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華】國小音樂說課稿模板彙總7篇

文思屋 人氣:3.04W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說課稿要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小音樂說課稿7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精華】國小音樂說課稿模板彙總7篇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1

尊敬的各位專家、評委、老師們:

大家上(下)午好!我是今天的X號考生。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法分析、教學程式等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教材分析

首先,我想對這教材內容說說自己的想法。

(本課的作用與地位、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生活經驗、學生的興趣點等)

本課是xx年級的________內容,它屬於_____________的範疇,為後面________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在此之前學員已經掌握了_____________樂理知識,會唱______節奏。學生在生活中經常接觸到______________,對某某內容並不陌生。學習這節課可以提升學生_________方面的音樂素養,為以後的生活打下基礎。

二、學情分析

模板一:根據國小生好玩、好動、好奇、好勝的特點。在學習中,我注意去引導和激勵學生通過音樂遊戲,律動,歌表演等一系列活動,使他們始終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及注意力。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充分體現了老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地位。

模板二:國小段的孩子在對音樂的感受和表現上:能對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音響感到好奇有趣,能用自己的聲音對它們進行模仿。能聽辨不同情緒的音樂。在課堂上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遊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在創造方面能夠自制簡易的樂器。在評價方面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出簡單的評價。

三、教學目標

綜合教材內容及其他教學要素,我認為可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定為:

(音樂新課標中明確規定了,三維目標中,音樂學科的首要目標是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知識與技能是最後,所以學員在撰寫目標的時候需要注意前後順序,以下教學目標的寫法給出了眾多參考內容,學員在撰寫時僅需選取一條即可)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豐富情感體驗,培養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2.培養音樂興趣,樹立終身學習的願望/3.提高音樂審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4、通過音樂作品中所表現的對祖國山河、人民、歷史、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讚美和歌頌,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5、尊重藝術家的創造勞動,尊重藝術作品,養成良好的欣賞藝術的習慣。通過學習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時代的作品,感知音樂中的民族風格和情感,瞭解不同民族的音樂傳統,熱愛中華民族和世界其他民族的音樂。

過程與方法:1、倡導完整而充分地聆聽音樂作品,學生在音樂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的感受與體驗;啟發學生在積極體驗的狀態下,充分展開想像;/2、從音樂基本要素入手,通過模仿,積累感性經驗,為音樂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奠定基礎。/3、通過提供開放式和趣味性的音樂學習情景,激發學生對音樂的好奇心和探究願望,引導學生進行以即興式自由發揮為主要特點的探究與創造活動,重視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探究過程。/4、充分利用音樂藝術的集體表演形式和實踐過程,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意識和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5、將其他藝術表現形式有效地滲透和運用到音樂教學中,通過以音樂為主線的綜合藝術實踐,幫助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的意義及其在人類藝術活動中的價值。

知識與技能:1、學習和了解音樂基本表現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節奏、旋律、和聲等)和音樂常見結構(曲式)以及音樂體裁形式等基礎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形成與發展。/2、培養學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歌唱;學習演唱、演奏的初步技能;在音樂聽覺感知基礎上識讀樂譜,在音樂表現活動中運用樂譜。/3、以自由、即興的創作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學習淺顯的音樂創作常識和技能。通過認知作曲家生平及作品的題材、體裁、風格等,瞭解中外音樂發展的簡要歷史,初步識別不同時代、不同民族的音樂,加深對中國民族音樂的認識和理解。/4、認識音樂與姊妹藝術的聯絡,感知不同藝術門類的主要表現手段和藝術形式特徵,瞭解音樂與藝術之外的其他學科的聯絡。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學過的知識,認識音樂的社會功能,理解音樂與社會生活的關係。

(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學員任選一條即可)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把握情感目標

難點:某一音樂的表現形式

五、說教法、學法

新課標提出:音樂課應以“學生髮展為本”,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加強音樂實踐與創造。同時還強調了課堂上音樂與相關文化的相互融合與滲透。鑑於以上理念,我決定採用參與——體驗、情境——陶冶的情感教學模式,借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使學生在輕鬆愉悅、和諧互動的氣氛中主動參與學習,在體驗中感受和表現音樂,從而促進學生髮展。教學過程追求動靜結合、張馳有度,讓音樂真正走進孩子的心靈。再有,本課的編創等實踐活動穿插於各個教學環節中,唱中有創,動唱結合;聽中有創,邊聽邊動,自始自終都鼓勵學生的創新與實踐。

六、說教學準備

傳統的教學是以靜態形象為主,學生的學習會感到枯燥乏味,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卻能集音、形、色、動為一體,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興趣,這是其他手段不可比擬的。因此,本節課我準備的教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說教學設計

那麼到底要怎樣使我的音樂課堂成為學生享受音樂美的聖殿呢?我決定這樣安排教學過程:

【注意點:音樂課(學唱課)的特定模式:音樂歌曲匯入——新歌學唱——歌曲處理——歌曲唱編——拓展延伸;音樂課(欣賞課)的特定模式:歌曲背景介紹——初聽歌曲感受情感——再聽歌曲感受旋律——跟唱歌曲創編延伸——介紹歌詞。但由於招聘考試一般考學唱課,我們將用學唱課為例,設定教學環節】

下面,我將分別來介紹這五個環節:

(一)律動表演,匯入音樂課堂

首先,為了營造一種愉快、歡樂的氣氛,我讓學生在《 》的音樂中做律動進入教室,通過律動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吸引學生興趣。我會_________________ 作為課題匯入。

當________________我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學唱歌曲

第二個環節,考慮到國小生活潑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特點,在課題匯入之後,我會直接講授這一知識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學習之後,我會播放歌曲《 》兩遍,在學生學習之後,無論學生學習的結果和過程是如何,我都會給學生的行為給予肯定和簡單的點評。這個地方是我的教學難點,但並不是教學重點,因此佔用的時間並不長。

結束第二環節,開始我的第三環節,再這一環節當中,我的主要目的是學生能夠基本會唱歌曲《 》,並且能夠有感情的演唱。由於先前已經有過兩遍的接觸了,我會告訴他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高他們的學習積極性。

接著,再借用電子琴、音響等教具,在學生在反覆多次的音樂聲當中,對歌曲從陌生到熟悉,從而主動的把歌曲變為他們自己的東西。在這一環節,如果我發現學生有哪句不會唱,我會單獨挑出來講授一些技巧,並且讓同位兩人為一小組,互相學習演唱。

(三)歌曲處理

1、結束第三環節,我會繼續牽引學生進入第四環節,在這環節,我會直接提問學生:演唱了這麼多遍,你感覺這首歌曲是用什麼樣的心情來演唱的?

2、在學生說出是__________的心情之後,我會馬上抓住他們的思維,告訴他們,老師認為這樣唱會使音樂更好聽,那我們就帶著這種心情再把歌曲演唱一遍好不好,並且我還會採用獨唱、齊唱、對唱等多種演唱形式,讓學生有感情的表演,讓學生互相評價,。

(四)表演編創

在同學們能夠有感情、完整演唱歌曲的前提下,在通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引導,將學生的創造和表演能力發揮的本堂課的一個最高點,讓他們根據歌詞會編創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比如:在這一環節可以分為7組分任務完成,在經過3-5分鐘的思考討論之後,然後分組表演。最後再找出7名有代表性的同學上臺和著音樂共同演出,而下面的同學可以一邊手邊打拍子,邊和著音樂輕聲演唱。這也是本堂課的一個重點部分,這樣,在音樂聲當中,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完畢之後,我的音樂課便輕鬆的完成了。

(五)拓展延伸

新課標要求,音樂課堂應該是綜合的課堂,“綜合”指的一是課堂上和綜合;二是課程的綜合,所以我會根據這一理念設計我的最後一個環節拓展延伸,加入到不同學科和教學元素,讓學生體驗音樂教學的延展性。

我的說課到此完畢,謝謝各位老師!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採菱》是蘇少版國小音樂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甜甜江南”中的一首歌曲。歌曲由五個樂句組成,前兩句方整對稱,第三句活潑、生動,第四句模擬划船動作,最後抒發情感。

這首歌曲是對學生進行愛家鄉教育的一首非常貼切的歌曲。

(二)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用優美、親切的歌聲表達熱愛家鄉的真摯感情。

2、簡單瞭解江南的相關文化。

(三)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學唱歌曲《採菱》

(四)教學難點:

高音的演唱及切分節奏的把握

(五)教學準備:

鋼琴、多媒體課件等

(六)課時安排:

1課時

二、說學生:

本學期,雖然我不任教四年級,但是根據曾經教過多屆四年級音樂的經驗,這首歌曲對於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尤其是高音部分,教師要給予適當的引導,避免讓學生出現嘶喊的現象。另外,切分節奏也是學習中的一個難點。教師要通過各種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聲情並茂地表現歌曲。

三、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範法、等誘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令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首先我播放一首林俊杰的歌曲讓學生聆聽,不用說,孩子一定能猜出歌名《江南》,繼而讓學生簡單瞭解何謂江南?再利用多媒體課件出示一些江南的畫面,讓學生有感官上的認識。接下來,再出示一幅畫面,讓學生猜測畫面中的人物在做什麼?答案為(採菱),同時,教師引出本課所學歌曲為《採菱》。

二、學唱歌曲:《採菱》

1、學生熟悉歌詞

2、教師範唱,請同學跟著小聲哼唱,注意切分節奏處的演唱一定要準確。

將切分節奏處找出,依次練唱。(這是這首歌曲的一個難點)

3、教師彈琴,學生跟琴學唱,教師給予點評,並糾正錯誤的地方。

4、多種方法練習(接龍唱、小組唱、男生、女生分別唱等等)

5、處理歌曲:

師生共同討論,《採菱》這首歌曲,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速度和情緒來演唱更能表達對家鄉的熱愛之情。(用自然優美的音色,連貫流暢的氣息,唱出水鄉的孩子對家鄉、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6、全體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採菱》。

7、分小組進行創編表演,並分組上臺展示,選出最好的小組。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以平等、尊重、理解、關心、賞識的態度去對待每一位學生。在這一環節中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給學生留下了自主活動和自主創編的時間和空間,師生互動,共同學習。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中學會歌曲,突破重難點。

8、拓展:利用多媒體課件欣賞部分江南的著名景點。

最後,教師對本節課進行總結。

五、說教學預想

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發揮學生主體作用,使整個教學在愉快合作、多彩、友愛、融洽的氣氛中進行。從全面提高學生素質出發,為學生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從對立變為和諧,變被動為主動,努力做到既能促進學生能力最大限度地發展,又不加重學生負擔,特別是在情感上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激發,讓每個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3

一、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歌曲 《草原上》是4/4拍、羽調式歌曲。所在單元“草原”,是本冊書中唯一一個起到弘揚民族音樂的單元。通過本課的學習,可以使學生了解和熱愛祖國的音樂文化,增強民族意識和愛國主義情操。

歌曲的音樂語言十分簡練,基本素材只有一個包含兩個樂句的8小結樂段。其節奏舒展,旋律優美,是近期內最適合引導學生進行試唱教學的內容。它可以讓學生們再學習中綜合運用以往學習的樂理知識及音高概念,在發展學生讀譜能力的過程中起到關鍵的過渡作用。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三年級的學生生活範圍和認知領域進一步擴充套件,體驗感受與探索創造的活動能力增強,是從低段向高段過渡的時期。可以進行簡單的視唱訓練,但在表現音樂方面卻萌生一絲羞澀。

二、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有感情地唱好這首歌,並通過音樂實踐活動來進一步感受內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

知識目標:在視唱教學中鞏固學生對音高、基礎樂理的綜合 運用。

能力目標:通過小組合作表演等音樂實踐活動,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讀譜能力和合作協調能力。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掌握筷子舞的一些基本動作,並能跟隨音樂進行體驗。

教學難點:視唱教學中對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正確演唱及七度大跳處的音準把握。

四、學法指導:

教學中教師通過運用講解法、示範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交流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

而學生則通過聽、演、唱、說、舞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五、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 歌表演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2、 談話法,引導學生說出對草原的印象及對蒙古族的瞭解。(可以適當的藉助圖片進行引導)

3、 運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加深對蒙古族生活風俗的認知,從而引入新課。(用《草原上》伴奏曲為背景音樂)

說明:以熱烈歡快的歌表演開始這節課,有兩個好處。一是快速營造輕鬆愉悅的課堂氣氛;二是直接揭示本節課的主題——草原。藉助多媒體使學生在視聽結合的情況下,瞭解蒙古民族,為幫助他們理解蒙古族音樂,更好地學習歌曲做好鋪墊。同時用歌曲《草原上》伴奏音樂為背景音樂,可以使學生可以反覆熟悉音樂,解決之後視唱教學中音準這一難點。

(二)歌曲教學

1、放錄音,學生初步聆聽歌曲,感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

2、提示:歌曲的情緒怎樣?感受到蒙古族人民對草原的什麼情感?

3、出示歌詞進行節奏唸白,提示:做到高位置、輕聲。為正確演唱歌曲做準備。

4、出示歌曲旋律,指導學生進行旋律視唱,突破難點。

5、用“lu”模唱。

6、學生自由填詞演唱。這裡採用自主學習的方式。

7、學生彙報自學成果,教師進行評價。

說明: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關鍵一步,教學難點及知識目標、能力目標都將在這一環節突破與落實。歌曲的學習初次採用視唱法,不管時值還是音準的把握,對學生來講都是一個挑戰。教學中用聆聽、視唱、模唱等方法引導學生反覆熟悉歌曲旋律,突破教學難點,並在其熟練哼唱旋律的基礎上,讓學生們自主學習、合作學習,來完成填詞教學。由於教師已經通過多種手段幫助學生降低了學習的難度,這個過程其實是一個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讀譜能力和合作協調能力的過程。

(三)體驗音樂

1、歌表演

①觀看視訊蒙古舞蹈《筷子舞》。

②教師示範基本動作,學生模仿。

③跟隨音樂自由舞蹈。

2、打擊樂器伴奏

①出示打擊樂器手串鈴、雙響筒、響板、三角鐵讓學生自由選用,並選擇恰當的節奏進行演奏。

②分組自行練習。

③合作演出。

說明: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感受蒙古歌舞的民族風格,完成最初設定的情感目標,我選擇兩種方法來和學生一起體驗音樂。教師的示範會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小組間的合作讓學生學會與人合作。同時奔放的舞蹈,與動聽的樂器還會把課堂氣氛推向高潮。

(四)音樂拓展

①欣賞著名的蒙古族器樂曲《賽馬》、《牧歌》

②欣賞耳熟能詳的蒙族歌曲《吉祥三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等。

說明:一個、兩個的音樂作品並不能讓孩子們完全的認識、領悟蒙族音樂的豐富魅力及內涵。教師將利用一切課利用的課堂有效時間,趁熱打鐵,讓他們從多角度體驗音樂音響形

式中的.美,陶冶情操,啟迪智慧。

(五)板書設計:

風光好

草原上

光景好

六、教學預設:

綜合是基礎教育的一種基本理念,它體現了現代教育的一種發展趨勢,是學科體系向學習領域的伸展,是精英文化向大眾文化的迴歸。

所以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以歌曲《草原上》為載體,融合了攝影、舞蹈、文學、網路等多種學科知識,改變了傳統的封閉,狹隘的音樂教學格局,充分發揮教師與學生的創新潛質和學生的主體精神。

通過綜合化的音樂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的熱情必定會空前高漲。雖然在學習方法上有新的嘗試,但教師已經在創設情景、完整聆聽、視唱等環節為學生多次鋪墊,為他們在學習中減少阻礙,相信孩子們會順利完成歌曲的自主學習。

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拓寬了學生的審美視野,充分體驗了蘊涵於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情感。在歌、舞、奏中深深地體會蒙古族音樂帶給我們的快樂與魅力,為民族音樂自豪,為祖國自豪!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4

說教法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讓學生能主動積極地學習,選擇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特點,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製作了,將音樂教學與多媒體技術緊密結合起來,以媒體為手段,使技能訓練滲透於藝術感受中,貫穿於音樂學習中。

為了便於學生學習,我採用了視覺圖象、創設情境、興趣引入、音樂律動等方法進行教學。

說學法

從本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確定如下學法:自主探究法、實踐法、群體合作法。

教學過程

(1)組織教學。

(2)重溫升國旗儀式(多媒體進行情境教學),介紹作曲家聶耳。

設計意圖:通過直觀圖象,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引入本課——音樂家聶耳。介紹作曲家是為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訓練學生蒐集、整理、交流資訊的能力。

(3)講述音樂故事《小毛頭與賣報歌》。

a.學習旋律。老師分句出示、彈奏旋律,學生隨樂用“lu”哼唱。

b.分組接龍,熟悉旋律。

c. 填詞演唱。

d. 聽錄音範唱,整體感知歌曲。

e. 歌曲處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了解詞曲作者,完整演唱歌曲,並採用多種形式進行演唱,通過歌詞分析,感受歌曲的情緒,體會演唱者的心情,這樣才會把歌曲唱得更有感情。

(6)情境表演。(全班分三組,每組推選兩名學生,一名扮演小毛頭,另一名扮演聶耳,其餘學生扮演街上的行人,看哪一組演的最好,並對其作出簡單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即表演,使學生的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相結合,加深學生對小毛頭悲慘生活的體驗。

(7)師生評價。

設計意圖:通過評價,使學生相互幫助、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共同進步。通過師生共同參與,相互激勵,體現教學相長,共同完成教學任務。

(8)感恩新中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為我們偉大的祖國加油、喝彩!)

設計意圖:首尾呼應,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真摯情感,教育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與學習機會。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意師生的教育與互動,積極鼓勵學生大膽發言,主動表達自己的見解。它能使學生張揚個性,主體突現,思想解放。而教師與學生一起互動,真正成為了學生學習的合作者、點撥者、引導者。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有目的地去聽、去想、去做,成為一個會聽、會想、會說、會做,創新意識強的學生。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5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曲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著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並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曲快樂的情緒,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曲,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曲。

②能對歌曲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使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

四、教學方法:

教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教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教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曲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曲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後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唸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後引導學生說出通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麼,然後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後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觸控、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曲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曲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教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教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曲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啟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曲,並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曲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6

說教材分析:

歌曲《雪花》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制義務教育國小音樂教材第二冊第六課歌曲,是一首歡快、活潑的兒童歌曲。F大調, 2/4拍 ,是多樂句的不規整結構。歌詞具有兒童特點、音樂形象生動,描寫了兒童對晶瑩的雪花感到好奇,以及數“花瓣”的情景,表現了兒童對大自然奧祕的初步探究。

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心理特點,本課的教學目標是這樣來設定的:

1、知識目標:瞭解認識頓音記號、重音記號、保持音記號在歌曲中的作用及演唱方法,更好地完成教學內容。

2、能力目標:通過聆聽歌曲《雪花》,指導學生用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感受音樂表現雪花帶來的歡樂。

3、情感目標:通過歌曲表達對雪花的喜愛之情,體現兒童對大自然奧祕的初步探究。

教學重點:

用歡快的音樂情緒準確地演唱歌曲,繼續提高學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教學難點:

唱準歌曲節奏能按照頓音、重音、保持音等音樂記號演唱歌曲。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打擊樂器、電子琴、頭飾

說教法、學法:

為了全面準確的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教學時我針對學生好奇、好動、思維活躍等特點,遵循直觀性、啟發性原則,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重點採用引導法、聽唱法、情境教學等方法設計本課教學過程。啟發學生積極參與、表現音樂,在師生、生生的交流活動中,學習音樂,增長知識,培養合作意識和交往能力。

說教學思路

通過學唱歌曲和各種音樂活動,讓同學們體驗快樂,以“快樂”為主線,將愉悅、歡快的氣氛貫穿於整個學習過程中。體驗人與自然的親密關係,最終達到快樂歌唱、快樂學習。

教學思路可以分為以下四個環節:

1、組織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2、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3、愉快演唱——學習歌曲。

4、多種形式表現歌曲——鞏固學習。

下面我就這四個環節作一些具體說明:

教學思路之一:組織教學,在組織教學這一環節中老師以雪花仙子的身份做自我介紹,將學生帶人冬雪的氛圍。以此來創設“音樂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參與學習音樂的興趣與熱情。

教學思路之二:創設情境——謎語匯入新課。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因此,我以謎語的形式匯入歌曲教學。並通過兒歌的形式瞭解雪花的形成,讓兒童對大自然奧祕的進行初步探究。通過課件展示各式各樣的小雪花,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對雪花的喜愛之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思路之三:愉快演唱——學習歌曲。步驟一:聆聽歌曲範唱,以歌曲感受為主,體驗四二拍的強弱規律,進一步激發學生對雪花的喜愛。

步驟二:學習歌曲的第一樂段,通過畫旋律線進一步感受音的旋律走向,讓生更好的把握音的高低。按節奏朗讀歌詞,突破本課中的教學難點,為學唱歌曲奠定基礎。再唱歌曲,通過輕聲地隨唱,體驗音樂歡快的情緒。

步驟三:聆聽教師範唱第二樂段,並提問:“雪花為什麼不見了呢?”引導學生用歡快的、驚訝的語氣有感情朗讀歌詞。教師逐句教唱歌曲,並在教唱歌曲中講解頓音符號、重音符號保持音記號的唱法,通過編口號的形式,讓學生很快掌握各種記號的演唱技巧。通過多遍聆聽、演唱,讓學生體驗頓音符號和重音符號在歌曲中的不同效果,並在演唱中加強練習,達到學會並掌握的目的。

步驟四:學生熟悉歌曲後,與學生進行歌詞接龍遊戲,激發學生學習歌曲的興趣,讓學生投入快樂的音樂學習當中。

步驟五:在歌曲處理部分引導學生共同討論以下幾個問題:

⑴潔白美麗的雪花飄飄灑灑來到人間,帶給我們快樂的童年。這麼美麗的雪花我們應該用什麼樣的音色來表現呢?

⑵看得出你們非常喜歡雪花,那麼我們應該帶著什麼樣的情緒來演唱呢?

通過設計情境,加深學生對歌曲的理解,指導學生帶著快樂的心情,運用甜美、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這樣的設計不僅可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輕鬆地掌握教學內容,而且記憶尤新,解決難點部分。

教學思路之四:多種形式表現歌曲——鞏固學習。歌曲學唱後,將班級分成四大組,分別是:表演組、碰鈴組、串鈴組和響板組。教師課件出示樂器圖譜,讓學生小組合作探究如何為歌曲加入打擊樂器,如何為歌曲創編動作,教師巡視加以指導,促使學生獲取更為清晰的音樂形象,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創造性的學習,寓快樂教育於音樂活動之中。

說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一起感受了冬的氣息,你們高興嗎?雪固然美,但是雪下得太大了,就會出現——危險!所以,我們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小朋友們,你們準備好了嗎?

讓我們一起向著銀色的雪世界出發吧!現在讓我們再次唱起雪花,用你們最輕鬆、愉快的心情,最優美的歌聲來表達我們對冬的讚美吧!最後整節課在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結束。

本課設計,通過各種音樂活動為學生創設一種生動、直觀的教學情景,通過看、聽、說、奏、唱、舞等手段,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同時在各種音樂活動中,充分體現了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會學、樂學、敢學,將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意識的培養落到了實處。

人民音樂家冼星海說過:"音樂是人生最大的快樂,音樂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樂是陶冶性情的熔爐。從這句話中我得到了啟示:假如音樂是清泉,就讓它流得更歡;假如音樂是熔爐,就讓它燒得更旺。讓音樂成為學生人生中最大的快樂吧!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7

在本課中我選擇性地安排了教學內容大家可能會認為我主要是學唱歌曲《頑皮的杜鵑》並簡單粗略的欣賞《森林深處的杜鵑》。其實我這樣組合是因為《頑皮的杜鵑》這首歌除了歌詞外,歌曲本身表現的音樂形象不明顯,相反《森林深處的杜鵑》這首器樂曲,單簧管吹奏模仿杜鵑的叫聲就很形象,所以用它來引入,後面再一次聆聽這兩段的時候是為了在音樂要素上進行對比,讓孩子們更加深刻的感受音樂形象,把對音樂形象的認識從感性提升至理性。在有了這樣明顯的對比後,想要在後面唱好歌曲,表現歌曲就會容易很多了。

一、說教材

《頑皮的杜鵑》是一首曲調優美的奧地利童謠,敘事性的歌詞,“53”音調模擬了杜鵑歡快的叫聲,這首歌曲的旋律有很多是重複的。

二、說學生

今天上這節課的同學是我們學校三年級一班的孩子。三年級的孩子是介於1、2年級以唱遊、律動、感受體驗為主和5、6年級已經掌握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之間的這麼一個階段。

三、說學法

1、語言:3年級孩子年齡小,注意方式,思維方式,學習動機和學習興趣與高年級不同。在學習中,我會用一些他們認為很有趣的語言:請做我歌聲的影子;

2、發聲練習:發聲練習的設計是由《森林深處的杜鵑》和《頑皮的杜鵑》衍生而來的,它的目的1是讓孩子們用聲音去感受2種音樂形象,目的2是讓孩子們唱好由慢到快、由連音到頓音的旋律,也更好的為後面的歌表演做準備。

3、旋律:孩子們能流暢的演唱旋律

4、歌表演:這個環節是為了在遊戲的情境中引導學生參與音樂,表現音樂。當然這個環節裡的內容是從學歌部分就開始做鋪墊,層層遞進的。

四、說教法

1、對比感受

在這節課中,從第一個環節“猜杜鵑”開始就對比聆聽2段音樂,《森林深處的杜鵑》表現的是一隻在森林深處很孤獨、憂傷的杜鵑;<<頑皮的杜鵑>>則是表現是一隻截然不同的活潑、可愛、頑皮的杜鵑。孩子們基本能從第一首樂曲裡杜鵑的叫聲就能猜出答案。緊接著第二個環節“聽杜鵑”就比較細緻的從音樂要素:音區、音色、速度等方面分析,更加進一步的把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做出對比。發聲練習這個環節同樣也是根據這兩種不同的音樂形象所發出的不同的叫聲來設計的。

2、激勵創新

這也是和這次研究課的主題“如何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密切相連的一點。在教學中,我重視學生的表現力和創造能力。鼓勵學生主動參與音樂、體驗音樂,比如說:我請孩子們用動作表現頑皮杜鵑的不同動作,這種學習方式不但使知識掌握得更牢固,還使他們獲得快樂,並享受了成功的歡愉。

3、創設情境。

最後一個環節“演杜鵑”創設了一個與歌曲相配合的情境,加深了孩子們對歌曲情境的體會。方法生動,簡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