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1W

我們心裡有一些收穫後,常常可以將它們寫成一篇心得體會,這麼做可以讓我們不斷思考不斷進步。那麼要如何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1

說到嚴志和,首先就應該注意到,小說中曾經幾次提到過嚴志和的所謂“莊稼性子”。在我的理解中,這“莊稼性子”指的正是嚴志和身上的農民品性。具體來說,嚴志和首要的性格特徵是樸實厚道、惜地如金。這一點,在他與朱老忠以及“寶地”的關係中表現得異常突出。一個不容忽視的重要情節,就是嚴志和幫著從東北返鄉的朱老忠在故鄉最終站住了腳。對於離開故鄉已經長達20年之久的朱老忠而言,通過怎樣的方式才能在故鄉立足,的確是一個十分迫切的重要問題。我們很難設想,如果沒有嚴志和主動提供臨時住所,沒有嚴志和的積極幫襯,朱老忠一家千里迢迢回到故鄉後的遭遇會是什麼樣子。在這樣的意義上,說嚴志和對於朱老忠的幫助乃是一種雪中送炭式的行為是毫不為過的。

然後,就是嚴志和與土地之間的深厚感情。正因為嚴志和深知土地的存在對於農民的生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所以他才千方百計地試圖保住祖輩遺留給他的那塊“寶地”。一直到運濤入獄與老奶奶猝死這樣的雙重災禍同時降臨到他身上的時候,被迫無奈的他才把這塊珍貴的“寶地”出賣給了地主馮老蘭。

嚴志和性格特徵另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一種貌似軟弱的生命堅韌。人物這一方面的性格特徵,在過去曾經被指認為是一種生性的懦弱。現在看起來,這樣一種多少帶有一些否定意味的人物評價方式,其實是很難成立的。實際上,過去的研究者是誤把人性中自然的一面當作了懦弱的體現。閱讀《紅旗譜》,我們不難發現,小說中以個人的微弱力量而承受生活苦難最多者,實際上正是嚴志和。當自己的父親嚴老祥因故出走關東之後,一家三代五口人的生活重擔事實上就落在了嚴志和一個人的肩頭。在那個兵荒馬亂民不聊生的時代,上有老下有小的嚴志和,要想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需要付出怎樣巨大的代價是可想而知的。然而,生活卻並沒有因此就停止對嚴志和的打擊,在小說故事情節集中展開的前後不到幾年的時間裡,嚴志和所遭受的人生打擊可謂是接連不斷。先是運濤的入獄,然後是老奶奶的猝死,緊接著是“寶地”的被迫出賣,最後又是另一個兒子江濤的被捕入獄。很顯然,無論是任何一個人,在接二連三地承受這一系列打擊之後,也都會產生極為痛苦的精神感受的。嚴志和的情況就是如此。且讓我們來看得知運濤入獄的訊息之後,作家關於嚴志和的一段描寫:“嚴志和,本來是條結實漢子,高個子,挺腰膀。多年的勞苦和辛酸,在他的長腦門上添上了幾道皺紋。平時最硬氣不過。做了一輩子莊稼漢,成天價搬犁倒耙。當了多少年的泥瓦匠,老是登梯上高。一輩子災病不著身,藥物不進口。一聽得親生的兒子為"共案"砸進監獄,就失去了定心骨。他迎著朱老忠緊走了幾步,身不由主,頭重腳輕,一個斤斗倒在梨樹下。一陣眼黑,跳出火花來。”過去的研究者之所以指認嚴志和生性懦弱,很大程度上正是因為小說中不斷地會出現如同以上段落一樣的關於嚴志和遭受人生打擊之後痛苦萬狀的描寫。現在我們當然已經看得很明白,把嚴志和遭受慘痛人生打擊之後本能的痛苦反應理解為他的生性懦弱,本身就是極端錯誤的。實際上,作家對於嚴志和這樣一種痛苦情狀的生動描寫,其實正應該被看作是作家對於人物一種真實人性的挖掘與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小說就應該是一種關乎於人性的語言藝術。嚴志和形象在《紅旗譜》中的出現,正說明了作家樑斌其實具備著一種透視表現鄉村世界中真實人性的藝術能力。嚴格地說起來,正是因為嚴志和在連續地遭受了一系列人生打擊之後,最後仍然能夠以堅定的人生意志戰勝這些人生災難,仍然加入了共產黨,仍然與這個不公平的社會與世界進行著可謂是殊死的抗爭,所以,嚴志和才的確稱得上是一條具有真實人性的鄉村世界中相當少見的硬漢子形象,是樑斌的長篇小說《紅旗譜》中塑造最為成功的農民形象之一。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2

《紅旗譜》再現了那個軍閥混戰、日寇侵華的危急年代,處於社會最底層的農村農民真實而又複雜的各種形象。有捨身獨擋惡霸的朱老鞏,執刀仗義相助的嚴老祥;有狠心手辣、貪得無厭的馮老蘭,附炎趨勢、好管閒事的嚴老尚;有沉著歷練的朱老忠;有憨厚淳樸的嚴志和;有變換花樣剝削壓榨農民的“新型劊子手”馮貴堂;有欺軟怕硬、甘當狗腿子的李德才;有為北伐入獄的嚴運濤;有被抓強迫當兵的朱大貴;有後繼哥哥道路的嚴江濤;有出身地主門庭的革命青年張嘉慶;有熱情奔放、忠於革命的農村姑娘春蘭;有積極向上、嚮往革命的知識分子嚴萍;有糊里糊塗的朱老星;有莊稼正義的“樂天派”伍老撥;有狹隘孤僻的老驢頭;有封建頑固的老套子

從鎖井鎮農民的革命鬥爭方式,可以明顯看出一代比一代進步。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朱老明他們採取所謂對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這注定要失敗的,就像馮貴堂說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鹽兒。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們那幾畝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濤,他們接觸了黨,黨教導他們要團結群眾,走群眾路線的道路,於是所發起的反割頭稅的鬥爭就取得了很大的勝利。這說明中國農民只有在黨的領導下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戰勝階級敵人,解放自己。

小說開頭加寫了楔子,回憶了三十年前發生在鎖井鎮上的“朱老鞏大鬧柳樹林”,對塑造朱老忠這個人物來說起到了良好的作用,這樣就把朱老忠從小就放進強烈的階級衝突的環境中。寫他父親朱老鞏和馮老蘭衝突,不久吐血身亡;寫他姐姐被人,然後又寫她懷著不共戴天之仇逃走,到北京當小工,在天津學織毯子,他想到:這一條線一條線的,織到什麼時候是個頭呀!於是背起鋪蓋卷下了關東,在關東挖參、淘金,積攢了一些錢,回來安家立業,準備報仇。在此之後,朱老忠參加反割頭稅運動,給二師學生送糧,到思羅醫院營救張嘉慶,充分表現了他在統治階級壓迫下的叛逆性格。同時,作者又在細節上加了穿插,如脯紅事件;老奶奶暴死,朱老忠主持嚴家喪事;代嚴志和去濟南探監;探監之前,又在家裡作安排,對濤他娘、春蘭等都囑咐了一陣;拿錢給江濤上學......這些生活細節都烘托了這個人物的高尚品質。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3

《紅旗譜》這部文學作品是由當代著名作家樑斌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所進行描述的。樑斌,1920年3月生於河北省蠡縣樑家莊一個比較富裕的家庭。小說主要描寫了兩個事件,且此兩個事件均是作者的親身參與的真實事件。一是1931年蠡縣人民反“割頭稅”的鬥爭,二是1932年保定“二師學潮”。作者參與的反割頭稅這場鬥爭,時年16歲。作為涉及社會現實的第一次鍛鍊,作者將其作為很大的事件寫入小說。

所謂當代小說是現實生活的寫照。不錯,它是革命鬥爭的一部史詩,也是一幅壯麗和廣闊的歷史圖畫。從20年大革命前到九一八後的農村和城市的階級鬥爭和一系列階級關係的變化。朱老鞏大鬧柳樹林,一個魯莽的卻擁有極度正義感的樸實的農民與地主馮老蘭做鬥爭;朱老明多次狀告當地霸道地主馮蘭池;反割頭稅鬥爭等等,鮮明地反映出手無寸鐵的農民從洩私憤到報公仇,從自發的無組織的反抗到有紀律有組織的鬥爭這一發展過程。

英雄的農民形象:朱老忠是《紅旗譜》中著力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是這部作品中最為成功的人物形象之一。朱老忠是一個跨越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人物。在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裡,他從父輩那裡繼承好爽正直、剛毅不屈的鬥爭精神,傳統的農民英雄的性格特點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鬥爭實踐中,他增長了鬥爭的才幹,提高了革命覺悟,在原有的農民英雄的基礎上增加了一種“新質”,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英雄典型。

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謀的鬥爭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朱老忠的父親朱老鞏在與敵手馮蘭池的鬥爭中失敗,他的父親和姐姐慘死之後,他隻身一人遠走他鄉。他並沒有就此罷休,他儘管身在異地,但時刻沒有忘記復仇,所以,幾十年之後,他帶領妻子和兒子千里迢迢重返故鄉鎖井鎮,重新開始與馮蘭池針鋒相對的鬥爭,這一點充分體現了他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在幾十年的奔波生涯中,增長了對敵鬥爭經驗。因此,與父輩相比,他有著更多的鬥爭的智謀,懂得了鬥爭的策略和方式。恰當地處理“脯紅鳥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謀這一性格特點的顯露。

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腿泥。”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於一般農民英雄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徵。“出水才見兩腿泥”有兩方面含義,其中除了蘊有韌性精神之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例如,高蠡起義失敗後,他痛苦萬分,但並沒有灰心,反而更加堅定了與敵人鬥志到底的信念。尤其是他後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後,他的這種性格得到了更進一步的發展。

小說在表現朱老忠韌性的同時,還表現了他敢於“為朋友兩肋插刀”的俠義心腸。這種俠義心腸在朱老忠身上表現為: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困、捨己為人的優良品質。朱老忠對朋友赤膽忠心,為朋友兩肋插刀,在所不辭,為了支援好友嚴志和的兒子江濤去保定二師讀書,他不惜賣掉自己家的一頭耕牛;運濤參加革命後被捕入獄,嚴志和家遇到災難,朱老忠挺身而出,帶領江濤千里迢迢去濟南探監。這一切都是他狹義性格的具體表現。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認識朱老忠這一性格時一定要把他和古代農民的騎士風度區別開來。朱老忠在革命鬥爭中,把這種英雄品格昇華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把它與革命鬥爭的宗旨統一起來,因此,這種傳統的英雄品格在朱老忠身上便放射出嶄新的光彩。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4

《紅旗譜》這部小說主要描寫了在大革命時期的歷史背景下,冀中平原三代農民和地主的尖銳矛盾鬥爭,以“反割頭稅”和“二師學潮”事件為中心,生動地展示了當時農村階級鬥爭和革命運動的壯麗圖景。三代農民的不同鬥爭道路及其命運的變遷,深刻地反映了農民在民主革命中尋找解放道路的曲折歷程。小說闡明瞭一個真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人民才能徹底翻身過上好日子。

捧著書籍,我的眼前浮現出大革命時期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農民革命運動,鮮活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捨身護鐘的朱老鞏、沉著冷靜朱老忠,忠厚老實的嚴志和,運濤江濤,嚮往革命的春蘭……

《紅旗譜》將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與平凡瑣碎的農村生活交織在一起,塑造了個性鮮明的農民英雄朱老忠。他是一個融合了民族魂魄,時代精神和反抗性格的農民英雄,不但具有舊時代農民起義英雄的叛逆血液、正義豪氣,還吸納了新時代無產階級的先進理論和鬥爭精神,是在革命鬥爭中不斷成熟起來的農民英雄。他對待階級兄弟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把階級利益放在首位。這種遠見卓識,堅忍不拔的品格是非常值得我們去學習的。朱老忠善於通過學習來改變自身的侷限性,樂於接受革命理論,堅信革命真理,而不是保守自閉。在反割頭稅的鬥爭中,他喊出了:“沒有共產黨的領導,要打倒馮蘭池是萬萬不能的。”朱老忠吸取前輩們的鬥爭失敗的教訓,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增長了鬥爭的才幹,提升了革命的`覺悟。他放下鐮刀,走出田野,手拿武器,適應了火熱的戰爭生活他們用激憤將敵人打得跪地求饒,用他們的熱血換來冉冉上升的五星紅旗。

每一個英雄形象,並非都是憑空捏造的,他們都是經過革命的熔爐打造出來的的。朱老忠也不例外。在他15歲的時候,遠走他鄉,身在異地,牢記仇恨。幾十年以後,他返回故鄉,重新與馮蘭池針鋒相對。而這一路上,他經歷了九一八事件、“四一二”……其中高蠡起義的失敗,令他痛苦萬分,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反而更堅定了與敵人鬥志到底的信念。看著他的每一個腳印,我漸漸理解了黨的心路歷程,明白了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

鎖井鎮農民的革命鬥爭方式,也是一代比一代進步的。朱老鞏是赤膊上陣,拿起鍘刀拼命。朱老明他們採取所謂對薄公堂、和地主打官司,這注定要失敗的,就像馮貴堂說的:“好像吃炸焦肉、蘸花椒鹽兒。吃不完咱的炸肉,就把他們那幾畝地蘸完了!”到了朱老忠和江濤,他們接觸了黨,黨教導他們要團結群眾,走群眾路線的道路,於是所發起的反割頭稅的鬥爭就取得了很大的勝利。說明了只有在共產黨的領導下才能更好地團結起來,戰勝敵人,解放自己。

在小說中除了鬥爭,我感受更多的是到家庭的溫馨和朋友間的關懷。當朋友家遇難,朱老忠挺身而出,千里迢迢的趕過去探監。又是他為了幫助朋友的兒子上學,不惜賣掉自己家的耕牛。“土地是農民的命根,他們不想離開寶地”,但為了去看運濤,土地還是變賣了……這些情節都強烈地表現出家和友情的凝聚力。

時間如風,吹走了歷史,將未來不斷向我們推進,熱血的時代雖然隨風而去,但是朱老忠身上堅韌的品質還應流傳下來。從這篇小說中我不但學習到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應該具備的自身素質,更深刻的認識到,我們只有堅持黨的領導,把集體利益放在首位,堅信革命真理,才能更好的為公路事業添磚添瓦,才能正確把握黨對人民的正確領導。

紅旗譜讀書心得體會5

《紅旗譜》成功地塑造了各種人物形象,其中有沉著歷練的朱老忠,貪得無厭的馮老蘭;有執刀仗義相助的嚴老祥;有糊里糊塗的朱老星;有莊稼正義的“樂天派”伍老撥;有狹隘孤僻的老驢頭;有封建頑固的老套子有變換花樣剝削壓榨農民的“新型劊子手”馮貴堂;有狠心手辣、貪得無厭的馮老蘭;有憨厚淳樸的嚴志和;有欺軟怕硬、甘當狗腿子的李德才;有為北伐入獄的嚴運濤;有被抓強迫當兵的朱大貴;有後繼哥哥道路的嚴江濤;有積極向上、嚮往革命的知識分子嚴萍;有出身地主門庭的革命青年張嘉慶;有熱情奔放、忠於革命的農村姑娘春蘭;有捨身獨擋惡霸的朱老鞏,附炎趨勢、好管閒事的嚴老尚等等。《紅旗譜》塑造了三代農民的英雄形象,特別是橫跨兩個時代的農民英雄朱老忠的形象,讓我感觸頗深。

朱老忠是一個跨越舊民主主義和新民主主義的革命兩個歷史階段的人物。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裡,他從父輩那裡繼承了豪爽正直、剛毅不屈的鬥爭精神,傳統農民的英雄的性格特徵在他身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鬥爭實踐中,他增長了鬥爭的才幹,提高了革命覺悟,在原有的農民英雄的基礎上增添了一種“新質”,使其最終成為一個具有高度的共產主義覺悟的農民英雄典型。而不甘屈服的反抗意志和善用智謀的鬥爭精神是朱老忠性格的核心。與父輩相比,他有著更多的鬥爭的智慧,懂得了鬥爭的策略和方式,恰當地處理“脯紅鳥事件”,便是他善用智謀這一性格特點的顯露。朱老忠有句口頭禪:“出水才見兩泥腿”。這可以說是他韌性性格中的一個凝結點,也是他不同於一般農民形象的一個顯著特徵。這句話除了蘊有韌性精神外,還有一種必勝的信念。尤其是他後來成為一名共產黨員之後,他的性格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總之,朱老忠身上閃爍著奪目的光彩,他講義氣,重團結,救危扶貧,捨己為人,剛直不屈,堅韌不拔,敢於鬥爭,勇於反抗等等。這些優良的品質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好好學習,小說中表現出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精神,我們更要時刻銘記於心。我們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思想素質和修養,爭取把品格不斷地提高,把覺悟不斷地提升,進入一個更高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