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思屋>學習教育>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不當事倍功半

文思屋 人氣:5.1K

   經常聽到一些學生抱怨:“我已經很努力了,可學習成績還是一點也沒提高,難道我就比別人笨?”其實並不是這些同學不夠聰明,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他們學習方法不當造成的。

學習方法不當事倍功半

學習方法的簡易自測

既然學習方法對學習具有重要的意義,那麼判斷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就顯得很有必要。這是學習方法指導的第一步。由於學習方法有很多種,所以也就有很多不同的測量量表,如記憶方法測量、閱讀方法測量、聽課方法測量、注意力測量等。在這裡,給大家介紹一種學習方法的簡易自測法,可以先讓學生自答,再來評判。花5分鐘時間即可瞭解學生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

下面是10個問題,你是怎麼做的、怎麼想的,就怎麼回答。每個問題有3個可供選擇的答案:是、不一定、否。請把相應的答案寫在題目後面。

1.學習除了書本還是書本嗎?

2.你對書本的觀點、內容從來不加懷疑和批評嗎?

3.除了小說等一些有趣的書外,你對其他理論書根本不看嗎?

4,你讀書從來不做任何筆記嗎?

5.除了學會運用公式定理,你還知道它們是如何推導的嗎?

6.你認為課堂上的基礎知識沒啥好學,只有看高深的著作才過癮嗎?

7.你能夠經常使用各種工具書嗎?

8.上課或自學你都能聚精會神嗎?

9.你能夠見縫插針,利用點滴時間學習嗎?

10.你常找同學爭論學習上的問題嗎?

答案與說明:

第1、2、3、4、6題回答“否”表示正確,其他問題回答“是”表示正確。正確的給10分,錯誤的不給分。回答“不一定”的題目都給5分。最後計算總分。

總分85分以上,學習方法很好。總分65-85分,學習方法好。總分45-65分,學習方法一般。總分45分以下,學習方法較差。

學習方法不當得表現

學習無計劃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學習計劃是實現學習目標的保證。但有些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毫無計劃,整天忙於被動應付作業和考試,缺乏主動的安排。因此,看什麼、做什麼、學什麼都心中無數。他們總是考慮“老師要我做什麼”而不是“我要做什麼”。

不會科學利用時間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有的學生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把自己的學習、生活安排得從從容容。而有的學生雖然忙忙碌碌,經常加班加點,但忙不到點子上,實際效果不佳。有的學生不善於擠時間,他們經常抱怨:“每天上課、回家、吃飯、做作業、睡覺,哪還有多餘的時間供自己安排?”還有的學生平時鬆鬆垮垮,臨到考試手忙腳亂。這些現象都是不會科學利用時間的反映。

不求甚解,死記硬背死

記硬背指不加思索地重複,多次重複直到大腦中留下印象為止。它不需要理解,不講究記憶方法和技巧,是最低形式的學習。它常常使記憶內容相互混淆,而且不能長久記憶。當學習內容沒有條理,或學生不願意花時間去分析學習內容的條理和意義時,學生往往會採用死記硬背的方法。依賴這種方法的學生會說:“謝天謝地,考試總算結束了。現在我可以把那些東西忘得一乾二淨了。”

不能形成知識結構

知識結構是知識體系在學生頭腦中的內化反映,也就是指知識經過學生輸入、加工、儲存過程而在頭腦中形成的有序的組織狀態。構建一定的知識結構在學習中是很重要的。如果沒有合理的知識結構,再多的知識也只能成為一盤散沙,無法發揮出它們應有的功效。有的學生單元測驗成績很好,可一到綜合考試就不行了,其原因也往往在於他們沒有掌握知識間的聯絡,沒有形成相應的知識結構。這種學生對所學內容與學科之間,對各章節之間不及時總結歸納整理,致使知識基本上處於“遊離狀態”。這種零散的知識很容易遺忘,也很容易張冠李戴。

不會聽課

這主要表現在:課前不預習,對上課內容完全陌生,無法帶著疑問去學,聽課時開小差不記筆記,或充當錄音機的角色,把老師所講的一字不漏地記錄下來;只讓自己的記錄與教師的講述保持同步,而不讓自己的思路與教師保持同步;課後不及時複習,聽完課就萬事大吉等。

不會閱讀

這主要表現在:不善於選擇閱讀書目,完全憑個人興趣或完全聽從老師、父母的安排;沒有閱讀重點,處理不好“博”與“精”的關係,要麼廣種薄收,要麼精讀於一而漏萬;閱讀速度慢,不會快速閱讀,也不會略讀,任何情況下都逐字逐句;不善於帶著問題去讀,閱讀之後沒有什麼收穫。

抓不住重點和難點

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在看書和聽課時,不善於尋找重點和難點,找不到學習上的突破口,眉毛鬍子一把抓,全面出擊,結果分散和浪費了時間與精力。

理論與實際脫離

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是非常重要而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學而必習,習又必行”。而方法不當的學生往往只滿足於學習書本上的知識,不善於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運用,不能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具體表現為動手能力差,不喜歡上實驗課和操作課,不關心現實生活,“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不善於科學用腦

這主要表現在:學習時不注意勞逸結合,不善於轉移大腦興奮中心,使大腦終日昏昏沉沉,影響學習效率。

上述表現是中國小生中最常見的。一個學習方法不當的學生,總會有其中的一種或幾種表現。

學習方法不當的成因

為什麼有的學生沒有正確的學習方法呢?這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的。當然,一個人的智力水平會對方法的形成有影響,智力水平高的學生更容易形成科學的學習方法。但在現在的中國小生中,智力水平的差異都不太大,因此,它對方法形成的影響是有限的,學習方法不當的原因主要還是在一些非智力因素上,如認識水平、動機水平、意志狀況等。

對學習方法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不少學生在方法上聽其自然,看不到科學學習方法的作用和意義,沒有嚐到正確方法所帶來的甜頭,以為磨刀誤了砍柴工,因而不願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認真研究和掌握先進的學習方法。

對學習特點認識不足

有的學生說:“上國小時,我的成績挺好。可剛上國中,就感到學習很吃力,成績上不去,心中很著急,該怎麼辦呢?”這其中一個很大的原因在於學習方法沒有及時調整。從國小到國中,學習特點發生了較大的變化。還有的學生髮愁:“我其他成績都不錯,可為什麼就學不好外語呢?”原因也可能在於他沒有認識到外語學習的特點。作為教師,應幫助學生了解各階段、各學科的學習特點,使他們能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法,以適應不同的學習活動。

對自身的狀況和條件認識不足

學習方法

除了要適應學習特點外,還要適應個體特徵。如果學生對自身的狀況和條件認識不足的話,則很可能造成方法不當,因為正確的方法首先是適合自己的方法。對自身認識不足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自己目前的學習狀況沒有客觀、清醒的認識。二是對自己的個性特徵認識不清。學生如果對自己的個性特徵認識不清,在學習方法上就很有可能盲目模仿別人,強己所難,身心疲憊。所以,可以說,認識自己是掌握科學學習方法的前提。

學習狀況

有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太好而過於謙卑,認為自己一無所長、無可救藥。也有的學生因為學習良好而目中無人、自以為是,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這些不客觀的認識會使學生在運用學習方法的時候發生失誤。如自以為是的學生在制訂學習目標時往往會好高騖遠、不切實際。

個性特徵

科學的學習方法必須是適合自己的個性特徵的,別人的方法僅是參考而已。從這個意義上說,有多少個學習成功的人就有多少種成功學習的方法。有的`人喜歡呆在空曠的大房間裡看書,有的人喜歡縮在狹小的房間裡看書,而有的人喜歡躺在草地上看書,只要學習效果好,這些方式本身都無可厚非。從生理上來說,每個人的“生物鐘”是不同的,應該找到自己最佳的學習時間,然後把難度大的學習內容和創造性的腦力勞動儘可能安排在這段時間內完成。

學習動機缺乏

動機缺乏的學生沒有學習動力,缺乏學習熱情,把學習看成是一件苦差事,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得過且過,其學習行為完全是一種被動的應付。表現在方法上,必然會死記硬背、投機取巧、沒有計劃。一個喪失學習動機的學生,必然喪失深究學習方法的興趣。因此,那些在學習中無精打采、大叫“沒勁”的學生,十有八九方法不當。

意志薄弱

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學習方法時,需要一定的自制力。特別是糾正一些不良的、已經形成習慣的學習方法,更需要毅力和恆心。有的學生有掌握科學方法的願望,但在運用過程中因意志薄弱而半途而廢,造成有目標無結果,有計劃無行動。在學習上跟著感覺走,自然要省力得多,但學習效果也會糟糕得多。因此,學生在運用科學學習方法的過程中,需要教師、家長或同學多鼓勵、多督促、多提醒,依靠外界力量的支援來克服意志的薄弱狀態。

缺乏指導與訓練

絕大多數學生沒有接受過專門的、系統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與訓練,對什麼是科學的學習方法缺乏明確的認識,在學習中也不能自覺地加以運用。科學的、系統的學習方法很難在學習中自然而然地形成,應該接受專門的指導與訓練。因此,有條件的學校應開設有關的學習方法的指導課。作為學生自己,也應該多閱讀一些這方面的書籍,積極主動地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體系。

以上原因分析是從學生個體出發的,是造成學習方法不當的內因。除此之外,來自教師、家長、同學等各方面的外因也都對學習方法的形成產生影響,都是造成學習方法不當的可能原因。