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文思屋 人氣:1.61W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1

20xx年10月28日寧縣城關國小優秀教師在我校舉行了“送教下鄉”的活動,通過這次的“送教下鄉”活動,我感觸良多,受益匪淺。下面就談一談對本次活動的感受。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

這次活動,我有幸觀摩了三節公開課:一節是杜會玲老師所講的“比的基本性質”;一節是張老師所講的“表內乘法(二)”和王倩老師的“I have a penpal”。三位老師的課都很精彩。說是精彩,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得到印證:

首先,三位老師語言親切和藹,消除了學生對陌生老師的心理隔閡,它能有效帶領學生一起走進課堂,深入文字,深入人的心靈深處。杜老師課堂語言幽默,簡潔,準確,他用自己的揮灑自如的語言帶著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通過簡單明白的通俗語言,讓學生由淺入深,不知不覺中把比的基本性質的用法瞭然於心。讓學生深切感受數學課學習其實並不難,只要你能做學習中的有心人,善於積累總結學法經驗,就能找到解題的規律和技巧.

其次,教師著眼於學生自主發展的課堂教學,做到“先學後教、師導和學生討論相結合,這是夏老師所執教給我的深刻印象。

再次,三位老師用設疑解難的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課堂學習,創設民主、和諧的氛圍,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如,我們在課堂上,就看到了老師每次的解題方法指導紮實有效,相當到位,可以說是“潤物細無聲”,學生真的是學有所得。

當然存在一些不足,由於是農村學生,加上是外校老師來上課,學生不敢大膽發言,條理不夠清晰。但我們聽課老師能通過他們在教學活動中的語態、引導、評價、調控等方面看到上課的教學功底。

總之,這次送教下鄉的活動,使我更深刻地體會到了學習的重要性與緊迫感。在以後的教學中,本著吃透教材,吃透學生,提升自身素質去努力,不斷學習,博採眾長,充分利用一切學習機會,學習百家而頓悟,積澱教學素養。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2

20xx年9月22日,沙河市教育局舉行了送課下鄉活動。我有幸可以去聽課,通過這兩節課,我受益匪淺。這兩位老師都有豐富的業務知識和組織協調能力,有教改理念和創新精神。並且她們教學語言準確,精煉,有感染力。這讓我要好好領會。

第一位老師,教學目標明確,思路清晰,並且做到了環環相扣。在這一節課中,她以圖片的形式來講解,用圖說話。我覺得老師最為出彩的是她這一首詞《山坡羊·潼關懷古》一直讓學生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理解作者的感情,可以很容易地做到背誦,真是兩全其美。短短的一節課,滿滿的知識,學生還是在她的指導下,背熟了,理解了。這堂課真的很成功。

第二位老師講的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堂課課堂結構合理,重點突出,突破難點,詳略得當。還能夠注意調動學生自主、合作、探究,互動和諧。使整堂課多姿多彩,同時她也強調朗讀,這樣可以讓學生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並且運用其它詩來對比,更能生動的體現出作者的情感。這又是一個出彩的地方,為這堂課潤色不少。

我們是實習老師,本來就經驗不足,而這次送課下鄉,無疑是雪中送炭,給了一次有助於我們提升的機會,這讓我們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細細回味兩位老師的課後,我發現了好多新的點子,值得我們去效仿,去學習。很感謝有這樣的一個機會,能讓我們有所收穫,希望我們實習老師都可以在這半年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3

通過這次的送教下鄉聽課評課活動,讓我這個教學時間長的老教師受益匪淺。聽完這幾節課,心中除了讚歎和佩服,更多的是自己有所收穫的那份欣喜。下面是自己的一點收穫,或者說是感想,寫出來大家一起分享。

第一、過硬的基本功非常重要

在英語基本功方面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我校吳玲老師的英語課,做為一名剛參加工作不到二個月的英語教師,在英語課堂上能說出一口流利標準的英語,非常令人佩服。語音的標準及語言的流利,對學生來說非常重要。它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影響學生的一生。

第二、活動的設計服務於目標

語文課堂的活動設計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活動的設計要服務於教學目標,有效的教學設計才有高效的課堂。教師們在活動設計方面不僅要考慮活動的可行性,而且要考慮到它的必要性,有些活動雖然能調動課堂氣氛,但是卻不能很好的服務於目標,那它就沒有設計的必要。如實驗中學的耿濤老師的導學案以及小組討論等新的教學課堂設計讓人耳目一新,他可以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提高了課堂的效率。老師也成為課堂的組織者和參與者。課堂真是“其樂融融”。

這幾節課,我是以一種欣賞和享受的心情聽完的。匯入的自然,過渡的簡潔而不留痕跡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通過這次聽課,我開闊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同時我對自己也提出了許多問題去思考,怎樣讓自己的語言更優美?怎樣讓學生喜歡上課?怎樣培養孩子的能力?在以下幾方面要多下功夫:

1、學課堂情境設定。2、學習駕馭課堂的能力。3、學教學環節設計。以後,我會更加積極投身到語文教學中,以合格教師的要求來規範自己的教學行為相信通過我的不斷努力,一定能不斷進步。總之,這次送教下鄉活動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不但學到了一些理論知識,也從授課教師身上學到了一些教學技巧,這都會為我以後的教學工作注入強大的動力。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4

在元光國小舉行了漳州市國小十佳優秀青年教師送教下鄉活動,聆聽了長泰巖溪中心國小戴阿茂老師和漳州市第二實驗國小曾福珊老師的兩堂課,讓我有機會“重溫”十佳風采,收穫良多,感受頗深,下面就談談我個人的一些心得體會吧。

戴阿茂和曾福珊兩位老師一上場,給人的感覺就是大氣、沉著,具有親和力。漂亮的板書,娓娓動聽的語言,無不凸顯教師紮實的知識功底和過硬的教育能力。

第一節課,聽的是戴阿茂老師上的四年級《數學廣角》。等待上課時,課件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茶文化圖,隨著新課的匯入,課題的出示——“沏茶中的數學問題”,我眼前似乎呈現這樣一幅情景:伴隨著飄渺、優雅的輕音樂,老師與學生侃侃而談,靜靜地探究著沏茶中的數學問題……很令人嚮往,卻也很不切合實際。本節課,戴老師從學生最為熟悉的身邊事入手,大膽放手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學會了在多種方案中尋找最優方案的意識,同時感受到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問題。聽了這節課我感覺有些遺憾,對於四年級的國小生來說,活躍、有趣的課堂應該更能吸引他們。如果戴老師在匯入時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堂課肯定會更加完美。

第二節課是漳州市第二實驗國小的曾福珊老師上的二年級數學《對稱》。課前互動時,曾老師鼓勵學生積極舉手回答問題,回答錯了也沒關係。簡簡單單幾句話,拉近了與學生的距離。對於課前的準備,只要求學生帶上數學書本、筆、尺子,外加一把剪刀和一張卡紙。就這麼簡單?通常看別人上公開課,總要準備七七八八的一大堆,尤其是《對稱》這一課。課堂伊始,我便被曾老師甜美的聲音給吸引了,運用“蜻蜓”與“蝴蝶”的對話,直接質疑:我們是一家人嗎?引發學生的認知衝突和探究慾望:為什麼在數學王國裡,它們是一家人呢?簡單明瞭地切入主題,找找它們之間的相同點,由此引入課題:對稱。接下來,沒有多餘、繁瑣的話語,直接示範剪紙,一步一步,讓學生看得清楚明白。然後再讓學生說說剪對稱圖形的步驟。接著動手操作,選擇學生的作品展示。再通過檢驗,引出對稱軸。環環相扣,不突兀,不浮躁,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到新知識。

兩位老師的課各有千秋,卻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充分利用教學內容,融入情感教育。“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戴阿茂老師的《沏茶中的數學問題》自始至終無不貫穿愛惜時間、節約時間的思想教育。想起他不止一次溫和地問著:“你為什麼比別人慢?”沒有要求學生回答,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從探究學習中悟出“省時”,如何做才“省時”。曾福珊老師的課裡也有這樣的細節,如使用剪刀提醒學生要注意安全,如驗證長方形有幾條對稱軸後,教育學生有些事情需要通過驗證才能做出判斷,再如找一找生活中哪些東西是對稱的,要學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如課堂結束之前希望學生把我們的世界裝扮得更美麗……簡單輕柔的言語,沒有過多的強調,一語帶過,卻深入人心,舉手投足間彰顯著教師特有的人格魅力。

教壇無邊,學海無涯。在以後的工作中,我會繼續向教育教學經驗豐富的老師學習,尋找自身的差距,以更加昂揚的鬥志,和更加飽滿的熱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5

我很榮幸和學校的領導去廬豐中心國小參加“送教下鄉,送培下鄉”活動。活動時間雖然只有半天但我卻學到了很多:

首先授課的是上杭臨江城西國小的陳寶香老師,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國小二年級語文下冊《15畫風》第一課時。

說來很巧,這節課在龍巖學習時聽過,前段時間自己也開了這一課的`公開課。當知道陳老師要上《畫風》時,我有點不敢坐在座位上,我怕自己上的遠不及陳老師,怕自己會自卑。我帶著畏懼和學習的心態坐了下來,在聽課過程中,我從陳老師身上學到了很多。陳老師的本次教學活動是以“提升寫字教學有效性的研究”為專題,針對寫字教學,我想談談我的收穫:

一、陳老師對學生寫字習慣的培養是時時刻刻的,是細節入手的,是貫穿整堂課的。在板書課題時,陳老師就引導學生一起書空,注重學生平時的一點一滴。

在我的課堂中也會出現這樣的環節,讓學生跟著老師書空,我會讓學生邊書空邊將筆畫說出來,我認為這可以加深學生對字詞的記憶,但美中不足的是我無法做到時時這樣、刻刻堅持。在聽了這節課後,我將總結經驗,將有用的教學模式不斷在課堂上體現。

二、要求會寫的字做到先認識。

陳老師在引導學生寫字前充分地讓學生識字。如,各種形式的讀、創造性的字理識字、組詞識字等方式,讓學生在會認的基礎上會寫。

低年段的生字教學基本環節都是先通過各種方式讓學生認識生字,然後再組織學生書寫。雖然環節大致相同,但在日常的教學中,運用字理讓學生直觀形象的識字卻是少之又少。有了陳老師的引導,我將不斷學習中國博大精深的漢字,做到“先學後教”,做到胸有成竹。

三、寫字過程層層遞進。

本堂課課件出現了七個需要寫的生字,這七個字中陳老師又分為兩組,第一組四個字,分別是“濤、丹、顯、絲”它們的共同特點是都有主筆橫,陳老師在教學這主筆時有自己親身範寫,有電腦老師範寫。讓學生很容易地掌握主筆的關鍵。第二組三個字,分別是“陳、忽、藝”這三個字的共同特點是都有鉤。“陳”重點在“橫撇彎鉤”、“忽”重點在“臥鉤”、“藝”重點在“橫折彎鉤”這三個鉤都不容易書寫,在教學時,陳老師對這三個字分別作了分析和對比,讓學生直觀形象地理解和融匯。在生字教學過程中,陳老師還不斷地給學生編口訣,讓學生在有節奏的順口溜中記憶生字。

好的課堂決定著學生好的發展。對於二年級的學生來說,識字寫字是重點,陳老師的細膩教學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了本課的生字,在教學中,我也應該將生字的識記和書寫滲透到方方面面,真正讓生字教學做到紮實有效。

第二節課授課老師是上杭實驗國小的鄒翠金老師,她所授的是人教版國小五年級語文下冊《16橋》第二課時。

鄒老師的課真可謂是淋漓盡致,讓我大飽眼福。就這節課,我的體會有如下幾點:

一、鄒老師課前的圖片、錄影、背景音樂都與文字相吻合,有利於氣氛的渲染和情感的激發。這些圖片、錄影能讓人體會到情況的危急和扣人心絃。

二、在本堂課中,鄒老師充分體現了高年級同樣需要注重寫字教學。鄒老師在寫字教學中有針對性地抓住了含“口”部的字進行比較、發現規律,讓寫字教學紮實而又顯得高效。學習“祭奠”時更是通過字理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三、在處理課文內容時,鄒老師通過品味動作、語言、神態,讓學生感知老漢的形象。其中更注重朗讀的指導和訓練,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彙,如,動作詞“站、盯”;語言“橋窄!排成一隊,不要擠!黨員排在後邊!”;神態詞“冷冷地”等。引導學生讀出情、讀出味、讀出神,促進學生對文字的理解。

四、注重讀寫結合,學以致用。

在感知老支書的感人形象後,鄒老師讓學生把人們祭奠老漢和他兒子的場景寫下來,在背景音樂的烘托下,這環節真可謂是“水到渠成”啊!

鄒老師的一堂課讓我明白了先學的形式可以豐富多彩,“先學後教”不能僅僅是解答聯絡的枯燥過程,也是落實“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過程,更是讓學生學會學習語文的過程。

張老師的講座更是讓我感觸深刻,講座內容豐富,具體深刻。他針對寫字教學這一塊做了詳細的解說。

第一,他對寫字教學中出現的狀況做了詳細的說明:

一、認識模糊,對寫字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二、方法單一,教學模式僵化,寫字教學枯燥無味;

三、急功近利,重視特長生的培養,護士全體學生的整體提高。

第二,張老師對學生握筆的姿勢做了示範及演說。在學生寫字過程中,會出現多種不一樣的寫字姿勢,其中最常見的有:直線型、錯位型、扭曲型等。回到學校上課時,我特意讓學生擺出自己平常的寫字姿勢,發現真的大部分學生的姿勢都是錯誤的,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時刻提醒並引導學生使用正確的寫字姿勢。

第三,張老師對國小階段寫字教學的達標要求做了比較系統的概括,讓我重新溫習了課程標準,對教學的方向更加明確。

第四,張老師將他對寫字指導方法的研究和我們分享,內容很多,由於時間關係,他只和我們分享了“木字旁的寫法”、“日部的寫法”、“米字旁的寫法”、“目部和月部的寫法”以及“寶蓋頭的字的特點”、“託底字的寫法”、“以左半部為主體的字的寫法”、“以右半部分為主體字的寫法”等。這些型別字在日常書寫過程中自己會去注意,但是在教學中運用卻少之又少,學生對字形結構的處理做不到有把握。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應該多學習豐富的經驗,讓好的方法融入課堂,讓課堂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讓課堂氣氛展現更完善。

送課下鄉聽課心得體會範文6

我有幸觀摩三位漳州市十佳教師的課堂風采,受益匪淺。回味三個活動,真是各有千秋、各有所長。

一、圖文並茂、賞心悅目的語言活動

卓玉香老師的語言活動《問答歌——我唱歌兒騎大馬》》,總體下來給人一種感覺就是“圖文並茂、賞心悅目”。

1、教具充足、功能強。如自制竹馬,從開始的活動引入、中途的遊戲到結束的離場,無一不讓幼兒樂在其中。而且還引用生動的媒體,並藉助形象的板書畫面,讓幼兒能很快理解並熟悉兒歌內容。

2、環節活潑、緊湊,面面俱到。教師從“騎馬”激趣,引出內容——熟悉理解兒歌內容(提醒幼兒注意翹舌音)——學習用各種形式朗誦兒歌——理解問答歌的形式及認識兒歌名稱——藉助玩具、材料表演兒歌至結束。環節雖多,但教師都能自如帶過,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在活動中都能玩的盡興,學得開心。

二、形式多樣、民主自由的計算活動

整個活動中,趙春瓊老師能明確活動的目的——引導幼兒學習5的組成,而且能努力營造活潑、有趣、民主、自由的活動形式,如:師生兒歌對答、幼兒分工合作、配樂遊戲、自主選擇操作材料再次練習等。因此雖看似較單調、枯燥的計算活動,幼兒卻能興趣濃厚、積極參與,也是一個成功的活動。

三、生動活潑、自然有序的音樂活動

孫婉貞老師的音樂活動《小老鼠打噴嚏》,雖然只是一段短短的樂曲,但是卻給孩子們帶來了一個廣闊、有趣的音樂空間。

1、取材不錯,方法恰當。

樂曲節奏分明,曲調詼諧、有趣,再加上老師生動的故事引入、逐段的講解演示,還配上形象完整的樂譜和生動有趣的動作,讓人發覺原來這短短樂曲中竟然蘊含著如此生動的內容,讓人浮想聯翩。因此不但讓臺上孩子們熱情參與,也讓臺下的老師蠢蠢欲動。

2、引導有方,收放自如。

如:利用小道具——手鍊,讓幼兒快速理解並熟記表演的隊形方向(省掉老師很多的工作量)。而且教師能借助啟發性的問題,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瞭解樂曲形式、節奏、內容,並積極參與模仿及創編動作。因而整個活動給人一種生動活潑、自然有序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