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幼兒園說課稿八篇

文思屋 人氣:2.29W

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幼兒園說課稿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說課稿八篇

幼兒園說課稿 篇1

一、說活動教材

隨著社會的發展,各種禮儀存在與生活中,禮儀包括見面禮儀、餐桌禮儀、電話禮儀。這些禮儀在生活中隨處可見。根據我對孩子的瞭解,發現孩子們最常用到的還是見面禮儀,孩子們對於見面禮儀並不陌生,見面禮儀是指兩個人見面時如何打招呼,學會用正確的見面禮儀,能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大班幼兒已經有了前期的生活經驗做鋪墊,而且更加活潑,願意與同伴交往,如果從小能學會正確的禮儀,將對其一生有影響。

二、說活動目標

基於我對教材的分析,挖掘,特制定以下目標:

1、瞭解見面禮儀的方式、方法。(重點)

2、知道不同的見面禮儀適用在哪些場合。(難點)

3、感受不同的見面禮儀和同伴交往帶來的快樂。

難點分析:大班幼兒的思維活躍,理解能力較強,有自己的思想,見面禮儀有很多的種類,對於不同的見面者、不同的場合都有著其特定的見面禮儀,大班幼兒的生活經驗依舊比較缺乏,經常接觸到的只是家人,對於這些禮儀顯得比較陌生,尤其是對於不同禮儀適用在哪些場合對於大班孩子來說是個難點。

三、說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一段視訊、一個小故事以及相對應的圖片、幼兒人手一份的操作圖片

2、經驗準備:對同伴交往有一定的瞭解

四、說活動流程:

一、談話,激趣

(一)提問:1、你們和好朋友見面,會怎麼樣呢?目的在於讓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交流,並拓寬幼兒的思路。

(二)播放一段視訊,提問:視訊中的小朋友們、叔叔、阿姨見到好朋友了,都是怎麼做的呢?目的在於讓幼兒瞭解見面禮儀的方式、方法,併為下一環節做鋪墊。

二、植入故事,討論

講一個故事,在故事中“經商的爸爸見到了生意上的夥伴就握握手,在公園見到自己的好朋友就擁抱,並出示相應的圖片,並提問:為什麼他的這些禮儀不一樣?目的在於讓幼兒知道不同的見面禮儀適用在不同的場合。

三、經驗遷移,轉化為行為

幼兒人手一份的操作材料——一些不同的場合、人物、以及一些不同的見面禮儀。連線為這些不同的見面禮儀找到相應的場合,鞏固幼兒的知識經驗,從而突破難點。

四、延伸

請幼兒在課外找尋其他的禮儀。

幼兒園說課稿 篇2

一、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提出幼兒美術教育的價值在於它激發情趣、啟用興趣;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賦於幼兒滿足感和成就感。傳統的幼兒繪畫教育要求通過模仿掌握技能、技巧,而新《綱要》理念指導下的幼兒繪畫教育則強調精神創造的意義;強調藝術活動對幼兒心理髮展的影響。“是幼兒表達自己的認識和情感的重要方式”,而且應該是“自由地表達”、“創造性地表達”。“應避免僅僅重視表現技能或藝術活動結果,而忽視幼兒在活動過程中的情感體驗和態度的傾向。”在最近開展的海洋美術活動中,我們在學習了塗色、畫圓的基礎上,我選擇了幼兒既感興趣,又能充分發揮想象、大膽表現的繪畫活動——魚兒穿花衣。支援,鼓勵幼兒積極參與,為他們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寬鬆的環境,尊重個體差異,豐富他們的審美經驗,讓幼兒去感受,去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帶來的快樂。

二、說教材分析

(一)內容分析

本次活動屬於幼兒繪畫活動中的意願畫。我班一部分幼兒的美術能力處於象徵期也叫學前初期(3歲左右),而另一部分幼兒處於形象期的學前初期後段(小班下期)。在繪畫活動中表現為:動筆後構思;事先構思和隨意圖畫穿插;繪畫內容轉移;一形多義;易受他人影響。所以,我選擇了“魚兒穿花衣”這一活動內容,目的在於讓幼兒通過手指點畫、畫圓、點等,來裝飾魚,讓魚兒都穿上好看的花衣,啟發幼兒想象,大膽創作,表現。

(二)目標分析

1.知識性目標:

初步學習在圖形內簡單添畫,可以用多種形式進行表現。

2.社會性目標:

1)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幼兒對美術繪畫活動的興趣。

2)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造後的愉悅體驗。

(三)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大膽地在圖形內進行手指點畫、蠟筆畫圓、畫點等,體驗創造性地繪畫的樂趣。

難點: 能自主地進行添畫。

三、幼兒情況分析

本班幼兒繪畫興趣濃厚,從平日美術活動中幼兒的表現看,部分幼兒動手能力較差,依賴成人的指導。教師在活動中特別是評價幼兒作品時應著重培養孩子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快樂的體驗。小班幼兒處於繪畫活動的起步階段,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也有待於繼續培養和養成。

四、說教學方法設計

1.談話、提問法引出主題

談話法維護寬鬆的精神氛圍和自主表現的時空,而提問的方式又能引導幼兒靠近主題表達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

2.觀察、學習法提高幼兒審美感受

通過觀察教師的示範及範畫,豐富幼兒經驗。

3.示範講解法讓幼兒掌握基本技能、常規。

低段幼兒是需教師分步驟示範操作,才能在模仿中掌握基本的技法,所以有條有序的示範、講解是教學中必不可少的。

4.個別指導法為幼兒創造更多獲得成功的機會。

幼兒美術活動雖然遊戲性很強,又非常自由,但它並不是單純的娛樂或消遣,老師在把握幼兒現有水平和每個孩子的特點的前提下,對個別幼兒適時、適當的指導才能出成果。

五、教學經驗準備

前階段已經有過用蠟筆畫圓、畫點,以及手指點畫的經驗。

六、說教學程式設計

本次活動包括

一匯入:出示沒有漂亮衣服穿的魚兒;

二聯想遊戲:我的魚兒穿花衣,你想給魚兒穿上什麼漂亮的衣服;

三添畫遊戲:幼兒操作;

四評價結束環節:幼兒相互欣賞,交流自己的作品。

首先,在匯入環節,教師引導幼兒觀察範畫,激發幼兒活動的興趣,豐富幼兒的感知經驗。

然後,在聯想遊戲這一環節,教師利用讓幼兒先猜謎,後變魔術的遊戲形式引導幼兒觀察,學習在圖形內添畫。教師應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的想象,鼓勵幼兒與眾不同的想象。從而突破本次活動的重點。

第三個環節就是添畫遊戲。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作,老師巡迴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悟強、創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這一環節是本次活動的難點環節,主要通過幼兒的實際操作、老師及時,個別的指導突破難點。

最後就是結束環節。

本環節主要採用談話法,通過自由的幼兒與幼兒,幼兒與教師之間的討論,讓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容表達出來,這是本次活動較重要的一環。老師要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幼兒獲得成功後的愉悅體驗。教師要鼓勵每一位幼兒積極地,主動地,大膽地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表達出來,從而達到藝術活動的最高目標: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分享他們創造的快樂,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的形成。

幼兒園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

我今天說課的題目是-《找春天》,下面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和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等五個方面來對本課作具體的闡述。

一、說教材

《找春天》是人教版國小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第1篇課文,該單元以春天為主題展開。春天來了,她像個害羞的小姑娘,悄悄地向我們走來。本課的課題就呼喚著我們去找春天!這篇課文語言優美,充滿兒童情趣和文學色彩。 根據《課標》的要求及教材的編排意圖和課文特點,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會認9個字,會寫9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春天的美景,體驗投身到大自然懷抱中去的情趣。

3、激發學生熱愛春天的情感,調動學生主動去觀察、發現。

教學重點:識記生字,積累詞語,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體會春光的美好,體驗投身大自然的情趣,養成主動觀察發現的習慣。

二、說教法

二年級學生具有好奇、愛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點,容易被新鮮的事物,活動的東西所吸引。根據這個特點我採用的教法是:

1、自主識字法。 我鼓勵學生運用多種識字方法並結合生活實際自主識字,運用課件設計精巧的遊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完成識字任務。

2、情景教學法 在教學時,採用優美語言,為學生創設一個春天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課件,充分體現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把語言文字與音樂美、圖畫美融合於一體,讓學生在美景中賞讀課文。

三、說學法

我採用的是朗讀感悟法。淡化教師的講,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默讀、合作讀、賞讀等多種形式來理解感悟課文。

下面我就結合我用課件來說說我的教學過程。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感悟春天。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的研究證明,學生如果對學習物件產生興趣,他就能自覺的排除多種外界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干擾,集中注意力積極主動的學習,把學習當作一種愉快的享受。

上課伊始,我是這樣匯入的:春天剛剛到來的時候,腳步輕輕,羞羞答答,躲躲藏藏,這時課件出示美麗的圖片優美的音樂,引起學生的注意。我們必須留心觀察,才會發現春天的腳步。而我們,總會抑制不住內心的歡喜,睜大雙眼,去尋找春天。板書:找。課文中有幾個孩子,衝出家門,讓我們和他們一起去尋找春天吧!這時候的孩子們,已經被那精美的畫面深深吸引,再加上教師語言的引導,個個躍躍欲試,也想一起去找春天,很順利的把孩子們帶入到課文的情境中。這時教師再把板書補充完整,讓學生齊讀課題:找春天。

(二)初讀課文、認寫生字。

在這個環節,首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覺得難讀的字做個記號,在語言環境中識字,讓學生邊認讀邊交流識字方法,可以運用已掌握的方法識字,如加偏旁、去偏旁、也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如:猜謎語、編兒歌、比動作、等方法進行識記。但是在學完生字以後怎樣才能讓學生輕鬆愉快的鞏固生字呢,這時我設計了一個《和天使交朋友》的小遊戲來幫助學生輕鬆的解決這個問題。小天使徐徐上升,學生大聲喊出她身上的生字。說對了就是她的好朋友。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完成識字任務。

至於寫字,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學生已經基本掌握寫字要領,能獨立完成寫字任務,教師只作點撥、指導。這樣在不知不覺的教學中,就突出了教學的重點。

(三)賞讀感悟,體會感情。

在這個環節中,重點指導學生自由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句,讓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如:齊讀,自由讀,小組賽讀等讓學生談談從“春天像個害羞的小姑娘,遮遮掩掩,躲躲藏藏”這個句子中又體會到什麼?課文中的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又是什麼樣的?在小組中把小朋友們找到的春天畫下來或寫下來。最後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自己最喜愛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聽。再通過一些練習來鞏固課文內容,這樣背誦起來就很輕鬆了。

最後再出現春天美景圖。春天悄悄來到了,小朋友們留心觀察,發現了春天的蹤跡,感受到了春天的美麗,春天其實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裡。通過歡快優美的兒童歌曲《春天在哪裡》讓孩子們跟著唱,跟著跳,盡情展示自己快樂的心情。整個課堂的氣氛達到了最熱烈。在這種心情下,再讓學生朗讀全文,把朗讀、理解、感悟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自由、充分的讀,在讀中感悟春光的美好,體驗大自然的情趣,表達對春天的喜愛、讚美之情。

六、說板書、練習。

本課的板書採用了簡筆畫的設計,把孩子們找到的春天一一展現,給學生描繪出一幅春天美麗的景色,充分給學生以美的體驗。在讀課文以後,讓孩子們來進行補充、添畫,這樣的板書,既歸納本課的重點,同時起到引背的作用,更重要的是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中得到展現自我的機會。

練習是讓學生在“採蜜本”上選擇本課裡自己喜歡的詞語、句子、段落進行摘抄,再寫一兩句讚美春天的句子。目的在於有意識的指導學生積累語言,發展思維。擴充套件課內學習的內容。

我的說課完畢,謝謝!

幼兒園說課稿 篇4

一、說教材

通過一次集體活動,我發現孩子們的自我中心意識都較強,似乎還不懂得從外表體察他人的情緒,也不懂得應當怎樣妥善管理自己的感受,更不用說體諒他人和寬容他人,於是我設計了心情這一活動,旨在讓幼兒能夠學會並懂得理解情緒的特徵,並在活動過程中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和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

二、說目標

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嚮導的作用,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我制訂瞭如下幾個目標:

1、引導幼兒在體察、感知、理解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特徵及成因。

2、通過分析討論初步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及培養幼兒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

3、發展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

重點:幼兒能夠在活動中,懂得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及成因。

難點:在活動中,同過討論、分析讓幼兒認識並初步學會怎樣轉化自己的情緒,學會體諒、寬容他人。

三、說準備

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適應,為此,我做了以下的活動準備:

1、課前準備:請幼兒回家注意觀察家人的心情,並請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下來

2、多媒體課件、紙、筆。

四、說教法

《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映,敏感的察覺他們的需要,及時以適當的方式應答,形成合作式探究的師幼互動,我採用的教法有:

1、演示法:演示法是指教師通過講解把實物或教具陳示給幼兒觀看,幫助他們獲得一定的理解,由於教具的直觀形象,幼兒獲得知識技能有顯著的效果。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讓幼兒觀看多媒體課件,在這一過程中,現代教學手段的輔助手段的運用發揮了傳統教育手段不可代替的功能,使理解和認知更加的透徹。

2、操作法:它是幼兒建構活動的基本方法,所謂操作法是指幼兒動手操作,在與材料的互動作用過程中進行探索學習。本次活動的操作是讓幼兒把自己今天的心情畫出來。

五、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條件讓幼兒參加操作活動,不僅提高了認識,鍛鍊了能力,更昇華了情感。本次活動採用的學法有:

1、多感官參與法:在活動中,通過讓幼兒看、聽、說、操作等多種感官的參與,讓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情緒的不同。

2、體驗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中,我讓幼兒自己畫出自己的心情,並表述了自己的心情,在畫畫說說中引導幼兒更深一層的體會理解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

3、討論法:在活動的第3環節,我通過引用討論法,讓幼兒在講講議議中,初步理解情緒該怎樣轉化的外在形式。與此同時,我還通過幼兒在討論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共長的方法,表達著各自對心情的不同認識,體現著“以幼兒發展為本”的理念。

六、說過程

活動流程為:分享交流活動—體驗理解—內化自我—延伸活動

1、分享交流

活動開始,我就請幼兒將自己昨天在家觀察家人心情的記錄呈現出來,和大家一起交流討論家人的心情,因為是幼兒日常生活中天天接觸的家人,幼兒又非常地熟悉他們,對他們生氣的特點,開心的表情都非常的瞭解,所以在分享交流的過程中,幼兒都非常積極踴躍的發言,在熱鬧的交流討論中,幼兒在無形中對人的基本情緒的特徵都有了一個初步大概的瞭解,理解到人在生氣的時候,有各種各樣的表現方式,開心的時候也一樣,並引導幼兒在分析的過程中瞭解無論是生氣還是開心都有原因。

2、體驗理解

對情緒有了大概的認識後,就應該讓幼兒初步理解怎樣控制自己的情緒,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我採用的是觀看多媒體課件,首先觀看的是被被因為心情不好拒絕參加遊戲的短片,觀看完後,提問幼兒,那貝貝心情不好,我們應該如何幫助他呢?請幼兒想辦法幫助貝貝,在幫助貝貝的過程中,幼兒既學會了要體察他人的感受、寬容、體諒他人還培養了他們助人為樂的良好品質。在討論完貝貝後,接著觀看了佳佳的表現,對於佳佳的表現,幼兒都非常的贊同,在與的鮮明對比後,幼兒更深刻的體會到應該懂得分享快樂。各種的假設,不停的提問,讓幼兒更加的融入了短片中兩位幼兒不同的情緒中,而短片中兩位幼兒鮮明的情緒,也讓小朋友更深刻的感受到了應該學會控制和管理自己的情緒。最後,幼兒還學會像佳佳一樣帶給他人快樂。

3、內化自我

在討論過別人,幫助過別人後,幼兒對情緒的基本特徵及成因以及情緒轉化的外在形式都有了初步的認識,這時候,請幼兒來畫一畫自己今天的心情,然後用語言把自己的心情表達出來,在畫畫說說的過程中,讓幼兒知道我們不僅可以自我調節,還可以幫助別人調節心情,用自己的好心情去感染周圍的人,幼兒通過自身的參與體驗理解,對自我的認識得到了一種昇華。

4、延伸活動

活動結束,關鍵是引導幼兒對心情有進一步的瞭解,所以我引導幼兒到語言角去繼續說出自己的心情,或者是到美工區去給自己的心情配上顏色,就如《綱要》社會領域中所說: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該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在延伸活動中,繼續引導幼兒對心情的認識和學習。)

七、效果預測

本次活動我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讓他們在暢談中敞開心扉,說出自己的內在感受,並運用討論、模擬體驗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想法,達到了預期效

幼兒園說課稿 篇5

一、 活動內容的形成與依據

每天放學後,總會聽到好些小朋友央求自己的父母買糖葫蘆吃。孩子喜歡吃糖葫蘆?捕捉到孩子的這個興趣點以後,我們便開始有目的地觀察孩子的反應。有的小朋友從家裡帶來了有糖葫蘆的識物卡片,有的小朋友用現有的木珠穿起了糖葫蘆,有的小朋友乾脆做起了“糖葫蘆”的買賣,一邊吆喝,一邊指著某樣東西問“你要不要買呀?”在後來的活動中,雖然,孩子們對於糖葫蘆的做法、玩法都比較侷限,但興趣依舊濃厚。在一次晨間談話中,孩子們又談到了糖葫蘆,我隨口問到“還有什麼東西也可以做糖葫蘆?”他們七嘴八舌地講了很多,有的說可以用橡皮泥做;有的說可以用泥土做;有的說可以用麵粉做,最後,他們比較了一下,發現用麵粉做比較衛生,而且,做好以後還可以蒸了吃。有些孩子發現做出來的糖葫蘆都是白色的,有些孩子不禁發出感嘆:哎,要是糖葫蘆有顏色就更好了!於是,孩子們便通過討論,回家問家長,得出的結論是用色素調出七彩的麵糰,以此來製作七彩的糖葫蘆,於是,這一活動內容便產生了。

二、 本班幼兒的情況

我們小(3)班的'孩子有些已經上過小託班,有些未上過小託班,所以,幼兒的思維、動手能力各不相同,且操作時間都不能持續過久。我們通過觀察,發現他們對情境遊戲情有獨鍾,於是我們把情境遊戲貫穿始終,並在其中加入製作糖葫蘆的內容,讓幼兒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得到鍛鍊。這一內容適合小班上學期末進行。

三、 活動目標與依據

教育活動的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教育活動起著導向作用,根據本班幼兒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以下幾個目標:

1、 幼兒探索糖葫蘆的製作方法(團圓、壓扁),發展幼兒手部肌肉動作。

2、 引導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觀察,進一步培養幼兒大膽嘗試、探索以兩種顏色按規律排序的能力,體驗活動的樂趣。

《綱要》中明確指出:要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以上制定的具體活動目標是為教育總目標(注重能力培養,通過自主學習,促進幼兒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展。)服務的。而教育目標正是通過每一個具體活動落實到幼兒身上的。其中,目標從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制定也貫徹了新《綱要》的精神,即目標註重全面性。

四、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是為具體活動目標服務的,同時,不錯的幼兒通過與環境、材料的相互作用來獲得發展的。因此,活動準備必須與目標,活動主體的能力、興趣、需要等相適應。

1、 各色麵糰、草把每組各一份;小棒若干。

2、 各色木珠;已做好的各色糖葫蘆。

3、 用桌子圍成的一個製作作坊,牆上帖有草把及各色糖葫蘆。

4、 錄有哭聲的磁帶,錄音機。

5、 幼兒已有使用小棒的經驗。

五、重點和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手部肌肉發展不均衡,能初步做一些較精細的動作,因此,探索製作糖葫蘆的方法(團圓、壓扁)就成了此次活動的重點。

難點是根據幼兒的不同情況,培養他們探索和嘗試以兩種顏色按規律穿的能力。

對於突破重點採用的方法:

1、豐富幼兒的經驗,讓幼兒對各種糖葫蘆有進一步的認識;

2、幼兒分組討論,讓幼兒自己大膽地去嘗試,在實際操作中來解決;

3、建構積極有效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對於突破難點採用的方法:

1、創設寬鬆的活動氛圍;

2、運用適當的指導,如:鼓勵表揚;榜樣示範;個別指導。

六、 活動流程

情境遊戲“賣糖葫蘆”故事“誰在哭”討論,想辦法幼兒嘗試製作糖葫蘆情境遊戲“賣糖葫蘆”,幼兒品嚐糖葫蘆。

七、 活動過程

(一)“以遊戲“買糖葫蘆”形式匯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主要教法:教學活動情景化)

教師:“哦買糖葫蘆嘍!好吃的糖葫蘆哦!快來買哦”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在活動的開始,教師圍上圍裙,扛起草把,一邊吆喝,一邊招手,儼然像一個賣糖葫蘆的人,通過實際的場景,幼兒很自然地進入了活動,幼兒一邊買糖葫蘆,一邊付錢,玩的很起勁,一下子調動了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二)引導幼兒討論如何製作糖葫蘆,同時引出故事“誰在哭”。

(主要教法:故事教學法)

教師:“瞧,糖葫蘆長什麼樣?”

教師:“他們排的隊伍可整齊了,是怎樣排的?”

教師:“咦,誰在哭呀?”

教師:“小動物們也想嘗一嘗糖葫蘆是什麼滋味,你們幫幫他們,好嗎?”

教師:“你有什麼好辦法,讓小動物們吃到糖葫蘆?”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在討論糖葫蘆長什麼樣的時候,有的幼兒能很好地說出糖葫蘆的顏色、形狀,通過教師啟發性的提問,

不錯的幼兒又知道了糖葫蘆是按規律排列的。

怎樣過度到幼兒製作糖葫蘆呢?這時,教師恰當的運用了“誰在哭”這個故事,引導幼兒想象如何幫助小動物嚐到好吃的糖葫蘆。引發了幼兒關愛他人的情感。

活動中,教師始終一幼兒為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從以往教師權威的角色轉變到了平等的首席。在這個語言活動的環節中,貫穿了《綱要》對語言領域的要求,即“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

(三)幼兒探索糖葫蘆的製作方法。(主要教法:操作法)

教師:這個圓圓的糖葫蘆是怎麼做出來的?(幼兒議論操作)

教師:這個扁扁的糖葫蘆又是怎麼做出來的?

(幼兒議論並操作,教師一一比較幼兒自己想出的辦法,選擇一個大家公認的好辦法,並請這一幼兒示範。)

教師:要求幼兒自由分組,遇到困難,會動腦或向同伴尋求幫助。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由於幼兒各方面的能力不同,所以在製作的時候,教師提供了兩種不同的材料。能力較弱的幼兒可以選擇半成品或直接用木珠來穿;能力相對較強的幼兒就可以用七彩的麵糰來探索製作糖葫蘆。

有些幼兒在活動中遇到了困難,很自然地會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時,教師適時地引導幼兒與同伴討論,建構了積極有效的生生互動。

面對在操作活動中確實有困難的幼兒,教師手把手地示範,並肯定和接納他們的做法。通過榜樣示範、個別指導等方法鼓勵幼兒嘗試按規律排列。

在幼兒探索怎樣做扁的糖葫蘆時,教師不是直接把做法告訴幼兒,而是讓幼兒充分探索、發現怎樣才能使扁的糖葫蘆做起來很平整,最後討論,總結出答案。倡導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現代兒童學習方式。

(四)遊戲“賣糖葫蘆”,品嚐並結束活動。(主要教法:示範引導)

教師:賣糖葫蘆嘍!今天,小朋友做的糖葫蘆都很漂亮,快來買嘍!幼兒學小動物來買糖葫蘆,品嚐糖葫蘆。

活動中幼兒的情況及評析

幼兒在這一環節的情緒非常高漲,顯然,次此活動還未滿足幼兒的興趣,為幼兒進一步建構有關知識能力打下了基礎。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嘗試用同樣的方法制作其他東西,設計這一延伸活動是為了擴充套件幼兒的思維,促進幼兒的發展。因為,孩子的發展是一個延續的、有階段性的發展。

總的來說,“七彩的糖葫蘆”這個活動設計,來源於幼兒日常生活中的一個興趣點,糖葫蘆也是幼兒所熟知的,並且,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處於自主積極的狀態。從以往的機械學習強調自主探索發現,從重視教的方法重視學的過程,在積極、活動的氛圍中探索到了團圓、壓扁的技能。從中,我體會到只有創設適合兒童成長的環境,以適合兒童的方式教育兒童,才能使兒童得到更好的發展。

幼兒園說課稿 篇6

以下是我自己的講稿草稿。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我今天講的材料是《談談我的家庭》。

以下是我自己的課堂筆記。如果有什麼不對的地方,請提出寶貴的意見和建議!

親愛的評委,

這一天,我說的教材是《談談我的家庭》。現在我將談談以下四個方面。

教材

本次活動來源於明天山東省幼兒園活動教材第二主題的第一次活動。

家庭是每個人生活的港灣。家庭溫暖和家庭關係會影響孩子對人和社會的態度,孩子對家庭的感情也會影響他們的人生道路。孩子對自己的家庭並不陌生,但他們對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了解不多。《談談我的家庭》是通過孩子們熟悉的圖形來激發孩子們對調查的興趣,通過調查和記錄來提高孩子們對家庭和家庭的瞭解,幫助孩子們建立對家庭和家庭的愛。正如大綱所述,“它不僅適合兒童的實際需要,而且有利於他們的長遠發展;它貼近孩子們的生活,選擇孩子們感興趣的事情和問題,幫助擴充套件孩子們的經驗和視野。”因此,這個活動來源於兒童的生活,服務於兒童的生活。所以我選擇了這個活動。根據對上述資料的分析,制定了以下目標:

1. 知識目標:激發幼兒對調查的興趣,增進對家庭的瞭解。

2. 技能目標:引導幼兒以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有組織地進行敘述。

3.情感目標:培養孩子對家庭的愛。

根據教育目標的輪廓和兒童的年齡特點,我將會刺激兒童的興趣的調查,提高家庭成員的理解和愛為重點,引導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記錄調查結果,並能夠以有序的方式講述他們的困難。

為了使活動更全面,讓教育更貼近生活,我們做了以下準備:

1. 知識準備:讓幼兒提前調查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愛好等,並在活動前與幼兒討論結果。

2. 教具準備:

請每個孩子帶一張全家福來

(2)帶來照片的佈局

每個孩子都應該有彩色的筆和紙

教學方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是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在活動中,教師要有目標,要有孩子,要時時教育,讓孩子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要有互動性和開放性的研究理念。因此,本次活動採用的教學方法為:

(1)啟發式提問:這種方法在所有活動中最常見。以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孩子對調查的興趣。

(2)討論法:通過教師與幼兒的討論,幼兒對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定的瞭解,也讓幼兒在討論中解決問題,達到教學目的。此外,還有一種繪畫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孩子們可以製作小冊子來提高他們對家人的瞭解和愛他們的家人。

理論

兒童是學習的主體。為了使幼兒積極、專注地參與活動,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圍繞活動目標的主要方法有:

(1)調查方法:通過對家庭成員的調查,啟發孩子瞭解他們的意圖。

(2)記錄方式:用手和腦記錄家庭成員的生日、職業和愛好,更直觀形象地加深印象。此外,還有動手操作的方法,用毛筆記錄家庭成員,製作小冊子,可以進一步鞏固家庭成員的瞭解。

承運的活動過程

1. 匯入。老師有一張我的全家福。有我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我的照片。孩子們有這樣的照片嗎?教師用一張自己家庭的照片來介紹給孩子們,這就引出了孩子們自己的家庭,讓孩子們分組交流。兒童的思維是直觀的、生動的。通過對照片中人物的瞭解,激發孩子們積極調查的興趣,孩子們迅速進入主題。

幼兒園說課稿 篇7

各位評委老師:

大家好,我的說課內容是幼兒園《漂亮的蔬菜彩虹》。

一、說教材。

1.教材來源:

此次活動來自生活。在秋天這個季節裡,蔬菜隨處可見,我們取材也非常的方便。蔬菜的品種非常的多,營養價值也非常的豐富,吃法繁多,可以清炒、可以煮湯、可以涼拌、還可以醃著吃,總之,我們的生活裡離不開蔬菜。然而,幼兒雖然知道很多的蔬菜,但對蔬菜的種類、用途、營養價值等還不是相當的瞭解,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幼兒不愛吃青菜的現象也是很嚴重的,加深幼兒對蔬菜的認識,激發幼兒對蔬菜的興趣,引導幼兒多吃蔬菜是很有必要的。就如《綱要》中所說的,“既符合幼兒園的現實需要,又有利於其長遠的發展;既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幼兒趕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因此,此次的活動來源於生活,又能夠服務幼兒的生活。

2.目標定位:

活動的目標是一個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最終的結果,對活動和老師的教學起著引導的作用。以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為依據,我確立了認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目標:a、幼兒在感知蔬菜不同顏色的基礎上,嘗試不同顏色的搭配。b、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c、在活動過程當中,體驗自己動手勞作的樂趣,產生對蔬菜的喜愛之情。

根據我制定的目標,我把活動的重點定位於:感知蔬菜的不同顏色,知道顏色的搭配(學會根據不同的顏色進行排列)。通過幼兒的自主操作,使活動得到深化。活動的難點是:幼兒的自主操作,掌握蔬菜由條切成丁的技能,並根據蔬菜顏色的不同,把蔬菜分層裝進玻璃罐中。提高幼兒的動手能力。總之我們的活動有一定的趣味性、綜合性和活動性,讓教育溶入生活當中。為此,我們作了如下的活動準備:a、空間準備:操作檯6張呈長方形兩張兩張擺佈成3張長桌。b、物質準備:已做好的“蔬菜彩虹”;黃瓜、白蘿蔔、胡蘿蔔、包菜、紅辣椒、青辣椒等蔬菜切成條;小盤子、塑料刀、一次性桌布、花椒、八角、高粱酒、白醋、鹽巴、糖等分成三桌擺放;c、經驗準備:幼兒對蔬菜已有了一定的經驗(吃過或看過)全方位的準備為活動的成功開展提供可能。

二、說教法:

本次的活動,老師提供的主題,一定要引起幼兒的興趣,讓幼兒主動的參與到活動當中,還要挖掘此次活動的活動價值,所以我們採用了適宜的方法組織教學,採用的方法有:

1.操作法:所謂操作法就是幼兒動手操作,幼兒在操作的過程當中進行

自主的探索發現,可以得到相應的知識經驗。在本次活動當中,我安排了幼兒的兩次操作。第一次是引起幼兒興趣後的操作,主要是讓幼兒探索蔬菜彩虹的色彩,知道顏色有層次的搭配。讓幼兒在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中獲取感知。為後面的操作做好鋪墊。第二次的操作活動是讓幼兒自己親手製作“蔬菜彩虹”,有層次的把切好的蔬菜裝進玻璃瓶裡作成泡菜是我們最終的目的。

2.演示法:本次活動的演示法是老師說明怎樣把已經切成條的蔬菜切成丁,並且演示如何把已切好的蔬菜根據顏色有層次的裝進瓶子當中,在瓶子當中除了裝進蔬菜還要怎樣把各種配料給裝進去,讓幼兒對“蔬菜彩虹”的具體制作過程有一個直觀的理解,直接的演示讓幼兒得到濃厚的興趣,使其對製作的理解和認識更加的透徹。

此外,我們還適時採用了交流討論、賞識激勵法、審美薰陶法、對話活動等把活動加以整合,使幼兒獲得對勞作多樣性的理解和體驗,達到了科學性、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為主體,創造性條件讓幼兒參加探究活動,不僅提高和鍛鍊了能力,更加升華了孩子的情感。

本次活動我們採取的學法有:

1.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科學領域當中目標名明確的指出:(幼兒)“能用多種的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因此,在活動當中,我們引導幼兒看一看、摸一摸、嘗一嘗、聞一聞等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就對此次的活動產生了興趣。

2.嘗試法:在第二次的操作活動當中,我們鼓勵幼兒自己嘗試著用老師準備的材料根據老師的演示,製作“蔬菜彩虹”。在這一過程當中幼兒通過自主操作、觀察同伴或是同伴協作嘗試著自己製作。當然,孩子不一定一次就能夠做得非常的好,他們通過不斷的嘗試,會想盡辦法把自己的蔬菜彩虹做得最好看、最美味!

與此同時,我們還通過幼兒之間的互補學習,師幼合作等方法,表達著各自豐富的、多樣性的認識。

四、說教學過程:

此次活動的流程為:

激發興趣

——自由探索——自由勞作——品嚐交流——活動延伸

(1)激發興趣(品嚐美味的蔬菜彩虹)

活動的一開始,老師就拿出事先做好的“蔬菜彩虹”,請幼兒品嚐,讓他們猜猜看老師是拿什麼蔬菜做的?引發幼兒觀察“蔬菜彩虹”的興趣。

(2)自由探索(觀察蔬菜彩虹)

根據幼兒好奇的特點,在第二個環節我就安排幼兒自由的觀察。我們為每組的幼兒準備了用大玻璃瓶裝好的蔬菜彩虹,供幼兒觀察。在這一過程當中,老師是引導者,在輕鬆的活動氛圍當中,幼兒摸摸、看看、說說各自看到的。在這一過程當中,幼兒得到的知識經驗是零散的,為了能夠加工整理,再幼兒自由探索後,我們就通過幼兒介紹,集體講評的方式,整理幼兒獲取的知識經驗。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預設幼兒將得到以下的知識經驗:在玻璃瓶當中的是各種各樣的蔬菜,切的一小塊一小塊的,老師根據蔬菜的不同顏色的把他們分層的放在玻璃瓶當中,看上去就像七彩的彩虹很漂亮!裡面還放了酒和醋、還有一些黑黑的東西(一些八角、花椒等)。

(3)自主操作(製作蔬菜彩虹)

具體說,我們的這次活動主要是勞作活動。幼兒在通過大家的自由探索和老師示範當中,已經產生了對活動的好奇和興趣,於是我們就乘熱打鐵,安排幼兒自由操作,製作“蔬菜彩虹”。因此我們要求幼兒通過自己的操作和相互之間的交流,來嘗試製作。在這個環節,我們主要的要求是要孩子把切成丁的蔬菜,根據蔬菜顏色分層次的放進玻璃瓶子當中。因此,只要是幼兒看見自己製作的“蔬菜彩虹”和老師做的一樣漂亮,他們就能夠很高興,就有了成功的體驗。

(4)品嚐交流

剛剛製作好的“蔬菜彩虹”是不能馬上食用的,所以我們在上課的前兩天預先製作好一些好吃的“蔬菜彩虹”,讓剛剛自己做好了“蔬菜彩虹”的孩子們品嚐!這樣不僅增添了孩子的喜悅之情,更是增添了孩子對自己製作的期待之情。他們將會帶著“我的‘蔬菜彩虹’也能向老師做的一樣好吃嗎”的疑問,繼續保持著對其的興趣。教學方法

(5)活動延伸

活動結束,我們並不能告一個段落。接下來還有孩子對自己製作成果的期待,他們希望自己的“蔬菜彩虹”能夠很美味,能夠讓大家都喜歡。接著,我們可以讓孩子把自己的製作帶回家裡,請爸爸媽媽品嚐,到時候,孩子不僅僅能夠體會到成功的喜悅,還可以得到家長對他們的讚許!我們也可以請家長配合,在家和孩子一起做“蔬菜彩虹”,讓孩子從中體會另一種樂趣!

幼兒園說課稿 篇8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題目就是大班語言活動——頑皮小雨滴。因為大自然奇趣盎然,藍天白雲,風霜雨雪,日出日落,大自然規律為人類提供了生存條件,為人類創造了美好生活。幼兒生活在絢麗多彩大自然中,一切都使他們感到新奇:"天上為什麼會下雨?""風就是從哪裡來?""為什麼雲有各種形狀?"《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容選擇要貼近幼兒生活,選擇幼兒感興趣事物和問題,再者,環境就是重要教育資源。"所以我從幼兒興趣出發,選擇"頑皮小雨滴"這個活動。

大班階段就是幼兒個性初步形成階段,幼兒個性和交往能力在學習中得到充分發展。根據本班幼兒口語發展特點以及大班語言發展目標,因此,我把本次活動目標定為:

1、能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

2、發揮想象,深入理解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語言表述畫面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理解雨水與環境以及人類關係。

3、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情趣,運用各種材料製作小雨滴,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快樂。

為了更好實現活動目標,在課前準備中,我讓幼兒在戶外近距離真實觀看雨景(或淋雨),使之有一定感性經驗,又在現場觀看錄影,讓幼兒在整個雨景中觀察更清楚、仔細。

在設計中有兩個較突出特點,一就是小雨滴形象貫穿始終,老師扮演小雨滴形象非常自然融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一起交流、觀察、討論。及時進行啟發、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就是幼兒學習活動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這一大綱要求。二就是採用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小雨滴旅行製成課件,在這裡我為孩子們提供了一個具體、直觀物象,滿足了幼兒思維具體形象特點,同時又讓孩子們能在觀察比較中輕鬆地找到自己進步。為後面談話做了鋪墊。

在活動中,我採用教學情景化方法,用事先錄製好下雨時音樂把幼兒帶入預設環境中。由幼兒自由交談,在這個環節中,我貫徹了《綱要》對語言活動要求,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自由、寬鬆語言交往環境,支援、鼓勵他們與同伴交談。幾分鐘後,老師扮演小雨滴及時出現,引起孩子們歡呼,及時把幼兒注意力集中了過來,圍繞主題展開談話。

這一環節我採用了多媒體教學法,播放製作並消除了散文聲音課件,為幼兒表述提供了直觀依據。老師以開放式、啟發式提問,引導幼兒把觀察到小雨滴頑皮形象用語言表現出來。如:根據課件中小雨滴離開媽媽懷抱時跳到樹上、落在屋頂上,擠進草叢裡。把妹妹傘當作滑滑梯,骨碌碌滾下來。把清清池塘當游泳池,在水面上留下圈圈鏈猗。躲在路邊土坑裡,在柔柔沙灘上捉迷藏。再通過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切換,使幼兒更深入理解散文,感受散文中優美語句,體驗散文優美意境,培養幼兒藝術思維。

為了鼓勵每個孩子都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想法和感受,接下來我讓幼兒把自己想象成就是小雨滴,如:你就是小雨滴話,你想落到哪去?並請幼兒用語言表述出來,可以說給老師聽,也可以說個同伴聽。使每位幼兒都有機會發揮自己想法。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由、寬鬆語言交往環境。同時,我深入到孩子們中間,和他們交流、耐心傾聽,努力理解他們想法,並對他們進行知道幫助,建立一種積極主動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在活動延伸部分我讓幼兒用各種畫筆來畫自己想象當中小雨滴,進而突出談話主題。如:小雨滴又落到哪去了?又做了哪些頑皮事?在這一環節中,讓先畫好幼兒說自己畫內容,給幼兒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環境,發展了他們語言表達能力、交往能力。最後,通過多每一個把幼兒剛才創作過程在視訊上展示出來,為幼兒提供了一個展示自己作品條件,引導幼兒互相交流、欣賞、共同提高,也就是教師對幼兒表達自己情感理解和想象鼓勵,幼兒看到自己作品畫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達到了在快樂中學習目。

在此,教師作為幼兒活動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充分尊重每位幼兒創造、肯定、接納他們獨特審美觀和表達方式,讓幼兒在特別寬鬆、開放、愉悅環境感受美、表現美,並分享他們創造快樂。

縱觀整個活動,各環節緊密相連,互相滲透。充分體現了"以幼兒為主體"教育理念,通過具有形象性、開放性、寬容性、自主性、愉悅化活動內容和過程。所有環節都就是圍繞"小雨滴"來進行,源於大自然又借鑑於生活,有效貫徹了《綱要》理念。讓幼兒真正體驗到了在活動中享受生活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