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心理學>心理資訊>

大學聯考後,考生及家長如何調適心態

文思屋 人氣:4.3K

大學聯考結束了。過了人生這次大考,家長考生都需要一番調整。心理專家提醒,考後學生和家長要注意溝通,保持基本的生活節奏,以輕鬆平常的心態度過這段調整期。

大學聯考後,考生及家長如何調適心態

讓孩子把心裡話說出來

大學聯考結束後,總有一些學生情緒低落,不肯見人,也不肯外出,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該怎麼辦?專家指出,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不要急於“打破沙鍋問到底”。造成孩子挫折感的原因很多,大學聯考不是唯一的誘因。也不要跟孩子講大道理,道理孩子都明白,只是他們的心裡話沒說出來。專家建議,化解這種問題的辦法是傾訴和溝通,從實踐看,讓孩子找同輩中的好友,比如同學溝通,效果更好。

家長別刻意改變生活氛圍

大學聯考後,要調整心態的還有家長。事實上不少家長有時比考生還緊張,有些家長雖然嘴上說不緊張,但“失常”舉動都在孩子眼裡,如四處打聽其他考生情況,對孩子考試分數作種種猜測等。從心理調適的角度說,家長要儘量以積極的態度去化解緊張。同時,家長不要刻意改變家裡的生活節奏和氛圍,平常該做什麼,這段時間還照樣做什麼,順其自然為好。原載宿松新世紀論壇。

宣洩壓力把握三條原則

大學聯考一結束,有些考生就張羅怎樣把幾個月沒玩的時間“補”回來,玩個幾天幾夜。不少家長覺得這樣可能不利孩子的健康,可又不知如何讓孩子放鬆心情。專家為考生和家長介紹了三條原則:一是活動要符合考生個性和興趣。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是宣洩壓力比較好的渠道,可以讓學生選擇一個適當時間去郊遊或旅遊,在綠水青山中增長見識,徹底放鬆自我,讓愉快、輕鬆的氣氛沖淡煩惱。二是要適度。有些考生瘋玩幾天後,情緒反而不好,原因就在於過度地宣洩造成別的心理壓力。三是儘量從事團體活動。孩子和自己的同齡人在一起,有共同語言,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動和交流,有利於舒解壓力。

重點關注對大學聯考成績滿意的考生

大學聯考的考生自知考得不理想,往往會產生強烈自責、悔恨等心理傾向,或認為自己看錯題,或認為自己粗心,或認為自己過去沒用功,或認為自己笨,自怨自艾,終日沉浸在對往事的追悔之中。怕人嘲諷挖苦自己,不願意會拜親友,整天呆在家中,自我封閉,不與人溝通交流,從而形成嚴重的孤獨心理。

專家建議,家長及學校要指導考生學會自我宣洩。心理壓力是由情緒緊張波動造成的,而恰當的宣洩可以緩解精神壓力。這時要引導學生向父母、師長、知心朋友傾訴衷腸,甚至當場痛哭;或者把苦惱、憤恨統統寫在紙上,裝入信封,置於箱底,或撕碎扔掉,以減輕內心痛苦。要及時引導考生總結經驗教訓,學會選擇和放棄;引導學生制定今後的奮鬥目標和實施計劃,可以選擇復讀,也可以選擇一個自己感興趣的、適合自己特長的職業。這樣,學生可重新調整努力方向,積聚力量,不懈追求,去達成已選擇的目標。要指導學生正確認識自我。考生也應客觀評價自己,不盲目誇大自己的優點,也不過低評價自己,客觀地對待大學聯考的成敗得失。還要使考生認識到不要只憑一次大學聯考的成敗論英雄,要讓考生學會自愛、自信、自重;在自我評價過程中,讓考生學會喜歡自己,接納自己,認識自己,以避免自我憐憫。

抱一抱,笑一笑,讓孩子放下心理負擔,挺起胸膛面對未來。沒有擁抱和笑容,孩子心理負擔會加重,甚至重的難以擔當起來。笑著擁抱孩子,讓孩子笑出燦爛,笑出通身的輕鬆。笑比哭好,無悔的人生大都是笑出來的。

孩子笑了,難道不是父母的福嗎?

驅趕憂慮 告別大學聯考緩解考生的心理危機

大學聯考剛剛結束,有些考生往往沉浸在幾道題沒做好的悔恨中,也有的'人過度放縱,暴飲暴食,作息時間也因此呈紊亂狀態。對此,有關專家提醒,儘管大學聯考已經結束,但考生還要承受許多心理壓力,還有很多潛伏的心理危機,有些甚至“一觸即發”,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他們在考後更需要呵護和關愛。

多數考生出現焦慮心理

隨著大學聯考結束,很多考生家長認為大學聯考完了,孩子緊張的心理也應放鬆一下了,殊不知,大學聯考過後更是考生心理病的高發期,考後心理調整也很重要。

有人曾做過一個調查,大學聯考結束到錄取結束這段容易被忽視的時間裡,60%-70%的大學聯考考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焦慮”,近20%的考生會因為過分焦慮而影響了日常生活。

“焦慮,成了大多數考生當前最普遍的心理狀態,有些嚴重的很可能發展成心理疾病。”河北醫大二院精神心理科主任蘇便玲說,這主要是因為人們把大學聯考成績的好壞看成孩子未來的座標,巨大的寄託就產生了巨大的心理包袱。

河北醫大一院精神衛生科主任王學義說,當人們面對一些決定自己命運的事情,如果存在一些不可知,或自己無法左右的因素時,自然而然會產生焦慮的心理變化,但這並非預示著不良後果,有些人可以順利度過,有些人則深受其害。尤其在大學聯考過後,本身考生的心理髮育並不完全,出現意外的可能性也比成年人要高許多。比如,成績考得不好的學生往往過分自卑、自責,這時的他們只看到自己的缺點,看不到自己的優點,總覺得能力不如人,低人一等。一些性格內向的考生,還可能由於過分焦慮、恐慌、煩躁等而“走極端”做出傻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焦慮心理”往往會誘發“抑鬱心理”。蘇便玲說,這一時間如果再不及時給考生以心理上的疏緩和調節,而一再任之發展甚至還橫加埋怨和指責,那麼這種心理上的困擾,可能會影響到考生的一生。

專家們指出,大學聯考過後出現消極情緒並不可怕,關鍵是要認真對待,進行必要的心理調節,否則後果是不堪設想的。

心理疏導常常被忽視

有資料表明,大學聯考結束到發榜期間,考生出現心理問題比大學聯考前與大學聯考期間有增無減。這是因為任何人在面對人生重大轉折點的時候都會遭遇困惑、壓力等方面的精神“折磨”。學生在壓力面前可能不知道如何正確調節,甚至做出後悔一輩子的過激舉動。

“尤其對成績考得不好的學生,大學聯考落榜的打擊對一個心理尚未發育完全的孩子來說,往往是難以承受的。”蘇便玲說,當考生得知自己落榜後,有的躲在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有的躺在床上幾天不吃不喝。心理素質較好的落榜生表面上會裝得若無其事,心裡卻充滿了悲哀。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多數落榜生會從失敗的陰影中重新振作起來,但也有一部分落榜生或離家出走,或輕生自殺。

與這些突發的意外相對應的是,家長對孩子的心理變化存在著一些“盲區”。“從臨床上看,大學聯考過後很少有家長帶孩子看心理疾病的,這也反映了當前的家長並不重視考後的心理調整。”蘇便玲說,大學聯考的結束,家長對考生的關注也一同消失了,這時的家長往往更關注考生的成績。這可能就是考生出現意外事故的“根源”。

同時,隨著大學聯考的結束,家長的“焦慮心態”同樣也對孩子帶來很大的影響。“一方面不注意疏導孩子的焦慮心理,相反家長自身的焦慮心理也會‘嫁接’給孩子。”王學義說,考後父母的態度對考生心態的影響相當大,有時甚至遠遠大於成績本身。

因此,專家們建議,既然一切都已成為過去,父母就不宜過分關注孩子的考試情況,更不要和孩子“同悲同喜”。不妨和孩子多展望展望今後的生活,幫助他正視已經過去的考試情況,不要對考試的具體情況“患得患失”,對將來的大學聯考成績保持現實、理性的態度。

考後心理輔導要靠家長

“幫助孩子順利渡過大學聯考後的心理難關,關鍵還是要看家長。”王學義說,作為家長和老師,應該關注孩子的複雜情緒,想辦法幫助緩解他們的心理壓力。首先,應該瞭解孩子產生消極情緒的主要心理原因,只有對症下藥,才能及時排除孩子們的各種心理困擾。

如果發現孩子原本熱情開朗,但考試或發榜後卻情緒低落、少言寡語;或有意無意地說些不著邊際的話,閉門不出,不願見同學,不願見親友;或明顯表現出輕生傾向,說出諸如“活著真沒意思”、“做人太累了”等話,家長應該引起高度重視,除開導外,最好能領孩子去看看心理醫生,解除考生心理壓力,恢復健康快樂的常態。

同時,專家指出,考生也需要進行自我心理調整,不妨試用下列方法來建立良好心態:

轉移思路法:離開令人不快的情境,轉移到高興的情景或事情上,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如打球、聽音樂、和朋友聊天等,忘卻煩惱。

親近動物和植物法:走入大自然,與動植物親近,讓植物的生機盎然、小動物的頑皮可愛來感染自己,排遣心中的煩惱,改變自己的陰鬱心情。

理喻反向法:為失敗尋找“藉口”,或從另一個角度考慮問題,“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暫時擺脫困擾,排除自卑心理,平靜下來之後,再仔細分析原因,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談心法:把心裡的鬱悶或牢騷傾訴於自己最親密和信賴的人。這種談心不僅可以用面對面的方式,也可用寫信的方式來交流。有時候,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是錯誤的,朋友的一番話可能會使人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自我暗示法:不妨經常對自己說“我能行”。只要有自信,任何人都不能使你自卑。

日記法:把內心的憤恨和痛苦盡情地宣洩在日記中,別人也不會知道,慢慢地自己的心情就會平靜下來。

補償昇華法:以其他方面的成功補償大學聯考失敗造成的痛苦;把不良情緒導向積極方面,通過做出突出成績化解心理矛盾,獲得心理平衡。

宣洩放鬆法:把積壓在內心的消極情緒釋放出來,或大聲喊叫,或痛哭一場,或“瀟灑”玩一回,通過宣洩讓心情慢慢平靜下來。

三種類型考生應注意

大學聯考過後,考生往往出現各種各樣的行為方式,“過度放鬆”、“過度焦慮”和“過度抑鬱”同樣會危害孩子的日常生活。對此,專家們建議,考後的幾個月往往更需要家長的關愛,出現不同的異常行為,家長要及時糾正。

過度焦慮

大學聯考結束後,一部分考生不是開開心心地放鬆一下,而是沉浸在答錯了一道題、作文沒寫好等往事之中不能自拔,吃不好睡不香,焦慮不安,不與外界接觸,擔心考不上大學而惶惶不可終日。

專家分析:這是一種常見的考後焦慮型心理,許多考生在考後會出現這種患得患失的狀況,尤其是那些平時學習成績還不錯的考生,他們的期待值比較高,但在等待放榜的日子裡,這種不確定性讓考生更加焦慮,這種焦慮對於那些心理素質弱的考生,還會持續並且加重。比如有些大學聯考學子會出現由焦慮到失眠,再從失眠到焦慮到抑鬱……因此,及時調節考後焦慮情緒顯得特別重要。

專家建議:在合理估分或得知真實分數後,對分數、自我和未來要正確認知。勇敢面對現實,自覺接納現實,將自己心態調適到順其自然,積極進取。要學會自我放鬆,分散注意力,比如可以聽音樂、打球,與三五好友結伴做一些戶外運動,找同學好友傾吐自己心中的煩惱等等。考生家人也不要做過多的盤問,當考生出現情緒低落、心情鬱悶等現象時,要盡力保持正常狀態,既不要冷淡也不要過分殷切,以免給考生增加心理壓力。

過度抑鬱

每年只能有一部分考生成為幸運兒,其他考生要獨自吞嚥“名落孫山”的苦果。當考生得知自己落榜後,有的躲在沒人的地方大哭一場,有的躺在床上幾天不吃不喝。心理素質較好的落榜生表面上會裝得若無其事,心裡卻充滿了悲哀。

專家建議:保持落榜考生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會的重視與參與。首先,人們不能歧視落榜考生,尤其是考取大學的考生不能故意炫耀、刺激他們。其次,家長要密切關注落榜子女的情緒變化,除了從言語上安慰以外,還可以轉移其注意力。對於一些悲觀厭世者,家人要24小時守護,並請心理醫生診治。第三,要幫在實處。對於想繼續復讀考大學者,家長要儘量滿足其要求,讓其復讀。對於想打工就業者,家長要動員親朋好友幫其聯絡,了其心願。只要提的要求合理,家長就不要違背其意願。

過度放縱

“在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今天晚上誰也不許睡覺。”一群剛考完試的男生,擺脫了大學聯考的束縛,迫不及待相約通宵上網。還有一些同學在考完試後已經準備好了今後幾天的行程,準備瘋玩,還有一些考生甚至決定考完後一個人去外地遊玩,其中一位考生這樣描述:“壓抑時間太久,是該放縱一下了。”

專家建議:放縱型的考生之所以選擇瘋狂,主要是因長期受到壓抑,一下子得到完全的釋放而有點變得忘乎所以,也可能因為這次考得的確不錯,過於興奮。但如此放縱對於剛考完試同學的身心來說肯定會造成危害。因此,“放縱有邊,鬆弛有度”,儘早迴歸有規律的生活,健康快樂充實地度過後大學聯考時期,甚至也可以為即將開始的新生活做相應的準備。

正確的做法應該是放鬆而不是放縱,除了電腦遊戲、蹦迪之外,其實還有很多選擇,白天也不要光顧著睡懶覺。“實踐”證明,很多過來人體重超標大多是在這個時期。所以,選擇打球等運動是個不錯的方式,既可以放鬆疲憊的身心,又可以鍛鍊自己的身體,還可以約同學一起看電影、去旅遊等。當然每天也要保證充足的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