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關於國小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

文思屋 人氣:1.08W

作為一名教職工,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提高教師理論素養和駕馭教材的能力。我們應該怎麼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國小音樂說課稿8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國小音樂說課稿模板集錦8篇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1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數鴨子》是一首頗具說唱風格、形象生動、活潑有趣的童謠歌曲。歌詞描述了小朋友看到鴨群遊過大橋、興奮地數鴨子的情形。歌曲前後皆有數板,說唱結合,表現出兒童活潑可愛的天性,童趣盎然。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歌曲《數鴨子》的教學,讓學生感受到鄉村美麗的自然風光,教育孩子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並在歌唱中清晰靈巧地咬字吐字,保持速度的穩定。

(2)通過欣賞《鴨子拌嘴》,感受打擊樂器用不同的節奏與速度演奏時,在音樂作品中表現出的不同音樂情緒與音樂形象,並能有所描述。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感受不同音樂要素所表現的不同場景。

難點:感受節奏與速度對樂曲的重要性。

(四)、教學準備

鋼琴、打擊樂器 、多媒體課件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二、說教法

在本課的教學過程中我綜合運用談話法、示範法、情景匯入等教法誘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充分利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令整個教學活動成為師生之間不斷進行思想交流與心靈溝通的過程,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三、說學法

大膽放手,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指導學生學習歌曲的過程中,我充分調動學生全身的感官,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在欣賞《鴨子拌嘴》時,我讓學生隨音樂模仿鴨子的可愛形象;在教唱歌曲時,我又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讓學生在練習中互相啟迪,互相促進,並指導他們用舞蹈動作表現歌曲,使他們在愛學、樂學的基礎上獲取知識,形成技能,同時也發揮群體力量,增強他們的合作能力,達到共同進步。

四、說教學程式

第一步:創設情景、激趣匯入音樂欣賞

運用故事匯入法,同時出示多媒體課件,引出音樂欣賞課題:《鴨子拌嘴》。

本環節設計的目的是引導學生通過聆聽音樂,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延續故事情節,思考鴨子為何拌嘴?也可以在觀看的同時,模仿鴨子憨態可掬的形象。聯想意識,誘發情感,把學生帶進創設的情境中去,並讓學生在音樂欣賞的同時瞭解這一特殊的演奏形式——打擊樂合奏。

第二步:故事貫穿始終,在合作中學習 ,在情景中探索。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2

一、 說教材:

《法國號》選自人音版第一冊第八課《小小音樂家》。這是一首萊茵河民歌,F大調,3|4拍,復樂段結構。歌曲的節奏平穩,旋律採用重複的手法,將彈性與抒情性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歌詞很有兒童特點,採用自問自答的形式,用誇讚的口氣炫耀自己“會唱歌?的法國號。歌曲簡單、易學,適合低年級學生學習與表演。

二、本課的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分為情感態度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和過程與方法目標。

情感態度目標為:學生樂於參與到各種音樂活動中來,體會與他人合作與交流的快樂。

知識與技能目標為:能用甜美自然聲音演唱歌曲,感受表現三拍子強弱規律。

過程與方法目標為:採用聽唱法、合作法、情境法表現歌曲。

二、本課重點、難點

重點是通過音樂實踐活動表現及掌握三拍子的強弱規律;用自然柔和的聲音演唱歌曲。

難點是歌曲最後一句的教學。

三、說說本課的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將以“聽號聲——學號手——唱號歌——配伴奏”為主線貫穿本

課。對於低年級的學生來說,單純的講授音樂知識,唱歌技巧等很枯燥,不太適合國小生天真爛漫的特點。那麼,有效地課堂唱歌教學的策略和方法,也是我一直在不斷摸索和研究的問題。在本節課中,我利用鼓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學習、感受並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強弱規律,為後面的歌曲教學做好鋪墊。通過學生的課堂活動來看,學生基本掌握了二拍子和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但是,還是有一部分學生可能掌握的不是很牢固,這一點,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會一直不斷地帶領學生練習,相信學生們會掌握的越來越牢固。

聽號聲:聆聽法國號的聲音。設計意圖:讓學生初步感受法國號的音色,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能力。

學號手:通過模仿法國號的演奏姿勢,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這個環節中,我認為,我的設計意圖是好的,但是實施後發現,我找的法國號的聲音的音樂速度很慢,節奏和旋律也不太適合低年級的學生,我想,如果找一段簡短的比較歡快點的音樂,學生的興趣會更濃厚,課堂氣氛也會更輕鬆,更愉悅。

唱號歌: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音樂活動中學習三拍子的強弱規律和用自然柔和的聲音來演唱,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突破本課重點。音樂新課標所體現的一個核心理念就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主

動地參與,自由的探索,從而更好的體驗、理解音樂。在這個歌曲教學過程中,採用聽唱法進行教學,並始終滲透三拍子的強弱規律,使學生掌握得更牢固。在教學中,我引導學生主動發現難點,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給予不同程度的關心,並和學生共同幫助他們解決問題,使學生覺得許多知識和答案是他們自己探索、體驗得來的,而不是老師直接告訴得來的,這樣,使他們更有滿足感。不論從聽、學、唱、奏等等環節中,我都讓學生最大限度的感受和體驗。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並且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提示和引導學生唱歌時做到“輕聲高位置”。利用旋律線結合手勢,幫助學生掌握最後一句的音準,利用電子琴的單手伴奏,幫助學生掌握音準,並採用師生對唱的形式,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從而突破了本課的難點。

伴奏樂——本節課在準確完成歌曲教學的基礎上,開展延展活動,引導學生用自己喜歡的表示三拍子的動作大膽地為歌曲伴奏,採用自主學習方法共同合作完成為歌曲的伴奏。新課標指出:中國小音樂課程中的音樂創造,目的在於通過音樂,開發和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所以我們教師要最大限度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質,在我的音樂課中,我也儘量為學生提供創作空間;比如:探索音的強弱,儘量鼓勵學生大膽嘗試不同的敲擊方法。古人曾說,言之不足詠之歌之,詠之不足,舞之蹈之。對於學生來說,自我表現的機會越多,自我發展的潛力也就越大。讓學生帶著濃郁的興趣走進課堂,讓學生時時保持一種對音樂的積極心態和愉悅體驗,孩子們更學會“學海無涯‘樂’作舟”,

學生的技能技巧的學習過程應始終貫穿著學生的情感參與,使音樂課堂真正走進孩子們的心中,成為他們心裡美好的事物。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追求的一種審美的教學境界。

總的來說,這節課是一節實實在在的歌曲教學隨堂課,沒有什麼太大的亮點,就是教師的教態,親切、自然,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課堂上始終跟學生保持一種平等的合作學習的這種關係,使學生願意和教師親近,課堂氣氛和諧融洽。這也是我的優勢。

存在不足:

1、在歌曲教學中挖掘的還不夠深,學生對歌曲的這個意義理解的還不夠深刻,比如:“誰在唱歌?”應該用怎樣的語調唱呢?“那就是我的法國號”又應該用怎樣的語調唱。

2、在欣賞時,如果有條件,可以拿出實物,這樣學生的認識就會更加直觀。

3、在歌唱的環節,演唱形式還應再豐富一些

4、教師的評價方式和激勵性語言,應在豐富些。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簡單的看法,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領導老師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3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

1.通過歌曲的欣賞與學習,感受音樂與舞蹈的完美結合,對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習俗產生濃厚的興趣。

2.通過學習跳竹竿,讓學生在活動中獲得愉悅的感受和體驗,並在活動中增強合作意識以及在群體中的協調能力。

3.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在跳竹竿舞時,動作要求協調、合拍。

本課所選的音樂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歡快活潑,極富舞蹈的韻律。結合歌曲的教學,學生欣賞和學習富有傳統特色的跳竹竿。瞭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會讚歎黎族人審美的獨到眼光和創造美的藝術才能。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我要引導學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環境美、儀容美、歌舞美。本課將要學習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難。但是讓學生學習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我要注意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在反覆聆聽中感受音樂的情緒和音樂形象。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用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音樂的歡快情緒,培養孩子們的韻律感。

下面是教學過程,第一部分我設計的是:聽聽動動——感受音樂。我先出示一副竹子的圖片,請學生說說它有哪些用途。接著引出竹子製作的樂器,並欣賞兩個音樂片段,讓學生初步熟悉一下竹子製作的樂器的音色。然後由竹子匯入,跟學生說竹子還可以作為舞蹈的道具,請學生觀看《竹竿舞》片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把帶來的竹竿拿出來請學生跟我學“開”“合”的動作,並且加強難度,讓學生跟著伴奏音樂做這個動作。在做這個動作時雙手握拳一對一面對面敲擊凳子,為後面學習竹竿舞作準備。

第二部分是看看想想——體會音樂。我以自己的名字“瓊”匯入,介紹海南的簡稱就是“瓊”。讓學生感覺很新奇,然後簡單介紹海南的風土人情,接著請學生說說他們所知道的海南盛產哪些水果,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我再讓學生欣賞海南風光圖,同時播放伴奏音樂,為後面學習歌曲做鋪墊。欣賞完海南的美麗風光後我對學生說海南不僅風光秀麗,海南的音樂更是別具特色。由此引出歌曲《跳柴歌》,接著我介紹歌曲背景,說明歌曲是來源於黎族的“竹竿舞”。隨後由我跟著伴奏音樂範唱歌曲,問問學生有沒有感覺這段音樂很熟悉?學生會發現跟他們前面聽過的音樂是一樣的。我再請學生說說聽了這段音樂之後的感受,接著分析歌曲的曲名和歌曲的特點,並請學生再次聆聽錄音範唱。學生在疑惑曲名為什麼叫“跳柴歌”時我跟學生解釋說明其實《跳柴歌》就是黎族的“竹竿舞”。然後我讓學生找歌曲中相同和不同之處,在找的時候同時請學生跟著我輕聲哼唱歌譜。這樣後面在學習歌譜的時候學生不會感到很困難,然後師生介面唱歌譜。在歌譜學會之後我用一問一答的形式把歌詞慢慢融入歌曲教學中,學生會比較喜歡這種不同的教學方式。接著分組演唱歌詞,我在這裡要引導學生用歡快的情緒和富有彈性的聲音來演唱。我用一根竹竿敲地,提示唱歌聲音要跟竹竿敲地時發出的聲音一樣富有彈性。接著引導學生讓自己的儀容看上去很美,聲音也很美,並帶著這種美跟伴奏演唱歌曲。在歌曲沒什麼問題之後請學生設計用打擊樂器雙響筒為歌曲伴奏,沒有打擊樂器的同學可以用手敲擊凳子,並說明伴奏的時候要符合音樂的節奏。

第三部分是跳跳賽賽——表現音樂。我指導學生分組練習音樂遊戲:跳竹竿。在這裡我主要是培養學生的集體合作精神,還得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再分組表演,師生互動,我參與到學生中去為學生敲竹竿。這樣可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親切感。最後總結歸納。我這樣對學生說: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們的家鄉——江陰也很美。我們生活在這麼美麗,這麼繁榮的城市,應該感到無比的自豪。請同學們好好學習,為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而努力奮鬥!最後在《跳柴歌》的歌聲中結束教學。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4

一、設計說明:

音樂是一門聽覺藝術,音樂藝術的一切實踐都須依賴於聽覺。“遵循聽覺藝術的感知規律,突出音樂學科特點”,這是新課標中對音樂教育重要的指導思想。我設計的這堂音樂課遵循了“以聽為中心”的原則,在聽中辯,聽中學,聽中想,聽中演。真正做到了突出音樂學科的特點,達到感受美、體驗美這一效果。

二、教學分析:

1、教材分析:

《賣報歌》曲調歡快活潑、形象單純,唱起來朗朗上口。歌中的主人公與學生年紀相仿,所以整體比較貼近二年級學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點。這單元在本冊教材中是唯一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內容。

除了情感上的適合外,在內容上隱含著許多的教育價值,既有前一課的樂理知識的深化應用,又有心得節奏型出現,只要老師在活動過程中充分挖掘,就能對學生現有的認知和音樂表現技能有一定的提升。

2、學生分析:

新課標中指出:二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並有好奇、好動、模仿力強的身心特點,適合進行直觀教學。

教學中學生通過聽、奏、演、唱、造等一系列的參與音樂的活動,陶冶了情操,激發了興趣,激活了表現欲、創造欲,使其群體意識、合作精神和實踐能力等得到鍛鍊和發展。

三、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體會歌快樂的情緒,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

知識目標:能用活潑歡快的情緒、柔和的聲音完整準確的演唱歌。

能力目標:能用恰當的動作表現歌,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①學會正確演唱歌。

②能對歌進行歌表演的創作。

教學難點:

①後十六節奏的正確演唱。

②使用打擊樂為歌伴奏。

四、教學方法:

老師通過運用故事法、聽唱法、談話法等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吸引學生,為他們提供了充滿自信地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的機會。整個教學過程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老師和學生是平等關係,老師是平等中的首席。

五、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設疑激趣

1、聆聽法,創設教學情境。

說明:放國歌,在聽的過程中提出兩個問題給同學們思考,從而啟發學生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責任感,達到本節課的教學目標

2、介紹作者,及其相關作品。

說明:分別播放《金蛇狂舞》和《梅娘曲》讓學生體驗兩首歌的情緒。

國小音樂《賣報歌》說課稿

3、講故事,引出《賣報歌》的創作背景。

說明:用講故事的方法為學生創設了一個具有濃厚生活味道的情境,引發他們的求知慾,這樣做極其符合二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

(二)聆聽學唱,突破難點

1、不同方式的兩次聆聽歌的第一段。

2、填詞演唱,發現節奏問題,並進行節奏唸白。

3、學唱第二段時,後十六的節奏再次應用。

4、學唱第三段,讓學生自行突破。

說明:由於這首歌大部分同學以前聽過所以這個環節只安排了兩次聆聽歌的第一段,其實就是一個聽唱教學的過程,最終目的是熟悉歌旋律,達到突破教學重點的目的。跟唱後發現節奏問題,首先用“da”來慢讀節奏,在把歌詞帶進去進行節奏唸白,最終突破第一個教學難點。唱完第一段後引導學生說出通過第一段的學習知道了些什麼,然後引出第二段,這段就是後十六的節奏型再次應用,加深學生的印象。第三段的節奏問題有同學們自行突破。這樣循序漸進教唱既遵循了音樂學科的特點,又符合二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

(三)介紹、使用打擊樂器

1、引導學生用探索的認識打擊樂器沙錘。

2、唱、奏兩種形式體驗音樂快樂的情緒。

說明:這是一個增趣的環節。讓學生們通過觸控、試奏,自己總結出沙錘的聲音特點和演奏方法。通過學習使用打擊樂器,會提高他們的積極性。然後讓學生們分別用演奏和演唱的形式合作,一起體驗音樂,從而可以讓他們產生愉悅的情緒,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了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唱、奏、兩種形式的體驗音樂,會把同學們的愉悅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設定的激發學生對於音樂喜愛的情感目標。

(四) 動作創編——動作表現與歌的情感結合

1、嘗試對歌的表演創作。

2、分組進行,老師巡視幫助。

3、分組表演,進行評價,改進提高。

說明:新課標中鼓勵音樂創造,注重個性發展,老師應為學生提供發展個性的可能和空間。本節課安排了歌表演創作的環節,分三段,以小組的形式討論,創設“小毛頭”當時賣報的情景,表現“小毛頭”的心情。這一環節的設計重在啟發學生展開音樂想象,在課堂上大膽說、大膽想、大膽創造、大膽唱、大膽演,鼓勵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這個環節還可以鍛鍊學生的動作協調能力。

(五)教學評價

生生互評,師生共評的評價過程,能使學生達到感受自我,正確評價自我的目的。

教學預設:

本節課的設計中,我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採用了多種教學方法。每個知識點的出現儘量做到自然流暢,難點教學中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或聆聽感受,或聽辯體驗。40分鐘的快樂學習,一定會讓全體同學都有所收穫,那就是能完整準確的演唱歌,並且會用動作表現和歌情感來進行歌表演。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5

各位評委、專家:

大家好!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小螺號》。

 一、說教材

《小螺號》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第八冊第四單元,是一首活潑歡快的二段體兒童歌曲,歌詞朗朗上口,富有童趣,第一樂段曲調規整,描繪了大海上面的景色,第二段旋律舒展,優美,抒發了兒童熱愛自然、生活的美好心情。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四年級學生的學情特點,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1、能用歡快的歌聲表現《小螺號》。2、通過學唱歌曲《小螺號》,讓學生體驗大自然的美。根據教學目標,我將本課的重點確定為能用歡快的歌聲表現《小螺號》,將本課的難點確定為波音、滑音記號的掌握和運用。

二、說教法、學法

1、說教學設想

首先我來說說教學設想,本課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為主線設計了“找海螺、聽海螺、唱海螺、演海螺”四個環節,構建了富有童真、童趣的音樂課堂。在這堂動聽的音樂課中,我採取了手勢引導法、視聽法、體驗感受法,通過這些方法營造讓學生樂學的音樂氛圍,將知識融於音樂,學生學的開心,教師教的輕鬆。也更好的調動了學生積極性,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思想。

2、說學法

接著來說說學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在本課中,教師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如小組合作法、自主創編法,讓學生在寬鬆又富有音樂味的環境中享受音樂的薰陶。

 三、說教學過程

(一)找海螺

1、在課堂開始,教師播放音樂《小螺號》,學生律動。通過課前音樂創設音樂氛圍,為音樂學習做好準備。

接著教師:同學們,大海是個美麗的地方,那裡有美麗的浪花、柔和的海風、勇敢的海鷗,當然還有漂亮的貝殼和海螺。你見過海螺嗎?學生:有,沒有

2、師:下面讓我們隨著動聽的歌曲一起到海邊看看美麗的海螺。

播放《小海螺》音樂,出示海螺的圖片

設計意圖:通過圖片和音樂的結合讓學生認識漂亮的海螺,為歌曲情緒做好鋪墊。

3、師:這些海螺,有藍色的、白色的、彩色的,各種各樣,可好看了。你聽,他吹起來了

師範唱:“茫茫的海灘……

寬闊的大海邊傳來了海螺的回聲,請你們來扮演海螺的回聲吧。

師範唱,生扮演回聲。

設計意圖:通過趣味回聲,提前解決難點“波音記號。“

4、認識波音記號

師出示旋律,請學生生說說你認識旋律上的音樂記號嗎?生:認識,不認識。

師比較演唱有波音記號和無波音記號的樂句,讓學生說說有什麼不同,引出波音記號,

請學生嘗試體驗

設計意圖:通過視聽比較法,讓學生分辨旋律中的波音記號,加深印象,接著通過音樂實踐讓學生親身體驗波音記號,這個難點就迎刃而解了。

5、師:大海上那麼多的海螺在大海媽媽的呼喚下都唱起了歌,你們聽,有幾隻海螺在唱歌呢?

聆聽全曲,找找相同的海螺音樂出現了幾次

設計:通過找海螺,讓學生熟悉兩句旋律的音準,為進一步唱準歌曲做好準備。

生:兩次

第一次,第二次

(二)聽海螺

1、師:你們的耳朵真聰明,我們一起來試試,師指導學生演唱第一樂句,注意歌聲要輕快、活潑,認識滑音計劃 師指導學生演唱第二樂句,說說第二樂句與第一樂句相比較有什麼相同、不同的地方?

旋律不同,節奏相同

2、第二次聆聽,請在第一個海螺演唱的地方做舉手的動作,第二個海螺演唱的地方抱肩的動作

設計意圖,通過聆聽比較,讓學生分析樂句。

(三)唱海螺

師:第一次整體演唱

第二次分段指導

1、說說小海螺吹起來的時候,都看到了哪些景色?(4個)

請你試試,

第一樂句,海鷗聽了展翅飛,怎麼飛?(動作解決一字多音)

第二樂句,笑微微,動作解決一字多音,注意聲音力度小 (微微笑,所以聲音要輕一點)

第三樂句,喚船歸,心情怎麼樣?怎麼呼喚才能讓船聽見?(聲音要傳的遠,注意聲音位置、狀態)

第四樂句,阿爸的心情,指導演唱急切的心情

設計意圖:通過動作、情緒引導、歌曲表達的內容引導學生有感情的歌唱,唱好歌。

接著師唱,茫茫的海灘,

2、吹螺號的小朋友,住在大海邊,你能用歌曲中的歌詞形容大海嗎?

(茫茫海灘,藍藍海水)指導演唱,聲音要抒情、優美,體現茫茫

第三次聆聽,說說歌曲可以分成幾部分?為什麼這麼分?

二部分,根據情緒、節奏分,

師:這樣的歌曲格式成為二段體,第一部分情緒,活潑,第二部分情緒抒情

設計意圖:這是本課的一個教學知識點,讓學生給歌曲分分段,從音樂要素上理解,體驗要深。

3、學生完整演唱歌曲

(四)演海螺

請學生表演唱

第一方案:男女生分別演唱第一、二段

第二方案:分樂句對唱

設計意圖:通過拓展表演,豐富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展示的舞臺。

整堂課在優美動聽的歌聲中結束了,總而言之,本課實現了以人為本,把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始終,緊緊抓住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了認海螺、聽海螺、唱海螺、演海螺音樂活動。給學生提供了表演的機會、舞臺,滿足學生表演的慾望,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審美能力。我相信這是一堂美妙的音樂課。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6

一、說教材

《天地在我心》是國小人音版第十冊第三課《幻想》中的欣賞曲,對於《寶蓮燈》這部動畫片孩子都很熟悉,卻很少有孩子知道這部電影取材於民間神話《劈山救母》。影片中的插曲《天地在我心》由男高音獨唱,旋律優美、抒情,抒發了思念和深愛母親的真摯感情。歌曲為三段體結構。第一樂段包含兩個樂句。前句(“天上的星星……一切都沒生氣”)低迷緋徊,後句(“每一個孤獨的……默默地思念你?”)旋律上揚,委婉動盪。這一段表現了魂牽夢縈、思念母親的痛苦心情。第二樂段以前一樂段的音樂為基礎,旋律提高了一個八度,情緒變得亢奮、強烈,宣洩出對母親熾熱的感情,並表達了“相信我會創造奇蹟”戰勝邪惡、劈山救母的堅定決心。最後,“天地已融化在我心裡”的音樂是省略的再現,氣氛寧靜,情緒由激動轉為平和,蘊含著對自己擁有的力量的自信和對光明的未來的嚮往。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我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 通過聆聽《天地在我心》進一步拓展孩子的幻想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2、 通過對動畫片《寶蓮燈》的插曲的欣賞,瞭解神話故事是人們對生活的一種幻想寄託。

3、 聆聽中由電聲音樂演奏的作品所造成的神奇氣氛中,讓孩子感受幻想的意境。

三、說教學過程

根據以上三個目標,我制定了四個教學環節,分別是情境匯入、聆聽感受、拓展感受、課堂小結四個教學環節。下面我就四個教學環節作具體介紹。

(一)、情境匯入

1、由電影故事匯入。

如教師設問:誰能介紹一下動畫片《寶蓮燈》的故事? (在孩子的回答之後教師歸納)[這樣的設計其主要目的是能夠在一開始就引起孩子的注意力,為課堂教學打下基礎。]

(二)、聆聽感受

1、通過故事引出動畫片的插曲《天地在我心》,進行第一次聆聽。[通過第一次聆聽,讓孩子初步感知音樂的風格,明白是動畫片中的哪個主角在表達情感。]

2、通過討論第二次聆聽歌曲,讓孩子體會歌詞的情感,並讓孩子談談感受。[此環節的設計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體會旋律的情緒是怎麼樣的。]

3、再聽歌曲。[安排孩子第三次聆聽全曲的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通過音樂進行想象,演唱這首插曲時的影片畫面及描述的故事內容會是什麼。]

(三)、拓展感受

1、設問孩子,聽到這樣的音樂的為什麼會展開如此想象呢?是什麼樣的音樂表現出這麼豐富的畫面呢?以這樣的問題引出電聲音樂。[通過設問,再次激發孩子的興趣,拓展孩子的幻想能力,讓孩子瞭解電聲音樂。]

2、聆聽動畫片《寶蓮燈》另一個音樂《望月節》。[此環節設計的主要目的就是讓孩子更加深刻的瞭解電聲音樂。]

(電聲音樂是電子高科技的產物,是電子科學運用在樂器上並轉化為音響,通過演奏進行音樂表現的。

電子合成器是先用電子採集各種音源,把幾百種音源的分析,通過高科技合成後做成整合晶片。在演奏時通過操作鍵盤、鍵紐發出各種模擬的音響。)

(四)、課堂小結

安排孩子觀看動畫片片段[這個片段就是在演唱《天地在我心》的片段,[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在學習聆聽之後,再通過觀看畫面感知其歌曲的情緒,讓孩子更深一步地體會音樂的魅力。]

四、設計理念

本堂課是一節欣賞課,因此是以聽為主,所以在每次聽之前都設計了問題,爭取不讓孩子在一遍遍聆聽的過程中失去對音樂的興趣。同時通過聆聽《天地在我心》和《望月節》讓孩子感受音樂的神奇,並且初步了認識什麼是電聲音樂。最後通過聆聽和討論拓展孩子的幻想力,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7

教學內容:

1、學唱歌曲《搖啊搖》

2、歌表演《搖啊搖》

3,選用內容:學習用豎笛演奏歌曲

教學目標:

一、首先學習用聽視唱結合學習歌曲《搖啊搖》,讓學生體會歌曲抒情、活潑的音樂情緒,表達出對童年生活的回憶與熱愛。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接著引導學生創編動作與師生互動的交流,學習以動作來表現體驗自己的情感,背唱《搖啊搖》,並進行表演。

三、然後能聽辨音的高低並進行模唱,在聽視唱中基本能唱準音。

四、最後引導學生用豎笛演奏歌曲《搖啊搖》增強學生學習音樂作品的興趣,提高學生器樂的演奏能力。

教學過程:

一、常規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較有規範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拍或節奏)。

2、複習歌曲請小朋友們說說最喜歡上學期的哪首歌曲/或彈一段前奏問學生歌名。

3、唱一唱;豎笛練習:吹一吹

二:新課學習:

1、匯入:聆聽《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說說樂曲情緒,並用動作表演。

欣賞童謠歌舞《弄堂遊戲》並用動作表演。

小練習:隨音樂拍手:(復三拍子動作練習)歌曲《搖啊搖》旋律熟悉。

3、歌曲學習:教師出示書上插圖,讓學生嘗試怎樣讀更能表現圖上的.意境,教師採用兩種方法讓學生選擇,學生邊划船邊朗讀。

1)說說用以上哪段音樂配比較合適,為什麼?

2)放《搖啊搖》錄音,學生感受歌曲情緒。

3) 放《搖啊搖》錄音,學生做划船律動,體驗6/8拍的強弱感。‘LU’哼唱。

4)教師範唱歌曲旋律,引導學生手指書視譜;

5)結合豎笛進行視奏練習。

6)學生模唱學習歌曲 (部分學生演奏樂器、部分學生模唱;輪換進行)。

4、邊唱邊自編動作表演歌曲《搖啊搖》,要求自創動作,從學生的自創動作中選編成遊戲進行表演。

5、編創與活動

1)讓學生說說三角鐵有哪兩種敲法。

2)分組嘗試選擇滾動式和按強拍打擊三角鐵如何為歌曲伴奏。

3)分組展示

4)讓學生試著敲一敲,說說有什麼特點?(在長音處用 )

5)一部分學生邊唱邊表演,一部分學生用打擊樂伴奏。

6)除選擇三角鐵伴奏外,還能用什麼打擊樂同樣渲染《搖啊搖》的意境。用三角鐵、碰鈴、沙球等為歌曲伴奏。

7)分組或集體表演。

一、根據音樂教室現有的樂器,通過音樂欣賞的形式,讓學生認識和了解各種樂器,並且讓學生參與其中親身實踐,講解各種樂器基本的演奏方法,這樣一來,學生不僅對樂器有了進一步的接觸,而且還對我國的各種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的音樂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

2、通過豐富多彩的音樂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活躍空氣,在緊張的文化課學習之餘可調節情緒,有利於其他課的學習。

二、用多種方法,努力提高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針對本校特點,配合新課程改革,在學習音樂教材的同時運用鋼琴進行音樂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高課堂效率,具體為:

1、其實在音樂欣賞課上,有些樂曲可以利用學校現有的樂器,結合大綱要求,給學生示範演奏,改變以往放錄音讓學生單純欣賞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在欣賞的同時,既開拓了視野,有提高審美能力。

2、在音樂理論知識的教學方面,為避免單純學理論的枯燥,利用情境聯想教學,讓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樂知識。例如音符實值的學習,通過模仿動物叫聲的長短來辨別不同的音符,這樣一來,學生會比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體、電視、音響等不同教學裝置,欣賞大型的交響樂和民族管絃樂作品,讓學生進一步瞭解和感受音樂。

4、課堂上,讓學生上臺演唱,培養他們的參與、實踐能力,學生情緒高漲,使音樂課上得更加生動活躍。

國小音樂說課稿 篇8

各位評委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智障二年級的唱遊活動《農場音樂會》。這是我們班唱遊主題活動《認識動物》中的一個音樂活動。

 一、 說教材

根據《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和培智教育唱遊領域的目標要求我選擇了音樂活動——“農場音樂會”,它是對主題活動《認識動物》的高潮部分,綜合了本期學習的各種小動物,發展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以及音樂感知能力。

“農場音樂會”是一首2/4拍的音樂,曲調簡單易記,這首歌的最高音“i”到最低音“1”適合本班學生的音域範圍。而2/4拍對於孩子們來說比較熟悉了,也易於掌握,符合本班學生的審美及年齡特徵。

二、 說目標

唱遊活動與其他教育活動一樣也是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的媒介。唱遊活動主要對學生有三個方面發展的要求:1、音樂知識技能的獲得與音樂感的發展;2、學習技能、策略的獲得與學習能力的發展;3、情感智慧與積極的個性、社會性的發展。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著導向的作用。根據唱遊活動對學生的發展要求、學生的年齡特徵、審美基礎以及新《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設定實驗方案》的要求我確立了以下的目標:

1、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並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2、能有表情的演唱歌曲。

3、使學生感受樂曲的基本曲調,能仿編歌詞並進行表演,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三、 說重難點

根據本期唱遊活動的總目標要求以及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培養。我把本課重點定位於引導學生嘗試用多種形式演唱歌曲。難點則是學生能仿編歌曲,在歌曲中創編五種小動物的叫聲,在以往的活動中還沒嘗試過,這算是本期唱遊活動給學生提出的新要求。總之,我樹立了科學觀、學生觀、整合觀、系統觀力求形成有序的目標運作程式,使活動呈現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於遊戲、生活情景中。為此我做了如下準備活動:

(1) 教師反覆體會歌曲的情感表達,儘可能將歌曲處理得生動、有感染力。

(2) 各種小動物頭飾(如:豬、牛、羊、鴨、小鳥、小貓、小狗等)。

(3)多媒體。

四、 說學生

本班共有學生11,男生3,女生8人。平均年齡為9歲,都是中度智力障礙學生,其中自閉症學生3人,唐氏綜合症學生4人,多動症學生4人,他們或多或少都存在著語言障礙。學生總體都比較活潑,部分學生膽子較小,不能充分表達自己的情感體驗,在這次活動中,我儘量提供場景鼓勵全體學生參加。2/4拍子音樂對於小朋友來說比較熟悉,我儘可能多鼓勵學生邊唱邊表演,訓練學生的口語能力及創編歌曲的能力。

五、 說教法

新《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活動中應力求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生互動”。學生是善於模仿的,教師在活動中應樹立良好的榜樣,使幼兒受到積極的情緒感染。由於智障學生思維具體形象、生活經驗有限,語言表達、情感感知都不充分,所以教師在活動中應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因此本次活動教師除了有飽滿的情緒外,還根據教學目標、任務;學生心理特徵、知識水平;教學條件等採用了適宜的教學方法。我採用的教學方法有:

1、 模仿示範法:教師富有情感的唱他們喜愛的歌曲,使他們真正的受到情緒的感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

2、 情景表演法:常說以景生情,情景的提供對學生非常重要,利用多媒體,讓學生置身於情景中能更快激發學生的活動興趣及積極性。

3、 體驗欣賞法:當學生獲得一定經驗、情感的體驗時往往會使自己的表演更具感染力。在教師的引導下,欣賞自我創造表演的結果,激發學生的自信心。

4、 教具演示法:這種教法直接刺激孩子們的視覺感,使他們獲得積極的直觀審美感受。

5、 賞識激勵法:當學生在活動中取得一定成功時給予及時的肯定,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使學生藝術性、健康性、愉悅性都得到和諧統一。

6、 啟發法:以學生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他們自覺完成教學任務,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7、 多通道參與法:新《綱要》指出,要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用適當的方式表達,交流探索的過程和結果”。使學生體驗活動的有趣以及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

六、 說程式

低年級學生的天性是活潑好動的,所以遊戲成為了學生學習的主要方式,在遊戲的情境中,學生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和表演慾望,使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成長和發展。我力求讓學生在動靜交替、輕鬆的遊戲氛圍裡完成教學目標及任務。本次活動我設計了以下四個環節:

1、以律動遊戲《火車開了》,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以生活情境坐小火車到農場去參加農場音樂會,匯入活動。

2、 新授歌曲《在農場裡》,以“欣賞歌曲——學唱歌譜——朗讀歌詞——學唱歌詞——跟伴奏唱歌——表演”等程式學習歌曲《在農場裡》。

3、用遊戲情景激發幼兒創編歌曲

(1) 播放動物叫聲,讓學生猜是什麼動物,以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通過展示動物圖片以及要求學生模仿相應動物的叫聲激發學生的表演慾望,再通過提問激發學生的探索慾望,(如:“農場召開音樂會,有許多小動物參加,你們猜猜還有誰會來?”“這些小動物會怎樣唱歌呢?請把喜歡的小動物編到歌曲裡。”)

(2) 請學生選擇喜歡的小動物創編歌曲,使學生在輕鬆的氛圍裡自由發揮創編能力,並在活動中給予學生及時的肯定。

(3) 在老師的琴聲伴奏下學生試著演唱創編的歌曲。

這個環節主要運用啟發法激發學生的積極參與和表演創編慾望。解決學生創編歌曲的難點。

4、演唱歌曲,通過演唱歌曲,使學生感受樂曲歡快的節奏,獲得快樂的情感體驗,並從音樂中感受動物可愛的形象,教育學生愛護小動物,懂得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熱愛大自然。

七、 活動總結與延伸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很多小動物,有汪汪叫的小狗,喵喵叫的小貓,嚕嚕叫的小豬……動物們都非常可愛,它們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要愛護他們,保護他們,跟小動物們友好相處。

八、 活動預測

通過以上的各環節以及學生的實際感知水平,我想學生能完成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在活潑、輕鬆的情景中膽子小的學生也能激發創作表演的慾望。可能少數學生在嘗試創編歌曲這一環節掌握不是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