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實用的國小說課稿範文錦集4篇

文思屋 人氣:1.8W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麼寫說課稿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國小說課稿6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實用的國小說課稿範文錦集4篇

國小說課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這一課是根據國家課程標準設計的綜合探索課之一,和前一課共同組合成一個單元。促使學生在學習本單元時,採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與校園生活的關係、美術與環境的關係、美術與其他課程的關係,能夠跨學科全面的應用已知的知識和經驗。運用美術設計與創作的手法把經過調查研究,積極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同時用美術作品的形式傳達自己的思想與意見。通過討論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與交流。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已學過的美術知識技能得到綜合運用,提高學生綜合運用水平。

二、教學目標

綜合解決問題與整體藝術策劃,是本課主要培養目標。由於內容多,必須做到統籌考慮,綜合解決才能達到較好的效果。學生的討論和參與是完成這一課程的重要環節,課前結合學校的實際進行調查研究。

1、瞭解如何策劃校園藝術節活動及進行實際的調查研究。。

2、通過調查研究瞭解活動所涉及的部門與學科。

3、跨學科全面的思考與設計創作出好的策劃。

三、說教法學法

本課採用研究性的學習方法,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理解美術與校園生活的關係、能夠跨學科全面地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運用美術設計與創作的手法把經過調查研究積極思考的結果記錄下來,同時用美術的形式傳達自己的思想與意見。通過討論與同學進行良好的合作與交流。

1.採用探究式方法進入討論。

2.通過討論和和調查研究提出策劃校園活動的主題。

3.分組進行策劃。

4.用恰當的形式把策劃表現出來,參加班級展示。

5.教師組織同學進行評選,定出評選標準,按標準評選出最佳的策劃方案。 瞭解策劃是怎樣進行的。

作為策劃人介紹他們是怎樣策劃活動的。分組進行討論、策劃。瞭解美術有哪些形式能應用到策劃校園活動之中。用美術的形式把校園活動中的內容表達出來。全班同學進行評價並評選出最佳的策劃方案。,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採用探究式方法進入學習狀態。提出引導性的討論題促進探究式討論展開。引導學生進行討論,採用探究式方法完成策劃。正確引導學生進行評選,定出評選標準,按標準評選。

四、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節

一、 教師介紹一次策劃校園藝術節活動的方案,使學生了解策劃是怎樣進行的。

二、 然後請幾位同學作為策劃人講一講

三、 這時教師提出討論題“策劃有哪些環節?”請學生進行討論,並得出結論。通過提出策劃活動的方案確定研究的方向,為完成策劃打好基礎。

四、 教師要求學生分組進行策劃。

五、 瞭解美術有哪些形式能應用到策劃校園藝術節活動之中。同時還要用美術的手段表現出來。(草稿)

第二節

一、用美術的形式把校園藝術節中的內容表達出來。

二、最後全班進行評價並評選出最佳的策劃方案。通過評價,提高認識、交流學習經驗,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合作學習方式的形成。

五、教學評價

1. 教學評價方法:通過全班同學進行評價並評選出優秀的方案。

2. 教學評價點:

①是否積極參與策劃、設計活動?

②能否運用相關學科知識,進行有創意的設計?

③能否與同學密切合作,共同完成策劃、設計活動?

④在學習中積極探索的精神夠不夠

國小說課稿 篇2

我的說課題目是《讓我們同行》。這是一節七年級心理健康活動課。心理學研究表明,良好的人際交往可以促進人身心健康的發展,有助於人們提高活動效率,獲得成功。對於中學生而言,增強交往意識,掌握一些交往技巧,消除交往障礙,真誠主動地與他人建立積極、和諧的人際關係,就會為今後良好的參與各種社會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由於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習慣了以自我為中心,因此在與同學相處的過程中,他們往往只期待他人的關心,他人的幫助,而很少考慮自己可以為他人做些什麼。所以我們就會經常聽到“老師,她拿我的東西不給我”“老師,她動我的書包了”“老師,他罵我了”這樣的告狀聲。而讓他們小組合作時,他們有時卻各做各的,互不理睬,要不就因為意見不一吵成一團。顯然,在學生交往中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是很有必要的,而這種合作精神的培養不能靠單純的說教,需要讓學生在沒有外界評定的壓力下,自由的對客體進行探索、觀察和角色參與,從而推動學生合作互助行為的發展。這堂課能夠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互助精神。

我為這節課制定的活動目標是

1、瞭解互幫互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下面我把活動過程給大家說一下:

首先我用一個課前的熱身活動來匯入。活動是這樣的,我在大螢幕上連續播放8種動物的形象,學生快速記憶,然後要按照順序把動物的名稱默寫在本子上。學生在做的過程中肯定會覺得很難,而且由於時間很短,也會感到不過癮。我就趁勢告訴他們再來一遍。不過這次他們可以變換方式,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至於怎麼合作他們商量決定,並告訴他們老師這次將要播放10種動物。雖說這個環節是我匯入課堂的一種方式,其實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互相幫助的重要性。

學生做完後我總結說:“同學們,剛才我們做的熱身活動名字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就是說剛才老師給你們佈置的任務如果光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但是有了別人的幫助就會容易得多,輕鬆得多,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友愛互助的主題——《讓我們同行》。”

第一個教育環節是我給他們講了一個動人的故事,故事發生在山東省樓德一中。故事大意是這所學校七年級入學時來了一位同學,由於一次醫療事故,雙腿不能走路,班上的一名同學就主動幫助他,揹他上下樓,揹他到廁所,後來有許多同學加入進來,組成志願小組,整整幫了三年。

古語說“人之初,性本善”。人的天性本是善良的,我就是用這樣一個真實的感人的而且是發生在學生之間的故事把學生心中的那份善良挖掘出來,深深地打動他們的心。

接下來讓學生起來講一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可以是別人幫助自己的也可以是自己幫助別人的。這是第二個教育環節。在全班交流之前我給了學生幾分鐘的思考時間同時放了一首舒緩的輕音樂。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學生慢慢去找尋一下那些動人的故事,並在回憶的過程中感悟體驗。

之後學生的每一次講述,既深深打動自己,也將會打動其他的學生。當學生明白了互相幫助的重要性後,我又安排了第三個教育環節: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幫助人是需要技巧的。內容是看三個情景劇,準確地說是“聽”。這個環節在設計時考慮了兩個方案,到底是“看”還是“聽”。如果是看,課堂上生動的表演會讓學生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表演上,而我的目的只是想讓學生判斷一下情景劇中他們的做法對不對?為什麼?應該怎樣做?

接下來是這節課最重要的一個教育環節——小遊戲《盲先生過橋》:讓每個小組選出兩名代表,一名充當盲人,一名充當領路人,盲人由門口先走幾步,再由領路人幫助盲人通過小橋回到座位。看哪組合作最好。所有的小組做完後,在小組中互相交流感受,然後在全班交流。這個環節就是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地體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和被人幫助的幸福。我們的學生平時都生活在別人的關心和愛護中,很少有機會體驗到有許多人是需要關愛的。當他們被矇住眼睛的一瞬間,他的內心就開始了體驗,而這份體驗是靠我們說所得不到的。在華盛頓兒童博物館的牆上有一副醒目的格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活動、體驗、感悟正是我們當代教育的新理念。

最後學生伴隨著《世界需要熱心腸》的歌曲結束了這節心理活動課。

本節心理健康活動課的設計遵循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年齡特徵,以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為基點,以趣味性、活動性為基本特色,將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蘊涵其中,讓學生通過遊戲和其他饒有趣味的訓練活動,在自我感知及他助、互助的活動中,完成一種真正意義上的自我教育。

牐犖乙恢比銜,在教學過程中,再精彩生動的講授都無法替代個人的親身感悟和直接體驗。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這種以體驗式學習為主的心理健康活動課,其意義在於:活動結束,但體驗將不斷延續。

國小說課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專家、同行:

大家好!我來自開縣漢豐五校。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只有一個地球》,具體程式如下:

一、教材和學生分析

《只有一個地球》是人教版第十一冊第三組的一篇科學知識說明文。樸實、流暢的語言,嚴謹的結構,清楚的條理,又飽含著深情,是這篇文章的特點。它通過地球“美麗又渺小”、“資源有限”、“不能移居”這三方面介紹了地球的有關知識,教育我們要精心保護這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美麗星球。

鑑於學生初步具備了利用網路獲取知識的能力,課前讓他們通過各種方式瞭解地球,並充分利用網路架起時空橋樑,搭起學生意義建構的“支架”,從而直觀、形象地獲取知識。

二、教學目標、重難點說明

針對學生實際和本課的教材特點,我將教學目標定位在:

1、知識目標:學會本課七個生字,能理解“渺小、礦產、恩賜、慷慨、枯竭、濫用、威脅”等詞語;瞭解地球的特點、有限的資源及人類的開發對地球產生的危害。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初步的探究能力和蒐集處理網路資訊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珍愛地球、善待地球的情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重、難點是:引導學生利用網路和資訊科技,進行自主、個性化的探究閱讀,達到教學目標提出的感受地球之美,從小樹立環保意識的要求。

三、教法、學法說明

基於教學目標的制定和重難點的提出,結合《新課標》理念,我採用了自讀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實踐創新等學習方式,努力構建開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語文課堂。始終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夥伴中的首席。

四、教學過程設計

根據以上分析,我設計了情境激趣——選讀探究——昇華情感——拓展遷移的教學模式。

(一)情境激趣

葉聖陶先生說過:“入境始於親。”在觀看航天員楊利偉在神舟五號飛船上拍攝的地球美景時,我設計了一段導語,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而後,一句看似不經意的問:“地球,你還想稱它為什麼?”學生親切的稱呼,拉近了孩子們與地球的情感距離,為後面各環節的教學作好了情感鋪墊。

(二)選讀探究

在充分調動學生興趣的基礎上,我讓孩子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引導他們抓住地球太可愛,又太容易破碎這一切入點,將自己最感興趣,最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鼓勵孩子們質疑問難。在師生的共同梳理下,歸納為三個探究主題。讓孩子們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深入的探究,教師相機引導。

這正體現了新課標指出的:教師要為學生留出選擇和拓展的空間,滿足不同學生學習和發展的需要。

1、地球的美

當學生在選擇這一主題探究學習時,首先讓他們從文字中去感受美。孩子們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和對文字的獨特體驗,從中受到情感薰陶,感受到地球的外在美。引導學生抓住“6300多公里”、“一葉扁舟”體會作者是採用數字說明和打比方的方法來寫出地球的渺小。

然後,進入相關網頁,地球豐富的資源展現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深刻地認識到地球的美,不僅在於它的外觀,更在於它對人類的無私奉獻。

2、地球的易碎性

當學生選擇這一主題探究時,引導他們通過自讀,弄清地球上的“再生資源”和“不可再生資源”,然後進入相關的網頁,看到人類破壞地球的種種行為,看到美麗的家園傷痕累累,此時此刻,孩子們禁不住傷心憤怒,發出和宇航員一樣的感嘆。這時讓學生觀看地球媽媽遭到破壞的影像資料,再讓他們結合生活中的現象來談一談自己的周圍有哪些破壞環境的行為。

網路資訊,將文字形象化,將語文課堂與大千世界、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正體現了“小語文、大社會”的教育理念。

3、地球的唯一性

當選擇這一部分學習時,引導他們抓住“至少”、“本來”等詞,體會說明文應用詞準確。接著,讓孩子們相互交流課前蒐集的九大行星的資料,再推薦相關網站讓他們上網查閱,然後引導下載別的星球不適合人類居住的有關資料。這樣的設計既讓學生深刻理解了人類“不能移居”的原因,又初步培養了學生蒐集、處理網路資訊的能力。

(三)昇華情感

這時,讓孩子們把最想說的話與同學們交流,並通過網路在“小論壇”中發表。這樣,情感薰陶與語文實踐活動就完美地結合起來了。這樣的設計,既為學生創設了口語交際的機會,又培養了學生積極、健康的情感,實現了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整合。

(四)拓展遷移

讓孩子們聯絡自己的生活實際,交流討論,為了保護地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在交流討論的'過程中,相互啟迪,碰撞出創新的火花。

學完這課,我設計了可由孩子們自主選擇的作業。他們有的製作環保網頁,有的發出環保倡議等,並且通過網路傳送到網上去,在地球村展示臺展示,引起社會的共鳴。

這樣的設計,注重了跨學科的學習,由課內延伸到課外,讓課堂走進了社會,真正體現了大語文教學觀。

五、板書設計(略)

六、教學小結

《只有一個地球》一課的教學設計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根據新課標精神,使語文教學與媒體運用形成新的整合模式:利用網路資源,創設情景;利用文字資訊,感悟質疑;利用協作學習,昇華情感;利用學科整合,拓展遷移。最終達到意義建構,致力於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

國小說課稿 篇4

1、關於教材

《數字與編碼》是新課程第十冊數學廣角中的一節實踐活動課,主要是向學生滲透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是通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學生初步體會數字編碼方法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應用,並通過觀察、比較、猜測來探索數字編碼的簡單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數字進行編碼,初步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標準》中指出,第二學段要讓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會運用數表示事物,並能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數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在第一學段學生已經有了初步體會,特別是在一年級上冊認數的時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數”版塊中就已經出現了像郵政編碼、門牌號、車牌號這樣的數在生活中的應用例項。數可以用來表示數量和順序,這一知識點學生是已經知道的,而數還可以用來編碼,這對學生來說是不大熟悉的,本節課就是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並通過實踐活動進行簡單的數字編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2、關於教學目標

根據本課的設計理念和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在實際的調查、分析過程中,體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絡, 感知“資訊數字化”的最基本方法和作用,初步形成數字符號性的認識,培養對應思想和符號化思想。

(2)在具體情境中,嘗試對資訊進行數字化處理,獲得一些分析研究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經驗。

教學重點:

體會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絡,嘗試對資訊進行數字化處理

教學難點:

編號時要注意簡潔明瞭和科學性

3、關於教學流程

第一個:

是介紹郵政編碼,在這裡我是想讓學生初步感悟一一對應思想。從這一目的出發,我是這樣安排的:

根據教材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我利用學生比較熟悉又相對比較簡單的郵政編碼入手,讓學生通過觀察、比較明信片上的兩個不同編碼,在區分中明白為什麼這兩個編碼會不同,初步理解同一個地方郵政編碼就相同,又通過詢問同一個地方會不會有兩個編碼,暗示一個地方只有一個編碼與它相對應,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接著讓學生比較、觀察老師提供的一些郵政編碼,在對比中理解各個數字的含義。當學生髮現了一些數字相同時,再次詢問會不會兩個不同的地方而郵政編碼是一樣的?再次滲透一一對應的思想。

第二個:

我是想讓學生在看到了數字編碼在郵政編碼中的運用後,能舉一反三,聯絡生活舉一些例子,隱含數學生活化的思想。所以我就讓學生根據課前調查,說說你還知道哪些像這樣的編碼情況,使學生真正明白生活與數學的密切聯絡,也從中感悟到資訊數字化的快捷、簡單和科學性。

第三個:

我是想讓學生在探究中進一步體會數字編碼中的一一對應。根據前一環節,我就順著學生說到的身份證,揭開了探究身份證號碼祕密的篇章。在本環節中,我安排了這樣的幾個步驟:

先是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號碼放在小家庭中一起交流,通過比一比、看一看、想一想、猜一猜等方法,去探索裡面所隱藏著的祕密,並把各自的意見進行歸納整理形成小家庭意見;接著以小家庭為單位,發表剛剛探究的成果,教師在學生講解的基礎上適當補充,使學生明白各個數字的不同含義,以及15位與18位的不同,理解為什麼要升位;再就是在學生初步理解了編寫方法的基礎上,嘗試給自己也編一個身份證號碼,在編寫中進一步體會數字化的簡潔、科學性,也再次感悟了一一對應重要思想。而最後一句“這些資訊既然也可以用語言文字描述,為什麼要選擇數字表達?”讓學生在思考中,再次深深體會資訊數字化的簡潔性,真正體現“學為所用”。

第四個:

我安排的是拓展運用,是想讓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並感悟編碼的科學性。正好結合我們學校還沒有學生證這一真實情況,讓學生幫助想想,如果我們學校要個每位學生做一張學生證,而在上面又要有一個學生證號,你覺得在這個號碼中應該反映出哪些資訊比較好。在學生自己編寫、一起交流的過程中,科學性就比較明顯地體現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