頭開始印畫

5.幫助能力弱不敢作畫的幼兒

四、相互交流,作品展示

師:你的毛毛蟲吃了什麼?它在幹什麼?

小班說課稿 篇3

 一、說活動背景:

小班幼兒對歌唱非常感興趣,因為在歌唱活動中幼兒唱一唱,玩一玩身心感到非常輕鬆,愉悅。另外小班幼兒由於年齡小其理解能力和語言能力都較弱唱歌時還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聲音,所以歌曲中的歌詞應選擇簡單、有趣,讓幼兒在伴奏下能自然的唱出來。而歌曲《跳跳糖》其節奏非常簡單,一字一音,唱上去朗朗上口,歌曲中的旋律動聽音域非常合適小班幼兒,這為幼兒演唱歌曲提供了可能,另外其歌詞也非常簡單,建立在幼兒的經驗之上,易於幼兒記憶和理解,而糖果是孩子們最喜歡吃的零食之一,它那五彩繽紛的色彩,香甜可口的味道,誇張可愛的造型無不吸引著孩子們的眼球和味蕾,一說到糖果他們特被帶勁,能說出很多糖果的名稱和味道,這為幼兒嘗試創編歌詞提供了經驗準備。根據新《綱要》中提出的“要為幼兒提供自由表現的機會”的理念及小班幼兒年齡特點,結合本班幼兒的能力和認知水平,我制訂了以下目標:

1、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

2、願意嘗試用其他糖果名稱替換歌詞。

二、說活動準備:

為了完成以上目標,我做了如下準備:

1、經驗準備:該活動之前,我們組織過活動《甜蜜糖果屋》,幼兒品嚐過各種糖果,瞭解它們的名稱,知道它們的味道,重點引導幼兒認知,品嚐過跳跳糖,幼兒會用語言、動作表達出“跳跳糖”特點。

2、請配班教師配合,根據教師的需要隨時彈奏出歌曲的旋律,使幼兒在潛移默化中感知熟悉旋律,為學唱歌做好準備。

3、多媒體課件一個。

4、將座位排成一個半圓形,便於幼兒觀看電視。

5、各種糖果40份。

6、錄音機、磁帶。

 三、說教學法:

整個活動過程我主要運用了遊戲法,情境創設法,視聽結合法,創編法。具體我會在下面的活動過程中做詳細說明。

四、說活動過程:

整個活動中我安排了五個環節。一、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活動興趣。二、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三、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引導幼兒學習用自然的聲音演唱。四、鼓勵幼兒嘗試創編歌詞。五、品嚐糖果。以下我詳細介紹一下整個活動過程。

第一環節: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這個環節我運用了情境創設法:通過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引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教師用神祕語氣說:“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去一個好玩的地方,它叫糖果屋,想去嗎?”為幼兒創設去糖果屋的情境,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我們開火車去吧!”教師播放音樂組織幼兒排成一路縱隊,在音樂聲中幼兒跟著教師來到活動室。有趣的情境,輕鬆的氛圍,一下子就抓住了孩子們的興趣。

第二環節:結合經驗,理解熟悉歌詞,初步感知旋律:

這是本次的重點環節,我分以下兩個步驟進行組織引導:

1、結合經驗,說說吃過“跳跳糖”的感覺,初步熟悉歌詞:

教師點選電腦出示圖片“跳跳糖”並提問:“糖果店到了,看看糖果店裡有什麼糖呀?”引導幼兒結合經驗說出這是“跳跳糖”按著教師再次提問你吃過跳跳糖嗎?它是什麼味道的?(請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想法)然後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說的都很好,知道跳跳糖是香香的、甜甜的,我們送給它一句好聽的話好嗎?聽聽老師是怎麼說的,教師有節奏的將第3、4、5句歌詞說出又香又甜|又香又甜|跳跳糖-|,並鼓勵幼兒也來說說這句好聽的話,幼兒在練念時配班老師將相應的旋律彈奏出來,讓幼兒在無意中初步感知旋律,當幼兒將這句歌詞學會以後,教師可將整首歌的歌詞完整念給幼兒聽,教師說:“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叫跳跳糖,聽老師是怎麼唸的?”引起幼兒傾聽的興趣,由於之前學過了幾句歌詞,而這些歌詞較簡單,教師在念時一些幼兒可能會跟著老師一起念出來了。

教師以語言:“你們真棒,已經會跟著老師一起念出來了,我們一起來念念這首好聽的兒歌吧?”過渡到

2.組織幼兒完整練念兒歌詞:

為使枯燥乏味的練念活動變得生動有趣一些,教師可帶領幼兒邊拍手邊練念兒歌,教師可採用走到他身邊和他一起唸的方式幫助他們集中注意力認真念練歌詞,根據幼兒掌握情況可組織幼兒練習1-2次,在念歌詞時,配班教師仍舊將旋律彈奏出來,目的在於幫助幼兒在潛移默化中熟悉,感知旋律,由於該樂曲的旋律十分簡單,部分能力強的幼兒可能會跟著音樂伴奏試著唱出來了,教師可用鼓勵語氣對幼兒說:“我聽到有一些能幹的小朋友的小朋友已經跟著琴聲唱出來,我們也來向他們學一學好嗎?”過渡到

第三環節:組織幼兒學唱歌曲,學習用自然地聲音演唱歌曲:

第一遍:教師帶領幼兒唱,教師的聲音聲音可響亮一些,目的在於給幼兒一個示範。

第二遍:鼓勵幼兒將聲音放出來,用響亮的聲音唱,由於小班幼兒年齡還小,對聲音的拉制能力還不夠好,可能有的會哇哇大叫,有的卻聲音很輕。

第三遍:教師提醒幼兒要用不輕也不響地聲音唱。

 第四環節:鼓勵幼兒常識創編歌詞:

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環節,首先我採取了創編法,根據新《綱要》中提出要給孩子自由表現的機會的歷年,我為幼兒提供了較多的自我表現的機會,鼓勵幼兒結合經驗大膽創編歌詞,嘗試用其他糖果名稱替換歌詞。教師說“我們糖果店裡的糖可多了,除了跳跳糖,你還吃過什麼糖呢?”引起幼兒創編興趣,另外我還運用了視聽結合法,因為電視是小班幼兒熟悉喜愛的事物,他們對此十分感興趣,通過將幼兒喜歡的糖果搬到大螢幕上,幼兒學習和創編歌詞的興趣會更濃,通過電視的'提示還可以幫助幼兒記憶歌詞,幼兒說到什麼糖,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如“qq糖”出示圖片後配班教師彈奏樂曲旋律,教師將qq糖代替歌詞跳跳糖唱出來,目的是給幼兒一個示範,因為小班幼兒年齡還小,初次接觸創編活動,缺乏經驗,通過示範,可以使幼兒較清晰的瞭解如何將創編好的歌詞替換原來的歌詞,為下面自己創編打好基礎,接著可鼓勵幼兒看著圖片將qq糖唱一遍,然後提問“你還吃過什麼糖?”拓展幼兒的思維,鼓勵幼兒自己創編,幼兒說出糖果的名稱後,教師出示相應的圖片,鼓勵幼兒自己看著圖聽著音樂唱出來,可組織幼兒創編1-2次,最後教師以語言“看我們遍了這麼多糖果的歌我們一起把他們唱出來吧!(教師指著圖片說)先唱跳跳糖,再唱qq糖,再唱話梅糖,最後是牛奶糖”引導幼兒將創編出的糖依次全部唱出來。

第五環節:品嚐糖果:

教師以語言“小朋友,糖果店的老闆說你們真能幹,編出了那麼多好聽的歌,現在要請你們吃糖果呢?想吃嗎?”引起幼兒興趣,隨後教師將糖果分發給幼兒幼兒在品嚐時教師點選多媒體播放各種糖果的幻燈片,讓幼兒邊品嚐糖果邊欣賞各種糖果的圖片,讓幼兒通過聽、看、嘗 多個感官去感知認識糖果,進一步拓展幼兒的知識面,活動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結束。

小班說課稿 篇4

一、說學生

一年級的學生,生性活潑好動,由於他們自身條件的限制,他們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和把握能力存在一定的偏差,根據低視生與全盲生的不同特點,採用多種教學方法,充分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學習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定的自由空間,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二、說教材

1、教材分析

《蝴蝶花》選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國小一年級音樂課本下冊第六單元的第四課,通過準備分析我對本課有以下了解:

(1) 基本的節奏練習

(2) 學唱歌曲《蝴蝶花》,同時進行情景表演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音樂課程標準》中講:“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在整個教學設計中,我想以學生為主體、以興趣為核心,創設情境,讓學生體驗、發現、創造、表演音樂美和享受音樂的樂趣。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模唱與表演,重視學生個性的張揚及相互間的合作,加深對《螃蟹歌》的認識,培養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

音樂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及職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而對學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養和科學認識等具直接和間接的影響,音樂課程要求培養學生音樂能力,同時還培養學生的整合創新、開拓貫通和擴與轉換的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就是我設計本課貫穿始終的教學思想,結合課程標準的這些要求和本課的特點,我認為學生學習本課完成的教學目標有以下幾方面:

(1)知識目標

a) 學唱歌曲《蝴蝶花》

b) 通過樂器伴奏、歌表演等形式來表現歌曲。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和創造能力?.

(3)德育目標:使學生懂的花草樹木能夠淨化環境,有益於人們的健康,教育學生要愛護花草樹木,讓空氣更加清新,讓環境分外美好,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衛士。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蝴蝶花》

教學難點:歌曲節奏

三、說教法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教學中力求將學生對歌曲的感受和參與音樂活動放在重要的位置,讓學生在多聽、多唱、多想、多做、的環境中學習這首歌曲。採用現代教學手段,本著“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宗旨,讓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給學生提供展示個性才能的機會,讓所有的學生都能在生動活潑的教學環境中,感受和體現歌曲的美,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師生交流關係,從而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

本教材採用講授法、情景教學法、分類教學法等多種方法綜合運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師生的融合中愉快的進行教學。

四、說學法

1、 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使弱視生通過觀看畫面,增加一定的直觀性和趣味性。全盲生可以通過聽音樂大膽想象,充分發揮他們的創造力和想象力。

2、在教學中,注重後進生的優化教育和優生的帶頭作用,實施分組教學,充分挖掘每個學生的內在潛力,使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接受知識。

五、說教學程式:

(一)匯入:

1.同學們今天我來到美麗的泰安盲校,能和小朋友們一起來上課,心裡非常高興,你們願意和我合作嗎?那麼我們用拍手、跺腳表示一下我們愉快的心情。

(通過問答的形式拉近與學生的距離,通過拍手、跺腳進行一定的節奏訓練,為歌曲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2.同學們你們知道一年分幾個季節嗎,現在是什麼季節呢?(春天)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你能說說在春天都發生哪些變化嗎?身上穿著花花衣,兩對翅膀真美麗,不會唱歌愛跳舞,花叢裡面採花蜜。(蝴蝶)

展示課件:太陽高高掛在天空,白雲在天空中飄來飄去,美麗的花兒露出燦爛的笑臉,蝴蝶姑娘翩翩起舞,春天美嗎?在春天你們喜歡花蝴蝶嗎,你們捕捉過花蝴蝶嗎?有位小朋友非常喜歡蝴蝶,有一次在上學的路上,她看到路旁的花叢中有一隻美麗的花蝴蝶,她輕輕的走過去,想要捉住它,可蝴蝶一點都不害怕,仔細一看,原來不是蝴蝶,那它是什麼呢?請大家從歌曲中尋找答案。

(教師情態語言的運用,通過情景教學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二)學唱歌曲

1、 初聽歌曲,使學生感受歌曲的情緒。

師:小朋友捉到蝴蝶了嗎?她看到了什麼呢?

師:你知道蝴蝶花的種類嗎?

2.按歌曲的節奏朗讀歌詞。

3.復聽歌曲,小聲學唱。

4.教師彈琴大聲演唱,學生小聲的哼唱。

5.聽音樂伴奏進行演唱。

6.歌曲處理:(小朋友們很高興的到花園去捉蝴蝶,可是小蝴蝶是最怕驚嚇的,聽到聲音它們會馬上跑掉,所以小朋友去捉它時,應該怎樣呢?恩,輕輕的,悄悄的,說的很好,那你覺得第二句我們應該怎樣唱才不能嚇跑小蝴蝶?對,是輕聲唱。誰能來唱一下?(抽生唱)是不是應該這樣唱:師輕聲唱,我

? ? (小朋友們小心翼翼的、輕輕的走過去捉蝴蝶,但最後卻發現蝴蝶不併不害怕?還一動不動的站在那?為什麼蝴蝶不害怕呢?最後他們恍然大悟,終於明白原來是一朵朵美麗的蝴蝶花。那最後一句?喲,原來是一朵美麗的蝴蝶花?你說應該用什麼樣的聲音唱才好聽呢?誰能唱一下試試看?(抽生唱)。如生唱不出,教師:是不是應該這樣唱:............!老師的聲音最後怎麼怎麼樣了?對是,聲音很強。你能試試看嗎?恩,很好。

7、讓學生給歌曲取名字。

8、採用個人唱、小組唱等形式來加以鞏固。

(三)創編活動

1、 讓學生改編歌詞唱一唱。

(你看那邊有一隻可愛的小花貓,我輕輕地走過去,想要捉住它,為什麼,小貓不害怕?為什麼小貓不害怕?吆!原來是一隻可愛的玩具貓)

2、 低視生與全盲生分組合作表演歌曲。

(低視生根據音樂做動作,盲生用打擊樂器自己編節奏為歌曲伴奏,的合作組織分組表演,我及時地給予評價和指導,這裡主要是鍛鍊學生的相互配合、動手能力以及節奏感、樂感的培養。?)

3、教師彈琴,部分學生唱歌曲,部分學生用樂器伴奏,部分學生根據音樂表演動作,師生合作表演歌曲。組織分組表演,我及時地給予評價和指導,這裡主要是鍛鍊學生的相互配合、動手能力以及節奏感、樂感的培養。?

通過這個童話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團結起來,機智勇敢的去戰鬥,就會戰勝凶惡的敵人。同學們在以後的生活中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就要團結起來勇敢的去面對就會勝利。

4、、佈置作業:把所學的這首交響童話講給低年級的同學聽。

使學生通過講授故事更深刻的理解樂曲,同時提高其運用知識能力。

小班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

上午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小班藝術領域的《秋天的果樹》,是明天出版社的山東省幼兒園教育活動教材上冊主題四“秋天來了”中的一個活動。

一、說教材。

正值秋天,一個美麗的收穫季節,各種色澤鮮豔、好吃的水果和農作物的成熟令孩子們欣喜不已。有時孩子會問老師或小夥伴,“你知道桃是哪兒來的嗎?你見過葡萄樹嗎?漸漸的,我發現孩子們對結果子的樹感到好奇,於是我請家長利用休息時間,帶孩子到縣城周圍的果園去看一看,還可以參加摘果子的活動,去體驗豐收的喜悅。我也有意識的多帶孩子們到戶外觀察,去發現季節的變化,這樣,我們便進入了主題四《秋天來了》。我們知道,小班的幼兒對形象的、具體的事物感興趣,於是,我事先安排幼兒去果園看一看、聞一聞、嘗一嘗,這樣提高了幼兒認識興趣,豐富了感性認識。同時,小班的幼兒在繪畫方面比較差,我引導幼兒用手撕紙、貼上的方法,這樣加強了幼兒動手及同伴合作協調的能力。在這個活動中,我們遵循幼兒的探究過程,設定開放性問題,充分引導幼兒的自主學習,讓幼兒在觀察、遊戲、操作中加深對秋天的果實及果樹的認識。

新綱要指出:科學教育的價值趨向不再是注重靜態的知識的傳遞,而是注重兒童情感態度和兒童探究問題的能力,幼兒是教育活動的積極參與者而非被動接受者,因此,根據新綱要精神和活動內容,結合本班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我制定了適合本班幼兒最近發展區的三個目標。

(一)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美好情感,體驗秋天豐收的喜悅。

2、和同伴能協調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3、學習撕紙和貼上的方法。

理論依據:依據素質教育中“提高審美感,提高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和能力”的要求及幼兒園藝術教學的任務。

(二)活動準備。

1、活動前兩週,請家長利用休息日的時間,到附近的果園去看看,有機會還可以參加摘果子的活動。

2、《摘果子》的音樂磁帶,課件《美麗的水果屋》。

3、畫有大樹的大幅圖畫,各種顏色的紙、棉棒、膠水。

4、遊戲區佈置好結滿水果的水果藤(塑料製品)。

(三)活動重點。

幼兒能瞭解秋天的特徵,感受和表現秋天果園的美麗,體驗豐收的喜悅。

(四)活動難點。

幼兒年齡小,手的肌肉群不是很協調,撕紙和貼上有一定難度。

二、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活動中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和幼兒一起準備豐富的活動材料外,還挖掘主題的活動價值,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創造力和樂於探索的科學習慣,具體採用的方法有:

1、視聽講結合法:

主要根據了幼兒的具體形象思維佔主要地位的特點,和幼兒語言發展的特點而採用的。視就是引導幼兒去看、去觀察。在自由、寬鬆且安靜的環境中,通過多媒體課件,刺激幼兒的視覺感官,引導幼兒進行細緻的觀察。聽就是教師的語言啟發、引導、暗示和示範。設計了提問:“你見過哪些果樹”在教學中讓幼兒充分體驗秋天果園的美麗。放《摘果子》的音樂,充分的刺激幼兒的聽覺感官。講就是指教師和幼兒的互動式的交流,教師和幼兒充分表達自己對事物的理解、想法和願望。在一種輕鬆的氛圍中幼兒對水果的形狀、顏色、名稱都有了充分的瞭解。視聽講結合的方法能充分的調動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中。

2、趣味遊戲法:

遊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形式,幼兒在遊戲中發展,在遊戲中學習。所以我選擇在活動後採用遊戲的形式對本活動進行鞏固。

三、說學法。

1、情感體驗法幼兒通過視、聽、講,對秋天的果園有了充分的瞭解,能在活動中用自己的小手去展現秋天的美麗。

2、操作法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幼兒學習的引導者,幼兒在用彩紙撕果子的過程中,瞭解了果實的形狀、顏色,練習了手的靈活性,用自己的小手裝扮了碩果累累的大果樹,很有成就感。

四、說活動程式。

1、放《摘果子》的音樂,幼兒做簡單的摘果子動作進入活動室。這樣既穩定了幼兒的情緒,又能讓幼兒再次體驗摘果子的樂趣。“小朋友,你們在哪裡摘過果子,摘過什麼果子”,我見過蘋果樹、梨樹、葡萄樹山楂樹,我見的蘋果樹結的蘋果可多了,我看見葡萄樹上結滿了紅的葡萄還有綠的葡萄……通過提問,引起幼兒的回憶,孩子們踴躍發言。

2、小朋友,你知道水果能建成房子嗎?(孩子們都瞪大了眼睛),下面我們來看《美麗的水果屋》,熊媽媽和熊寶寶搭建了漂亮的水果屋,他們高興嗎?(高興)出示大樹圖畫,那你們看,大樹媽媽高興嗎?(不高興),為什麼?(孩子們想),因為樹上的水果沒有了。對,小朋友真聰明,因為水果寶寶都離開了媽媽,那我們想個辦法幫助她好嗎?

3、拿出彩色的紙,引導孩子們想辦法,我們可以用彩紙做成水果,粘到上面。小朋友想的辦法真好,你們會用剪刀嗎?孩子們搖搖頭,用什麼辦法做呢?(孩子們很為難),今天,我們用撕紙的方法來幫助樹媽媽。教師示範撕水果,然後粘到大樹上。

4、引導孩子們用彩紙撕出漂亮的果子,粘到大樹上,兩棵大樹被孩子們貼的滿滿的。老師讓孩子說一說,自己做的是什麼水果寶寶。(老師悄悄給樹媽媽換上笑臉)小朋友,樹媽媽有話說,我聽一聽她想說什麼,(老師把耳朵靠在大樹上,然後點點頭),樹媽媽說小朋友做的水果寶寶都很好,她很高興,還讓我謝謝小朋友呢。

五、活動延伸。

孩子們到遊戲區做《摘果子》的遊戲。

小班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1、設計意圖:花生——生活中常見的、小朋友喜歡吃的食品,然而生活中最常見不引人注意的花生卻能帶給孩們許多的樂趣,讓幼兒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從而使這個從生活中來的課題又重新回到生活中,讓幼兒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為學會生活打好基礎。正如《綱要》中提到的:“我們的教育要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感興趣的事物或問題,又有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活動的選擇既來源於生活又能服務於幼兒的生活。

2、教學目標的定位: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實際情況和布魯姆的《教育目標分類學》為依據,確定了認知、能力、情感三方面的目標。 “花生樂”這節整和活動課,就是通過老師的精心組織,在老師巧妙的引領下,孩子們剝剝、吃吃、數數花生,讓孩子有目的的操作、觀察、思考和表達。活動中,不著痕跡地滲透了做客的禮貌教育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鍛鍊,在活動中,老師力圖讓幼兒通過操作體驗勞動的樂趣,感受自己的能力,體會到一種自我發現的價值。活動的有機融合各個領域的內容,提高幼兒的感知能力。

3、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根據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特點,結合整合活動的課程特點,我們把此次活動的重點放在讓幼兒在操作中探索各種開啟花生的方法,以及清楚的表達上。難點放在手眼協調的投放花生喂瓶子娃娃吃花生這一環節上,這樣既有感知上的提高又有技能上的訓練,達到幼兒教育活動所期待的能力、認知、技能上的協調發展。

4、活動準備:為了更好地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同時引導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獲得發展,使活動寓教育於實際操作和遊戲中,我們做了以下準備:足夠數量的花生、放花生的盆子、音樂、瓶子娃娃、創設溫馨的家的活動氛圍,請一位老師扮演主人迎接小朋友的到來,參與小朋友的活動。

二、說教法

新《綱要》中提出:“我們的教育應該創設一個寬鬆的環境,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探究活動,進行嘗試,感受參與的樂趣,並能鼓勵幼兒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因此,在本次活動中老師力爭充當好幼兒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角色,讓幼兒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到老師家做客,邊玩邊吃,邊說邊玩,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讓幼兒潛移默化的有所收穫。活動中結合演示法、自主探索法、觀察法、等多種教法進行活動。

三、說學法

幼兒是學習的主人,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的讓幼兒參與探究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更讓幼兒獲得了學習的技能、激發了學習的興趣。因此,在本次活動中引導幼兒運用多種感官參與法、實驗法、表達法等參與活動。

四、說活動過程

概括一下此次活動的主要流程是:剝花生、吃花生、數花生、喂花生、玩花生幾個環節,各個環節中既有互相滲透,又有進一步的提升。孩子是好遊戲的,在遊戲的場景中,幼兒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興趣也是幼兒最好的老師,只要幼兒感興趣的活動就能很快集中幼兒的注意。

所以在第一環節:剝花生中教師帶領幼兒來到老師的“家門口”,穿過積木搭成的家門,溫馨的客廳,鋪著桌布的餐桌,展現在小朋友的眼前,這精心創設的場景,讓幼兒如身臨老師家中,情緒十分愉悅,值得注意的是老師在細節上的斟酌十分到位,臨進來前敲門動作、餐桌上的花等等更渲染了氣氛。這一切都已經自然地激發了幼兒活動的興趣和積極性,促使幼兒主動的與事物發生作用。作客時很自然的引導到剝花生,剝完花生就有第二個環節吃花生。在幼兒剝花生的的操作過程中,探索和表現探索的結果也是重要的環節。而小班幼兒的觀察隨意性大,表達能力也較弱,此時老師通過輕聲的詢問,引導幼兒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發現,幫助幼兒整理經驗,促進語言和思維的相互作用,讓個人的體會成為大家的經驗。剝剝吃吃中幼兒習得了開啟花生的技能和經驗,豐富了語言的交流。第二次幼兒吃花生是在第一次基礎上的有效提升,需要幼兒在熟練的開啟花生以後感知花生裡花生米數量的多少,這無形中滲透了數量的概念,整合其他學科的內容。這便是第三各環節的重點了。在用“瓶子娃娃也想吃花生米”的順利的承接下進入第四個環節“喂花生”,鍛鍊幼兒手眼協調的操作技能和培養幼兒幫助他人的思想情操,這又是一次經驗的提升和剝的能力的鞏固。

陶行知先生說孩子需在“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我們的活動中的一次次操作讓幼兒有充分的探索和嘗試的空間和時間。蘇霍姆林曾說過“幼兒的智慧是從指尖流出來的”。在活動中我們引導幼兒在操作的同時也注重幼兒的語言交流,體現了生生、師生的互動。最後一個環節“玩花生”是整個活動的高潮部分,幼兒在音樂的烘托下有節奏的給音樂伴奏,玩起了花生,此時幼兒明白原來花生除了吃,還可以玩的這麼有趣。幾個環節下來,幼兒的情緒到了意猶未盡的火候,就及時結束活動,帶領幼兒離開老師家,及時整理桌面,滲透整理物品意識的培養,幼兒好的習慣是在各個環節中無痕地墨染而成的。

小班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親親長頸鹿》這個故事選自小班下學期,《有趣的動物》這一主題中。該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生活中比較熟悉並喜歡的小兔子和長頸鹿為角色,講述了一個長頸鹿阿姨助人為樂的故事,特別是小兔子們親親長頸鹿阿姨這個情節既讓人覺得有趣又很符合小班小朋友的年齡特點,生活中我們也會經常看到自己班的小朋友親親老師的小手或者臉蛋來表示他對老師的喜愛之情。又考慮到現在的小朋友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特別是小班幼兒年齡小,個個都“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友愛互助的品質,所以我覺得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年齡特點,又符合孩子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擇了這個故事,並將它與語言和社會兩個領域相結合。

(二)教學目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語言領域中提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以及要“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發展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根據這一目標和要求,結合小班下學期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語言發展水平:幼兒年齡小,注意力容易分散,以自我為中心。我從認知、能力和情感三方面提出了本次活動的目標。

1、認知上: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加深對長頸鹿的認識。

2、能力上:積極參與故事清潔的討論,願意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3、情感上:體驗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三)學重、難點

目標中提到:在遊戲情景中理解故事內容,體驗友愛互助帶來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我把這點作為教學重點。

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方面不完整,有時只說了半句話就無法再說了,或表達不出心中的想法,根據幼兒的語言發展情況,我確定本次活動的難點是: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

a)教學具的準備

為了更好地服務於本次的活動目標,完成活動內容,我做了以下準備工作:

i.物質上的準備

我給小朋友們準備了小兔頭飾,這是為了讓幼兒更能進入到小兔這一遊戲角色中;

根據故事,我佈置了小河、森林等情境以及道具長頸鹿,這是為幼兒在情境中游戲,並能加深故事的理解而準備的;

>音樂,是為了進一步營造遊戲的氣氛而準備的。

ii.知識上的準備

我讓幼兒先認識長頸鹿,瞭解了長頸鹿的基本特徵。

幼兒練習過爬及滑這兩個基本動作。

(四)說學情

小班幼兒年齡在4歲左右,他們處於典型的遊戲年齡階段,是角色遊戲的高峰期,他們對遊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但由於詞彙貧乏,幼兒在遊戲中想說又不知該怎樣說,即使說了也很難把自己的意思表達完整。因此,我想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遊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

(五)說教法

教育心理學認為:“學習者,同時開放多哥感知通道,比只開放一個感知通道,能更準確有效地掌握學習物件。”根據幼兒的學習情況,本次活動我運用了情境教學法、角色遊戲法、體溫法等。

i.情境教學法:我嘗試打破以往僅用圖片進行故事教學的傳統模式,而是根據故事內容,為幼兒創設情境,幼兒就彷彿置身於真實的環境中,許多不能理解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幼兒有了時間的經驗,聯想也就豐富了。如小兔子馬上要去參加演出了 ,又過不了河,這讓幼兒覺得多麼著急啊,他們會主動地想出各種方法過河。當他們真正過了河,參加了表演,這種心情和我們以往用圖片江湖上,讓幼兒通過圖片理解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ii.角色遊戲法:角色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特別是善良、可愛的兔子形象,深受小班幼兒的喜歡,讓他們自己來扮演這一角色,不僅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還能充分讓他們表現自我、大膽說話。

iii.提問法:這是語言活動中都能用到的方法。在教學中,我嘗試改變以往語言教學總是先講完故事再進行提問的模式,將單一性、回憶式、封閉式的提問方法改成多樣性、啟發式、開放式的提問。如小兔子應該怎樣過河呢?我們該怎麼感謝長頸鹿呢?等等這些問題既能啟發

幼兒的思維,又能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表達自己的想法。

(六)說學法

整個活動我以幼兒為主體,變過去的“要我學”為現在的“我要學”,讓幼兒在看看、聽聽、想想、說說、玩玩的輕鬆氛圍中掌握活動的重點、難點,幼兒運用了討論談話法、遊戲聯絡法等學習方法。

i.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是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ii.遊戲練習法:幼兒在遊戲中,邊遊戲邊聯絡故事中的有些句子,正體現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 的“語言能力是在運用過程中發展起來的。”

(七)活動程式

結合幼兒年齡特點及活動目標,我設計了以下三個環節:1、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2、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3、完整講述故事。4、表演歌曲《春天》。

a)交代角色,引出課題,激發幼兒興趣。

興趣是幼兒主動參與的關鍵。開始部分我就將小朋友的角色交代清楚,並直接告訴他們要去參加“動物聯歡會”了,小朋友們最喜歡去參加表演了,所以,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了。

b)在遊戲情境中討論出故事情節。

這個環節我提出了以下幾個問題讓幼兒討論:1、我們應該怎麼過河?2、長頸鹿阿姨怎麼幫助我們過河呢?(和長頸鹿阿姨一起討論後,小朋友們按照討論出的辦法過河)3、我們怎麼感謝長頸鹿阿姨?(大家一起親親長頸鹿)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從中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帶來的快樂。

這一環節通過提問、遊戲,讓幼兒在討論、談話中大膽地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所想到的,你一言我一語,幼兒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提高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它是解決重點,突破活動難點最關鍵的一個環節。考慮到

故事中小兔子塗上口紅去親親長頸鹿這個教具存在著不衛生的因素,所以在設計活動時,我將故事的後半部分進行了一些修改。這樣既避免了衛生問題又激發了幼兒的擴散性思維,讓他們知道原來不只是嘴巴才可以親的。

c)完整講述故事。

這個環節其實重在揭示思想內涵,進行情感教育,我將它貫穿到整個故事的情節中,讓幼兒通過回憶的方式完整講述故事,同時我還運用了提問法,引導幼兒去發現本質:長頸鹿阿姨為什麼笑得那麼開心?你幫助過別人嗎?幫助別人後你的心裡是怎麼樣的?通過談話讓幼兒懂得友愛互助是能給大家帶來快樂的。

d)表演歌曲《春天》

這個環節是根據故事內容而設計的 ,它既可以讓故事的情節發展得比較完整,又可以滿足幼兒的表演慾望,並能讓幼兒在表演中充分地抒發他們的快樂情感,最終達到實現活動目標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今天我所展示的這個活動肯定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在座的各位領導、老師能給予批評指正,讓我在以後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歷年的薰陶下,和孩子一起探索,一起成長!謝謝!

小班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小班的幼兒活潑好動,他們對外界充滿了好奇,看到每一株花花草草都會很興奮。現在正是狗尾巴草茂盛的時節,在農村隨處可見狗尾巴草的蹤影,對孩子們來說:狗尾巴草是他們熟悉的陌生人,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奇。《綱要》指出:教育內容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為幼兒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寬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選擇“狗尾巴草”為教學內容既符合現實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性。

二、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學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確立了情感、能力、藝術等方面的目標:

1、能於同伴相互遊戲,促進師生間的交往,體驗遊戲中的快樂。

2、能大膽的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進行染色、作畫。

3、通過活動培養細緻的觀察力和動手能力,初步的合作能力。

根據目標,我們把活動的重點定為:能於同伴相互遊戲,能大膽的用顏色進行染色。整個活動都是以這個重點為主的,主要是通過“瞭解狗尾巴草”、“玩狗尾巴草”、“給狗尾巴草洗澡、讓狗尾巴草跳舞”等幾個環節完成的。

三、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了完成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幼兒是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所以,我既進行了物質準備並又考慮到幼兒的知識經驗準備。

物質準備主要是:狗尾巴草、顏料、白紙、抹布、魔術盒

知識經驗準備是:幼兒已認識過狗尾巴草

四、說教法、學法

(一)教法

1、動中我運用了啟發提問法、引導發現法、觀察法、演示法等。對於這些方法的運用,我“變”以往教學的傳統模式——教師說教,“為”以幼兒為主體,教師以啟發、引導的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並以“玩”的方式貫穿活動的始終。讓幼兒在遊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習得經驗,真正體現玩中學、學中樂。

2、活動過程中,我滲透了“多元智慧”的理念,將各個領域中的知識有機的“整合”在一起。如:在觀察活動中滲透了語言表達的教學;在最後環節中感受音樂、跳舞的快樂等等。

3、活動的結構是遞進關係的:興趣——遊戲——染色。即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利用“玩”的形式進一步瞭解狗尾巴草的特徵,在作畫活動、音樂跳舞的活動中,讓幼兒情感表現語言表達,創造性思維發展和提高。

(二)學法

活動中,我引導幼兒運用遊戲操作法、觀察法等來獲得知識經驗。因為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創設了遊戲的情境,讓幼兒全身心的積極投入到活動中去,並且在遊戲中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

五、說教學程式

(三)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魔術變變變

教師:我這兒有一個神奇的魔術盒,它能變出很多很多東西,看看現在它變出了什麼?

因為是小班剛開學不久,有的孩子可能會出現“冷場”的現象,因此利用“變魔術”的形式激發幼兒的興趣,鼓勵幼兒運用已有經驗進行交流。

(四)玩一玩狗尾巴草

教師:狗尾巴草想和我們小朋友一起玩呢……讓它親一親你覺得怎樣?

引導幼兒體驗癢癢的感覺,進一步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在“親一親”

中,運用啟發式的語言提問,讓幼兒對狗尾巴草的特徵有進一步的瞭解、認識。

(五)染色、作畫

1、演示

教師:我先來幫狗尾巴草洗個澡吧……跳個舞吧!

教師將角色適當轉換,以狗尾巴草的角色穿插活動,並提出活動的要求、規則。這一環節目的是通過演示讓幼兒掌握正確的染色、作畫方法,激發幼兒操作的慾望。幼兒情緒十分高漲,為下一環節打好基礎。

2、幼兒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大膽地進行染色、作畫,還可啟發幼兒與同伴合作、交流。

(六)結束部分

教師:我們來為狗尾巴草跳個舞吧

聽音樂,教師和幼兒自由的舞動,鼓勵幼兒與同伴合作表演。

(七)活動延伸帶領

幼兒在日常活動中採集狗尾巴草,放置於自然角和區域中讓幼兒進一步觀察、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