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文案寫作>心得體會範文>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文思屋 人氣:7.84K

我們有一些啟發後,寫一篇心得體會,記錄下來,這樣就可以通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那麼心得體會到底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1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她是是站在現代化、資訊化時代的,是從教師的角色對教師的建議,而不是教育教學的某個領域。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著。我喜歡這本書!因為它充滿了精氣神,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一百條建議,融匯在一起,讓我感受頗深。以下幾點印象尤其深刻:

一、教師要有靜氣。

有的人一身匠氣,只知機械地幹同樣的事,幹得毫無生氣。他們眼中的工作,僅僅是要完成的任務,為了完成任務,只習慣於從過去的經驗中去搜取營養,在這種消極態度下,人們形成了一種定勢:凡事都可應付,只需照老規矩辦就是了。有的人沾滿俗氣,或者叫市儈氣,又叫小市民。他們遇事總先考慮自己的得與失,不斤斤計較一番,他絕不罷休。有的人躁氣,這種毛病許多人都有,躁氣就是浮躁之氣,千起事來冒冒失失,想急於求成,沒有多少事情能幹到徹底,卻急於表功,事情沒有幹完,就要評這許那。

教育是長期投資的事業,教師乾的工作需要紮紮實實,點點滴滴,任何包裝、宣傳、炒作,都不能替代一天天薰陶,一本本作業,一句句話語。所以,教師要的是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備每一堂課,靜下心來批每一本作業,靜下心來與每個孩子對話;靜氣就是要靜下心來研究學問,靜下心來讀幾本書,靜下心來總結規律,靜下心來反思自己的言行和方式,以便最好地超越自己;靜氣就是要靜得下來細細地品味與學生在一起的分分秒秒,樂趣自然在其中,生活的意義也在其中。靜氣才能平心,心一平,生活會是另外一番景緻,工作也會是另外一番景緻。

靜下心來,受益的是學生,受益的是你身邊的每一個人,而最終受益的是你自己。是呀,作為年輕教師,有的是滿腔的熱情和把事情做好的信念,但是要把工作做好,做精,的確需要靜。需要靜下心來備好每一堂課,批改每一本作業,讀幾本好書,總結一下自己的不足,細細品位與學生在一起的每分每秒,品嚐作為老師的樂趣。何樂而不為呢?來,一起放飛心情吧!

二、教師要有寬容精神

寬容不僅是一種方法或手段,更是一種精神。

我們在教書時,如果我們只守著自己習慣的教法,拒絕一切新的想法和創意;當我們面對一個有個體差異的孩子,我們只以個人的眼光去取捨,唯獨偏愛那些乖孩子,排斥那些笨孩子、髒孩子、調皮的孩子,那麼我們就不具有寬容的精神。學校是人們犯錯誤的地方,明白了這個道理,我們就會學會寬容。因為我們面對的教育物件都是一些孩子,他們很多時候缺少判斷是非的能力,當他們犯錯的時候,我們要有寬容的心態,給予他們一些改正錯誤的機會,讓這些孩子在犯錯、認識錯誤、改正錯誤的過程中形成正確的是非觀。同時我們在寬容別人的時候也要學會寬容自己,這樣才能放鬆自己的精神,會使我們掙脫身心的一切束縛,使自己每一天都幸福。

三、教師應享受生活

有十分充足的證據證明,我們的許多先輩活得比我們幸福。原因是他們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的賜予;能更深的體會到親情,更近地觸控自己的靈魂,更清晰的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從而比我們更容易靠近真理。——這些,也正是我們現代人被“現代化”了之後遺失的最本真的東西。

人要解放自己、拯救自己,這是每個時代、每個個體都必須努力去嘗試的。對教師而言,享受生活有著天生的有利條件。只要我們開啟所有的感官,每天給自己一小段閒暇,那平素裡再平凡不過的點點滴滴,只要你靜下心來細細地品味,都無限風光蘊含其中。妨礙教師生活的,是教師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捲入紛爭之中,如果不能時時去尋找生活的真諦,如果不能訓練自己的感官以發現生活的美,那麼我們只能被生活拋棄。一旦我們被生活拋棄,那麼,我們也必將被我們所教的孩子們鄙視。

我們掙開自己的“鎖”,努力找尋著——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賜予,更深的體會親情,更近地觸控自己的靈魂,更清晰的聽到自己真實的聲音,更靠近真理的“自己”。這樣,我們的心便有了歸宿,便享受到生活給與生命的美好!

四、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這應該成為每一個教師努力的方向,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凸現知識的樂趣。在課堂上能深入淺出地講解給學生聽,不照本宣讀,讓學生自己去尋求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明白知識的意義、學習的樂趣,讓孩子們真正愛上每一門科。記得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想把自己的孩子交給怎樣的老師來培育,你自己就做這樣的老師吧!是的,老師,請把美好的笑容帶到學校,把對人與對世界的良好期盼帶到同事們和孩子們面前,像孩子一樣瞪著好奇的眼睛清點知識;把遊戲這一人類最古老的快樂的方式引入課堂;把那些用了好些年的訓詞換成讚美,換成幽默;把那些塵封在角落裡的各種各樣的表情豐富在臉上。

一百條建議,一百個法寶,似陽光,如雨露,滋潤著我乾涸的心田。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讀出人生哲理,教育智慧;而讀出的更多是心靈的共鳴、靈魂的迴音。作為一名平凡的教師,此書讓我感動,更讓我深思。但願在其新銳思想的指引下,做一名幸福的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2

閒暇中,我有幸拜讀了偉大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雖然現在正值新課程改革之際,似乎這本書的.出書時間並不符現代教育潮流,但它卻給我的收穫頗多,感觸頗深,使我受益匪淺。文中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如一汩汩清泉、一絲絲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

蘇霍姆林斯基文中的這段話深深影響著我,他說“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應當先做些什麼,才不至於在老之將至的時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必須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必須努力提高自身素質,而提高自身素質的首要途徑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也許有些教師會抱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組織參加各種活動,教學工作整天忙得團團轉,身體已筋疲力盡,哪有時間騰出來讀書?”對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們自身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總是能擠出時間來的。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間從讀書中來。只有每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他認為:讀書是節約老師時間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古人云“善讀之可以醫愚”,因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讀書是很有必要的。讀書不光要讀所任學科的有關書籍,還要讀學科以外的書籍,要做到博覽群書,因為現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學科以內的知識,現代課程是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有豐富、生動的語言,敏銳的思想,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熠熠生輝。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能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於他廣泛閱讀的緣故嗎?所以,我相信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備“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其次,我認為想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還必須虛心向他人學習,也就是蘇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講的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還教我們怎樣學習他人的教育經驗,他告訴我們,要把別人的經驗學到手,——這首先意味著:要理解一件事取決於哪些條件。否則,既不可能理解也不可能學到別人的經驗。他說,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因此,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不能完全照別人的辦法教,按照別人的辦法教,教學效果是遠遠不如別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當然還需要全面地觀察、瞭解學生,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當然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光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還要學習他人的班級管理經驗,想想為什麼別的班級教師在與不在都一樣,一樣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級就遜色多了,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學習,要向許多有教學管理能力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治理之道,然後在自己的班級中進行全面瞭解,把這些經驗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經驗在班級中運用,並不斷地摸索、研究,最後找到最適合管理自己班級的有效方法。學習別人的管理經驗,是相當重要的,因為只有管理好班級,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書中還有許多我們還需要學習的教育思想理論,如“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負擔過重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間”、“要教會兒童利用自由支配的時間”“把基礎知識保持在學生的記憶裡”、“談談對‘後進生’的工作”、“知識——既是目的,也是手段”、“評分應當是有分量的”、“學科教學中的學生積極活動的內容”、“教給學生觀察”、“怎樣使國小生願意學習”、“必須教會少年閱讀”、“讓學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裡”、“教學中的隨意識記和不隨意識記”、“教師,要愛護兒童對你的信任”、“怎樣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兒童”、“教育和自我教育”、“我怎樣寫教育日記”、“提倡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做一些科學研究”、“我怎樣研究和教育學習最差的學生”、“怎樣教育學生熱愛勞動”、“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提高教學質量的幾個問題”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都是對我們老師的教學很有幫助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閃人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啟迪著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合格的國小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3

寒假當中,讀幾本關於教育的書,反思一下一學期來的教學感受,讓有些僵化的大腦轉一下彎兒。尤其是為了調節一下因抓複習考試而變的有點失控的神經,讀書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讀什麼呢?看來看去,教育類的書大部分是對老師進行再教育的,教條,枯燥,引用一些外國教育家的什麼什麼理論,讀來很難叫自己放鬆,反而有些緊箍咒越念越緊的感覺。只有鄭傑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來讓人覺的愛不釋手,產生了心靈的共鳴,有些話真說到老師的心裡去了。

從教這些年來,我一直困惑怎樣摸清學生的心思,怎樣的教育方法才是對他們未來有用的,我想讀些理論方面的書會對我有幫助,說實在的,理論性的書確實沒有小說那麼好讀,可能因為理論的書太多內容顯得空洞和乏味,所以一直也沒看幾本,這次看起這本《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卻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

該書的序沒有王婆賣瓜,只一句:本書無害,不妨一讀,讓我感受到作者的真誠,看這本屬於教育隨筆的書,讀起來非常親切、輕鬆,他的每條建議都與我們息息相關,讓我耳目一新,並得到很多的啟示與感悟。難得的是作為校長的作者鄭傑不是講一些生硬的大道理,而是從教師的身邊出發,由一些常見的現象、普遍的觀點及頗具爭議的問題入手,分四個主題: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來詳細剖析,獨具觀點,總能道出問題的癥結所在,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法,對教師們有著很大的指導和借鑑作用。

作者用平實卻又充滿智慧的語言讓教師迴歸到了生活的實際之中。教師本來就只是芸芸大眾中的一角。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教書,首先就要教好自己,在完成教學目標任務的前提下,你可以這樣教也可以那樣教,教出你“自己”的風格來。作者字裡行間傳達的精神深深地感動著我,感慨良多。

作為老師,我們都知道對孩子要寬容、要耐心,可有時當我們看到孩子在課堂上做小動作、開小差,看到他們又把題目做錯時就按耐不住的要呵斥、批評孩子,我們就會忘了對孩子寬容。其實,正如鄭傑老師說的“學校是每個人可以犯錯誤的地方,明白這一點很重要。首先,教師明白這個道理,就意味著教師已經知道什麼是真正的學習,真正的學習不是生硬地記住一些死去了的知識,而是學會發現和創造。因此教師就不僅會寬容學生學習中的各種差錯,而且會鼓勵他們不必在意那些差錯。讓孩子們學會從自己的差錯中獲得真知是教師的本分。”《迴歸女性》、《教師要有靜氣》、《不培養乖孩子》、《別讓孩子們失語》等文章都給了我不少的啟發,我們老師應該學會控制自己,學會換一種方式去幫助這些犯錯的孩子,而不是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他們。

作為教師,既然我們已經幹了這一行,就要熱愛它,從中尋找讓我們快樂的一點一滴。每天抱怨,應付工作,只能讓我們自己沉浸在自己製造的愁苦氛圍內不能自拔,最終影響的是自己的身心健康和事業發展,何苦呢?《服務於公益民生是莫大的榮耀》、《愛惜自己的每一根羽毛》、《為當教師尋找充足的理由》、《讓自己成為稀缺資源》、《成為名師,為什麼不?》都讓我備受鼓舞,受益匪淺。正如鄭傑所說:“一個熱情的人、真誠的人、善良的人、寬容的人,一定是受人歡迎的人,受學生歡迎,受同事歡迎……你在勞動力市場上就有了競爭力。”

在《要學會做減法》中我學會了如何解壓,獲得真正的解放;在永不放棄一文中學會了永遠都不要絕望,永遠對孩子們充滿積極的期待。而有些文章則使我對平時教學中的點滴感悟有了更系統深刻的認識:如《學會讚美》、《關懷身邊的每一個普通人》、《學會傾聽》、《找到孩子最佳的學習方式》等。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像一面鏡子,真誠的表述著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忠誠與執著。這本書充滿了精氣神,使它充滿了善意,充滿了真誠,充滿了生命的靈氣。值得我們細細地去品味,領悟它精髓所在,指導我們的教育教學。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4

閒暇中,我有幸拜讀了偉大的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推薦>一書,雖然此刻正值新課程改革之際,似乎這本書的出書時刻並不符現代教育潮流,但它卻給我的收穫頗多,感觸頗深,使我受益匪淺。文中生動的實際事例,精闢的理論分析,完整的教育思想體系,如一汩汩清泉、一絲絲雨露滋潤著我的心田。

蘇霍姆林斯基文中的這段話深深影響著我,他說“在年紀尚輕的時候,應當先做些什麼,才不至於在老之將至的時候而悔恨呢?要做的事很多,但首先務必點滴地積累作為一個教育者的智力財富和教育的明智。”我認為要做到這一點,首先務必發奮提高自身素質,而提高自身素質的首要途徑就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也許有些教師會抱怨“備課,上課,批改作業,還要組織參加各種活動,教學工作整天忙得團團轉,身體已筋疲力盡,哪有時刻騰出來讀書?”對此,我也有同感。但我想只要我們自身把自己當作學習的主人,制定出合理的工作計劃、學習計劃,總是能擠出時刻來的。在書中,蘇霍姆林斯基告訴我,教師的時刻從讀書中來。只有每一天不間斷地讀書,跟書籍結下終生的友誼,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斷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他認為:讀書是節約老師時刻有效的方法之一。讀書不是為了應付,而是出自內心的需要和對知識的渴求!古人云“善讀之能夠醫愚”,因此,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讀書是很有必要的。讀書不光要讀所任學科的有關書籍,還要讀學科以外的書籍,要做到博覽群書,正因現代教育不光需要懂得學科以內的知識,現代課程是各學科之間的整合,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在課堂上才能做到遊刃有餘,也只有知識淵博的教師才能有豐富、生動的語言,敏銳的思想,才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才能使課堂充滿活力,熠熠生輝。蘇霍姆林斯基之因此能成為偉大的教育家,不正是由於他廣泛閱讀的緣故嗎?因此,我堅信只要我們能持之以恆地讀書,不斷充實自己,使自己真正具備“活水之源”,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

其次,我認為想要提高自身素質,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還務必虛心向他人學習,也就是蘇霍姆林斯在文中所講的要向有經驗的教師學習。蘇霍姆林斯還教我們怎樣學習他人的教育經驗,他告訴我們,要把別人的經驗學到手,這首先意味著:要明白一件事取決於哪些條件。否則,既不可能明白也不可能學到別人的經驗。他說,學習優秀經驗,這並不是把個別的方法和方式機械地搬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向優秀的教師學習,應當取得某種信念。因此,學習優秀教師的經驗,不能完全照別人的辦法教,按照別人的辦法教,教學效果是遠遠不如別人的,它需要自己在工作實踐中不斷探索,需要進行自我觀察、自我分析、自我進修和自我教育。當然還需要全面地觀察、瞭解學生,在自我觀察、自我分析的基礎上,逐步構成自己的教育思想。當然學習優秀經驗並不是光學習他人的教學經驗,還要學習他人的班級管理經驗,想想為什麼別的班級教師在與不在都一樣,一樣地秩序井然,而自己的班級就遜色多了,這就需要自己向他人學習,要向許多有教學管理潛質的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管理經驗,治理之道,然後在自己的班級中進行全面瞭解,把這些經驗進行篩選,選取有價值的經驗在班級中運用,並不斷地摸索、研究,最後找到最適合管理自己班級的有效方法。學習別人的管理經驗,是相當重要的,正因只有管理好班級,才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書中還有許多我們還需要學習的教育思想理論,如“談談學生的智力生活”、“想克服負擔過重現象,就得使學生有自由支配的時刻”、等等類似這樣的話題,都是對我們老師的教學很有幫忙的。

蘇霍姆林斯基的<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一書中,先進的教育思想、深邃的教育理論深深影響、啟迪著我,讓我如獲至寶。我要發奮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合格的中學教師。

《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書心得體會5

書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無聲老師。作為教師的我們應先做好“讀書人”才能做好“教書人”,讀書能讓我們成為優秀的教師。我讀了書中的一百條建議後,有撥雲見日之感。作者從教育的理論與實踐出發把教育孩子的好建議向我們娓娓道來,不僅給我排解煩惱,為我指點迷津,還給我教育教學的好方法,受益頗豐。看來,讀書能促進人思維的發展,能讓人靜下心去思考。讀書能讓我們教師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成為真正有品位的教師。讀一本好書,猶如品嚐一杯美酒,讓人回味無窮;猶如品嚐一杯清茶,讓人心曠神怡。

本書安排的四個部分:“教師作為一個完整的人”,“教師作為一名稱職的員工”,“教師作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作為一種自由職業”。四句簡單的話就闡述了教師的本質。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絕大多數教師都是很平常地走完了自己的職業之路,默默無聞,精神固然可佳,但是“蠟炬成灰淚始幹”並不應該成為我們教師職業精神的寫照。我們應該追求的職業精神是,照亮學生的同時,也要照亮自己。

教師首先是一個完整的人,他們應該有自己的精神空間,也應享受生活這樣的觀點就把教師從“神聖”的位置上拉了下來。教師不可能人人成為“聖人”,也沒有那個必要。要做一個成功的教師,必須學會做一個成功的普通人。

教師還應該是一名稱職的員工,在工作中,我們要學會做“減法”,要減掉壓在我們身上的重擔;我們要對自己的工作負責,我們要學會團結協作不要總給自己罩上飄渺虛無的神祕的光環,我們要像一般單位裡的員工那樣,先學會做一個稱職的員工,這是事業成功的保障。

教師必須成為“一名理性的教育者”。教師要有理性,這是我們的工作與其他工作最大的區別;教師要有理性,必須“從四十分鐘裡榨出油來”,提高教育效率,教師應該是理性的,理性的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才有可能把自己的事業做好、做大、做強。

我們應該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教師要成為一種“自由職業”,打造出自己的“品牌”,形成自己的風格,你才能成為教育職場的“稀缺資源”;教師要“傾聽自己的聲音”,這些聲音在告訴我們:學校教育不僅為著每一個學生的人生,而且也同樣為著每位教師,我們和學生一起共同學習,共同創造著幸福的每一天。

書到用時方恨少,而每一本書都是精神財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這本書確實值得一讀,尤其是從事教育的工作者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