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學書籍>

讀書筆記:《自卑與超越》

文思屋 人氣:3.14W

《自卑與超越》這本書提出了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讀書筆記:《自卑與超越》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書筆記:《自卑與超越》

  

編輯推薦

本書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心理學著作,其作者在心理學發展史上起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擁有相當高的低位。愈來愈多受它影響的人認為,阿德勒對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這不僅是因為其提出的自卑與補償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對人們的生活產生實際作用與直接影響,還因為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系。相信閱讀本書,您一定會對阿德勒及其心理學有一個更深刻的認識,並對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問題有一個更全面的理解。

內容簡介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著作,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例項為論述基礎,闡明瞭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本書語言樸實,譯文精練、流暢,結構嚴謹,不僅不僅對心理專業人士具有借鑑作用,對普通讀者也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是值得擁有的一部心理學經典作品。

作者簡介

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Adler,1870~1937),出生於維也納郊區一箇中產階級猶太人家庭,是奧地利的精神病學家,維也納醫學博士,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之一,同時也是個體心理學的創始人。

阿弗雷德·阿德勒一生閱歷豐富,磨難頗多。他在幼年時期患上了佝僂病,看上去又矮又醜,又曾在5歲那年患上肺炎險些喪命,不幸的童年也使得他在兄弟們之間常感到自卑。但生活的挫折並未使他消沉,相反,他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超過自己,1895年,他獲得了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併成為一名醫生;1902年他加入弗氏集團,併成為維也納心理分析學會的主席及《心理分析學刊》的編輯;一戰期間,他曾在奧國軍隊當軍醫,戰爭結束後退役,隨後在維也納從事兒童心理學的輔導工作。同時,將他的專業技能向大量專業和非專業的人士進行展示和傳授。從此名聲大振;1926年,他受聘於哥倫比亞大學;1932年,受聘為長島醫學院教授;1935年,在美國創辦了國際個體心理學學刊;1937年,他受邀到歐洲講學,因疲勞過度,心臟病突發離世。

阿弗雷德·阿德勒著作頗豐,主要著作有:《生活的科學》、《人類面臨的.挑戰》、《神經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心理補償的研究》、《神經症問題》、《理解人類本性》等。

精彩書評

本書是人類心理學先驅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巔峰著作,全書立足於個體心理學觀點,從教育、家庭、婚姻、倫理、社交等多個領域,以大量的例項為論述基礎,闡明瞭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義的真諦,幫助人們正確面對缺陷,正確對待職業,正確理解社會,理解生活,理解性。具有極深的哲理性和巨大的學術價值。

——某網友

從自卑到超越的轉身

自卑情結

“自卑情結”是個體心理學的重大發現。每一位神經症患者都會有自卑情結,我們是無法僅憑這一點為病患診治的。神經症患者大多無法察覺到自己的自卑,甚至他們可能有著深深的優越感,所以向他們提問是否自卑是無用之功。

正如前章所述,我們只需要觀察患者的行為舉止來判斷。行為上表現得不可一世的人,內心深處往往藏著自卑感——就像一個矮個子的小孩在比身高時會努力挺直身子,一個行為上習慣指指點點的人,其實只是需要用這種外力來加深自己的說服力。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因為它是隨著我們想要變得更優秀的目標而來。如果我們勇往直前,合理釋放,便能逐步擺脫自卑。當一個人不再自信,他在受到自卑折磨時便不再是克服它,而是強迫自己沉醉於某種優越感中。他把問題擱置一旁,反而從表面看起來可以避免失敗的事情中尋求安慰。

這種自欺欺人只會使得自卑感愈加強烈。時間久了,就會變成一種固定的情結,只要有相同的事情發生就會引起他們的自卑感,這就是自卑情結。自卑情結是指一個人在意識到他要面對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時,表現出的無所適從。

每一位神經症患者都會不同程度地限制自己的活動範圍,逃避生活中的種種問題。他們偶爾會用怒吼或哭訴來統治自己的領地,從而獲得優越感。譬如,戀母情結的患者由於安全感缺失,不把興趣擴充套件到熟悉的人之外,所以性慾問題也只能從家庭中尋求解決。而他們往往是被母親過度寵愛的孩子。神經症患者同時會有行為受限特徵。口吃、性心理障礙的人也都是有自卑情結。

哭鼻子和抱怨的軟弱其實暗藏超越他人、好高騖遠的目標,而自吹自擂也是有自卑情結的作祟。自卑本身無可厚非,它是進步的動力,可以說,是人類文化的基礎。或許對於外星人來說,人類一切的文明科技是出於人類覺得自己是最為弱小的原因。從某些角度來說,也確實如此。嬰兒十分脆弱無助,而每個人都曾是嬰兒。因而人必須要學會合作。其實,若一個人自己一人便可無所不能,又多麼索然無味!而神經症患者在初入社會時就遭遇了困難,致使其解決問題的方式停留在低水平。

追求優越感

人生命的意義不同,追求的優越感也便是自己獨有的。生命的意義是人在五歲左右便開始建立,一點點如盲人摸象般建立的。它像一首詩,超出了表面的文字意義,是一種追求,一種動力。沒人能說清他所追求優越感的目標是什麼。或許他知道自己的職業目標,但這僅僅是難以言表的優越感目標中的小小一隅,是用來補償自卑感的方法之一。

一個人的具體目標,是可以輕易改變的,我們必須找到他的內在一致性,就是其人格的整體。這個整體我們無法從某一舉止上找到,但我們可以從一個人的全部表現中看到他的內在。

我們無法說“當你完成某件事就能滿足你的優越感。”因為人對優越感不是固定的,它因時而變,受到阻礙時,會調整方向。神經症患者才會固執不變。

我們發現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希望做超人。宗教、哲學總有這種神的追求,就連老師也總想把孩子培養成聖人。荒誕嗎?不是的,只是人們會以更合乎常理的方式去表現這個目標,而不是直接去宣稱自己成為焦點的慾望。

優越感的目標一旦被具化後,個體的生活模式、行為都會為此服務。縱然方式有誤也是如此——他們總是按著目標來行動。一個孩子若是以成績差來引起老師關注,哪怕對外人而言“成績差”是不好的,但對他的目標而言卻是完全正確的。

設立有意義的目標

行為與目標相一致,所以某種表現或某些病症是不能只從消除行為來改善的,必須從其目標出發。成績差的孩子如果目標是為難老師或學校,縱然提高了成績,他還是會有其他的方式來為難老師。

神經症患者也是如此,如果一個人有偏頭痛,頭痛便成為他解決問題的手段,規避困難的藉口。縱然治好了頭痛,他還是會找到其他病症作為藉口。因此我們必須找到他選用這一病症的原因,以及這種目的是如何與獲取優越感相一致的。

很多人的行為換個角度想便可以理解,他這麼做不過是為了獲取某種優越感,這個目的沒有錯,只不過是他的方法選擇有所偏差。除非說服他,他的目標不合適,行為才能有所改變,取而代之的是適應新目標的新方法。

我曾接待過一個六七歲開始偷竊,十二歲和男孩在外過夜的十六歲女患者。她生於父母感情冰點之時,兩歲時父母離婚,她被母親送去了姥姥家,姥姥對她很是寵愛。她其實並不喜歡偷竊,不喜歡和男孩鬼混,“只是因為我要讓我媽知道,我比她厲害,她管不了我。”她說。她想要證明自己比母親強大其實是因為她覺得自己沒有母親強大又不受母親喜愛,因此感到自卑。不斷製造麻煩不過是她證明優越感的一種途徑。

幼時深受父母寵愛,長大後失去父母庇護的中年女人,工作屢屢不順,靠親人接濟生活,不過是尋求一種重要性的表現。失蹤了八天謊稱被男人綁架的十五歲女孩,說謊的原因其實是她這八天呆在酒吧裡,害怕父親責罰,又想借此事傷害父親,以證明自己的勝利。這些都是在尋求優越感時誤入歧途之人。

面對誤入歧途的人,我們應該引導他們:追求優越感是人類進步的源泉。但是,只有為了他人的利益而前進,為了社會的發展而奮鬥,才能夠超越生活,順利獲得優越感。人類對價值和成功的判斷總是要以合作為基礎。人各有所長,分工不同,每種目標都可能會有或多或少的錯誤存在,但人類社會總是在尋求多樣化。正視自己,或許,在補償自身缺陷的同時會實現一些原本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