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演講稿>說課稿範文>

《荒島餘生》說課稿

文思屋 人氣:4.95K

老師會在上課前準備好說課稿,以便上好課!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關於《荒島餘生》說課稿,歡迎大家閱讀!

《荒島餘生》說課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說課的文章是笛福的小說《魯濱孫漂流記》中的節選部分《荒島餘生》。《荒島餘生》是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中的一篇閱讀訓練課文。根據新的課程標準,作為一篇閱讀訓練課文,教學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體現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即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與文字進行充分接觸,突出學生與文字之間的平等對話,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

一、說教材

《荒島餘生》是第五單元中的課文。本教材的前面四個單元分別為成長、祖國、傑出人物、文化藝術。在這些單元的基礎之上,設定本單元的主題是探險——探尋人類的未知世界、挑戰人類自身。根據中學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徵,需要這種探險精神。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可以激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對自我的挑戰。作為教師要對這種探險精神進行正確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要抓住這一教學契機,引領學生進入奇妙地探險之旅,享受探險的無窮樂趣,培養學生敢於冒險,樂於探索的優秀品質。培養積極、健康的人生觀和正確的價值觀。教材這樣的安排從中學生的認知規律出發,符合中學生的成長特徵。因此,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可確定為:

1、知識與能力:豐富探險知識、地理知識和其他文化知識,提高對這類文章的閱讀能力。

2、過程與方法: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起探索奧祕的興趣,培養敢於探險的勇氣、集體主義觀念和必要時為所熱愛的事業而獻身的崇高精神。

在單元的總目標之下,設計課文《荒島餘生》的教學目標。因為是節選部分,所以我們要對《魯濱孫漂流記》這本書進行充分的閱讀。把握正確的思想內容,從而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

針對《魯濱孫漂流記》這部世界名著,在一段時間裡,受“左”的思想影響,權威的解讀往往過於強調意識形態,把魯濱孫看作是當時處於上升階段的資產階級殖民者的典型,而對於魯濱孫身上所擁有的人類優秀品質的精華(如堅忍不拔、勤勉實幹、創造進取等)沒有給予充分的關注。實際上,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動無數的讀者,乃在於這部被稱為“生活的教科書”的作品,啟發人們去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正因如此,在歐美的許多國家,這部作品一直被當做兒童的必讀書。由此看來,可以從不同角度來解讀這部作品,這裡則可把重點放在代表人類創造、進取典型的“魯濱孫精神”這一點上。選自《魯濱孫漂流記》的《荒島餘生》。這篇課文,既沒有節選魯濱孫海上遇難、生死繫於一髮的驚心動魄的情節,也沒有節選魯濱孫在荒島上如何歷盡艱辛謀生的傳奇故事,這裡節選的部分,並沒有多少故事,大都圍繞魯濱孫落難荒島之初的心理活動展開敘述。課文呈現給我們的是魯濱孫在一段時間內的心態變化歷程。學習這篇課文,關鍵要理清魯濱孫的心理路程,從中可以看出魯濱孫的荒島創業所折射出來的人類理性思維之光。因此,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的要求,目標由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組成,及分析教材內容、特點,參照學生現有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目標:

A、瞭解作家作品;增加語言積累。

B、通過教學,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分析和歸納整理的能力;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

繼續練習快速默讀課文,抓住課文主要資訊,概括內容要點;體味重要詞句在文中的意義和作用;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通過課文的學習,使學生敢於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挫折,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養成勤勉實幹愛勞動的良好習慣。通過教學,聯絡實際,還應引導學生“學會生存”,培養學生的生存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七年級學生由於年齡關係,相象力豐富,但社會閱歷淺,對生活的感受不深,對人物心理活動的揣摩不夠理性和深入。因此,教學重點確定為:通過分析心理活動,把握人物形象。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增強生命意識。

教學難點是學生沒有足夠的生活經驗與體會,難以理解如此複雜的心理變化過程,要加強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教學方法

本課教學採用閱讀教學法。通過閱讀讓學生把握閱讀材料的大意,培養從材料中捕捉重要資訊的能力。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

四、說學情

七年級的學生在課外閱讀過一些小說,但在課堂上接觸小說並不多。特別是本篇課文以大量的心理描寫來表現人物,這給學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難度。從心理角度來說,由於學生的社會閱歷淺,要設身處地地揣摩人物的心理,還要發揮豐富的想象力。通過充分閱讀文字來把握人物。因此,教學設計為中等程度。

五、教學過程

教師通過備課、上課、批改、練習等方式從事教學工作。無論老師怎樣教,如何精心設計教案,利用教學技巧。其最終的目的不是為了表現老師,而是為了學生。說到底,就是學生“學到了什麼”。如果學生沒有學到該學的知識,那麼教師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無價值的。因此,本節課的設計充分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出發,以學生學到了什麼為教學的基本點設計本節課的教學過程。

(一)新課匯入

老師在閱讀同學們作文的時候,經常發現很多同學愛做夢。今天我們一起來做這樣的一個夢。在夢中突然有一天,你發現獨自一人在廣漠的沙漠裡或是無限的黑暗中或是茂密的原始森林。那時你會怎麼辦呢?說說自己的想法。(由此匯入新課。)

利用情景教學法,面向全體學生。設計這樣的匯入貼近學生的實際,有助於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發揮學生的好奇心,也可讓學生依據生活積累處理問題,培養處理實際問題的能力。又緊扣文章內容,遷移到面對荒島這一特定的情景,有利於匯入。

(二)文學常識積累

簡介作者及《魯濱孫漂流記》

1、由學生七嘴八舌進行介紹

2、教師進行歸納整理,形成知識體系

為了擴大學生的知識面,開拓視野,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如何收集資料的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本課前,請學生事先去查詢作者及《魯濱孫漂流記》資料。

(三)易錯字指導(學生讀課文時,投影字詞)

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利用圈點法,找出易讀錯易寫錯的字。通過這一活動,可以讓學生根據自身不同情況進行查漏補缺,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整體感悟(學生自讀課文,篩選資訊)

1、如果你是魯濱孫,面對荒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或者你的結果是什麼?說說你的理由。

預設生A:死

孤獨、寂寞、困難大、衛生太差、沒有生活條件等

預設生B:活

魯濱孫可以,我也可以

具備了最起碼的生存條件

(延伸)

2、事實上魯濱孫活下來了,並且獨自一人活了28年。魯濱孫活下來的理由是什麼?(從文中篩選資訊)

預設生:可以說其中的一點或多個方面,最後歸納。

歸納:在海難中,同船的11個人中,死了10個,就他一人活著,這是上帝對他的特別關照;特別是從擱淺的船上獲得了維持生活的大量必需品,這是上帝對他的格外恩賜。而他的日記本上所列出的六大“好處”,最集中地體現了魯濱孫要頑強活下去的理由。

通過自身面對困境時的選擇,經過對比活動,理解人物活下去的理由。培養學生從文字中篩選資訊的能力,充分閱讀文字,使學生對課文內容流下深刻印象。瞭解人物的'心理活動,為下一教學過程做鋪墊。

3、通過閱讀,你發現文章所蘊涵的思想感情是什麼?

可以是原文,也可以是自己的話。

課文中的原話:“在最不幸的處境之中,我們也可以把好處和壞處對照起來看,從而找到聊以自慰的事情。”用自己的話概括為:一個人在逆境中不要悲觀絕望,而要努力看到積極的因素,從而改變自己被動的局面。

(五)品味探究:

1、其實,當魯濱孫一開始面對荒島時,也曾想過會死,但他活下來了,而且活的很好。這其中魯濱孫經過了一系列複雜的心理活動。請同學們找出這一心理變化過程。(小組討論,各抒己見,組長歸納)

預設生:悲傷、難過、絕望、平靜、冷靜、深思、憂鬱、希望、目標、追求、積極向上等

歸納:心理:矛盾(生存——毀滅)→希望(物質條件)→精神(寫日記)

作為教學的難點,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當學生不能完整的理出心理變化過程時,對區域性的理解也應該得到肯定。運用小組討論的方式可以帶動部分學生的積極性,通過交流得以思考過程更加完善。培養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

2、讀一讀:

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心理描寫,讀一讀。

注意:體會主人公的心情

讀出適當的語氣語調

適當的停頓和重音

先自由讀,然後由學生個別朗讀,並有學生自己進行評價。

3、在不斷變化的心理過程中,魯濱孫做了哪些有意義事情?

預設生:搬東西、羊狗和貓、做圍牆、如何做墨水、寫日記、計算時間等

主要事情:決定活下來——計算年月日——做木柵欄圍牆——寫日記

讓學生充分利用文字,篩選資訊,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篩選能力、組織能力、思維連貫能力、表達組織能力。教給學生分析人物的方法,通過心理描寫來逐步分析人物。理清課文思路,把握心理過程。

(延伸)

4、結合心理變化和事情,運用下面的句式說說魯濱孫是怎樣的一個人?理由是什麼。

請用“魯濱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這一部分的教學中,可以通過學生的不同理解,從而分析以下幾個問題:

A、如何理解他的寫日記和閱讀《聖經》的行為?

人們記日記往往是為了記錄生活,撫慰心靈。日記總是面對自我而非他人。魯濱孫記日記的行為,表明他作為一個文明人精神方面的需要,證明自己活得明白,在時間的長河裡沒有走失。西方人普遍面臨的一個精神問題是人與上帝的關係。在這種荒島上,人更有理由相信上帝的存在(在這部名著裡多次提到《聖經》及魯濱孫對上帝的祈禱)。有了這個前提,魯濱孫就有了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B、怎樣看待他在逆境中的自我安慰?

預設生:勇敢的、堅強的、腳踏實地的、積極樂觀的、不畏懼困難、追求精神生活等

魯濱孫精神:堅忍不拔 勤勉實幹 創造進取

這一環節的設計,根據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概括能力,以及生活積累的不同,給層次不同的學生以充分發揮的空間。體現新課標中閱讀的主體性和獨特的體驗,同時又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篩選、表達、組織能力。以點帶面的教學設計可以減少上課的環節,提高教學效率。對學生的回答只要不是偏差太大,都給以肯定。但特別強調堅忍不拔、勤勉實幹、創造進取是精神的精髓。引導學生從課文出發,聯絡自己的生活體驗,正確看待探險,正確對待少年時代的夢想,瞭解探險的價值和意義。

(六)體驗反思

從魯濱孫這個人物身上,你得到了什麼啟示?

(七)課外拓展

閱讀下列材料:

1、一位年輕人在一次爬山過程中,由於不服從集體的安排而摔死了。

2、有一位學生因為在學校受了老師的批評而選擇了自殺。

3、因為違反了交通規則一位小女孩失去了生命。

4、一位男孩為了表現自己的勇敢從三樓跳下,不幸死了。

請你以“生命”為內容,談談自己的看法。或以“借方”和“貸方”的形式,列舉他們活下去的理由。

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都希望去探知未知世界,針對青少年的這種心理特徵,及近幾年來青少年非正常死亡人數的不斷增加,給予正確的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意識教育。從而引起對生命的價值和意義的思考。

(八)教師小結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無論身處何種境地,都要正確的面對,培養積極、健康、樂觀的人生態度,升起心中永不落的太陽。

(九)佈置作業

1、材料:由於發展不平衡,東西部差別較大。當你面對西部無數青少年渴望讀書的眼神時,你會想些什麼呢?

請以此為依據,寫一段心理路程。

2、課外閱讀:

《魯濱孫漂流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寫一篇讀後感。

板書

心理:矛盾(生存——毀滅)→希望(物質條件)→精神(寫日記)

主要事情:決定活下來——計算年月日——做木柵欄圍牆——寫日記

推出:堅忍不拔

勤勉實幹 魯濱孫精神

創造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