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學與生活>

多媒體裝置正在傷害你的孩子

文思屋 人氣:1.46W

兒童的最佳成長和最佳學習,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連關係。

多媒體裝置正在傷害你的孩子

兒童早期對周圍環境中的互動反應非常敏感,幼兒身邊的很多細節,構成了對兒童發展的好環境、差環境,甚至“惡”環境。

如今只要開啟電視,哪個頻道都在滾動著這些對於家長來說很誘人的話——

“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試一試,看看孩子一分鐘能夠學會幾個字”

……

越來越先進的學習機或平板電腦的APP應用,常常會讓家長心甘情願地掏出錢包——但凡做家長的,都擔心孩子的學習能力會落後,或者擔心孩子學的知識會落後於世界。

問題是,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的的家長,是否出於理性問過這些問題——

這些先進的多媒體適合孩子嗎?

如何判斷一個多媒體裝置是否適合孩子?

如何判斷一個APP是否適合孩子的發展?

在著名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李鈞雷看來,新媒體、玩具或者任何新裝置的不當使用,都會使兒童身處一個“惡”環境。而衡量這些東西是否有利於孩子們的成長,其實也有著一致的標準。

在李鈞雷看來,全世界的家長們如今對於新媒體對孩子們的影響都有著相同的焦慮,但新媒體發展至今的10多年中,對於新媒體究竟對兒童產生了什麼樣的影響,以及如何產生影響,卻並沒有很好的研究,對於這些問題至今只有一個籠統的回答——“看情況”。

對孩子來說最壞的成長環境,就是和孩子互動時沒反應

羅傑斯中心創始人弗雷德·羅傑斯的研究成就,至今仍然被學界廣泛認同,那就是——兒童的最佳成長和最佳學習,來源於人與人之間的相連關係。李鈞雷說,因此所謂“看情況”,就是指看兒童個體、媒體內容,以及看運用的環境和場合。“這三者之間的三角關係構成了推動兒童發展的穩定基礎,根據這些可以判斷,某些新媒體或者新技術是否適合兒童的發展。”

研究顯示,兒童早期對周圍環境中的互動反應非常敏感,幼兒身邊的很多細節,構成了對兒童發展的好環境、差環境,甚至“惡”環境。

科學研究早就證明,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動,就是兒童需要的那種互動,比如家長帶著孩子買菜燒飯,孩子通過參與成年人的活動與成年人互動;父母陪著孩子看兒童電視節目,並且一起討論,其實也是與兒童的互動。

雖然很多時候,家長不能永遠都保持對兒童最好、最合適的反應,有時候也許會不耐煩甚至對孩子發火,但是在家長與孩子之間恢復良好的互動之後,那些所有的負面反應都會消失,因為孩子的反應是非常具有彈性的。

反之,那些最“惡”的環境,則是不給孩子任何反應的環境,當孩子被困在這樣糟糕的環境中時,往往會沮喪、痛苦。

機器有再好的功能,也不可能像人與人互動那樣促進學習

判斷一個新媒體或者一項新技術是否適合孩子,那就要看當它進入家庭後,孩子生活的環境會不會變成一個對孩子“惡”的環境。

這一點,看一看新媒體如何用各種廣告把自己推入兒童的生活就可以知道。

隨意在網路上尋找一個點讀機的廣告,結尾時孩子都會歡天喜地地說出這一類:“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學習了。”

“這其中的潛臺詞,就是媽媽再也不用和我互動了!孩子遇到各種問題,本該是向媽媽提問的,但是機器替代了媽媽的作用。這類廣告帶給家長的印象,就是隻要給孩子買了新款學習機,或者給孩子下載了學習的APP,就可以從與孩子的互動中解脫出來了。”李鈞雷說。

一些學齡的孩子也許確實可以通過一些裝置進行學習,但是對於那些學齡前的幼兒,尤其是0到3歲的孩子,這些新技術又意味著什麼呢?

看一個研究報告——美國科學院院刊在2003年有一個關於嬰兒辨音的研究,發現再高質量的視訊,對於嬰兒的語言發展都沒有任何好處。

調查發現——

為英語家庭出生的9個月的嬰兒配一箇中文老師,每週一次,只需要12次與中文老師互動後,兒童對中文發音的辨識度就達到了中英雙語家庭出生成長兒童的程度。

而使用視訊的孩子,通過同樣的頻率和時間,而且視訊中的老師與現實中的中文老師是同一個人,結果嬰兒對於中文發音的辨識度與普通英語家庭出生成長的孩子沒有任何差異。

“這意味著,在使用視訊的情況中,當兒童只和多媒體互動,而不是與身邊的人互動,原本穩定的三角形關係不再存在,兒童的能力就不會得到發展。”李鈞雷說。

羅傑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追蹤嬰兒在與人交流和看視訊時眼神的關注點,發現當人對嬰兒發聲時,嬰兒是先看眼神,和發聲的人眼神對上後,才關注聲音,最後關注人的嘴巴動作。“其實這就是嬰兒學習語言的過程。”

而給嬰兒看視訊時,即便視訊中的人與現實中的人是同一個人,嬰兒的眼神集中在視訊中的人一秒鐘都不到,就迅速遊移到其它各處去了。

李鈞雷說:“這是因為嬰兒無法和視訊中的人眼神產生互動,不認為這個聲音和自己有任何關係,所以他不會關注這個聲音,更不會注意內容或者聲音是如何發出的。至於遊戲機或者平板電腦,更加不可能為嬰兒提供互動。”

現實中,那些軟體廣告或學習機的廣告,都在傳遞這樣的資訊:不論孩子的語言敏感期、人格形成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機器裡都有適合孩子發展的環境,李鈞雷說,事實上從嬰兒看視訊時的情況就可以知道,這是完全不可能的。

羅傑斯在2003年時說,在我們這個被技術驅動的時代,越來越多的兒童接觸到越來越新奇的機器,許多學校在兒童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也開始用計算機。

機器可以成為有助的工具,但無論多麼有助,它們的地位遠遠比不上老師和兒童之間的人與人的相互關係。

計算機能幫你拼寫“擁抱”這個詞,但它永遠不會理解付出或接受一個真正擁抱時所需要的勇氣和所帶來的歡樂。

動感十足的新媒體,其實正在破壞孩子的專注能力

很多人認為孩子在使用平板電腦或看電視時非常專注,這有助於幫助孩子形成仔細聽看的能力,李鈞雷說,其實看一下視訊鏡頭的切換就可以知道事情的真相——

當成年人在聽報告時,報告人配合播放ppt,一般在1分鐘1張,是比較適合的頻率;當ppt切換過快時,聽的人不但無法注意到ppt,也無法關注到報告人講的內容。

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羅傑斯的兒童節目和舊版芝麻街的鏡頭切換頻率,是每分鐘1到2個鏡頭。但是現在美國流行的海綿寶寶節目,每分鐘切換14個鏡頭,新版芝麻街是每分鐘22個鏡頭。國內優酷上播放率最高的一檔兒童節目,同樣也是1分鐘22個鏡頭的切換。

“這相當於每3秒鐘一張ppt的切換頻率,孩子根本無法仔細看、仔細聽。很多時候,家長認為孩子的注意力很集中,但這其實都是表面現象——他們只是不由自主地被這些畫面吸引,和仔細聽、仔細看根本無關。”

糟糕的是,根據兒童發展的規律,仔細聽和仔細看的能力,直接影響了兒童的好奇心和遊戲能力、想象力的發展。

而且,兒童的發展中,想象力和探索的慾望,來自於對自身的價值感和對周圍人的信任感,這些都應該從周圍的人身上獲得。在李鈞雷看來,家長喜歡手機或媒體,孩子也會喜歡。在某些時候,家長就會把手機或者媒體交給孩子,家長潛意識地在孩子有手機的時候降低和孩子的互動,這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家長和孩子的互動。

而當家長把孩子交給那些新媒體時,孩子對自身的價值感和對周圍人的信任感,就要從媒體中獲得了。

今年美國醫學協會兒童醫學期刊上刊登了一篇研究報告,分析了玩具種類、家長與嬰兒遊戲中的交流數量和質量的關聯。

這一研究調查了26對白人夫婦,母親都是大學以上學歷,家庭都是中產家庭,嬰兒都是在10到16個月之間,實驗主要是在家中進行——

每天30分鐘自由遊戲,分為兩個15分鐘的階段。電子玩具、傳統玩具、圖書中各選一種,然後看這30分鐘內,根據家長與嬰兒平均互動交流的情況,來評估家長與嬰兒互動的質量。

結果發現,在每分鐘裡——

當家長選擇用圖書與嬰兒互動時,家長使用的成人詞彙是65個以上;

當家長選擇用傳統玩具與嬰兒互動時,家長使用的成人詞彙是50個以上;

當家長選擇用電子玩具與嬰兒互動時,家長使用的成人詞彙是40個以上。

並且,無論是嬰兒發音的數量、嬰兒和家長交流時對話的交替,家長的迴應以及與所玩內容相關的詞彙量,都是圖書最高,傳統玩具其次,電子玩具最少。

很顯然,最好的玩具是開放式的`,使孩子能夠用它來服從自身的幻想和感受。如果孩子大多數的玩具是單功能的,那麼他的遊戲就被限制了,就像他的想象力被生產商的公式所束縛了。

道理很簡單,當玩具本身互動量非常小的時候,一定要家長幫助孩子與玩具互動,比如圖書和傳統玩具。而本身互動量很大的電子玩具,兒童和玩具互動,家長潛意識地就會放棄或減少與孩子的互動,那麼孩子與電子玩具互動學到的語言等非常低。

李鈞雷說,歸根到底,孩子最需要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羅傑斯在2003年曾經說過一句話,至今仍然非常有意義:我一直相信,電視的最有益的作用發生在節目結束後——家長和孩子共同討論看過的內容。電視可能是唯一的一個在關閉後會更有用的電器

新媒體就是利用了生理現象,用快節奏把人套住

新媒體和新技術發展至今,中外家長關心的都是同樣的問題——幾歲的兒童可以用多媒體裝置,比如電視機、平板電腦,以及兒童使用這些多媒體裝置需要限制時間嗎?有什麼技術節目、軟體可以推薦?

李鈞雷說,從研究來看,2歲以下的孩子不會因為他的玩具或者看的節目,甚至所處環境的節奏快和慢而影響到他的關注。

人對周圍事情的注意力,慢節奏的鏡頭與周圍生活的節奏是類似的,這也比較符合嬰兒在正常的生活環境中的感受。

而年齡更大一點的少年,會選擇更快節奏的,這是生理現象,但未必快節奏的媒體或者技術對孩子就是好的。比如,新媒體就利用了生理現象,用快節奏把人套住。成年人所用的新媒體,特別是社交媒體,就是利用了這樣的生理現象,比如點贊,使得人們常常會去看。而年幼的兒童對節奏無所謂。

那麼,對於0到8歲的孩子,是否需要我們很早就幫助他們適應未來的社會呢?

其實家長需要做的不是幫助孩子適應什麼新潮流,而是幫助孩子發展達到他們需要的素質,使得孩子適應將來的生命和生活。家長不應該盲從社會上對技術的迷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