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國小科學實驗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6.68K

事前準備好說課內容,可以加強實驗水平和實驗效果。那麼,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國小科學實驗說課稿,供大家閱讀參考。

國小科學實驗說課稿

國小科學實驗說課稿1

一、教學資源分析

1、教材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是教科版科學課四年級(上)《聲音》單元第二課時內容。它屬於“科學探究”的目標系列,通過實驗和觀察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本課在本單元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是基於前一節《聽聽聲音》來研究、探索“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為後面《聲音是怎樣傳播的》、《控制物體發出聲音》等課時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知識準備。與舊教材相比,本課能夠***地以探究為核心,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探究機會,嘗試運用科學的探究方法,讓學生充分經歷探究過程,逐步形成科學地看問題、想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迎合了新課改的基本理念。為了能夠順利完成整個探究活動,我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把它分為4個部分:1、創設情景、製造聲音2、收集事實、提出假設3、設計實驗、驗證假設。4、欣賞樂曲、思考延伸。每個環節層層推進,有扶到放。主要通過讓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和常見材料來“製造聲音”,並對發聲的物體與不發聲的物體進行觀察、比較,就觀察到的現象進行積極思考,建立起“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的初步感性認識。最後從正反取證,驗證假設。滿足了社會和學生雙方面的要求,培養了學生多方面的能力,特別是讓學生經歷了整個探索求知的過程。

2、學生分析

在進行本課學習前,作為四年級的學生對聲音都有一定的瞭解,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對聲音有著最直觀的感受,有些學生還通過不同的資訊渠道獲得了一些聲音的知識,尤其是一些學聲樂或樂器的學生,他們對聲音的瞭解更加專業。但是熟悉的現象並不一定引起學生的關注,學生並不會花很多的時間去探究聲音更多的奧祕,這恰是我們教學有價值的地方。我們可以在“熟悉”兩個字上做文章,上課前可以由老師收集聲音的錄音材料,以便在引課時讓學生做“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讓學生感覺到自己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中,激發學生想知道聲音更多知識的興趣。

3、教學方式的分析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屬於探索性實驗,從教學程序來分析,對於四年級的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說,這種實驗並不適合大步子教學,四年級的學生從接觸科學到現在,他們經歷的觀察活動比較多,驗證性實驗比較多,而對探索性實驗在三年級下冊部分單元學生才有所涉及,但教學期望與實際效果有一定距離,為此,本課宜採用層層推進的方式設計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他們對周圍的世界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而我們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領者和親密的夥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並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設計理念

基於以上三方面的考慮,我對本堂課的設計理念是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讓學生展開一系列實驗活動,探究聲音產生的緣由,知道整個的探究過程。“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是經過抽象和概括出來的話,學生並不這麼認為,有人認為是敲打、碰撞、拍打……等原因產生了聲音,這是他們已有的經驗,他們關注的是動作的本身,而不是發聲物體的變化,所以很難進行科學的概括和抽象。為此設計了幾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主要分為實驗探究、觀察討論、教學評價三個部分。

三、具體的教學目標

(一)、科學知識:

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

(二)、科學探究:

1.通過探究聲音產生緣由的整個過程,知道探究的步驟、所涉及的主要活動,理解科學探究的基本特徵。

2.能在已有知識、經驗和現有資訊的基礎上,通過簡單的思維加工,作出自己的解釋或結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保持與發展想要了解世界、喜歡嘗試新的經驗、樂於探究與發現周圍事物奧祕的慾望。

2.知道科學已經能解釋世界上的許多奧祕,但還有許多領域等待我們去探索。

教學重點:通過認識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創新能力。

教學難點: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三、教學程式設計

(一)、創設情景,提出問題。

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匯入能激發學生的興趣,為新課教學創造最佳的學習氛圍,我從國小生喜歡“做遊戲,猜謎語”的心理特點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在上課之前準備好一些物體發聲的錄音材料,收集一些有關聲音的資料。上課伊時,做“聽聲音,猜物體”的遊戲,引起學生對聲音的關注,通過讓學生說說聽到的聲音,進一步“喚醒”學生對聲音的直接認識。讓學生初步感覺到我們生活在充滿聲音的環境中,激發學生想知道聲音更多奧祕的興趣。此時,老師進一步引導:“其實,無論在什麼時候,什麼地方,我們總能聽到各種聲音,大自然的風聲、雨聲、雷聲,鄉間的蛙叫蟬鳴,城裡車水馬龍的聲音。所以聲音對於我們來說,是一種再也熟悉不過的東西,它看不見,摸不著。現在你們身邊有許多物體,你能不能自己來製造聲音呢?在製造聲音的過程中,你想提出什麼問題呢?”。這些物體事先準備好,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學生肯定會提出許多問題:比如,聲音是怎樣來的?聲音是怎樣傳到我們耳朵裡來的?我們怎樣才能控制聲音等問題。——揭示了課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

(二)、分組操作,解決問題。

1、引導學生用各種方法使物體發聲。

首先組織學生觀看桌子上許多能夠發聲的物體,主要起到一個導向作用,同時適當的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接著對學生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有目的的實驗。

(1)、這些物體你不動它,它會發出聲音嗎?你能使它們發聲嗎?

(2)、你能用不同方法使某一物體發聲嗎?

每個學生明確要思考的內容並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參與小組活動。但是讓學生髮出聲音太簡單了!學生會不以為然地亂敲亂打,所以這裡教師應該提出:“老師不是看哪個學生製造的聲音響,而是誰想到的辦法多。”這樣既可以管理課堂,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活動後教師做適當的總結:物體靜止時都不能發聲,對它們進行敲、打、吹、撥就能發出聲音。那麼,聲音到底是怎樣產生的呢?步步深入。

2、活動:觀察發聲的物體並做記錄,提出假設。

(1)、在教師引導下觀察鼓、尺子、橡皮筋發聲與不發聲現象的活動。

(2)、學生自主活動:觀察其他物體在發聲前後的變化,作好觀察記錄。

(3)、歸納得出這些發聲物體的共同點。

在活動中教師巡視,關注每一組的研究情況,並適當插入到個別組的研究中。記錄各組的研究情況,並適當引導學生進行評價。研究物體為什麼會發聲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難說清楚,這個活動有扶到放,讓學生學會觀察、學會記錄、學會思考。通過相同現象的`觀察分析,自然而然想到發聲物體與振動有關。但是為了科學的嚴謹性,我們需要用實驗的方法進一步驗證我們的想法,所以就很自然地提出了“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的假設。

3、活動:再次利用實驗從正反兩方面收集事實,驗證假設。

(1)使三角鐵、音叉、聲帶等物體發出聲音,引導他們通過看、聽、摸,甚至用一些間接的方法驗證物體發聲時確實是在振動。

(2)而後讓學生充分利用有結構的材料自行設計實驗驗證。

(3)使原來發聲的物體停止振動,從反面驗證假設。

這是一個加深理解的活動,這裡圍繞“發聲的物體一定是振動了嗎?”從正反兩個方面驗證,讓學生進一步體會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而且通過實驗的方法把這個過程觀察得更仔細,當然學生理解起來就更通徹。讓學生感受積極參與合作能得到別人的尊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三)、思考延伸

讓學生欣賞一首吉他或者口琴等其他樂器彈奏的樂曲,再次體會一下動聽的聲音。並引導學生樂曲動聽是由於聲音有高低,讓學生思考聲音為什麼有高低?把課內的研究引向課外使學生的探究活動繼續下去,逐步形成自覺的探究習慣。

國小科學實驗說課稿2

一、說教材

(一)教材體系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第一課,與《岩石和礦物》、《認識礦物的性質》、《日益減少的礦物資源》共同組成“岩石與礦物”單元,本單元屬於“地球與宇宙”部分的內容,是國小科學教材的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同時也為後續學習“地球運動和地表變化”作好鋪墊。

(二)教學內容

本課教材共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岩石組成地球的外殼,覆蓋在地球表面通過圖片匯入,提出問題“對於岩石,你瞭解多少”?為後面學習岩石的特徵,岩石的種類建立聯絡,作好鋪墊;第二部分:引導學生仔細研究各種岩石,多角度瞭解岩石的特徵,並對岩石進行分類;第三部分:初步瞭解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的形成過程。

(三)學情分析

學生對於岩石可以說既熟悉又陌生,說熟悉是因為岩石是一種大家經常能見到的東西,說陌生是因為這些已有的知識經驗對於學生來學,還處於表面的認知狀態,只是一些零碎、雜亂、單一的片斷,對於岩石的特性,還沒有形成比較清晰、科學的認識。

(四)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會用感官和工具認識常見的岩石,並能在觀察實驗中發現岩石的一些特性;

2、能夠用相關的分類標準(如顏色、形狀、軟硬等)對岩石分類;

3、能查閱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形成的有關資料;

4、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錄觀察結果,能夠用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實驗等探索性活動。

科學知識

1、知道常見岩石在顏色、結構、軟硬等方面的不同和遇酸反應中的不同特徵;

2、認識岩石有三種類型: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初步瞭解岩漿岩、沉積岩、變質岩形成的過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欣賞自然界岩石的美麗,產生喜愛祖國山水的美好情感;

2、意識到岩石在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蒐集各種岩石

教師準備:

1、分組觀察用岩石村本

2、工具:放大鏡、小刀、錘子、滴管、稀鹽酸

3、課件

說教法、學法:

本課共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我採用看圖——賞石頭——設質疑——引導提問題

通過學生的觀察,瞭解岩石分佈——接觸自己蒐集的實物賞識自然美→產生質疑

第二部分:採用設計研究方案——選擇實驗方法——組織分工——分組操作——觀察討論——組織交流——比較分類

第三部分:採用與資訊科技課相結合,利用網路資源進行查閱資料

 二、教學過程

一、關於岩石的話題

1、課件出示圖片,學生欣賞後提問:從圖片中你看到了什麼?欣賞完圖片,同學們會產生疑問:這些美麗石頭哪來的?

出示另一幅圖告訴大家:地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蓋,有的地方被土壤裹上“薄毯”,有的地方卻裸露在外,這種裸露在外的物質,就是我們既熟悉又陌生的岩石,剛才我們看到了美麗石頭都是岩石。

揭示課題: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常見岩石

2、瞭解學生對岩石的已有認識

學生欣賞自己蒐集到的石頭

提問:(1)關於岩石,你都知道些什麼?

通過這個活動了解學生對岩石已有的認知水平,在此基礎上調節、調整教學預設的方案。

(2)關於岩石,你還有什麼問題想問嗎?

3、將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歸類板書

二、研究各種岩石的特徵

1、同學們提出了許多問題,今天我們在課堂上先對岩石的特徵進行研究。

2、你們打算採用什麼方法對這些岩石進行研究呢?

引導學生回顧三年級水、土壤的研究方法,讓他們自己說出觀察岩石的方法,進一步鞏固、深化三年級下冊所提出的用多種方法對物體進行觀察的手段。學生會提出用放大鏡看,用手摸,用刀刻,把岩石放入水中等方法,這些方法我們以前都已接觸過,不必作詳細指導,只要提醒大家在實驗過程中注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