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社會工作>學歷學位>

2016年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時事素材彙總

文思屋 人氣:2.71W

在大學聯考語文考試中,作文素材的豐富程度高,作文得分相對就高。下面本站小編為大家搜尋整理了關於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時事素材彙總,歡迎參考學習,希望對大家備考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持續關注我們應屆畢業生培訓網!

2016年大學聯考語文作文時事素材彙總

結婚證“變臉”,公共服務“跑調”

42歲的宜賓高縣人鍾福培刑滿釋放回家後,發現自己的合法妻子陳某竟然變成了別人的合法妻子,而他持有的結婚證和陳某現任丈夫持有的結婚證,都是民政局頒發的。7月28日,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經辦人李定紅承認,自己誤將陳某的結婚證資訊列印在了離婚證上,而陳某將錯就錯拿此證另和他人結婚。(7月31日蘭州晨報)

鍾福培想不明白,自己在監獄服刑,既沒有收到妻子的離婚協議,也沒有收到法院判決書。在自己毫不知情下,老婆怎麼就變成了別人的老婆?民眾更是好奇,明明去辦結婚證,怎麼變成了離婚證?

民政局經辦人解釋,因為疏忽,把結婚證錯拿成離婚證,但是這個理由太經不起推敲:一者離婚和結婚是完全不同的經辦事項,離婚證和結婚證應該分別放置,何以會弄錯?試想一下,如果高高興興的新人們來辦結婚證,經辦人給錯成了離婚證,會掀起何種軒然大波?二者按規定,夫妻雙方到場才能辦理結婚證,經辦人何以違規?既然當事人陳某清楚說明是來辦結婚證的,為什麼要把離婚證同時拿出來?三者,僅僅10來天后,陳某就與他人登記結婚,還是同一個經辦人辦理,沒離婚何以再婚,為何“又沒細看”,錯上加錯?

高縣民政局稱,此事確因視窗經辦人工作不嚴謹造成。同時,也有人員配置過少的客觀因素,按民政部規定,53萬人口的高縣婚姻登記視窗應配6個人,但高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只有2個人。“2個人幹6個人的事情,忙中出錯也是原因。”貌似有理,然而仔細查閱相關規定,“民政部門應當根據轄區人口和婚姻登記數量確定婚姻登記員人數。”,換言之,轄區人口與工作量都是確定婚姻登記員人數的要數,高縣民政局何以選擇性應對?是對政策規定學習、領會不足還是明知故犯?

服刑人員不願意離婚、妻子再三要求離婚不成,結婚證辦成離婚證,妻子在丈夫不知情的情況下迅速再婚……將此線索串聯在一起,民眾不難看出其中的貓膩。經辦人與當事人是何種關係,是否存在權錢交易、高縣民政局是否知情,是否存在監管失責,還有待相關部門深入調查,而非“辦事不嚴謹”那麼簡單。

陳某的“兩任”丈夫手中的結婚證都是合法證件,都是同一個人頒發的,無疑是一個辛辣諷刺。結婚證“變臉”,公共服務“跑調”。婚姻登記工作關係千家萬戶,是政府部門面向社會公眾,覆蓋人群最廣、社會影響最大、塑造政府形象作用最強的一項重要的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婚姻登記員應當熟練掌握相關法律法規,文明執法,熱情服務,講求效率。但有調查顯示,群眾對婚姻登記工作滿意度普遍不高,員工素質參差不齊、服務意識不強、工作質效不高甚至以權力謀私己的現象飽受詬病,“結婚證辦成離婚證”雖是個案,卻是公共服務工作長期不到位的投影,加強崗位培訓,提升職業素養,增強服務意識,加大績效考核力度,確保婚姻登記工作的質量須提上議事日程。莫讓結婚證“變臉”的荒唐,加劇家庭矛盾,汙染政府公信,影響社會和諧。

出現“強制村淘”風波也不失為好事

針對網路披露“河南汝州多所學校疑強制教師淘寶購物”一事,汝州市網際網路+電子商務管理辦公室30日迴應稱,經多方核實,此事件是由於汝州市臨汝鎮兩所學校工作人員對政策理解存在偏差,向教師們發放了網傳的強制性通知,臨汝鎮政府在瞭解到相關情況後,立即對此進行了糾正,明確在“村淘”上購物完全自願。(7月31日《中國新聞網》)

在網際網路+的時代,地方政府與知名電商公司合作推出“村淘業務”,不失為具有超前意識的創舉,其善意值得肯定。不過,淘與不淘和怎麼淘,其間有個基本權利選項問題。這需要政府所扮演的角色,僅僅是“搭建舞臺”和“提供契機”,至於基層消費者是否願意“淘一淘”,憑的是興趣與愛好,應有免受強制使用的權利。

電子購物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其方便性和快捷性已然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讓其觸角得到延升,向交通相對落後,條件並不優越的農村延續,是一種戰略性選擇,對於農村和農民無疑意義重大。因為“村淘”平臺的使用,不僅可以讓購物更經濟實惠、方便快捷,也能讓銷售更具張力,有效解決農村“買難和賣難”的問題。不過,囿於各種主客觀因素,要讓這一好事成為實事,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尤其是受傳統購物習慣的影響,以及個體素質的差異性,讓普通農民或者城鎮居民使用時髦的電子商務,需要發揮導向作用。因而,讓“村淘”平臺發揮應有的功能,需要大眾購物的參與度作為支撐,也需要讓村民們在嘗試和使用過程中,體驗到其方便快捷性。

不能不說,相關機構的'出發點極具善意,並體現出最基本的民生關懷,讓一些群體發揮帶動作用,不失為一種戰術性選擇。比如教師作為文化知識較高的群體,若能先行先用,就能起到以點帶面的作用,不僅可以滿足自己購物,也能指導別人使用。不過,由於理解的偏差,倡導和鼓勵變成了強制性實施,使得政策在執行中走形變樣,並因為強制性而招致相關群體的不滿,也造成了極壞的負面影響。

之所以如此,恐怕跟宣傳的力度不夠,沒有形成基本的共識有很大的關係,從而使得很多人將其理解為村淘屬於“政府工程”,而不是“民生工程”。於是在執行過程中,有圖省事圖簡單,以便在短期內取得好的成績。雖然彼此的目的都一樣,然而手段的合理性如何,直接決定著其結果的正當性。何以政策會走形變樣,併產生理解上的偏差,恐怕需要相關方面進行反思並進行重視。

好事情要有好思路,新事物要有新辦法。好在臨汝鎮政府在瞭解相關情況後,及時進行了糾正,讓發酵的輿情得到了平息。不過,透過些次強制淘寶風波,也足以引發相關方面的反思。即在網際網路時代,如何把好事辦實,如何在執行過程中不變形走樣,需要在對接新事物的基礎上,超前思維、未雨綢繆做好一切走勢的預判。就現實來說,一方面要通過宣傳教育,把好事“好在何處”講實講透,讓村民們願意參與進來,並真正成為專案的主體;另一方面,則要培育骨幹和專案帶動人,讓他們發揮槓桿的作用。政府在定位自身的職責之後,還應具有大局觀念和全域性思維,懂得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做好工作。從這一點來說,強制村淘風波也不失為一件好事,對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提供了許多值得借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