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編六篇

文思屋 人氣:2.33W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說課稿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語文說課稿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選高中語文說課稿範文彙編六篇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1

一、說課部分

老師好,同學們好,我說課的題目是《詠懷古蹟》(其三)

(一)、說教材

《詠懷古蹟》(其三),選自《杜詩洋注》,這組詩共五首,這裡選的是第三首,是詠歎昭君的出塞之作。詩人杜甫遊歷昭君村時,觀古蹟而抒己懷,詠歎自己同昭君一樣,不被賞識,遠離家鄉的悲苦。

《詠懷古蹟》(其三),選自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三第二單元第二課。這個單元學習唐詩,唐詩體現了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的最高成就,具有極大的社會認識意義和審美價值。學習這個單元,需要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進入詩歌的情境,感受古代社會生活與古人的情感世界,領略古人的獨特審美情趣;要注意聯絡不同的時期、不同創作背景和不同的創作風格解讀,注意在朗讀背誦中提高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旨趣的感悟能力。

(二)、說教學目標

學生們在國中已經學過杜甫的詩歌,對杜甫的生平以及杜詩的風格也有了一定的瞭解。根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我將文字設定為以下兩個教學目標:

1、品味詩歌的語言和意象,體味詩歌的情感。

2、掌握詩中所用的藝術手法,理解詩人借詠古蹟、古人所抒發的深沉怨恨。

再結合本詩的特點以及學生學情,古詩鑑賞是高二學生的薄弱環節,很多同學在做題時無法準確理解詩歌情感;因此,我將教學重點設定為品味本詩的語言和意象,體味詩歌的情感;教學難點設定為掌握詩中所用的藝術手法,理解詩人的深沉怨恨。

(三)、說教學方法:

新課程紀念很強調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學習,基於這個理念,再結合本篇課文的文字特點,我確定了本課堂的教學指導思想:即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參與課堂,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相結合,從而實現教學目標,解決教學重難點。

具體做法:一、朗讀法,學生朗讀詩歌,整體感知。並配以PPT圖畫展示啟迪學生。

二、以提問法為主,啟發學生,讓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

三、以講授法、討論法為輔,讓學生理解領悟詩歌情感,完成教學。

我的說課到處結束,下面正式進入模擬授課環節。

二、授課過程

(一)、課程匯入

1、向學PPT展示與昭君有關的圖片引出昭君出塞的故事,進入課文《詠懷古蹟》(其三)。

首先讓同學們欣賞昭君圖,引出典故“沉魚落雁”中的“落雁”。

王昭君是古代著名的美女,人們多用沉魚落雁來作為美女的代稱。其中的落雁一詞即指的是王昭君,再從昭君出塞圖引出“昭君出塞”的典故。

昭君出塞:中國歷史上的一個真實故事。

《後漢書·南匈奴傳》記載:“時呼韓邪來朝,帝敕以宮女五人賜之。昭君入宮數歲,不得見御;積悲怨,乃請掖庭令求行。呼韓邪臨辭大會,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豐容靚飾,光明漢宮,顧景徘徊,竦動左右。帝見大驚,意欲留之,而難於失信,遂與匈奴”。

王昭君,名嬙(音qiáng),字昭君,原為漢宮宮女。公元前54年,匈奴呼韓邪單于被他哥哥郅支單于打敗,南遷至長城外的光祿塞下,同西漢結好,曾三次進長安入朝,並向漢元帝請求和親。王昭君聽說後請求出塞和親。她到匈奴後,被封為“寧胡閼氏”(閼氏,音焉支,意思是王后),象徵她將給匈奴帶來和平、安寧和興旺。後來呼韓邪單于在西漢的支援下控制了匈奴全境,從而使匈奴同漢朝和好達半個世紀。後來也有根據這個故事創作的詩歌、琵琶曲、戲劇、電視劇等藝術作品。

問題,昭君為什麼願意離開漢宮去遙遠的匈奴?

《西京雜記》載:漢元帝因宮女太多,不得常見,就讓畫工為宮女畫像,便於隨其臨幸。宮女們爭相賄賂畫工,而昭君自恃貌美,不肯行賄,畫工就故意把她畫得很醜。後元帝實行和親政策,匈奴入朝,求美人,元帝憑畫像派昭君去匈奴,等到臨行時,才發現她青春貌美,閒雅大方。元帝追悔莫及,命令將畫工處以死刑。

可見,昭君因畫工毛延壽從中作梗不被君王賞識,然而根源還是漢元帝昏庸——只憑畫像寵幸宮女,不見真人。

昭君的故事,成為我國曆史上流傳不衰的民族團結的佳話,同時,昭君出塞、身死塞外的悲劇是歷代文人常常詠歎的題材。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追溯歷史,走進被人們譽為“詠昭君之絕唱”的杜甫的《詠懷古蹟(其三)》,瞭解王昭君,感受王昭君。

2、從標題“詠懷古蹟”中的“詠懷”二字確定詩歌型別。

詠史詩:大多是詩人針對具體的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有所感慨而作,凡是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進行敘述、評價、憑弔或借國家興亡寄託個人懷抱的詩歌,都可以稱做詠史詩。

(二)整體感知

1、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提問:作者是對哪個歷史人物進行敘述從而寄託情感的?

答:王昭君(首聯“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中的“明妃“得出)。

3、提問:既然這首詩是詠史詩,請同學們在原文中找出點明主旨情感的那個詞語?

答:主旨落在'怨恨'二字。(尾聯“分明怨恨曲中論”中的“怨恨”得出)。

理解詩人如何借詠歎昭君的事蹟來抒發自己的深沉怨恨?帶著這個問題鑑賞詩歌,品味詩歌語言和意象,理解詩歌情感,掌握詩歌的藝術手法。

三)、賞析詩歌

1、首聯賞析,理解詩人如何引入歌詠物件昭君。

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

提問:請同學們描述這句詩所描繪的畫面。

“群山萬壑赴荊門”,多麼雄偉的圖景!山是群山起伏,連綿不絕;水是萬壑爭流,奔騰不息,直赴荊門山。“赴”本是一個普通的字眼,但在此作者用擬人的手法把迤邐不絕的千山萬壑陡然間寫活了,既有飛動之勢,又有變幻之姿。

《唐宋詩醇》評為“破空而來,勢如天驥下阪,明珠走盤”。

提問:開篇不寫昭君,卻描繪了這樣一幅圖畫,目的何在?

引出歌詠物件昭君。

這樣氣象雄偉的起句,本來是用來烘托生長英雄的地方,詩人為了抬高昭君這個“窈窕紅顏”,借高山大川的雄偉氣象來烘托王昭君的不同凡響。

2、鑑賞頷聯,說說它們寄託了那些情感?

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

漢月還從東海出,明妃西嫁無來日。

燕支長寒雪作花,蛾眉憔悴沒胡沙。

生乏黃金枉圖畫,死留青冢使人嗟!

——出自唐代李白的《王昭君二首》

李白的詩,對王昭君的不幸充滿著惋惜、同情。

提問:接下來同學們找意象,悟情感。體會王昭君是如何的不幸,她的怨恨具體指什麼情感?

一別漢宮便與北方的荒漠連在一起,最後只留下孤獨青冢向著漠漠黃昏。

“紫臺”與“朔漠”形成對比。“紫臺”指宮廷,“朔漠”即北方的大漠。一個富麗繁華,一個荒涼冷落。

“青冢”“黃昏”,黃昏一般指時間,而在這裡似乎更主要指空間,黃昏時廣闊的天空連著大漠,卻獨有一個青冢,何等空曠悽清。

“紫臺”與“青冢”的色彩對照,“朔漠”與“黃昏”的意境渲染,營造出濃濃的悲涼蕭瑟的氛圍,透出了強烈的悲劇色彩。

“一去”與“獨留”形成對比,“一”與“獨”同義互文,將生前昭君的寥落、死後的孤寂,寫得入骨三分。可見,昭君是多麼孤獨。

“連”與 “向”,“連”字寫出塞之景,“向”字寫思漢之心。

頷聯營造出悲涼蕭瑟的氛圍,與前兩句形成生地和死地的鮮明對照,概括了昭君一生的遭遇。

3、鑑賞頷聯,說說它們寄託了那些情感?

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月夜魂。

歸來卻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幾曾有;意態由來畫不成,當時枉殺毛延壽。

——明妃曲(其一) 宋·王安石

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一向恨丹青。

——白居易 《琴曲歌辭·昭君怨》

提問:同學們從這兩首詩中體味詩人對昭君不幸根源的看法。

在王安石、白居易的詩中把怨恨指向了昏庸的皇帝。

提問: 接下來請同學們找意象,悟情感。

“畫圖”揭示了昭君悲劇的根源:漢元帝只看畫圖不看真人的昏庸,造成了昭君抱恨天涯,葬身異域的悲苦命運。

這兩句從昭君命運的轉折點說起,寫她自從踏入宮門的那刻起,就註定了她這一生的孤獨。毛延壽醜化昭君,讓昭君做了三年冷宮人。然後,一紙和親書,她的美便終老在了單于父子的懷抱。“空歸”一詞,突出昭君遺恨之深,並深寓詩人的同情。“月夜”二字則傳神地渲染出魂歸時淒涼清冷的環境氣氛。“春風面”、“月夜魂”,將生前的青春美貌和死後的月下幽魂比照著寫。一狀姿容秀美,一寫冷月孤魂。同一個昭君,昔如彼,今如此,諷意與同情隱於色彩不同的六字之中。兩句因果相生,明暗相伴,寫得有聲有色,情景交融。文字對仗工巧,又蘊含著無窮感慨:生前已經錯過知遇的機會,死後魂魄歸來也是枉然。

當然,詩人寫昭君,也是寫自己。在對昭君埋沒宮中,葬身塞外,一生孤苦獨幽的際遇深表同情之時,藉以抒發自己懷才不遇的感慨。

4、尾聯直抒胸臆,昇華情感。

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琵琶弦中苦調多,蕭蕭羌笛聲相和。

誰憐一曲傳樂府,能使千秋傷綺羅。

----劉長卿《王昭君歌》

千載以來,琵琶彈出的都是胡地之音;昭君雖死,其怨難平,琵琶曲中傾訴的分明是她的滿腔怨恨。“琵琶”,本西域胡人樂器,漢劉熙的《釋名》說:“琵琶,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琵,引手卻曰琶。” 故詩人稱其樂曲為“胡語”。傳說漢武帝嫁公主(實為江都王女)於西域烏孫王,公主悲傷,胡人乃於馬上彈琵琶以娛之。後人把這些與昭君的故事攙合起來,寫出《昭君怨》等琴曲,於是,就有王昭君慣彈琵琶的說法。

尾聯正面寫昭君的怨恨。昭君之怨,主要是一個遠嫁女子永遠懷念故土的怨恨憂思。杜甫當時身處異地、遠離故鄉的處境和昭君相似,從詩題《詠懷古蹟》可知,詩人在寫昭君的怨恨之情時,是寄託了自己的身世家國之情的。

(四)、結合創作背景,歸納主旨意蘊

這是杜甫經過昭君村時所作的詠史詩。詩歌的主旨實際上是詠古蹟以感己懷。雖表面寫昭君的“怨恨”,寫昭君生於長江美域,歿於塞外荒漠,去國之怨,難以言表。但聯絡寫作背景就可知道,在抒寫昭君的怨情中,寄寓自己的身世之慨。

杜甫一生,濟世之志甚高,但終其身,也未得一展抱負。肅宗朝雖任職京師,也只不過是一左拾遺。就這,還因憂國惜才,疏救房琯,而觸怒肅宗,差點獲刑。雖然獲救,卻終被疏遠,終於鬱郁辭官,漂泊西南。而昭君也是因漢元帝昏庸,不辨美醜而遠嫁異鄉,流離而不得歸,身死而遺長恨。二人的遭遇、經歷、處境,無處不相似。顯然作者在懷古傷己,在詠歎昭君不幸的同時也在感慨自己的不幸,在表達昭君千載之怨的同時也在暗中表達自己的深沉怨恨。

主旨:詩人借詠王昭君不被帝遇、葬身塞外的不幸遭遇抒寫自己不被重用、身世飄淪的悲苦情懷。

(五)、板書設計

詠懷古蹟.(其三)

昭君 杜甫

絕代佳人,入宮見妒 才華橫溢,入朝見妒

遠離漢宮,身死異國 無辜遭貶,漂泊西南

畫圖省識,環珮空歸 不分忠佞,有家難歸

(千載之怨) (深沉怨恨)

(六)、課堂總結與課後作業佈置

1、總結詩中所用的藝術手法,理解詩人借詠古蹟、古人所抒發的深沉怨恨。

借古諷今,懷古傷己;對比鮮明,對仗工穩。

2、作業佈置

背誦及默寫這首詩歌。

完成相關練習。

預習下一首詩歌。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2

1、《荷塘月色》說課稿

一、說教材(一)教材分析

新的語文課程標準在閱讀上的要求是“感受文學形象,品味文學作品語言和藝術技巧的表現力,初步鑑賞文學作品。”本文是我國著名的散文家朱自清的代表作。作者描繪的荷塘月色,形象生動、語言優美、典雅,藝術技巧純熟、自然,是一篇經典的美文。鑑於以上分析,根據課程改革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目標,我確立了以下教學目標。

(二)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瞭解作者尋求寧靜、嚮往自由的思想感情;品味作者高雅的審美情趣。

2、知識目標:學習巧妙的語言修辭,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

3、能力目標:訓練朗讀、分析、表達能力。

(三)教學重點:鑑賞語言美,掌握情景交融藝術手法

(四)教學難點:通感的學以致用

二、說教法:根據以上的分析以及學生原有知識基礎和年齡、心理特徵(感性思維為主),擬採用誦讀法、直觀演示法、設疑討論法。聲情並茂的配樂誦讀法:此法可使聽眾漸入佳境,引起共鳴。圖文並茂的直觀演示法:利用多媒體打出荷塘月色圖幻燈片,配合語言描繪,視聽結合,調動人的多種感覺器官和想象,使學生多角度感受到美。合作互動的設疑討論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集中探討。

三、說學法:教學相長,學生又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結合學生特點,以提升他們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為目標,有針對性的引導他們自學自我提升。

1、 課前預習,明確課堂任務,提高效率;課後拓展,多渠道閱讀相關文章,廣開眼界,鍛鍊自身收集資訊、自主閱讀能力。

2、 多模仿示範朗讀,是提高朗讀水平的有效途徑

3、 深入研讀課文,課堂上積極參與,提高思辨能力。

四、說教學過程:第一課時

(一) 匯入(2分鐘)1、擬用舊知識匯入法,讓學生列舉關於“荷”“月”的古詩詞等名句,如“小荷才露尖尖角”“出汙泥而不染”“月上柳梢頭”“月兒彎彎照九州”,等等。2、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為賞析語言美,感受畫面美。

(二)4、5、6段課文分析(33分鐘)

先介紹作者是為了排遣不寧靜的心情,選擇了獨遊荷塘,然後自然過渡到4、5、6段荷塘月色的學習。(一兩句簡單的過渡必不可少,即可突出重點,又保證課堂結構的完整性和嚴謹性。)

1、朗讀訓練(8分)

課前預習已整體感知文章,課堂設計配樂朗誦,加深美感印象,可挑選學生代表與老師一起聲情並茂的朗讀,並進行點評。

2、賞析語言美,品味畫面美(25分)

提問:這幾段寫了什麼?都說它美,它美在何處?

理論依據:美感是一種心理現象,美感產生的生理基礎有視、聽、味、嗅覺等多種感覺器官,品味作者筆下的荷塘月色也需要調動多種感官的想象,這種美的想象屬於心理學中的再造想象,即是根據別人的描述或圖樣進行的想象。一句話,調動多種感覺器官進行想象,給予學生充分自主感受的空間,才能深刻品味到這種美。

⑴語言美

本文語言突出特點,運用大量修辭手法,神采飛揚,其中的博喻、疊詞、通感為重點,對此學生卻較生疏。

①博喻就是用幾個喻體從不同角度反覆設喻去說明一個本體,又叫連比,運用博喻能加強語意,增添氣勢,使得意象更形象,如文中荷花的博喻:“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裡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如此光潔、瑩潤、精緻的荷花,你能不多看幾眼嗎?

學以致用:發揮想象,仿寫或擴寫,寫出你心中的.荷花(仿寫、擴寫是大學聯考考察的語文能力之一)

②疊詞

切入角度:用音樂的擊鼓打節奏方式領略疊詞獨有的韻律感,如“曲曲/折折”“陰/森森”“脈脈”節奏分別是……(學生會用手指叩響桌子去感受疊詞帶來的音樂美感,荷塘月色的靈動飄逸。)

課外拓展:《詩經》中的大量疊詞,如“關關雎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③通感:

明確定義和用法,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覺溝通起來,借聯想引起感覺轉移,典型例句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 清香乃是嗅覺,歌聲乃是聽覺,作者將兩種感覺互通,讓讀者通過聯想、想象得到了嗅覺、聽覺上的雙重美的享受,似真似幻,若隱若現、撲朔迷離。

課外拓展:中國古典詩詞中有大量的通感現象,注意積累。如杜牧《秋夕》“天階夜色涼如水” 宋祁《玉樓春》“紅杏枝頭春意鬧”

學以致用:當堂造句,鞏固消化,鍛鍊文筆。

⑵畫面美

語言的美即表現出了畫面的美,詳見板書。

根據學生對美的體驗以及老師的總結,列出本堂課的主機板書,見第3 頁。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3

一、開場白:各位評委,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長亭送別》。

二、說教材:

《長亭送別》選自新編語文教材第四冊第五單元,本單元學習中國古代戲曲,目的是培養學生鑑賞我國古代戲曲的初步鑑賞能力。

課文節選部分曲詞優美,文采飛揚,高中語文大綱指出:“要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熱愛中華優秀文化的感情”據以上內容和所教學生特點,將學習目標確立為:

1、識記有關文學常識,瞭解故事情節。

2、鑑賞曲詞的美

3、欣賞鶯鶯的人物形象。

重點和難點解析:本文節選自我國古典名著《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劇中的經典之作,它的作者王實甫是我國古代傑出的語言藝術大師,他吸收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融化百家 ,創造了文才斑斕的元曲語彙.吸收借鑑這些,不僅有利於學生的寫作,而且對加厚他們的傳統文化底蘊具有重要作用. 同時,我們的學生的鑑賞能力又非常有限,有可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我把曲詞鑑賞做為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主要用比較分析法來突破。

三、說教法:

適當的教學方法儘可能多地為學生創造動口、動腦、動手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參與教學,根據該課的教學目標、教材特點和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徵,我採用以下方法進行教學

1、遷移教學法

它最大的特點是激發學生興趣,增強信心,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運用學過的古代戲劇知識,通讀課文,瞭解故事情節。

2、比較分析法

它能增強學生觀察、分析、交流的主體意識,使全班學生積極參與到主動的學習活動中去。在本節課課中主要體現為讓學生將書上內容與老師習進行以及動畫類比,突破重點和難點。

3、啟發--發現探究法

在本節課中主要體現為通過分析比較得出新的知識,應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四、說學法

新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重視師生的語言交際和心靈溝通。""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學習。"據此,我確定了以下學法:

1、動口動腦動手,討論分析法。

2、鑑賞誦讀法。

五、說教學程式:

語文教學要密切聯絡社會生活,注意開發現實生活中的語文教學資源,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同時,人們認識事物的規律總是由一般到特殊,所以,要對劇中人物形象有更深的認識,就要對全篇的情節有細緻的瞭解。因此,在進行新課之前,我讓學生做了如下準備和預習:觀看影片<<西廂記>>,,運用上節課的有關戲劇知識,參看提示、註釋,通讀全文,初步瞭解課文內容,完成學習目。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4

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高中語文《知其不可而為之》。

《論語選讀》是“文化論著研讀”系列選修課的一種,本課程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正確解讀和批判繼承傳統文化的能力。具體學習目標中的第三點,提高個人的精神品格。所以根據這一目標,編排了這一課。本課所選內容就是反映了儒家的“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哲學。孔子對待陳恆弒君一事的態度、隱士對孔子的評價、孔子對待隱士的態度和孔子的喟嘆,都可以反映出孔子這種大無畏的崇高精神。

教學本文,首先應指導學生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積累相關的文言知識,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交流探討孔子的精神。課堂教學以問答法、文化延伸拓展法為主,創設濃郁的教學氛圍,體會孔子精神,增加感性認識。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理解掌握課文中出現的常見文言詞語。

2、能力目標:通過改寫的方式,擴充文字中的留白處,提高學生的對文字的感悟能力。

3、德育目標: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樹立堅毅品質。

本章選擇的幾段語錄,表現出孔子堅持理想、堅持原則、認定目標的執著精神。人是需要一種信仰、一種理想、一種精神的,孔子一生堅持朝著自己的理想前進,不管多少艱難險阻,甚至明知理想難以實現,但還是儘自己力量堅持到底。

本課中,有接輿、長沮、桀溺、丈人、晨門等隱士,他們身處亂世獨善其身的做法自然無可非議,但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體現了儒家追求理想的執著和奉獻精神。孔子的一生,躬身踐行著這種追求,始終堅持自己的道德信念,無視於苦難與死亡的威脅,處處碰壁而不改理想,不改為人處事的準則。這是一種深切的社會責任感和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精神照耀了中華民族史,影響深遠。

教學重點:理解“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內涵。

在理解並積累文中常用的文言詞語之後,在此基礎上,通過品讀本課幾個選段,分析人物的行為細節和語言神態,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想象孔子的處境和心境,並通過與隱者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教學難點:品味語言,分析孔子孤獨、寂寞於亂世,卻鍥而不捨地追求道的品德。

本課的學習難點主要是認識“不可”與“為”的關係。即使明知結果必定毫無結果,但他認為此事該“為”,明知“不可”也要“為”。

教學準備:選段改寫。

教學方法:

運用啟發式教學,精心設計富有啟發生,針對性,層次性的問題。

運用情景教學法,通過改寫,還原當時對話的場面,來體會孔子的心情。

探討交流法,讓學生交流莊子和孔子的不同人生態度。

教學設想:

本節課在上述切實可行的教法及靈活多變的學法下,將精心設計出課堂教學的環節、程式、步聚,摒棄串講串問,讓教學服務於學生的自主學習,同時做到教學目標以語言訓練為主,教學過程以學生實踐為主,教學方法以指導讀書為主。使學生通過本課入情入景的學習,體會孔子的精神。

學情分析:

根據現在學生的知識結構以及自身素質,很難理解孔子為何知其不可還要為之的心情。

學習方法:

通過改寫的方式,學習課文的語言文字,領會“不可”也要“為”的精神。

注重學生課堂交流,充分尊重個體差異,讓每一位同學投入到交流中,共同體驗成功的歡樂。

教學過程:

(一)匯入: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與孔子精神相契合)

(二)文字疏通,複習上節課的學習情況。(承前啟後,在此基礎學習文章內涵)

沐浴 告夫三子 之三子告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趨而闢之

子路問津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止子路宿 見其二子焉

不仕無義 欲潔其身 果哉!末之難矣

(三)文章研討第一則

1、在得知陳成子殺了齊簡公之後,孔子為何要“沐浴而朝”?(體會孔子對此事的重視)

(明確)沐浴就是齋戒,古代在舉行祭祀或其他典禮前進行齋戒,包括沐浴、潔食、禁慾,以示莊重和虔誠。這說明孔子對這件事情的重視。

2、按理來說,陳成子殺簡公,哀公應該早就知道這件事,但他卻沒表示要出兵。況且殺的是齊國國君而並非魯國國君,為何孔子還要如此隆重地請求魯哀公出兵討伐?(體會孔子對禮的重視,凸顯其品質)

(明確)這是因為在孔子的觀念中,臣子應該有自己的本分,應該依禮行事,臣子僭越諸侯的禮節都已經使他很憤怒了,如他就曾說過:“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何況竟然有人弒君,那就是冒天下大不韙。此種行徑應該天下群起而攻之,不僅是為了簡公,還為魯哀公的統治,甚至為了天下的君主統治的秩序。這是孔子“禮”的體現,所以他才會如此隆重地提出這種要求。

3、文字語言簡單凝練,讓學生在留白處發揮一定的想象,模擬出當時對話雙方的神色和心態。(有助於學生理解孔子和魯哀公當時所處的處境和心境,為解決4、5題打下基礎)

4、孔子在稟告時為何直呼陳成子為“陳恆”?哀公又為何說“告夫三子”?

(明確)古代稱呼他人,同輩稱字或稱官職。陳成子作為齊國的掌權大臣,地位何其尊貴,而孔子直呼其名,主要體現了孔子對他弒君行為的憤怒。這與後人所謂孔子的“春秋筆法”是一致的。春秋筆法:指寓褒貶於曲折的文筆之中。

而哀公說“告夫三子”,實屬無奈,因為當時的魯國也是公室衰微,私室強大,三桓握有實權,以致國君沒有實際的決斷權。

這種情況孔子理應知曉,但他首先稟告國君而沒有直接找三桓這種實權人物,也體現了他遵守禮制的思想。

5、報告無效後為什麼反覆申說自己“不敢不告”?這反映了孔子怎麼樣的心情?

(明確)“不敢不告”說明孔子仍用大夫的政治責任要求自己,表現他對周禮的虔誠,而且也體現“在其位,謀其政”,另一方面也說明孔子對於魯國君臣實現自己的要求就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帶有“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和“知其不可而為之”的意味,反覆申告反映了孔子無可奈何的心情。

小結: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是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是一種勇敢的擔當精神。這種積極入世的態度,比一般“獨善其身”的態度更為崇高而悲壯。

(四)文字研討其餘幾則,指導學生對“仕”和“隱”進行探討。

通過與隱士的對比,感悟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精神。

1、孔子在聽了接輿的勸說之後,為什麼“欲與之言”?發揮你的想象,你覺得孔子會以什麼態度對待接輿,又會說什麼話?(根據課前改寫,讓學生進行討論,言之成理即可)

(明確)孔子聽完接輿的話後,應該明白接輿的意圖,即認為從政已岌岌可危,應避禍為是,別去救治,要孔子及時悔改。但以孔子的一貫追求和主張,他必定不會放棄自己的堅持。

2、如果接輿有一種對話的態度,孔子會說些什麼?在原文中找相關語段。(文章相關段落的理解)

(明確)“鳥獸不可同群,吾非斯人之徒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小結:中國向來多的是人精,缺的是志士。如不和天下志士在一起還能和誰在一起?如說“滔滔者皆是”而先下動亂,那麼此時正需有人知難而進、知不可而為之,給黑暗以光明,方見君子仁人的分量和質量。

(五)思想總結

試試用簡潔的文字概括“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內涵。(學生探討)

(明確)孔子一心要積極入仕,恢復周禮,平定亂世。雖然自己也知道很難成功,但他仍然表現出堅定的原則性,從不動搖。如果從積極意義角度說,這是一種值得尊敬的社會責任感。

(孔子的“知其不可而為之”,是“替天行道”的社會責任感,也是建功立業、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更是一種從政的強烈自信。這種力求用世的態度,比一般“用之則行,舍之則藏”的態度更為積極。)

(六)文化拓展(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莊子》)

“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楚辭》)

在孔子“知其不可而為之”和莊子的“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之間,你如何抉擇?

(學生探討)

(明確)“知其不可而為之”並不是執迷不悟。首先,所堅持的必須是正道,而不是歪門邪道。其次,要懂得方法策略,不做無謂的犧牲。

(七)學生週記片段欣賞。

(八)哲理共勉

追求,永遠不會遺憾!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5

一、說教材

1.教材地位作用分析:《蜀道難》是蘇教版高中必修教材必修四“筆落驚風雨”專題“詩從肺腑出”板塊的一篇文章。本板塊的其他篇目是《登高》(杜甫)、《琵琶行(並序)》(白居易)、《錦瑟》(李商隱)。本詩是專題第一篇,在專題教學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本詩在李白詩歌中既有代表性,又有特殊性。代表性主要體現為:內容上傷時憂世、關注國事的憂樂意識和熱愛大好河山的誠摯感情,藝術上新奇大膽誇張想象的浪漫手法,風格上熱情奔放巨集偉豪邁的基調等。特殊性體現為:作者採用古樂府形式,卻又對樂府古題有所創新和發展。本詩運用了大量散文化詩句,字數從三言、四言、五言、七言,直到十一言,參差錯落,長短不齊,形成了極為奔放的語言風格,韻腳也三次變換。

2.說學情分析

對於高中學生而言,一方面,他們已接觸過不少李白的詩歌,對其詩歌也有了一定了解,但實際上仍停留在較為膚淺的層次;另一方面,他們又擔負著艱鉅的應考任務。因此,本文教學既要立足課文解讀,也要著眼全域性,使學生通過學習本文,舉一反三,加深對李白詩歌、盛唐詩歌的理解,學得一些詩歌鑑賞的方法。班級學生素質一般,對本文文字有較多障礙,難度較大,所以仍然要安排足夠的教學時間———兩課時,並且佈置預習作業。

3.說課程標準:閱讀優秀作品,品味語言,感受其思想、藝術魅力,發展想像力和審美力。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地表達文字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

基於以上幾點,本詩意象雄渾,筆意恣肆,詩風豪放。努力滲透新課程理念,擬以“難”為切入點,以“嘆”激趣、導疑,層層深入,引導學生品讀意象→體味詩風→感悟情感,最終達成對詩歌的綜合體驗。

我把教學目標設定為

(1)研習意象,體驗討論,品析蜀道之“難”,感悟詩人情感。

(2)學習詩歌描寫蜀道難的手法,體會李白雄放詩風。

而把(1)作為教學重點,(2)作為教學的難點

二、說教法

1.朗讀———感受音韻之美。朗讀是詩歌教學的重要環節。通過朗讀,透過抑揚頓挫的語調節奏,可以感受詩歌的音韻之美。詩歌的朗讀要把握好兩個重要環節。一是音步,即詩歌的停頓及由此形成的節奏。二是輕重音調,即語調。音步和音調都應該根據詩歌內容劃分。因此,朗讀的第一步是深刻體會詩歌內容,準確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同時,朗讀也是感受詩歌情感的重要途徑。通過反覆朗讀,可以加深對詩歌情感的體悟。

2.研讀法、點撥法:師生共同探究,尋求文字背後的知識,品味李白語言的獨特魅力;

三、說學法

1.朗讀法

2.自主合作探究

四、說教學流程

1.匯入

李白印象:人,豪放率性;詩,浪漫雄奇。

2.激趣

(1)粗讀全詩,明確李白對蜀道的印象:難!

(2)面對蜀道之難,李白如何感嘆?

引導學生找出詩中表達強烈感嘆的詞語:“噫吁戲”“長嘆”“嗟”“長諮嗟”。

3.激疑

(1)嘆什麼?

引導學生重讀全詩,從詩中找出蜀道“景物”:“鳥道”“天梯”“石棧”“高標”“回川”“黃鶴”“猿猱”“青泥(嶺)”“悲鳥”“子規”“連峰”“枯鬆”“瀑流”“劍閣”。

(2)為何嘆?

引導學生在自由精讀全詩的基礎上,選擇一個意象品味揣摩;交流品讀體驗。

一嘆蜀道之高危:用秦蜀人煙不通的歷史、五丁開山的傳說,用絕頂鳥道、回日高標、黃鶴難越、猿猱愁度極寫蜀道山嶺之高危。

二嘆蜀道之雄奇:以回日高標、衝波回川、近天連峰、倒掛枯鬆、飛湍瀑流極寫蜀道山川的雄壯奇麗。

三嘆蜀道之凶險:以攀援時斂氣屏息、撫膺長嘆,悲鳥子規的飛繞夜啼,極寫蜀道山道之峻險;以劍閣“蛇”盤“虎”踞、殺人如麻極寫蜀道人事凶險。

(3)如何嘆?

A.鋪墊: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用疊詞將詞人內心堆積縈繞的愁緒描寫得真切入微。

B.研讀:李白用何種方式來表達對蜀道的感嘆?

鋪墊:賀知章看了李白此詩後,屢屢稱歎,號其為“謫仙”,當即解金龜換酒,與傾盡醉。詩中“仙氣”何在?

反覆詠歎:詩中用頂真、排比手法三次感嘆“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一嘆其高危不通,二嘆其峻險難越,三嘆其雄奇凶險。

大膽想象、聯想:用蠶叢魚鳧開國、五丁開山、六龍駕日的傳說極力渲染蜀道之隔、之通,以此表現蜀道山嶺之高危。想象、聯想歷史久遠,空間廣闊,氣勢酣暢。

極度誇張:極寫秦蜀之隔,太白之高,青泥(嶺)之峻,連峰之高,飛瀑之喧,劍閣之險。

反覆烘托:以黃鶴猿猱愁度來襯托蜀道山嶺之高,以飛鳥悲號、子規夜啼來襯托蜀道空寂悲悽;以行人的斂氣屏息、驚魂不定、失色長嗟來襯托山之陡峭峻險。

C.小結:面對蜀道,唯有李白敢將它與天比高,與蠶叢魚鳧開國比久;唯有李白敢借五丁開山寫通,借六龍回日寫隔;唯有李白敢借捫參歷井寫驚,借悲鳥夜啼寫悽;唯有李白敢借倒掛枯鬆寫險,借萬壑雷聲寫雄,借“蛇”盤“虎”踞寫凶,這便是李白身上常人無法企及的“仙氣”——雄奇壯麗、高危峻險的意境,雄放灑脫的詩風。

4.悟情

思考:

(1)你從李白的嘆息中聽出了什麼?

引導學生在品味意象的基礎上分析詩人情感:讚歎其雄奇偉麗;驚懼其峻峭險惡;遺憾其高不可越;憂慮其凶險多事。

(2)有人說,此詩表面寫蜀道艱險,實則寫詩人自己仕途坎坷,表現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懣,你贊成嗎?為什麼?

理由:這是一個開放性的題目,可以各抒己見,不求統一,但要言之成理,尤其要能緊貼文字,找出根據。以本題為例,詩人本身可能未必有這層意思,但學生結合詩人生平,讀出這樣的感受也應予以尊重。通過討論讓學生明白兩點:第一,主旨概括最重要的依據是文字;第二,文學作品的解讀可以多元,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讀者可能會讀出不同的感受和體會。但是多元解讀不能漫無邊際,要防止不顧文字過度解讀。

5.體驗

(1)學生在涵泳的基礎上自由吟誦全詩。

(2)教師範讀(或播放錄音範讀)。

五、說板書

蜀道難

李白

開闢之難

難度越之難手法:形象聯想、鋪墊、烘托、誇張

安居之難安史之亂

理由:詩歌的內容通過結構直觀的顯示出來,對高中生來說,板書不必過多、過細,但必須點到恰處,點到亮處。)

高中語文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這篇文章是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昨日戰爭”中的一篇。本單元有三篇講讀課,分別是《燭之武退秦師》,《荷花澱》和《赤壁之戰》。這三篇課文《荷花澱》描寫的是現代戰爭,其他兩篇描寫的是古代戰爭,《燭之武退秦師》表現的是個體英雄形象,《荷花澱》表現的是群體形象。與其他三篇相比,《荷花澱》中的戰爭環境是清新的,寧靜的,它的情節不事雕琢,語言的簡潔清麗,恰如湖面上亭亭玉立的一株荷花,帶給人們以清新的美感,濃郁的生活氣息。

二.說目標

知識目標:1、瞭解作家孫犁及“荷花澱”派的藝術風格;

能力目標:1、學習運用生動傳神的對話描寫和細節描寫對錶現人物形象的作用。

2、理解充滿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對刻畫人物性格和推動故事情節發展的作用。

情感目標:培養學生愛生活、愛家鄉、愛祖國的偉大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學重點:理解對話描寫和細節描寫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詩情畫意的景物描寫在表現人物和推動故事發展方面的作用。

基於對教材的分析和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我把教學的主要內容確定為“兩處人物對話,一處細節描寫,兩處景物描寫”。課堂上主要採取分角色朗讀和問題探究的方式來對這些內容進行解讀和賞析。教學過程如下:

三、說過程

1、匯入新課

戰爭,在人們的心中往往是殘忍的、恐怖的。許多作家在描寫戰爭時,總是不惜筆墨濃筆重彩鋪寫硝煙瀰漫的景象,但也有部分作家用別樣的方式來寫戰爭,孫犁便是其中一位。《荷花澱》就是這樣的優秀作品

2、整體感知,理清情節

⑴學生朗讀課文,概述文章故事情節,列出小標題(對學生來說,大體概括小說的情節不成問題,在這裡要求用四字小標題概括,更進一步訓練學生語言的概括能力。)

夫妻話別(開端)--探夫遇敵(發展)--助夫殺敵(高潮、結局)--成立隊伍(尾聲)

⑷就整篇文章發問:主人公是誰?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訂正,明確:以水生嫂為代表的一群農村青年婦女,描寫的是“群像”。

(此問題主要關係到對全文主旨的理解,只有認識到主人公是群像,才能更好的理解全文的主旨。)

3、重點探討

1)兩處人物對話。

A.鑑賞“夫妻話別”一節的人物對話。

①分角色朗讀“夫妻話別”一節,朗讀要力求讀出人物內心的情感。

②鑑賞對話

問題:請運用聯想和想像,結合上下文語境,認真分析水生嫂的語言,說說這些話語表現了水生嫂怎樣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點?這些對話對推動故事情節發展有什麼作用?

a“今天怎麼回來得這麼晚?”---表現了水生嫂對丈夫的憂慮和關切之情

“她們幾個呢?”---水生嫂覺察丈夫有心事,不便直問,只得再次試探(關心)

“怎麼了,你?”---水生嫂察言觀色,感到事情有點蹊蹺,只得逼問(細心,機敏)

(以上幾句,表現了水生嫂體貼、溫柔、細心、穩重的性格和對丈夫的憂慮與關心。)

b“你總是很積極的。”---水生說出自己“第一個舉手”報名參加大部隊。水生嫂此時的心境是十分複雜的,在責怪當中含著讚揚。

“你走,我不攔你。家裡怎麼辦?”

“你明白家裡的難處就好了。”---水生嫂感到自己的丈夫確實是個好丈夫,擺正了家庭和民族的關係,統一對丈夫和祖國的愛,決心挑起生產和生活的重擔。

(以上幾句對話,可用詞語替換法或比較重音語氣不同的方法,引導學生體會水生嫂識大局,明大義的崇高品格)

c“你有什麼話,囑咐囑咐我吧。”---水生嫂為了讓丈夫放心,自覺承擔任務。

“嗯。”---兩個“嗯”字,表現了水生嫂既有中國婦女吃大苦、耐大勞的傳統美德,又有新一代勞動婦女勇敢戰鬥的精神。

小結:“夫妻話別”對話,刻畫了水生嫂這樣一個勤勞純樸、摯愛丈夫、熱愛祖國,識大體明大義的農村婦女形象,為後來寫水生嫂機智勇敢地與敵人鬥爭,發展成為抗日遊擊戰士作了鋪墊,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

(設定對這一部分的賞析,主要是要讓學生了解人物語言能夠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可能存在的困難是分角色朗讀學生不好意思,要做好動員和鼓動;其次,學生的閱歷所限可能使他們理解成年人的內心和情感會有一定難度,解決辦法是反覆誦讀,細細品味,發揮想象和聯想,彼此交流探討。)

B.鑑賞“商量探夫”一節的人物對話。

③學生分角色朗讀“商量探夫”時五位婦女的對話,體會人物各自不同的內心情感和性格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